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荒年,系统竟然嫌弃我是处男 > 第653章 报捷队伍

穿越荒年,系统竟然嫌弃我是处男 第653章 报捷队伍

作者:天涯明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9:55 来源:书海阁

与狄青成功会合后,郝仁带领着众人一路向东行进。他们尽可能地选择官道和大城市周边的道路行走,并不是出于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人员的饮食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毕竟队伍规模不算太大。然而,对于那些战马和牛羊来说,它们可是无比珍贵的资源。特别是那些战马,郝仁打算将它们带回汴京,风风光光地展示给大家看。为此,他对这些战马关怀备至,简直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细心呵护。他只给它们喂食精心挑选的上等饲料,生怕战马会出现任何水土不服的状况。

选择官道不仅可以提高行军速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沿途经过一些大城市时能够获得必要的物资补充。毕竟,如此庞大的军队所需的补给量相当惊人,一般的小城市恐怕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于是乎,在派遣以邢大勇为首的一队传讯士兵火速赶往汴京传递消息的同时,后方的大军则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前进。一路上,由于有卓嘎率领的那支蕃族队伍负责照料牛羊战马,一切都显得颇为顺利、相安无事。

郝仁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尽情享受着山水之美,心情愉悦至极。然而,实际上并非他不想尽快赶回汴京,而是由于大批牛羊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大军的前进速度。即使郝仁心中焦急万分,但现实情况让他无法加快步伐。

若要单独先行入京,虽然能更快抵达目的地,但这样做将会失去一些预期效果。毕竟,初次亮相所带来的震撼力至关重要。郝仁希望给汴京城的君臣和百姓们树立一个崭新的形象,更确切地说,是向他们灌输一种坚定的信念:从今往后,大宋的军队将无所畏惧,勇往之前,能够战胜任何敌人!

基于此种考虑,郝仁决定维持大军原有的行进速度。他耐心等待着邢大勇等人将消息传回汴京,让其得以充分传播、发酵,好使众人有所心理准备。待时机成熟之际,他将率领这支雄壮之师以无可匹敌的姿态骤然现身。届时,所有人必将被眼前这支威风凛凛的军队所震惊,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就在郝仁优哉游哉、气定神闲地往回赶路时,邢大勇他们一伙人则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往回疾驰着。他们每人骑着三匹马,顾不上休息和疲惫不堪,一心只想尽快将大军获胜的喜讯传达回去。此外,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觐见官家一面呢!对于这份美差,邢大勇甚感满意。

他与郝仁相识已久,自初次在小林村相遇后,两人便结下深厚情谊。如今眼见郝仁飞黄腾达,但仍不忘关照自己,并委以如此重任,令其深感荣幸之至。

此番入京,除了凭借自己能言善道,可以将大军征战经历说得绘声绘色,向赵祯和王曾等人娓娓道来外;更为重要的是,借着此次战功以及进京面圣所带来的荣耀,说不定还有连升两级的可能。

想到此处,邢大勇喜不自禁,对郝仁的提携与眷顾充满感激之情。

与此同时,邢大勇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暗自庆幸之情,暗自感叹自己命运眷顾。想当年,追随杨文广之时,在其麾下从军效力,已然成为众人艳羡不已之事。毕竟,杨文广乃名门将后,眼界颇高,自然不会欺压下属。不仅如此,他处事公正,为人谦逊稳重,待人和善可亲,深得众人敬仰。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上司,对于众人而言,实乃难得一遇之幸事。

然而,更为令人惊喜之事尚在后头。当初随杨文广前往济州守护所谓“土豆”时,起初还略感不值,但随后却惊觉小林村果真与众不同。追本溯源,一切皆因郝仁此人而起。那一碗臊子面至今令邢大勇记忆犹新。此后一路坦途,回京之际,郝仁所赠厚礼,特别是那两坛美酒,着实为他增色不少,令他倍感风光无限。

邢大勇那段日子可谓风头无两!众多上司纷纷前来与之套近乎、攀交情,甚至主动设宴款待,只为一尝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酒佳酿。此番经历令邢大勇倍感风光无限。

此次随杨文广一同护送郝仁,邢大勇终于得以大展身手,一展其真实本领。原来,他并非表面上那般世故圆滑的老油条,实则身怀绝技,实力不容小觑。

在数次激战之中,他始终紧跟杨文广左右,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屡次立下赫赫战功。若非如此,郝仁岂会轻易将这样一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拱手相送?毕竟入京奏凯之事,向来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必有丰厚赏赐。

届时,邢大勇定能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又可以大肆炫耀一番了。想到此处,邢大勇不禁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抽打身下骏马,迫不及待地去叩开汴京城门,入京告捷。

邢大勇身后跟着的那十几个人,无一不是与他一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好兄弟。经过多次激烈战斗的洗礼和磨合,众人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默契。此时此刻,眼见着邢大勇不断地鞭策座下战马一路狂奔,众人心中自然明白他所思所想。事实上,不仅是邢大勇有此想法,其他同伴们的心思也大都如此。毕竟他们曾经都在汴京生活、从军,谁又不曾梦想过能够衣锦还乡呢?那时候,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一片令人陶醉的景象。想到这里,众人不再言语,纷纷紧紧跟随在邢大勇身后,沿着官道飞驰而去。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以最快速度赶回汴京,圆满完成郝仁交付的使命,将大军获胜的喜讯传递回去,让每一个人都能共同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

与此同时,大家心底深处还暗暗怀着一丝期待:此次归来,官家是否会召见他们所有人呢?无论如何,一场丰厚的赏赐想必是少不了的。怀揣着这样的心情,众人愈发急切地追赶着前方的邢大勇,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未来。

经过数日马不停蹄地疾驰,邢大勇及其同伴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汴京城。这段本应耗费五六天时间才能走完的路途,竟被他们生生缩短至三四天。

遥望远方,宏伟壮丽的汴京城已清晰可见,邢大勇等人心情激荡难抑。尽管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与期待,跃跃欲试。皇天不负有心人,众人成功提前两日抵达目的地。

然而,面对眼前的情形,他们并未急于行动。待到确认身后所有人均已集结完毕且神情激昂后,邢大勇露出了满意之色。他深知此刻无需多言,于是果断高呼一声:"着甲!"

随着这声号令响起,十余名战士迅速动作起来,熟练而有序地穿戴起各自的甲胄。然而,与以往上阵杀敌时所穿的光鲜亮丽、威风凛凛的盔甲不同,这次他们身上的装备显得残破不堪,许多地方还沾染着干涸发黑的血迹,难以抹去。这其实是郝仁有意为之,旨在向世人表明:即使取得胜利,那也是士兵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换来的成果。每一滴鲜血都代表着无尽的付出与牺牲。

与此同时,郝仁还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博得官家与诸位相公们的同情,好让他们在论功行赏时能够慷慨大方些。毕竟这场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而自己虽然无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却可以在战后的抚恤和奖赏方面多下些功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将士们多谋得一些福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世人明白,在这边境之地,有着这么一批英勇无畏、誓死扞卫大宋安宁的战士。

那些被鲜血染红的盔甲,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惨烈。这无疑是一堂生动的军事爱国教育课!郝仁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去激发大宋子民的壮志豪情。

于是乎,在邢大勇的统一指挥下,全体人员迅速更换上破旧且沾满血迹的战甲,跨上战马,摆出一副冲锋陷阵的架势,向着汴京城门疾驰而去。

这一队足有十几人,每个人配备着三匹战马,他们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般向前冲锋。其阵势之浩大令人咋舌不已,转眼间,道路上扬起滚滚尘土,大地仿佛也为之震颤。汴京城门口的守军与百姓们很快便察觉到了远方传来的异常变化,但想要隐匿却已无能为力——如此巨大的动静,实在难以掩盖。

城门口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汴京城长久以来一直享受着太平日子,人们何曾见识过这般景象?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们纷纷抱头鼠窜,而守城的士兵们更是惊恐万分,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关闭城门以抵御外敌入侵。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状况,他们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郝仁精心策划的一场小小的表演罢了。他希望通过此举给予汴京城一个警示:毕竟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再过短短数十年,这座城市的大门将会被异族的铁骑无情地叩开,从而引发那场令人痛心疾首的靖康之耻。然而此刻看来,这些守军显然缺乏足够的训练,面对区区十余人组成的小队竟敢如此大大咧咧地直冲至眼前,却依然毫无反应可言。

邢大勇不愧是经验老到之人,他深知在城门口不能肆意妄为。于是,在距离城门守军仅十余步时,他便稳稳地拉住缰绳,停下了座下战马。而其身后众人亦如训练有素般,紧随其后纷纷止住马匹,并紧密地聚拢于邢大勇身后。

尽管此番乃是回京报捷,但或许是因长期征战沙场所养成的习惯使然,众人竟在无意间摆出了一个锋矢阵型。区区十几人、数十匹战马,此刻屹立于汴京城门外,却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凛冽杀气。再加上他们高大威猛的骏马以及沾满鲜血的铠甲,更是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压。

然而,此时的情形却颇有意思。原本守城士兵见此阵势尚有些畏惧,但待看清邢大勇等人并非敌军后,瞬间变得心安起来。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些胆大的百姓开始凑近围观,其中更有几个天不怕地不怕之人,竟敢扯开嗓门大声呵斥道:“此地乃京师要冲,岂容尔等纵马疾驰!简直毫无规矩可言!”前后态度变化之快,着实令人咋舌。此时此刻的邢大勇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他迅速地掏出腰牌并向守城士兵表明身份及来意后,毫不犹豫地驱马疾驰而入,直奔汴京城内。他身后紧跟着一群同样风尘仆仆、神情激昂的战士们。

在守军与周围百姓惊诧不已的注视之下,这支报捷队伍宛如一阵旋风般席卷而过。他们高举着鲜艳的战旗,策动胯下战马一路狂奔,同时口中不断高呼:"大捷大捷!我军重创来犯之敌!成功收复河湟之地!缴获无数!"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呼喊声,邢大勇等人风驰电掣般冲向皇宫大门。按照朝廷规定,如果得到皇帝命令许可,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冲入宫廷内部。于是乎,这群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义无反顾地向前驰骋,气势如虹。

沿途的百姓们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到了,一时间竟呆立当场。然而,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人群中渐渐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人们纷纷意识到,似乎国家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喜事!

但在众多旁观者之中,也有极少数头脑清醒之人对这些话语产生了疑惑。"来犯之敌?河湟之地?"他们暗自思忖道,心中充满了不解。毕竟在此之前,并没有听闻任何关于战事的消息。而且,那个所谓的河湟之地,难道不一直处于大宋境外吗?如今怎么突然间就归属大宋所有了呢?

种种疑问萦绕心头,但眼下欢庆胜利的氛围如此热烈,这些质疑声很快便淹没在了如潮的欢呼声中……

喜欢穿越荒年,系统竟然嫌弃我是处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荒年,系统竟然嫌弃我是处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