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明月照冰雪 > 第901章 推拒

明月照冰雪 第901章 推拒

作者:暮萋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02:09:33 来源:书海阁

有了两次失败的经验,沈归舟理智地认为,这京都和那香樟树是相克的,它们就不应该放在一起。

可是,郭子林既然都特意嘱咐了,她反抗无效,又不能劝老头子改个心愿,没办法,她便只能‘听命行事’。

另外,晚一天,它们不适应京都气候的可能性更大。

万一它们又死了,到时候,郭子林定然抓住这点不放。

认真一想,反正她也没什么事,当天便去了城外。

树苗一共有三棵,沈归舟不辞辛劳,挖了三个坑,全给种上了,种完之后,还给每棵树苗浇了满满两大桶水。

这一次,气候又正合适。

树苗她也给浇足了水。

她还照常请坟墓的主人显灵,保佑它们。

对于它们仨的未来,她信心满满。

扛着锄头和木桶下山时,她内心充满成就感。

说不定,这次它们真就适应这京都了。

又过了几日,洛河郡主的身体恢复了一些,让言沐竹陪着她进宫去看望太后,同时恩谢她之前对她和宁海公的关心。

太后最是喜欢他们这些后辈进宫来陪她说话,看到言沐竹,她很是开心。

十分赶巧,他们刚坐下,天楚帝也过来给太后请安了。

对于洛河郡主和宁海公的身体状况,天楚帝也是非常关心。

听闻宁海公的身体依旧欠佳,他当即吩咐张德素让太医去宁海公府。

洛河郡主感动不已,赶忙同儿子一起谢恩。

天楚帝制止了她,认为她太过客气。

她是他皇姐,他们之间无需这些礼节。

没等洛河郡主再说礼仪规矩,天楚帝将目光转向了言沐竹。

他以舅舅关怀晚辈的语气,问了言沐竹一些日常之事。

家中之事聊完,紧接着聊起了他的前程。

天楚帝和洛河郡主姐弟情深,他对这个自幼出色的外甥,自然也是格外关照。

现在言沐竹终于回到宁海公府,承袭了世子之位,是一大喜事,也算是了了他父母的一桩心愿。

其次,他的以后,也是他父母的一桩心事。

宁海公只是一个爵位,并不参与朝廷政事。

天楚帝认为,他既然已经回来了,也该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光耀门楣,让他父母以后可以不再忧心。

现在郭子林也去了北疆,他自幼才华出众,也应该为朝廷做出贡献才对。

言沐竹恭敬听训,不做反驳。

天楚帝和他讲了一番大道理后,主动询问他,他可想要个什么差事?

若是他自己暂时没有想好,他就给他指派一个?

言沐住受宠若惊,连忙谢恩。

只不过,他暂时并没有入仕的想法。

这十几年,他都未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还让双亲日日为他担忧,熬坏了身子,实在心中有愧。

人生苦短,如今,他就希望能够在他们面前伺候,弥补这些年的不孝,他也没什么别的心愿,唯愿双亲病体能够痊愈,身体康健,活得长长久久,再给他一个尽孝的机会。

其他的,他暂时没有精力去想。

洛河郡主见他竟然不知好歹、胆大包天地拒绝天楚帝,心中起了担忧,赶忙出来帮他打圆场。

她十分感恩,天楚帝对他的看重。

这个事情,这段日子,他父亲和他也谈过几次,他们希望他以后能有所建树。

无奈他脾气实在太犟,坚持要亲自在他父亲身边侍疾,无心仕途。

说到这里,洛河郡主叹了口气,同太后抱怨道,十几年过去了,他这性子也没修得半点变化。她和他父亲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说动他,他们明明是为了他着想,最后却好像他们是要害他一般,气的他父亲病情又重了不少。这个孩子,就是来找他们夫妻讨债的。

言沐竹坐在下手,垂眸听着,沉默不语。

太后被洛河郡主这样一番话引了共鸣,不过,她比后者看得开,劝她也不必太忧心。

她看言沐竹就是个出色的孩子,哪有他们说得那般差,他这也是有孝心,怎能算做是错。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必事事替他操心。

洛河郡主被她说得宽心了些,苦笑赞同。

他们现在也想通了,孩子大了,他们老了,也管不了,他爱怎样就怎样。他实在不愿走仕途,想在家里待着,也随他便。反正以后她和他父亲是会走在他前头的,他以后如何,他们也看不到了。这样也挺好,眼不见心不烦。

洛河郡主转头望向天楚帝,请天楚帝也不要再为他们这个不孝子操心了,他就不配。

他父亲和她,都放弃他了。

洛河郡主这样一番自苦的说辞下来,再加上言沐竹自己无心,天楚帝也没再坚持给他指派个差事,而是让他好好想想,若是有一日后悔了,就来找他这个舅舅。

言沐竹起身谢恩,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燕王的事,天楚帝没提,言沐竹也没提起一个字,其他人更是没说起。

从永安宫出来,天楚帝直接回了明崇殿。他坐了片刻,张德素端了一碗药过来。

天楚帝服完药后,靠在榻上闭目养神了一会,殿前都指挥使柴向求见。

天楚帝用手撑着额头,并未睁开眼睛,平生询问下首站着的柴向。

“这些日子,言世子可有见过什么人?”

柴向恭禀,“启禀陛下,言世子随宁海公、洛河郡主回京之后,宁海公府一直闭门谢客,除了今日陪同洛河郡主进宫,言世子这段日子也未曾出过宁海公府。”

柴向知道他问言沐竹的意思,另外又补充道:“他没有见过外人,也未见过郭将军的那位师妹。康大人的夫人,也已有大半年未与这位俞夫人见面。臣已查明,这位俞夫人虽与康夫人交好,但她从未与康大人见过面,俩人并不相熟。臣让人又在城中和京郊都仔细探查了一遍,依旧没有查到俞夫人的踪迹。”

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俞夫人,作为郭子林的师妹,来京都不久,却和多位有地位的人相识相互交,身份的确敏感。

但是,近几个月,柴向奉命在京都内外探查了几次,都没有探到她的踪迹,北边那边再次回复,她目前的确在师门暂住,柴向觉得,或许天楚帝,就是多疑了。

郭子林已抵达北疆运城,从他离京到现在,他未和言沐竹有任何书信来往。他还在京都时,与那监察御史康松也并不相熟。言沐竹和此人,更是毫无交集。

这更让柴向觉得,那俞夫人的出现,或许就是个巧合,她和梁王妃、康夫人会有往来,则仅仅是因为那间慈幼堂。

天楚帝听了柴向汇报,依旧没有睁开眼睛,脑子里慢慢思考着这一切。

宫中密探三个月内,将京都内外搜寻了几遍,都没有查到那位女子的踪迹,那想来,她是真的早已经离开京都了。

难道,真的是他多疑了?

先前算计安国公府的事情,就是言沐竹一个人做的。

言沐竹,他的好外甥。

他无心仕途,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

他的目标,只是安国公府?

天楚帝吩咐柴向,“继续派人盯紧宁海公府和秦王府,看言世子和秦王,最近是否有联系。”

柴向领命,“臣遵旨。”

“北疆那边,也注意些。”

“是。”

天楚帝睁开眼睛,问起了另外一人,“晋王在江南,如何了?”

一旁伺候的张德素早就猜到他会有此一问,迅速从一旁的书案上拿来了早有准备的折子,恭敬递上,“陛下,这是今日一早,驿站那边送过来的,晋王殿下最新呈上的折子,您请过目。”

天楚帝接过折子,翻开阅览了几行,脸上线条不再如之前那边紧绷。

张德素给他端来了一倍茶,观他表情,知道晋王这个折子,应该写得都是好事,晋王这差事,办得不错。

面前这位主,看得很是满意。

陈穆愉这次差事确实办的不错,许是前年去江南赈灾时,他后来派兵端掉了江南道上好几个有名的土匪寨子,打响了名号,他此次南下,匪患在江南道上依旧存在,沿途却没有土匪来打劫他。除了风浪和雨水大点,他护送赈灾银平安抵达了受灾地区,一路上算得上是另类的顺风顺水。

又因他上次来还办掉了前前任兵部尚书严谦,并毫不留情地严惩了好几位官员,他这次来,江南道上的那些官员,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都非常积极地配合他行事。

他先前有赈灾的经验,这次一去,就将赈灾事宜安排得井然有序。河道整修未完,影响了汛期排水的问题,他也第一时间让人找了当地善于治水,擅修水利的能工巧匠商议、处理。

江南百姓面对的灾难越来越多,但因他处理得当,民心尚且还算稳定。

天楚帝看完了陈穆愉的折子,又看了从同一地方呈上来的其他奏报,见这些奏报上面所写和陈穆愉折子上所禀都差不多,陈穆愉并未有丝毫假报,夸大功劳的举动,天楚帝面上的满意更加明显。

就是,在看到皇家密探上奏隋启初已经见到晋王一事时,天楚帝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眉。

然而,最终他也没有吩咐什么,将那份密报收了起来,面上恢复如常。

江南正式进入了汛期,许多地方,连着半月,暴雨不断。五月初六,江南有一县城还没修好的堤坝未能承受住不断上涨的水流的冲激,垮塌了,河水淹没了河道下面的几个村子。

幸好晋王提前预估了险情,早在五日前,着人安排了那些村民撤离,且让当地官员组织人员抢挖了沟渠引导泄洪,河坝垮塌之后,并未有人员伤亡,百姓的财物损失也降到了最低。

当地官员和那些死里逃生的百姓都对晋王刮目相看,敬爱有加。

这件事都很快传回了京都,晋王人不在京都,却赢到了美名。

朝堂之上,对于择立太子一事,那些本来还在观望的人,听了此事后,想法渐渐有了变化,内心开始倾斜。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晋王若是太子,以后天楚子民,必定都能实现安居乐业的心愿,未来的天楚,国泰民安。就在大多数人都在歌颂他时,他的麻烦也突然出现了。

他的美名在京都传开的第三日,御史台有官员在朝会上,参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私改账册、谋害兄长。

同以往这些话都是私下传播,真假未知不同,这一次,参他之人,还拿出了实质的证据。

原先有支持燕郡王的忠实老臣,一听此事,立刻站出来,指责晋王此举令人发指,替燕郡王冤屈不已,请求天楚帝下令彻查真相,还燕郡王清白。

秦王一党在一旁欣赏了一会他们的激动,也纷纷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附和他们的建议,义正词严地认为应该彻查晋王。

九皇子站在上面听着,只觉得荒唐至极,当场反驳他们就是在胡说八道。

可惜,他一个人,力量有点薄弱,朝会的时候,平日又不怎么说话,没有什么经验,他的驳斥很快就被众人的声音淹没。

支持晋王的人看他们两方唾沫横飞,有被他们的睁着眼睛说瞎话和不要脸给气到。

他们这就是看晋王差事办得好,嫉妒羡慕,害怕他立功,故意趁着他不在,陷害于他。

再看力量薄弱的九皇子,晋王一党这次没再和以往一样保持沉默,很快站了出来,声援九皇子。

平日里晋王一党遇到这种事都是秉持沉默是金的原则,不屑与他人做口舌之争,他们说久了,也觉得无趣,事情很快就过去。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晋王此行,是他当选太子的重要一环,这么重要的节骨眼上,他们可不能让这些阴险狡诈的小人搞这些幺蛾子,变相抢夺晋王功劳。

这些人,平日里都是能说会道之人,事关全局,大家都是丝毫不让。

再加上还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立场不坚定之人,朝堂之上,瞬间变得剑拔弩张,异常热闹。

从赞誉到弹劾,晋王人远在千里之外,早朝朝会却连着几日谈得都是他。

喜欢明月照冰雪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月照冰雪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