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 第367章 三小只

由于成蟜与李牧的约定,双方暂不开战,准确地说是开战的条件来了,但是李牧投鼠忌器,不敢动手。

因为一个邢丘,损失数万精锐士卒,这是不划算的。

然而,成蟜走后,杨端和接手邢丘,一直在积极备战,和成蟜在时,大家其乐融融的画面,全然不同。

双方既然暂时不能交战,势必要在其他地方分出个高下。

城外的赵军卯足了劲儿修建土筑工事,杨端和则是率领秦军,升高城墙。

是日,杨端和收到王翦派人送来的秘密信函,于城中思考着应对之策。

冯劫匆匆来报,“将军,赵国的粮草辎重送到了。”

杨端和伏身趴在桌子上,双臂压着一张地图,抬头看了眼,继续低头看去,道:“赵国可是要求一手放人,一手交粮?”

“是,赵王派来的人希望先送一部分过来,表示诚意,等到放了人之后,再交出剩下的一部分,李牧拦住了那人,声称秦人不可信,一定要一手放人,一手交粮。”

冯劫远远看了眼,见杨端和在研究地图,便没有再往前走,万一地图上涉及军事机密,回头出了问题,怕是难以说清,他甚至后退了两步,道:“李牧让我们把那些赵国士卒送过河,等他们全部进入邢丘,赵军才会交出赎人的粮钱。”

“粮草还够几日?”

“城中现有粮草还够三日。”

说到这里,冯劫忍不住苦笑道:“公子承诺全军士卒,每日三餐,若是与其他军队一样食两餐的话,还能撑五日。”

“士卒每日三餐,是承了公子的恩惠,邢丘至今没有开战,他们的心里早就鼓着一口气地想要上阵杀敌,报答公子,而今公子离开,我们若是减少士卒餐食,反而弄巧成拙。”

杨端和一巴掌拍在地图上,满脸的轻松惬意,眼中带着浓浓的战意,他将地图卷好,放在桌子下面,绕过桌子,走到冯劫旁边,拍着他的肩膀道:“老冯,河阳有李斯在保障大军粮草,前几日韩非也过去了,我们背后还有王翦的大军在,不用担心粮草告罄的问题,你去告诉将士们,让他们操练任务加倍,随时准备迎战,公子已经替我们催促粮草了,不日就会送到。”

“将军说的?末将明白了。”

冯劫还以为成蟜真的在催促粮草,一抬头看到杨端和似笑非笑的目光,便知道是自己太紧张了。

等到冯劫离开,杨端和回到位置上,拿出放在桌子下的信函,又认真阅读了一遍,低声呢喃道:“王翦这小子,揣度人心的本事,比那帮在朝堂上溜须拍马的家伙还强,赵国的反应,全都被他猜到了。”

他拿着信函,走到一旁的青铜灯前,火焰引燃信函,化为灰烬,“李牧是个棘手的敌人,若真是赵军缴械送到邢丘,他就能够毫无顾忌,强攻邢丘,短时间内破了这座小城,到时人也救了,钱粮也省了,真是个一举两得的法子,可惜遇到了王翦这只狐狸。”

......

“两位将军,大王的诏令是尽快将粮钱交到秦军手中,换回我赵国的将士,你们百般阻拦,若非是与秦国有所勾结,我军被围,背后就是你们与秦国暗通款曲?”

赵军大营,赵王偃派遣掖庭宦官,将征集到的粮钱送到前线,与秦军进行交易,换回赵军被围困将士。

而他带着人,刚刚抵达赵军营地,就大军围住,所有的粮钱都被控制起来,本人也被带到中军大营。

他目光骄傲地看着坐在主位的庞煖,还有陪坐在左手侧的李牧,轻蔑之色溢于言表。

庞煖率领的大军,还在王翦的包围之下。

能够坐在主将的位置上,完全是李牧尊敬前辈,谦让出来的。

他既然接受了李牧的谦让,就不会再不知足地越俎代庖,对于宦官的嘲讽与讥笑嗤之以鼻,并看了眼安坐的李牧,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安静罢了。

哗啦!

李牧身上的甲胄碰撞在一起,惊吓到傲慢的宦官,他神情平淡地走到对方近前,拿着手中的佩剑,担在宦官的脖子上,道:“继续说。”

宦官害怕地双股战战,他是在掖庭管理着几十乃至上百名罪奴,可是面对统管千军万马的李牧,却是难以直视。

他恐惧地低下眼睛,双手紧张地抓在一起,双腿仿佛失去了知觉, 麻木地立在原地。

心跳骤然加速,他在害怕,怕剑突然划破自己的脖子,怕李牧不是在虚张声势。

李牧重重地哼了一下,收起佩剑,道:“剑不架在你的脖子,就什么都敢说,剑架到了脖子上,你就装起了哑巴。”

“连你都懂手中筹码多的一方,更占优势,难道你以为秦军统帅不懂吗?”

“粮钱在手中,我们就还有谈判的筹码,粮钱交出去,将士们没有回来,就是人财两空。”

李牧转身回到位置坐下,凌厉道:“带着你的人回去,粮钱交付以及与秦军交换士卒的事情,自此刻起,由我全权负责。”“你不怕大王怪罪吗?”宦官声音发抖,不知道该如何劝阻。

经李牧那么一吓,他早就没有了方才的傲慢。

“大王关心的是把我军将士接回来,而不是把赵国的粮钱送出去。”

李牧将人打发走,庞煖有所担忧道:“你有几成把握?”

“我没有把握。”

李牧无奈地笑了笑,他研究了庞煖攻韩的战事,秦军的主将,是个厉害的将领,能够准确把握住交战时机。

至于庞煖被骗,这完全是没有想到成蟜会这么不要脸,拿他的佩剑去骗人。

他活了几十年被个毛头小子骗了,若不是接回庞煖,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呢。

李牧道:“秦军向来重军功,好斩首,如今围而不攻,等着我国的钱粮,此事不合常理,我只能谨慎对待,且看秦军如何行动,若是真的将人送到邢丘城中,短时间内攻破敌城,救回将士们,还能节省一笔钱粮。

若是秦军谨慎,那就赎人,钱粮与数万将士比起来,不值一提,就怕秦军收了钱粮,还不放人。”

“你不是说,成蟜拿着秦王的亲笔书信,这也能有假?”庞煖疑惑道。

秦王的亲笔书信,对秦将来说就是诏令。

按照常理来说,不该有人胆敢违背才对。

“直觉。”

李牧沉默一会儿,他也说不上来,只是心中有怪异的感觉,仿佛在逐渐走进一个圈套中,故而谨慎小心,道:“成蟜的狡猾超出我的想象,我现在怀疑秦王那份信是真是假。”

“秦王会将印玺交给他?”

听了李牧的顾虑,庞煖更加不解了。

“不知道。”

李牧又沉默片刻。

按理说,不会。

可是,按理说,没有人会像成蟜一样狡猾,不要脸到骗取他的佩剑,去诓骗庞煖。

所有的按理说,只要涉及到成蟜,他都觉得要慎重对待,不能以常理相论。

庞煖也被李牧干沉默了,你什么都不知道,还敢这么忤逆大王,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终究是王。

他轻叹道:“若是能够换回将士们,大王那里,你今日作为,便不值一提,轻松揭过,若是没有换回来,等待你的恐怕是无尽的诋毁中伤。”

“老将军莫不是忘了,牧为何大破匈奴,屡立战功,却远居雁门十余年,不得进入邯郸!”李牧不以为意道。

有能力的人,总是骄傲的,他也不例外。

宁愿苦守边塞,也不愿意给朝中的贵族献上珍宝。

庞煖露出恍然之色,一大堆话瞬间涌到嗓子眼,因为太多太杂,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化为一声哀叹,道:“邯郸乌烟瘴气,非一日之害,想要改变局面,亦非一人之功,你要想带兵打仗,首要便是与朝中大臣互通有无,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助力。”

“牧在雁门歼灭匈奴,不需要他们,与秦国开战,也不需要他们,珍宝钱帛,理当用来装备军队,富裕百姓,而不是送进那些废物的口袋里。”

庞煖再次沉默,他很明白李牧说的才是对的,这也正符合他心中所想的那个强大赵国。

然而 ,久经宦海的他,比李牧看到的要更加现实。

朝堂之上,包括大王在内,个个为谋求私利,大多数人维护赵国,不过是为了保住现有的荣华富贵,他们才不会真的关心,赵国失城多少,赵军杀伤几何,百姓是否疾苦。

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损,所有的事情都和他们无关。

在这样的赵国为将,最可惜的就是有才能,却又过于刚正的人。

因为朝堂上的那些权贵大臣,他们不会帮助一个游离在利益圈子之外的武将,反倒可能会因为敌国给出的金钱恩惠,而在大王面前摆弄是非。

只有当赵国遇到重大危险的时候,那些人才会无条件支持能打的武将,帮助他们挡住敌国的军队,守住家中的财富,但凡局面稍有好转,他们觉得富贵无恙了,就又开始摆弄是非。

庞煖作为廉颇离赵后,资历最深,实力最强的将领,他遍观赵国,能够成为赵之长城的,只有李牧,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位尚未大展身手的后辈,倒在那些权贵的攻讦之下。

“明日我便返回邯郸,将此次攻韩之战面陈我王。”庞煖起身,步履缓慢地走出大帐。

“老将军...”

灿红的夕阳铺洒下来,庞煖笼罩在落日的光辉之下。

李牧望着逐渐远去的背影,感受到一股英雄迟暮的无奈与悲凉,他想说的话都已经涌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李牧知道,这位前辈是担心邯郸有人背后捅刀子,在大王面前搬弄是非,而他又不擅长这些事情。

他一向看不上这种行为,此刻觉得庞煖令人肃然起敬。

“我会夺回邢丘的。”李牧低声起誓。

......

由于长平之鉴,赵军虽然被围,却没有缴械投降。

就算是王翦也不敢逼迫太甚,只能通过逐渐减少赵军餐食中的米粒,来削减赵军的战斗力。每天的饭汤,平均每个人分得十几粒米,处于饿不死的状态,却又全身无力。

赵军上下软塌塌的,甚至连兵器都举不起来。

不久前,倡女挑选出来的十几个年轻赵卒,在秦军营地度过了一段幸福温暖的时光。

数万赵军,他们本就不可能彼此相互认识,看向别人的目光中,都带着浓浓的情敌之恨,早盖过了所谓的同袍之义。

王翦命人将冯劫之前送来的李牧佩剑交给他们,并送他们返回赵国。

杨端和命人送来李牧的条件,王翦毫不惊奇,在他给杨端和的信中,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王翦命人准备少量船只,分多批次,将困在河岸上的赵军送到邢丘,且为了获取赵军的信任,并没有收取他们的兵器。

一次运输几十个人过去,杨端和那边能够轻松将他们缴械,不用担心这些赵军在城中作乱。

与此同时,王翦命人召回李信和王贲,要展开新一轮的行动与计划,成皋不需要大将驻守了,只要关闭城门,赵军饿了这么久,无力攻打。

蒙恬在帐外迎接,李信大老远看到好兄弟,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领先王贲来到营前,勾肩搭背道:“前几天,营中出现倡女,是不是王翦派人找的?”

“是王将军没错,不过...”

李信不听他的补充解释,回头与跟上来的王贲说道:“问过了,就是你爹。”

王贲苦着张脸,没有任何回应,从两人旁边路过,径直入了营地。

“将军他这么做,是为了配合公子的计划。”

蒙恬拉住如获真相的李信,道出真正的事实,道:“那女子连进入军营深处的机会都没有,只是用她来色诱赵军。”

“色诱赵军?这里有数万赵军,就凭那一个女子?莫非她倾国倾城?”

“公子计划如此,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蒙恬摇摇头,不和李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说道:“公子前几天来营中,让我带话给你,战场凶险,要谨慎小心,不要轻敌大意,中了敌人埋伏。”

“公子来了?现在在哪儿?”

李信在脑海中钩织了一副对王翦不利的画面,正飘飘然地幻想以后拿捏王翦的得瑟轻狂,听到蒙恬的话,他骤然回到现实,嘴角是压不住的兴奋。

“公子已经返回咸阳,将军预料秦赵之间还有大战,担心公子在战场上出现什么意外,便提前让人送公子回去了。”

听完蒙恬的话,李信瞬间拉下脸来,眼底的怨恨迅速蔓延开,他诘责道:“蒙恬,我拿你当至交手足,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告诉我!”

“公子就是怕你冲动行事,所以才不让我告诉你。”

蒙恬神情淡定,大家都是好兄弟,李信的脾气他摸得一清二楚,真正生气的李信不是责问,而是一言不合直接动手。

他能够理解李信的心情,但没有哄兄弟的打算。

蒙恬丢给李信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跟上前面的王贲,朝着营中走去。

李信愣神片刻后,也跟了上去。

等到三人来到中军大帐,会议早就开始。

三个年轻人悄然无声地站在最后面,双手按住剑柄,将佩剑拄在身前,整齐划一。

自以为压迫感十足的三人,用挑衅的目光,看向坐在主位的王翦。

王翦不经意抬头看了一眼,便迅速收回目光,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很快,他再次抬眼看来,抬头纹密密麻麻,嘴角轻微地抖动了一下,放在桌子上的拳头,攥得咯咯响。

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竟敢如此挑衅!

王翦不抬头看第二眼,还就罢了。

他这么一看,三个人的挑衅姿态更加张狂,齐齐扬起下巴,全都是一脸欠揍样。

王翦握拳砸在桌面上,严肃道:“李信听令!”

“说!”

李信开口,便吸引了背对着他们的所有武将。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是哪位勇士,竟然如此勇猛?

众人这一回头,三人不得不觉得尴尬,反而将下巴抬得更高了。

看来的武将,都感受到了三人的轻蔑挑衅,一个个握紧腰间的佩剑,强忍围殴的冲动。

“起!”

王贲站在中间,提起佩剑,在半空中转了个完美的圆环,另一只手举起剑鞘,分毫不差地接住落下来的佩剑,握住剑柄耍了几个流畅的剑花。

蒙恬和李信不落人后,与王贲同频完成动作,同时完成向前一步的动作。

三个人收起佩剑,抱在怀里,双臂环于胸前,微微斜着身子,齐声侧目道:“下令。”

除了王齕笑吟吟地看着三个小孩子,像个慈祥的长者。

其他的武将都咬紧了后槽牙,努力压制着体内的战斗热血,秦以武立军,能坐到这里的人,哪个不是傲气十足,骄悍勇武,曾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手中人头无数。

可是,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人!

今天一下就见到了三个。

当真是小刀拉腚,开了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齕扭头看向王翦,以他的了解,后者是笑里藏刀,笑容里满是杀机,若非顾忌此处人多,大概这三个小子今天要吃苦头了。

“三日后,李信率领五万韩军,进入魏地,渡过大河,佯攻赵国殷城,掩护杨端和奇袭殷地,不得有误。”王翦公事公办。

不管对面这三个小子,是皮痒了还是发病了。

军中无戏言。

王翦的话就是军令,无论他们是怎么想的,都必须认真执行听令。

李信领先一步,抱拳道:“必不辱命!”

至于不打招呼,进入魏地,魏国愿不愿意?

所有人都自动忽略了这个问题。

魏国的全部兵力都在对战楚国,根本顾不得其他方向,更不要说魏国还要期待秦国在结束战事之后,派出兵力帮助魏国击退楚军。

尽管李信带的是韩军,可领的是秦军命令,魏国就算抽得出兵力,也是没有胆量,同时得罪秦楚两个大国的。

李信并未退后,王贲和蒙恬同时向前两步,领先一步,齐齐朗声道:“下令吧,我手中剑早已饥渴难耐!”

“噗嗤!”

王齕没忍住笑了出来,看着头脑发热的三个年轻人,问道:“是李信撺掇你们的吧?”

“不是!”

“是!”

李信本想一力承担责任,没想到两个好兄弟急着帮他打掩护,出现了相悖的回答。

三人对视一眼,微微颔首,都以为理解了彼此的意思,再次开口:

“是!”

“不是!”

李信瞪大眼睛看着二人,咬牙切齿道:“你们怎么改口了?”

蒙恬是个老实人,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便目光平静地看向前方,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王贲淡然道:“满足你。”

与王贲合作,果然克他。

李信还想开口回怼两句,便听到王翦的命令再出:“大军前往邢丘,会吸引赵国的兵力倾斜,杨端和出兵之后,赵军会以为邢丘空虚,倾力拿下,蒙恬领兵两万,辅佐王齕将军,随时待命,赶赴邢丘。”

“大王诏令,各地郡兵已于宜阳汇聚,共有六万,暂归我统辖,王贲领一万郡兵,以及身后的三万韩军,赶赴魏国大梁助战,切记,与赵国战事不结束,我军不得卷入魏楚之间。”

“诺!”

两人齐声应道。

王翦遣散所有武将,单独留下李信三人。

王齕路过时,在李信的肩膀上拍了拍,和蔼道:“小子,老夫的安危可就交给你了”

你去邢丘,我攻殷城,大家都不在一个战场,说什么糊涂话。

李信心里浅浅吐槽起来,满脸自信地保证道:“只要我在,老将军就不会有事!”

“你小子,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公子回去了,可没人给你撑腰,那家伙对亲儿子都不会收下留情。”王齕又拍了两下,回眸看向王翦,关切地提点了一句。

王齕朝着王翦干笑了两下,转身离开。

李信愣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营帐,理智重新占领大脑高地,不由得回想起王贲被暴揍的场景,还有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

然而,当他的目光看向两个好兄弟的背影,便又觉得多了几分底气。

三打一,无所畏惧。

王翦在三人的注视下,带着和蔼的笑容走了过来,道:“我在你们三个的眼中看到了挑衅,感受到了你们身上无可匹敌的自信,切磋一下。”

王贲丢掉佩剑,傲然向前,与王翦几乎贴在一起,对视着:“我不用剑,别说我们欺负你。”

你不用我用啊!

李信还没有来得及劝阻,蒙恬老实巴交地跟着王贲把佩剑丢了出去。

他只能在心中暗骂,两个蠢货,公子说过合理利用规则,没见过你们这种放弃有利规则的。

无奈下,他也只能抽出佩剑丢了出去,手里握着剑鞘:“我也不拿剑!”

一个时辰后,三个人搀扶而出,李信走在中间,两条腿脚尖刮地,几乎是架着往前走。

他即便是面目全非,五官大变,愣是一句嚎叫没有。

王翦坐在营帐内,一边揉着肿起来的乌青眼眶,一边骂道:“李信这混蛋,跟着公子时间最长,下手是最黑。”

喜欢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