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江山无策 > 第375章 义务教育

江山无策 第375章 义务教育

作者:孤舟独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3:27:59 来源:书海阁

“你既然有了谋划,那对外之事,朕便全权交予你处理了,只是燕国内部的情况,一年的时间,会不会有些仓促了?”

李烜仍然信心不足。

李修涯点头道:“时间上的确有些着急,对付秦国,一年的时间恐怕不够,不过陛下放心,臣有个想法,想请陛下圣裁。”

李烜笑道:“朕都给你这么大的权利了,就是太子,朕都没有如此的信任,你说,朕听着。”

“是。”李修涯起身道:“虽然可以以臣太爷之事打击七大世家,但是终究不能太甚,治标不治本,而且耗时费力,对于现在来说,绝不是一个好决定。”

李烜皱眉道:“你家太爷曾经说过的什么义务教育,还有个什么商会之事,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

“没错。”

“细细说来。”

李修涯道:“世家之祸非是不能去除,只是若是动用雷霆手段,那难免会伤及大燕的根基,得不偿失,故而我们可以采用相对温和却又可以釜底抽薪的办法。”

“釜底抽薪?”李烜来了兴趣,“继续说。”

李修涯笑道:“世家手上牢牢掌握的是进身的机会与银钱财富,臣思之良久,世家之所以能够网罗大批的学子于门下,除了世家子弟本身的门阀观念之外,还有就是寒门子弟的出头的机会太少了,世家掌握这科举,而这却是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读书本就靡费,普通人家根本支撑不住,不得已只得投效世家,久而久之,世家的势力便越来越来大了。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便是要做到人人有书读,只要读书不成问题,那便不必投效了,陛下以为呢?”

“人人有书读,说起来也容易,你刚刚不是也说了吗?读书颇为靡费,寻常百姓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如何人人有书读?”

李修涯笑道:“这就是臣说的义务教育了,只要朝廷出钱,在各地兴建学府,凡有适龄的学子皆可入学,一切费用由朝廷负担,使其再也不为读书的费用烦恼,陛下觉得如何?”

李烜惊道:“你还真敢想啊?”

李烜都被李修涯气乐了,“你说起来倒是轻松无比,上下嘴唇一碰也就完了,你叫朝廷负担?如此大的开销,朝廷负担得起吗?”

李修涯道:“陛下稍安勿躁,先不考虑银钱,臣就问陛下,此法是否可行?”

李烜哼道:“听来可行,但是实际上却又不行。”

“哦,陛下为何这样说?”

李修涯道:“你忘了,科举取士,仅仅是这一条,便足以将他们的路堵死,朕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燕都的会试,而下辖的童生试、乡试等都在世家手中,这一层一层的选拔出来,最后留下的还是世家门下。”

“所以,臣想废除科举制度!”

李修涯再度语出惊人。

李烜闻言果然大惊失色,“你还真是口无遮拦,科举取士由来已久,岂是你说废除就废除的?”

李修涯坚定道:“但是陛下说废除,那就可以废除。”

李烜语塞,哼道:“朕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为了燕国的未来,这样的小小冒险,无关紧要,而且此事是臣提出的,若是引人不快,自有臣来承受,臣也保证不会牵连陛下。”

“朕不是这个意思。”

“这是臣应该做的。”

“你...”李烜叹了一口气,道:“好,就算是废了科举制度,那朝廷又要如何选拔官员?”

“大学。”

“大学?何谓大学?”

李修涯解释道:“朝廷修建学府,以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将之分为三等,小学者,人人皆可入学,以十年为期,十年后进学考试,升入中学,中学以五年为期,再进学升入大学,而大学以三年为期,若是顺利结业,自然可以便有了成为朝廷命官的资格。

当然了,如果有天赋绝顶的聪慧之人,便是提前进学考试也并无不可。”

李烜皱眉问道:“依你所言,一人由历经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需要整整的十八年,近二十年的时光?”

李修涯理所当然道:“区区十八年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臣早就想好了,小学以学子五岁开蒙开始算,若是一切顺利,十八年后便是二十三岁,与大多数举人相比,这算是年轻的了。”

“你这样说,好像是这个道理。”李烜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小学十年,是否过长了?”

“不长,十年时间,每两年设一个年级,总共算是五个年级,学子自开蒙一直到五年级然后考试即可。”

李烜又道:“那这样一批人,数量会非常的庞大,若是全部顺利升学,朝廷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

若是免费读书的话,那想必肯定所有人都趋之若鹜,这样就是一大批的学子了。

“小学之人数量当然非常庞大,但是我们可以将进学考试设立的难一点,这样就可以刷掉一大批人了,而在大学的进学考试再设难一点,最后留下的,便是精英中的精英了。而且还有一点,这些落榜生也并非是一无是处,他们读过书,学过礼仪,精通数术,这便是开化了民智,陛下觉得呢?”

李烜微微点头,“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问题又来了,所有人都去读书了,谁来种地?”

李修涯双手一摊,“小学落榜生呗,当所有人都开始读书的时候,那读书人的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读书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而种地却仍然是生存的第一要务,所以陛下根本不必担心此事。

而且还有句话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民智开化,众人的奇思妙想很快就能找到更加方便快速的耕种的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李烜闻言有些别扭,他听不懂,不过他也懒得问了。

李修涯往日也说了不少令人迷茫的话,但是从来都是一一应验的。

“而且陛下是不是忘了,臣给陛下说过,将土地收归国有?”

李烜摇头道:“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朕不敢做,一个不小心,便要引起动荡,还是算了吧。”

李修涯笑道:“好,那此事便也不着急,不过陛下也不必担心无人种地了,臣有信心,到时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好吧好吧,就算你说得一切都是对的,都是真的,那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钱财,朝廷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负担,而且此事若是办不好,那燕国必然是民怨四起,士林之间对朕也必然是口诛笔伐。”

李修涯笑道:“陛下放心,他们的口水喷不到陛下身上,此事是我提议,而真正实施者,臣也有一个绝佳的人选。”

“谁?”李烜问道。

“老君,沈贤。”

“沈贤?”李烜一愣,随后拍手叫道:“对啊,以沈贤现在的身份地位,他来操作此事,当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李修涯笑道:“不然陛下以为臣为何费尽心力将老君捧上神坛?如今老君在大燕的声望愈来愈高,深得百姓爱戴供奉,士林之间更是以为万世师表,由他发起倡议,施行此事,绝对是可以见到成效的。

而且此事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百姓必然是欢欣鼓舞的,如此便占得了大义的名分,那就是世家有心反对也无法阻止此事。”

李修涯耗时费力将沈贤奉若神明,那可不仅是让沈贤庇佑自己的,此事便是沈贤出力的好时机。

李烜点头笑道:“确实如此。”

李烜笑了笑,随后脸色一苦。

“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还是那句话,没钱,朝廷负担不起。”

李烜几乎被李修涯说服了,但是想到空空如也的国库,李烜的心情一下就糟糕了起来。

想法很好,但是没钱,那就没办法施行。

李修涯点头道:“的确,义务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银钱,不过陛下倒也不必这么忧心,因为臣已经想到了解决银钱的办法了。”

“哦?”李烜惊喜道:“那你快说啊。”

李修涯道:“还是世家,七大世家联合一些小家族把持着大燕半数以上的商利,使得每年朝廷能从中收取的商税少之又少,陛下又不肯剥削百姓,那自然国库无法充盈。”

“这个道理朕还不明白吗?”李烜瞪眼道:“大燕初立之时,七大世家被太祖钦点,享有特权,无需向朝廷交税,而且大燕也废除了很多莫名的税收,一切以百姓的富足为要,但是数百年过去,百姓是越来越富有了,朝廷却是越来越穷了。”

李修涯笑道:“太祖感念七大世家的功劳,历代先君更是爱民如子,未有靡费暴戾之人,此来大燕之幸,不过穷则思变,若是陛下再不改变,恐怕大燕朝廷就要一直穷下去,那也要迟早出问题的。”

“朝廷没有钱粮,官员俸禄,边军军饷,若是再赶上什么天灾**,那日子更得紧巴巴的,这些年朕也已经是极力维持了,不过也并不能好转。”

李修涯点头道:“陛下圣德,臣就是来为陛下分忧的。”

“那你又有什么好办法?”

喜欢江山无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江山无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