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 第422章 将军难免阵前亡

“将军,我军后方发现赵军骑兵,正朝着邢丘方向移动。”

王齕率军出邢丘是为了驰援河阳,不是与赵军野战,故而携带的都是行动便捷的步兵与骑兵。

他此刻正披坚执锐,跨坐在高头大马上,行走在大军中间,听完斥候的汇报,他老而锐利,如同猎鹰一般的眼睛,露出一抹精光,潜藏着某种计划得逞的兴奋。

他不动声色道:“传令下去,身后赵军不过是一支游骑,大军继续前进,全速赶往河阳驰援,务必将赵军主力击溃与河阳城外。”

斥候只负责刺探军情,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带回来汇报给自己的将军。

至于将军如何判断,下达怎么样的命令,这不是他们能够插嘴的事情。

在军中,他们的个人判断,只会影响自己,最多再加上几个自己的好友同乡,告诉他们身后的赵军很多,很危险,提示他们小心。

尽管如此,他们还要精心挑选信得过的人说,以防泄露军情,最后触犯军法。

又或者是谁也不告诉,但时刻提防着危险,在紧要关头拉着自己的兄弟一起躲避。

大军未动,斥候先行。

斥候本就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卒,也是最容易立功,最容易死亡的。

只要有战事,他们离开大营后,便每时每刻处于危险之下。

故而,早就有着一套独属于斥侯之间的潜规则。

那就是绝不向将军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那毫无意义,反而还可能会被当作是扰乱军心,死在不该死的地方。

斥候接过王齕的命令,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停下的战马,在斥候的驾驭下,以极高的难度姿势,完成小圆掉头,沿着大军的行军路线,往后面走去。

边走边传达命令。

同时,王齕身边冲出一名士卒,朝着队首而去,传达新的军令。

王齕骑着高头大马,回首朝着身后望去,入眼是绵延看不到尽头的秦军队伍,他的视线,继续向远处延伸。

一直到看不见一个人,也不舍得收回目光。

“杨端和,老夫这条命死不足惜,别辜负了大秦和王上。”

王齕回正身子。

这一次,他那因为长时间赶路而苍老疲惫的身体,忽然迸发出一股全新的能量,仿佛让他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他悄然挺直身子,双目炯炯地眺望着队伍最前面,仿佛回到了第一次上战场的时空下。

王齕有所平静的内心,再度燃烧起沸腾的鲜血。

初次上战场,是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为大秦杀敌建功。

这一次,他隐隐约约察觉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可能回不去了。

也可能回去后,也活不了多久了。

但是,他的心中只有坦然与热血,紧张和害怕是年轻时所特有的心情,那份紧张下还藏着份冲动。

今天,他很冷静,他明知道前方会有埋伏,明知道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却仍旧泰然处之。

为了大秦,为了王上的一统大业,他愿意把自己的这把老骨头,扔在攻赵的战场上。

战争没有不死人的,他早就有所准备了。

陡然,他的瞳孔猛然一缩,看到远处冲来一支黑色的箭矢,贴着地面快速飞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视线中的黑色箭矢也开始显露出真实的面目。

“将军,前面发现赵国骑兵,人数万余,正朝着我前军袭杀而来!”

王齕端坐在战马上,结合部下汇报的情况,可以确定赵军耐不住性子动手了。

这是王翦早就料到的,已经密信中告诉他,并提醒他小心提防。

但是!

提防?

王齕稳了一辈子,小心谨慎,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这一次他不想小心谨慎,不想提防。

他要进攻,即便是被赵军埋伏,他也死在进攻的路上,而不是被赵人围困到死。

“传令,骑兵楚斩迎敌,拖住赵国骑兵,大军停止前进,防备四周敌军。”

王齕的命令刚刚下达,一支裹挟着疾风射来的利箭迎面而来,正中打算前去传令的秦军。

紧接着是第二支,第三支,然后是遮天蔽日的箭雨落下。

“继续传令,步兵固守,弓弩兵上前,射杀赵骑!”

王齕面对头顶落下的箭雨,丝毫不惧,他如鹰一般锐利的目光,盯着从侧翼杀来的赵国骑兵,一股浓郁的煞气腾然而起。

老将,老将,老的只是人,不是心,不是战意!

“骑兵,随我冲锋!”

王齕一声吼出,其胯下战马,扬起前蹄,与主人心意相通,仰天长啸,发出一声悲壮的嘶鸣。

是老将战血犹热的悲壮,是人老战心依旧的坚韧,是凡人不敌岁月的无奈...

“冲!”

战马四蹄翻飞,王齕手持着长剑,俯低身子,单手挽住缰绳,环抱住马脖子,让自己能够稳稳地坐在马背上。

他侧着脸,观察着迎面而来的赵军,另一只手挥动着长剑,挡下飞来的箭矢。

他和战马,贴在一起,仿佛合二为一。......

“本将正面冲杀,你带人绕过秦骑,直插秦军腹部,将其拦腰截断!”

赵军在李牧的命令下,一分为二。

一支随着李牧继续向前冲锋,另外一支,如同从树干上劈下去的木条,斜着向前,绕过正面的秦军,越离越远,朝着他们的背后而去。

李牧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身后是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国边军,他们追随李牧歼灭过十万匈奴。

这是他们的骄傲与荣誉,也是他们对李牧的信任。

秦军很强大,这是天下公认的。

但是,他们跟在李牧身边,便觉得这天下无人能挡。

这是主将传递给全军上下。每一个士兵的战意和信念。

对于这些人来说,李牧就是他们心中的战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所以,他们才会跟着李牧冒险而来,且信心满满,战意盎然。

若是换个其他的将领,作为训练有素的精锐,他们也会跟着来,但绝不会像跟着李牧这样,勇而无畏。

李牧从副将手中接过战旗,他松开战马的缰绳,强而有力的臂膀单手举起战旗,在迎面的疾风中猎猎作响,另一只手持着长剑,剑身向前,剑柄收在小腹侧。

他踩着单边马镫,单腿站了起来,将战旗高高举起。

迎面而来的疾风,不仅吹得战旗作响,更是吹得他脸上得肌肉抖动。

李牧侧头避免疾风灌进口腔,大声鼓舞道:“赵国的儿郎们,与秦决战就在今日,赵国胜与不胜,就拜托诸位了。”

“随本将杀敌!”

骑兵如风。

李牧话音尚未被疾风吹散,最前面的士卒耳边还回荡着他的声音。

双方骑兵的前部已经接触在一起。

李牧将手中的战旗放倒,装在顶端的锋利旗头,随着战马的急速狂奔,迅猛有力地刺向一名秦军骑兵。

锋利的青铜尖刃,不费吹灰之力,划开骑兵的简制甲衣,刺穿他的身体。

战马的冲击力并没因为这名骑兵的阻挡,而有所衰减,反而是推着骑兵的尸体,将他从马背上推了下去。

李牧单手挑动战旗,带动着挂在上面的秦军尸体,朝着身边的其他秦军挥去。

旗杆抽到躲避不及的秦军,将他们拖到马下。

李牧举着战旗,以肩关节为圆心,挥动一周,把身旁的秦军全部逼退,在身边清理出来一块空地。

他将挂在旗杆上的尸体抛掷出去,然后尖刃朝下,用力插入地面。

李牧俯身弯腰,右手向前探去,拉住旗帜,将它拽升至倒过来的旗杆尾部。

“呼~”

还不等李牧起身,耳边传来挥动长兵器时,划破空气的呼啸声。

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李牧压下起了一半的身子,将头贴着战马的脖子,侧头向旁边看去。

同时,手中攥紧长剑,随时准备出手,击杀趁他不备,前来袭击的秦军。

只是看了一眼,李牧便果断舍弃自己的战马。

回头看向旁处,锁定距离最近的一名秦军,侧身驾驭着战马,小心地靠近过去。

忽然,李牧抽出伸在马镫里面的脚步,纵身一跃,将旁边的那名秦军撞落马下,他则是稳稳坐在那名秦军的战马上。

同时,他拉住缰绳,驾驭着战马朝着跌落的秦军冲过去,挥动手中的长剑。

在秦军还没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长剑便砍入他的后脖颈,鲜血如注,喷涌而出。

另一边,李牧原有的战马,被杀来的王齕,一击毙命,躺在地上,有气无力地抽动着四蹄。

生机消散,但是四只马蹄,还在下意识地奔跑,打算带着他的主人勇往直前。

“小辈,你可识得老将王齕?”

王齕腋下夹紧长戈,拉着缰绳,原地调转方向,绕了半圈,戈头始终转向李牧。

李牧在新的战马上面坐稳,看着老态龙钟的王齕,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战场上凶险万分,彼此还是敌对两军的将领,应该是死敌见面分外眼红。

而李牧则是不慌不乱地看了眼远处的战场形势,分出去的那支骑兵,已经接近秦军的中军,轻松寒暄道:“老将军花甲之年,发鬓洁白,不留在咸阳安享晚年,怎么还要上这杀戮场来?莫非是秦王无人可用,只能请老将军出山?”

“秦国无将,大败赵军,俘虏老将庞煖,尽收数万赵军精锐,若是有将,恐怕早已拿下邯郸!”

王齕年纪大了,心态却没有变得更为平和,一句话堵死李牧后,主动挥着长戈杀了过去。

本来,以他的年纪,更适合立于中军之中,指挥大军厮杀。

然而,敌众我寡,只有亲自冲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士气。

“老将军,记好了!斩你者,雁门,李牧!”

王齕长戈挥来,李牧不躲不避。

方才是被王齕偷袭,他不得不避其锋芒,此刻大家面对面厮杀,他对自己的实力是有信心的。

......

大战持续到夜间子时,战场上燃起一团团篝火。通过微弱的火光,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遍地残臂断腿,残破的两军战旗,还有缺胳膊少腿的伤残赵军士卒。

李牧站在一辆临时清空的辎重车前,满头华发的王齕安静地躺在车板上,闭着眼睛,神情祥和。

他将断开的两截长戈,断口处对齐,从衣服上撕下来一根长布条,缠绕在断口处,将断戈连接起来。

他小心地把长戈,放在王齕的手边。

“派人将尸体送到邢丘,务必小心,不可有任何闪失。”

将军难免阵前死,瓦罐难免井边破。

双方是敌对的,但王齕花甲之年,为自己的国家,在战场奋勇厮杀的精神,赢得了李牧的尊敬。

李牧相信,如果今天阵亡的是他。

王齕也会派人把他的尸体送回给赵军,这是对对手的尊重。

士兵牵着缰绳,拉着马车缓缓离去。

一名斥候纵马而来,还不等战马停下,便跳了下来,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好在最后单膝跪地,双手撑着地面,这才稳住了身体,说道:“将军,我们身后的秦军撤了,已经转回邢丘。”

王齕军覆灭,杨端和撤了。看似赵军胜了一场,但战事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知道谁赢谁负。

深秋的凉风吹过,李牧宁静地接住所有的秋风,凉意让他足够清醒。

“没时间了。”

李牧朝着南方看去,夜色下,视线能够看到的距离极其有限,连战场的边缘都看不到,黑暗中只能看到一团团篝火。

又侧目看向北方,定睛不动,他仿佛看到了屹立在邯郸以南,拱卫国都的野王。

李牧只觉得分身乏术。

打扫战场,来不及了。

好在已是深秋,短时间不用担心尸体发瘟。

“再派人去通知野王,告诉守城将领,不得擅自出城,不得与秦军接触,死守野王,等待大军支援!”

李牧最后做出选择,让野王先撑住,他要去救那些被秦军围困的将士,成与不成,总要一试。

那些被围困的将士们,目前唯一的希望,只有他了。

秦军主力渡河北上,南岸的防守必然会有所松懈,这就是赵国的机会。

李牧沉声道:“传令下去,撤离战场,大军返回河阳,明日辰时渡河南下。”

喜欢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