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十国千娇 > 第三百零四章 兵临城下

十国千娇 第三百零四章 兵临城下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3:41 来源:书海阁

晋州,久战之地。

史彦超也曾在这里血战过,现在这座城头站的是向拱。

向拱昂首挺胸,左手按剑,翘首在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风中似乎传来了战争的气息,但眼下还什么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慕容延钊会不会悄悄开城投降?晋州军全在他手里。”张建雄轻轻说道。

气氛已经很紧张了,李继勋的前锋人马距晋州已不足二百里;向拱有兵权,封“河东、河北前沿都部署”,节制从河东到河北的所有边军,但他手里只有镇安军两千人才是自己的人马。

良久后,向拱转头道:“不会,慕容延钊投降谁,我都信;但他恰恰不愿意投降李继勋……因为赵匡胤可能在李继勋军中。”

张建雄可能不太懂大将圈子里的那些破事,但向拱很了解。向拱一直都没在禁军里呆过,最高就做地方节度使,但他自王溥推荐参与攻蜀之战后就进入了东京权力圈子,了解不少事。

赵匡胤上位后,对高怀德、慕容延钊的态度差不多。高怀德被从殿前司踢到侍卫司,慕容延钊是从殿前司到了地方做节度使。中间具体有什么间隙,向拱并不太清楚,但从实际结果上就可以猜测一番过程。

张建雄又无不担忧道:“这一战难呐!主公手里只有两千骑,慕容延钊可能只有战兵七八千、还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李继勋克日即兵临城下,李重进也到北汉境内了,肯定是冲着咱们来。前前后后加起来攻打晋州的人马得有六万?”

向拱道:“李继勋虽有三城,所有兵马加起来最多两万,他那么大阵仗可能临时裹挟了一些乌七八糟的人;李重进手里的镇兵只有七八千人,主要是有淮南降兵收编的感德军,淮南军战力不差、忠诚度稍差,李重进实力比李继勋稍大。”

“怎么算也是咱们的五六倍兵力。”张建雄叹道。

向拱用很肯定的语气道:“郭绍会来救我。”

“倒是有可能,不过郭都点检刚上位,东京自顾不暇,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张建雄道。

“不!你们都不懂他,郭绍一定会及时增援。”向拱摇摇头,若有所思道,“郭都点检是个很会抓住时机的人,忻口救史彦超叫我印象很深。他也是个很会与同伴默契配合的人……当时在忻口危急、四面环敌,他那兄弟猛不可当,但若没有郭绍在侧早就死千百回了!”

向拱仿佛在说服自己,喃喃道:“我相信他看得到晋州的状况,会默契地配合我!”

张建雄仍旧执拗道:“郭都点检万一没来,我们就彻底完了。”

……数日后,李继勋兵临城下。向拱和慕容延钊闭门自守,坚守不出。李继勋在城西十里地外扎营部署,既不靠近也不围城,围城兵力稍有不足。

除了斥候在野地里时不时发生小规模冲突,两军尚未有交战的迹象。

这时赵匡胤已经来到了李继勋的中军。二人一番唏嘘感叹,只道世道沧桑。

没一会儿,赵匡胤便不再说闲话,忙问道:“李兄,我给你那个方子,让你准备火药,可办好了?”

李继勋道:“已经置办妥当,装满了十二口棺材。木炭很容易,硫磺多了就稍难,最不好搞到的是硝石。幸好离关中不太远,我两个多月前就派人到关中联络贩子用重金购买;贩子从汉中和陇右陆续运过来了一些,来回好几趟总算够重量了。”

“寿州之战,那郭绍立下军令状限期一月破城,全靠这玩意。”赵匡胤道,“晋州城坚,李兄兵力又不足,围攻是下下策。可以一边设法派细作进去联络慕容延钊试试离间,一边准备拿火药炸城,炸开了冲进去李兄的人马就有两倍以上优势。”

李继勋道:“万一攻不破,只好等李重进到来。”

赵匡胤点头道:“正是如此。如果李重进合攻,占据晋州后可一人一半、以为退路;若是李兄独自攻下了晋州,你占晋州,叫李重进去南边的绛州……不过最好还是快速攻下晋州,避免东京来援;攻下晋州后,立刻分兵去东南方加固泽州防务。那地方倚靠太岳,要是防守得当,耗个几个月实属易事。”

次日,李继勋和赵匡胤便有条不紊地开始部署攻城工事。一共超过四万人,但其中只有两万是镇兵;一万多人是各地拉来的壮丁和囚犯组成的乡勇,乡勇兵器尚有不足、每人几乎只有一支长枪或者短剑木盾,完全没有甲胄。剩下都是强拉强征的民夫、甚至还有妇人,运粮干活的。

李继勋部没有打算四面围定。他们先把主力两万人分作三营,在城西两侧各驻一营;城东南距离城池五里地外驻骑兵三千。

然后就驱赶壮丁囚犯在西门正面开始修藩篱沟壕,逐次推进至城下,三层工事;重兵设在西面。还有一些工匠正在营地上忙着干活打造投石车、云梯等各种工具。

(晋州方圆数十里已被洗劫一空;李继勋先在河阳三城收刮了一番,又把兵力空虚的绛州占了作为后卫,然后把晋州、绛州外围抢了一遍,因为他们没有可靠的补给来源。)一时间晋州城外的空旷地上,好像是修建大殿的建筑工地。“哗哗……”的锯木头声音,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人们抬着木舂夯土的号子声……响成一片,一派忙活的场面。

两侧却是旌旗如云,一片人马列阵,按兵不动。遥望城楼上,几个武将在墙上走来走去,墙上也站了很多士卒,但守军不发一矢,因为无论什么武器都够不着城外的“建筑工地”。

藩篱后面,八条地道已在悄悄地开挖,拿房屋、帐篷和沟壕作为掩饰,不让城中的人看到地道在哪里。

赵匡胤骑马来到一个地道口子前看了一番,转身看见了李继勋,便策马上前道:“等挖到最前面的藩篱时,就向上开孔,一是透气,二是为了确定位置;之后掘进至城下只有一百余步,中间再找有掩藏的地方开小孔,便不用担心方向太偏了。晚上悄悄找人拿绳子丈量城墙的路程,正好把地道挖到墙下。”

李继勋道:“淮南之战时,赵兄在扬州,倒对寿州之战的战法如此清楚,实在叫人佩服。”

“我不知道郭绍是怎么挖的,但应该都差不多。”赵匡胤道,“挖地道藏火药,和以前‘穴攻’之道一样,穴攻还要挖进城里,挖得更远……军中懂穴攻的将领不在少数,还有别的讲究、比如木料支撑防坍塌,知道怎么挖就出不了错。”

李继勋道:“炸城之事,便赵兄来全权经手罢。”

“那我领命了。”赵匡胤拜道。

……晴天的下午,秋高气爽、高空十分明净,城下的地面上却是尘土弥漫。向拱站在城楼上仔细地观察下面的工事,他现在还没打算主动出击。

“部署得十分严谨,不像是李继勋的作风。”向拱头也不回地说,“李继勋那厮在淮南时,想打柴克宏的援兵,因为马虎大意,反中柴克宏弱兵的埋伏,被打得大败;根本不是个心思慎密的人……赵匡胤应该到李继勋军中了。”

旁边的络腮圆目大汉便是建雄军节度使慕容延钊,慕容延钊听到赵匡胤的名字,神情微微一变。

而向拱长得要白净得多,他脸颊平削、五官端正,胡须也很浅。向拱不动声色,余光里已经把慕容延钊的神情尽收眼底。

“慕容节帅看那边……”向拱遥指前方。

慕容延钊道:“尘土太大了,什么都看不到。”

“藩篱后面的新土,仔细看。”向拱道,“赵匡胤在挖地穴。”

“穴攻?”慕容延钊皱眉道。

向拱道:“穴攻太难,我觉得赵匡胤想依样画瓢拿火药炸城。名闻天下的寿州之战,郭都点检就是拿火药炸开了城墙。赵匡胤可能已经得到法子了……所以赵三郎在大通寺客栈图谋刺杀郭都点检,才用了火药。”

“咦,向将军知道的事真不少!我赵家三郎之事倒也有所耳闻,却第一回听到刺杀的内情。”慕容延钊道。

向拱道:“我手下的镇安军两千余骑要部署在城西大道上,万一被炸开了缺口,镇安军率先快速堵缺口;然后慕容节帅见机增援我。”

慕容延钊拜道:“谨遵都部署之命!”

向拱又道:“如此一来,守城就全靠建雄军。城池一破,生灵涂炭,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望慕容节帅死守不退。”

“得令!”慕容延钊神色一凝,“末将后退半步,提头来见。”

向拱听罢,又回头道:“张建雄,你立刻派人去把城西横大街、东西主道封了,并发告示,这两条路不再通行,挡了调兵路线者,就地正法!”

张建雄抱拳道:“末将得令!”

……

(弱求月票)

喜欢十国千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十国千娇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