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 > 第275章 该扫进垃圾堆的糟粕

一月底。

在蒙区和战士们过了一个春节后。

陆远和张万和一行人辞别钱旅长,辞别了瀚海,开始了返程。

原本钱旅长是要安排飞机送陆远他们直接回晋区的。

不过这好意被陆远拒绝了,来的时候,走的燕然山,所以并没有途经狼居胥山,这登狼居胥山的成就还没完成。

回去的路上,自然也要去打卡一下。

二月初,途经姑衍山,这山名字没有狼居胥山那么大,但是其意义却是与狼居胥山等同的。

很多人对于霍去病都只知道前后两点,封狼居胥和饮马瀚海,这两词中间其实还有一个禅于姑衍,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所以姑衍山和狼居胥山其实有等同意义的。

不过也许是已经在瀚海饮马了,对于这途中的景色,陆远和张万和都没有了那种刚来时的期待感了。

所以在姑衍山和狼居胥山,两人也就是拍照打卡,陆远也象征性的祭拜了一下这两座山。

.........

二月下旬。

一行人终于是回到了晋区,也是归途顺利,途中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类的。

“老张,我还有点其他的事情,要不你先回去?”

进入晋区后,陆远对张万和说道。

“你能有什么事?”

张万和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我这几年开了这么多的工厂,我都还没怎么去看过,这老板当的也太不称职了。

这次出来了,就干脆出去转转,顺带的去看看我们神州的大好河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陆远笑着说道。

“行吧,路上注意安全。”

张万和点了点头道。

“放心吧,当年那么多小鬼子的占领区,我都是来去自如,现在天下太平,有什么好怕的。”

陆远毫不在意道。

这一趟蒙区之行,陆远算是收获良多,隐隐间,心中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东西,但明白的又不是很多,这次他就是想去多走走,多看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一点心中的感觉。

........

入了晋区,路就比蒙区好上了太多。

上午自忻州出发,中午就出了晋区,来到了冀区常山地界。

常山,接连晋冀两区,早些年,交通便是极为便利,可以说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又是冀区门面。

在八路军加速工业化建设的时候,就对常山投入了的人力物力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常山的发展,说是仅次于泰源也差不多。

陆远这一行的第一站就是常山制药公司。

陆远的到来,引起了制药公司上层人员不小的轰动。

半天下来,陆远就在一众制药公司高层的簇拥下,参观了一些制药车间和实验室。

干净,整洁,负责,严谨。

这是制药公司给陆远最直观的感受。

陆远这次是突击检查,事先只有张万和知道他离开了晋区,但张万和也不知道他的目的地是哪里。

所以现在他看到的,就是工厂最真实的一面,对此陆远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虽然他也没参与什么管理,也没参加什么建设,但这厂也挂了他名不是。

真要说起来,神州的工厂,现在最少有九成都还挂着他的名,剩下的则是真正在这几年内发展起来的,不过基本也属于国营,真算起来,那些工厂,也可以说是陆远工厂下面的子工厂了。

在参观完工厂后,工厂高层又宴请了陆远一番。

酒桌上你来我往,大家聊的都还算高兴。

不过陆远的表情却好几次闪过了不悦,不过一直没有发作。

“咚咚咚。”

直到都吃得差不多了,负责人签完单,大家准备走了的时候,陆远敲了敲桌子,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技术人员先走,管事的留下,我有些事情要和你们交代。”

众人看过来后,陆远开口道。

听到陆远这话,众人相互看了看,最后却没有一人起身离开。

“陈一,把门关一下。”

“你们中,从平安城,乐静,安华三县过来的有多少?”

待到陈一将门关上后,陆远看向众人平静的询问道。

在陆远说完后,场上十几人中,有超过半数举了手。

“厂长,副厂长,人事主管,质检主官,不错,都是重要岗位,你们几个都是什么出身?贫农,佃户,富农,还是地主?”陆远再次询问道。

“我是贫农。”

“我是佃户。”

“我是郎中,算是中农。”

......

几人一一报出自己的出身,以前家庭条件最好的也不过就是富农。

“恩,别紧张,今天把你们留下,就是想你们说两件事。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你们这工作做的还是很好的,我这种突击检查,一圈下来,也没有找到什么较大的漏洞,这一点我很高兴。

但是,今天的这一顿饭,我不是很喜欢。”

“这.......”听到陆远这话,桌上的十几人都面面相觑,这老板是不是太会享受了点,以往来检查的领导,也没见谁对这个有挑剔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时间大家有点摸不准陆远的意思了。

“我说的不是这些菜,菜的味道很好,菜系很全,食材也很高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老总都吃不上这么好的,这些上面没有什么可以挑的。

当然,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这些饭菜成本的事情。

我自己就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对自己是放的很宽松的,我也想吃好点,喝好点,住好点。

你们从平安城出来的,应该也知道,我在平安城吃的就是小灶,比老总他们吃的还好,在这点上面,我并不认为我自己有资格去说你们。

至于这次招待的费用是你们自掏腰包,还是走工厂报销的账,其实我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我也不是来抓贪污了,你们要真有这上面的问题,财务部门会请你们去解释的。

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个酒局本身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自己有没有发现,在上这个桌子之前。

在工厂中,你们虽然对我的态度虽然也很恭敬,但我可以从你们身上看到自信,骄傲,因为你们心里知道,你们工厂办的好,产品质量过关,根本不怕我检查,你们有那个自信。

直到上了这酒桌,你们的自信没了,骄傲也没了,开始拘谨,开始阿谀,虽然你们现在表现出来的还仅仅只是一个苗头,但我还是很不喜欢。

这么多年,我也没给大家立过规矩,今天在这,我就立个规矩。

以后不管是谁来视察也好,谁来谈合作也好。

吃饭就给我工厂食堂吃,就和工人一起吃,食堂不要搞什么包间,搞什么特殊。

想吃好点,那就和食堂提前说,好东西多搞一点,不管是工人还是领导或客人,都一样吃好点。

你们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不要有几个钱了,就去搞什么酒桌文化,去摆脸色给别人看,又或去看别人脸色,那都是历史的糟粕,要去除的,不需要你们去捡起来。

做生意嘛,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只要自己产品没问题,他爱合作就合作,不爱合作就滚蛋。

过些时候,上面应该还会下来文件,你们到时候按文件执行就好。

当然,如果你们钱多,自己掏钱出来请人到这种酒店来吃山珍海味,那也是你们的自由,我不会去阻止你们的这种自由。

但我也希望,那时候,你们就是单纯的想过来吃一顿好的,不要去触及行贿受贿之类的事情,不然总有一条法律会适合你们,总有一颗子弹在等你们。”

一开始,陆远寻问他们的出身,本来是想说一些节俭节约之类的,但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

花自己的钱,只要这钱干净,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真不算什么。

不能指望着每一个人的觉悟都极高,都是圣人,挣钱不为自己花,全为大家服务吧。

这种圣人,神州几千年下来也没出几个,挣钱给自己花,这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也正如陆远所说的一样,他自己本就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

只不过陆远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较少且都能满足。

又是单身一人,用不着考虑往后事情,加上他的东西来的也容易,所以他才表现出对一切,都不是太在意的态度。

做为一个贪图享乐的人,还去强求别人不享乐,那就太虚伪了。

可这种所谓的酒局文化,陆远则是一定要制止其发展的,这玩意是好听点,叫酒桌文化,叫人情世故。

说难听一点,这就是一个给贪腐提供大量养料的贪腐培养皿。

一旦进入到了这个培养皿中,能扛得住的人就没几个了。

纵观古今,有几个贪官不是从这酒桌上开始的?

不过这种事情,想要完全杜绝,那也是不可能的。

几千年传下来的精华,或会因一人一事而失传。

可这几千年下来的糟粕,不是他陆远几句话就能去除的。

哪怕是严打死防,它在某一时候还是会死灰复燃,从历史垃圾堆里溜出来,然后再被冠以文化之名,行苟且之事。

陆远现在能做到的也就只能让工厂先杜绝,让这团垃圾别溜出来太快,后面的,那就让老总他们去头疼吧,目前控制应该还来得及。

听完陆远这段话,众人均是低头不语。

“行了,多了我也懒得说,详细的后面会有文件下来,其它事情也没了,各回各家吧。对了。今晚喝了酒的可别开车了。”

看着众人这模样,陆远也没继续说什么了,他向来不喜欢啰嗦,也不喜欢抓着一点事就没完没了。

..........

在常山停了数日,看了十来家工厂,从医药厂和炼钢厂,再到建筑行业等等,基本都走了一遍,有一说一,这些工厂确实弄的不错。

大的问题基本没有,当然些许小问题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另外酒局也是他们必备,几次酒局下来,差点没把陆远给整飘了。

陆远万万没想到,几次下来,他没被这群家伙阿谀奉承带偏,结果却差点喜欢上了训人时的那种感觉。为了训人,他自己甚至都开始隐隐期待下一个酒局了,好在陆远察觉的快,及时刹住了车,不然.....好吧,不管怎么说,其实都没什么大后果,无非就是多一点人挨顿骂。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到了47年十月。

陆远这半年多来,走过冀区,鲁区,豫区,过苏,浙,皖,赣,鄂,一直到湘区。

检查的厂区超过两百家,同时也对各地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

工厂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城区及附近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大有提升。

可在一些山区地带,却还是有很多贫困地区。

虽然目前他们在本地,分了土地,他们附近县镇,也在大力进行修路工程,和电网搭设工程,这些工地也在长期招工。

但由于有些地方实在过于封闭,家里劳动力也有限,出去到工地干活的话,家里的地可能就会减少收成,这对世代以田土为生,特别是刚分到属于自己田土的人来说,是个很难的选项。

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都是留家里种田,可即使是种田,他们也有点小叛逆,对于国家发下来的两熟稻不敢种,就认死理的种一季稻,一年忙忙碌碌下来,他们也只能保证温饱。

(两熟稻这事是真的,小时候插秧听长辈说过,以前刚开始种两熟稻的时候,大家都不信,要大队干部在田边守着才行,干部一走就拔秧。

老一辈的解释很简单,因为当时大家都只有种一季的经验,种两季要是活了自然是好事,收成会多很多,可要是没活,弄不好会一年绝收,那会大家都没余粮,谁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命赌...真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事。

作者说的是湘中地区,其它地区可能气温原因,没发生过此类事很正常。)

神州太大了,即使陆远开挂,几年也还是太短了。

就在陆远想去湘区西部再看看的时候,老总的一份电报打了过来。

事情好像挺急,不得已,陆远这次的远游,至此也算告下了一段。

喜欢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