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 第114章 难以解决的难题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第114章 难以解决的难题

作者:刘不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4:09 来源:书海阁

小董贵妃跑到刘协边上,说要玩那曲辕犁。

董承见到自己的女儿这样,赶紧走过去,对小董贵妃说道:

“玩什么?没什么好玩的!那是耕田的,是男人家干活用的东西,你一女儿家,要玩也是玩刺绣织布!”

小董贵妃可怜巴巴地看着刘协,希望刘协帮她说话。小董贵妃已经看出来了,她的父亲会听刘协的话。

刘协转头,笑着对董承说道:

“你就让她试试,不要紧的。”

董承原本阻止女儿,就是担心刘协会在意女儿动这些不是女儿家该动的东西。此时,董承看到刘协毫不在意,当然也就没必要阻止了。

而且,刘协发话了,董承也没法阻止。

董承只得对小董贵妃说道:

“那你小心点。”

董承说完,退了下去。

小董贵妃开心地走到刘协边上,伸出双手,与刘协一起扶住了曲辕犁的扶手。

刘协对小董贵妃说道:

“我松手了,你扶得住吗?”

小董贵妃点了点头,说道:

“我扶得住。”

刘协的左手牢牢抓住牵牛的绳子和赶牛的树枝,然后,与小董贵妃一起扶住曲辕犁的右手慢慢地离开扶手。然而,当刘协的右手一离开,小董贵妃一个人的力气就扶不住了,曲辕犁开始歪倒!

刘协赶紧将离开的右手抓回到曲辕犁扶手上,将要倒下的曲辕犁扶稳。

此时,小董贵妃的双手扶在犁扶手上,刘协的右手也扶在犁的扶手上,曲辕犁被三只手稳稳地扶住。

小董贵妃笑着说道:

“我们一起扶着,你快赶牛走。”

刘协点点头,然后,扬了扬左手的树枝,驱赶着耕牛前进。

耕牛拉动曲辕犁向前移,刘协与小董贵妃两人在后面一起着扶曲辕犁犁田……

很快就又犁一圈。

睁大眼睛在边上看着的老农,看到曲辕犁这么好用,连小孩的力气都能操作,忍不住大喊道:

“好好好!真是好啊!”

于是,关于曲辕犁的出现,后世的史书有这样一段简单的记载:

“时曲辕犁初成,不知其效,帝与董妃共扶犁试耕于田。有民观之,赞不绝口。”

这一小段记载,在千百年后,引起了后人激烈的争论。

有的人说,当时观看的平民赞不绝口,是因为曲辕犁好用,赞的是曲辕犁。

也有人说,曲辕犁试耕的时候不好用,只是一般般,史书上记载的观看的平民赞不绝口,赞的不是曲辕犁,赞的是帝妃之间扶犁共耕的美好感情。

最后,为了解决这一争论,专门设立了一个史学项目,全国最顶尖的历史学专家经过艰难的考据研究后,得出结论:“当时有很多平民在观看,称赞的人很多,有的人是在赞曲辕犁,有的人是在赞帝妃之情。”

然而,对于这一折中的结论,还是有很多人表示反对,甚至有人攻击那些专家,说他们是专家,没点屁用只会骗经费。

这一史学难题,一直悬而未决。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刘协并不知道,他和小董贵妃一起耕个田,也会成为后世难以解决的史学难题。

两人耕了几圈后,停了下来。

刘协看到边上的老农兴奋的样子,问他:

“老伯,你要不要试试?”

那个老农一直睁大眼睛在看,早就想亲手试试了,听到刘协如此说,赶紧下去扶犁驱牛耕了起来。

老农才耕了一小会儿,就乐哈哈地说道:

“好啊!真是好!有这东西,以后耕田就容易多了。以后可以多租种些田,多收获粮食了。”

刘协见到连老农也认可了这曲辕犁,觉得基本没多大问题了,对董承说道:

“你让不同的工匠分别再造几个,像今天这样再分别试一试,对比一下,选一个最好,再按那个最好的为模板大批量造。”

董承拱手一拜,表示领旨。

之后,刘协在常府禁军的护卫下,开始回长安城。

回去的路上,小董贵妃话多了起来,聊到最后时,问刘协:

“大哥哥,我以后还能不能再找你玩啊?”

刘协说道:

“当然能,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玩。”

刘协让杨顺给了小董贵妃一块出入未央宫的令牌,然后,对小董贵妃说道:

“你想来找我时,就可以拿着这块牌子,让你父亲派人带你来找我。

小董贵妃拿到令牌,好奇地看了起来。

这时,马车已经快到未央宫了。

队伍停了下来,小董贵妃依依不舍地下了马车。

董承带着女儿回家去了,刘协则回到了未央宫。

刘协回到未央宫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一会儿之后,就有人来报,说是贾诩求见。

刘协说道:

“让贾诩进来。”

贾诩进来后,行礼毕,对刘协说道:

“陛下,那些救来的女子,已经抽签的抽签,相亲的相亲,都跟士兵们匹配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协点了点头,问贾诩:

“相亲时,那些女子都是怎么选的?”

贾诩说道:

“陛下,相亲之前,臣按照陛下的吩咐,当着那些参与相亲的女子的面,让一批杀敌勇猛的士兵站出来,臣当众表扬了他们,又当众给他们发放了赏钱,然后,又当众宣布给他们升任新职位。所以,虽是自由选择,但那些女子大多都偏向于选有军功的人。”

刘协笑道:

“你办得不错,这就是朕要的结果,这可以让士兵们争着杀敌立功。有好处,要先给有功劳的人。”

贾诩又问道:

“陛下,那集体婚礼的事情,哪一日安排?”

刘协说道:

“越快越好。”

贾诩迟疑了一会儿后,又说道:

“要不要选个良辰吉日?”

刘协想起了,这个时代的人更讲究个吉凶。

刘协说道:

“尽快安排,别让人等太久。只要不是主凶的日子就行。”

贾诩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很快,贾诩就让人选了一个临近的日子,报到了皇帝这里。

贾诩知道,刘协曾说过士兵们的集体婚礼时要亲自到场参加,所以,要选一个皇帝有时间去的日子,这个日子,得先经过皇帝的同意。

刘协把参加那七百多士兵们的集体婚礼当成头等大事对待,优先安排,看到贾诩选的日子,立即就准了。刘协又让贾诩安排大的场地,在长安城中选一批百姓,让长安百姓也一起参加,军民同乐。

贾诩在得刘协确认到日子后,又找来了朝中主管礼仪的官员商议,以确定皇帝到场参加时的流程细节,然后报到刘协那里去。

贾诩也带着宫中禁军统领张辽去参观城外婚礼场地,好配合张辽到时候安排禁军护卫皇帝安全。

还有安排餐食、红烛等等事情。

总之,在集体婚礼之前,贾诩带着人忙上忙下。

数日之后,士兵们集体大婚的日子到了。

那天,长安城城南的一大块空地上,用栏杆围出了数公里的一大片区域。

好在此时是冬季,地上都还没种庄稼,只是临时占用的话,有的是土地。

在栏杆内的那一大片之区域之内,是婚礼的夫妻对拜的礼台,还有婚宴的酒席。

出战匈奴的两万士兵,还有长安城中选出的两万多百姓,被安排在栏杆围出的区域内,可直接参与婚宴。

除此之外,在围住的栏杆外面,有好多百姓围了过来,你推我搡,想挤到靠前的地方,除了观看婚礼,还为的是等待皇帝的驾临,好一仰天子阵仗。

贾诩事先在栏杆边安排了足够多维持秩序的士兵,士兵们站在栏杆边上,都拿着军棍。有些想要趁机溜到里面吃白食的,被守在栏杆边士兵一军棍就打跑了。

栏杆内外,以礼台上的七百多对新人为中心,围满了一大片人。

很多人都在说话议论,人声鼎沸,场面壮观。

城外这样热闹的场景,以前只有在长安城被攻城军队围攻的时候出现过。

但现在的热闹,却又与敌军攻城的热闹大不相同。

攻城时的热闹,是惨烈嘶喊。

而现在的热闹,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长安城中,很多闲着的人,都跑到了城外,围在集体婚礼场地外面。

除了栏杆区域内的四万多人,外面又还有围过来的无法统计的数万长安百姓。

里里外外,多达近十万人。

此时,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只有皇帝来了,婚礼才算是正式开始。

一下子涌来那么多人,这在预料之外,让贾诩等负责此次大婚的人很紧张,生怕出现混乱。

皇甫嵩和张辽等负责军事戒备的人,更是极度紧张,担心当天子驾临时,会有人惊扰圣驾。

然而参加婚宴的人和看热闹的人,则一点也不体谅贾诩等人的担忧,他们肆意交谈欢笑着,让长安城城南的上空嗡嗡嗡地一片人海的响声。

在那嗡嗡嗡的人海声中,有好多人都在询问着相似的问题:

“天子怎么还没来?”

“我也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

“皇帝陛下怎么还没到?”

……

就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城南的城门处传来了宫中大朝会时才有的威严壮丽的乐器声。那是天子驾临时,仪仗队里的乐师在奏乐。

在那透着雄浑之韵的乐声响起后,城外人群嗡嗡嗡的议论声开始变小。

人们预感到,皇帝就要来了。

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们,则按事先排练好的大喊安静。

人群的声音终于开始静了下来。

然后,人群被士兵们推着分出了一条夹道。

夹道两旁,数万人一齐望向城南城门出口处缓缓行出的天子仪仗。

这时,天子仪仗队中,有礼官选出的大嗓门的人大声喊道:

“天子驾临,迎!”

天子诛董卓,灭李傕郭汜,打退南下的匈奴,在安城的百姓中,早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声望。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跪了下去喊万岁,然后,数万人都开始跪了下去。

当天子的仪仗到达人群中的夹道时,所有的人都已经跪了下去。

而维持秩序的士兵,则是按事先的要求半跪着。

天子仪仗中,有一些高大的人抬着一座上方架着华盖的御辇。

刘协坐在御辇上,通过了人群中的夹道,来到了最中间的礼台上。

刘协没有从御辇上下来,因为只要一下来,自己还没长好的身高就会显现出劣势,所以,在公开的场合时,刘协倾向于一直坐在高高的御辇上。

此时,刘协穿着最正式的龙袍,头戴着前后两端都垂有十二串串珠的帝王鎏冕。

当刘协戴着十二鎏冕时,刘协的双眼离串珠的缝隙近,可以透过串珠间间隙看清远处的人。

而远处的人离得远,因为视线效果,看刘协时,就会被远处那鎏冕上的十二串串珠挡住视线,只能看皇帝到被串珠遮挡住的脸。

当刘协喊平身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人群中大胆一些的人,偷偷直视御辇上的皇帝,也就只能见到鎏冕串珠后面看不大清的脸。

刘协在御辇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幸有三军用命,万民齐心,得以击退匈奴,救出数百弱女子。为安其心,配以良配。今日值此良辰,朕带来些许薄礼,祝各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仪仗队后面,有人抬出来几十个大箱子,那里面的,是皇帝给新婚新人们的礼品。

下面的七百对新婚新人,齐声喊道:

“谢陛下!”

刘协又说道:

“今天婚礼的七百余新郎,此次都参与了退击匈奴之战,功不可没。朕将在长安建立太学,今日在此成婚之夫妇之子,以后,都可免费进入太学,由朝廷负责一切费用。”

太学是朝廷的最高学府,东都洛阳的太学,已经在董卓烧洛阳时被一把火给烧了。

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在场,刘协此时宣布重建太学,正好可以让所有人都知晓朝廷重视教育。

而且,宣布这些新人的子女免费入太学,等于是又给他们送了奖赏和祝福。

那几百对新人听到后,都喜不自胜。

这个时候的太学,可不是一般人能上得起的,在以前,那是只有世家勋贵之子,才能够进入太学,普通人想都不用想。

现在这几百对新婚新人,男的都是普通士兵,女的大多也是平民之女,一下就获得了子女免费进入太学的资格,这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几百对新人又再次喊道:

“谢陛下!”

他们的喊声,不只是礼节性的,更是发自内心的。

喜欢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