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 第118章 一州之地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第118章 一州之地

作者:刘不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4:09 来源:书海阁

应劭带着几个人逃出那破寺庙后,知道自己没有护卫好曹嵩,如果回兖州,一定会被因丧父而愤怒的曹操处罚,甚至很可能会被处死。

应劭不敢回兖州。

应劭晚上趁着一起从破寺庙逃出来的同伴都睡着时,又不声不响扔下同伴,自己一个人逃往河北,准备投靠袁绍。

被应劭扔下几个同伴,在清晨醒来后,发现应劭不见了,也没多想,就回到兖州,向曹操报告在徐州破庙内发生的事情,说张闿反叛陶谦,带着黄巾旧部杀死了曹嵩。

曹操大怒,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嘭”的一声!放在桌案上的一堆兵书竹简被震得跳了起来,有几卷竹简散落到了地上。

曹操怒吼道:

“好一个陶谦!竟敢指使部下杀害我父亲!”

那几个回来报告消息的曹嵩随从,有人发现曹操说错了,小声地说道:

“陶谦当时不停喊住手,张闿不听。”

曹操指着那几个,大声吼骂道:

“你们没有保护好我父亲,罪该万死!来人,给我把他们几个拉出去,全砍了!”

守在门外的卫士冲了进来,将那几个人用力拽住,往门外拖出去。

那几个大喊冤枉,说当时寡不敌众,请求饶命。

然而,怒气冲冲的曹操,没有理会他们的喊冤求饶。不一会儿后,外面传来了刀刃破肉削骨、斩断脖子的声音。

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在场,这两人听爷爷被害的消息,早已经眼中藏着泪水了,两人红着眼眶说道:

“父亲,你下令吧!我带人去踏平徐州!”

“叔父,攻打徐州,为爷爷报仇!”

听到儿子和侄子请求发兵,曹操愤怒的脸色,又转变为悲痛的神情,对下面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说道:

“昂儿、安民,你两人先带人去徐州那破寺庙,务必找到你们爷爷的尸首,带回兖州安葬。攻徐州的事,等全军发丧之后再说。”

曹昂和曹安民领命退出。

曹操当着众谋士和众将的面,大声说道:

“陶谦杀我父亲,我曹操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曹操说完,又扫视了一下众谋臣武将,说道:

“传令全城、全军,披麻戴孝!”

众人领命。

很快,兖州曹操的二十万部下,都开始头戴白巾,在将军们的严令下,无人再敢谈笑,军中的氛围,开始变得沉重哀伤。

兖州各地的官衙,也都挂起了白孝。

兖州上上下下,透着一股哀伤的空气。

此时,曹操次子曹丕,年仅六岁,在曹操州牧府看到谋士程昱路过,拉住了程昱,问道:

“程昱先生,陶谦杀了我爷爷,我父亲怎么还不下令攻打徐州?”

程昱没有回答曹丕,而是问道:

“丕公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话,哀兵必胜。”

年幼的曹丕抓了抓脑袋,说道:

“好像,好像听过。”

程昱说道:

“哀兵必胜,说的就是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就会知耻而勇,师出有名,打起仗来,就会更厉害。你父亲先发丧,让全军戴孝,就是要先让军中上下一心,然后才发动进攻!”

年幼的曹丕听完,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程昱说道:

“公子,你还年幼,不着急,现在想不明白也没关系,以后你慢慢就懂了。”

程昱看到曹丕还在思索,就先走了,离开曹府。

————————————

徐州城,州牧府。

陶谦和陈宫坐在上首,下面是徐州的文臣武将。

陶谦半白的头发,这些日子,又白了很多。陶谦背更佝偻了,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密更深了。

陶谦整个人,看上去又苍老了很多。

看了一下周围的众人,陶谦又连连唉叹了几声,同时,连拍了好几下桌案,说道:

“曹嵩在我徐州被张闿杀死,曹操已经发誓要报仇了,势必来攻徐州,可我徐州兵微将寡,这可如何是好啊!都怪我用人不当,轻信了张闿!唉……”

这时,臧霸带着回到州牧府大堂,向陶谦禀报:

“回州牧,末将一路追击张闿。张闿已经逃到淮南袁术辖区内了,末将只得回来。”

陶谦又拍了拍桌子,叹气说道:

“这下可就更没办法了。我原想将张闿抓回来,交给曹操,好让曹操审问清楚。如今,这办法是行不通了。”

陶谦说完,指了一下座位,示意臧坐下。臧霸坐了下来。

陶谦双眼失去了神色,呆呆地坐在那里。

一会儿后,陶谦说道:

“都怪我!我不能连累徐州。不如,我自缚到兖州请罪,以免徐州百姓再遭战乱之苦。”

陈登站起来,说道:

“陶州牧,曹操想要的,不只是报仇,更是想借这个机会来攻占兼并徐州。现在这个时候,伤心也是没有用的,应当即整顿军队,加强徐州城的防卫,做好防御曹操大军攻击的准备。”

陶谦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巩固城防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赶紧替我多调兵到徐州,粮草多运一些,箭矢多造一些,做好守城的准备。”

这时,糜竺又站了起来,说道:

“陶州牧,单靠徐州的兵力,是难以抵挡曹操军队攻击的。此时,还应向周边的州郡求援!你不是说过吗?袁绍、袁术也想得到徐州,想必他们不会坐视不管。”

陶谦听到糜竺如此说,不停地点头,说道:

“我差点都忘了这事了,对,要派人去求援!立即修书一封,请袁绍袁术出兵来助我守城!”

陈珪站起来,说道:

“陶州牧,不可啊!袁绍袁术都是狼子野心之辈,请他们过来,那就是引狼入室啊!就算是打跑了曹操,徐州城也会被他们占据!”

陶谦说道:

“不请他们来,曹操也会占领徐州,还能有什么办法啊!这个时候,只能这样了。”

陈珪说道:

“袁绍袁术并非贤明仁义之人,就算要请,也是要请仁德之人过来,这样才能救徐州!”

陶谦想了一会儿后,问道:

“你说的,可是孔融?”

陈珪点了点头,回答道:

“在下说的,正是北海太守孔融!另外,还应上表朝廷,请求朝廷居中协调。如果朝廷发出诏令,制止曹操,曹操报仇之名,也抵不过朝廷的诏令,这样,可让曹操师出无名。”

陶谦听了,转身对陈宫一拜,说道:

“陈中丞,我这就写一封表奏,有劳你派人上呈给天子。曹嵩之死,是我用人不当而致,我会向天子请罪,让天子另派人来担任徐州牧。我年老德薄,不能担此大任。”

边上的陈宫一听,赶紧回拜了一下,没有说话。

陈宫心下想道,天子说的果然没错,这陶谦,知道打不过曹操,现在就想着摆脱这个徐州州牧的职位了。

这时,徐州城的众文武说道:

“陶州牧,不可啊!徐州百姓,全有赖陶州牧的仁政!”

陶谦摆了摆手,对众人说道:

“都别说了,不要再多言了!快拿笔墨来!”

很快,就有仆人递上写奏章的缣帛笔墨。

陶谦拿起笔墨,就开始写向朝廷请辞徐州牧的表奏。

陶谦写好后,交给了陈宫。

陈宫接到表奏后,想了想,觉得这个时候,不该等刘备过来再宣布圣旨的事了,现在就是时候了。

陈宫放下了陶谦的表奏,对陶谦说道:

“不瞒陶州牧,我从长安来徐州时,天子就交待过我。如果陶州牧不愿担任徐州牧,就当另封刘备为徐州牧。刘备有关羽张飞二员猛将,或可守住徐州。”

陶谦回想了一下,说道:

“我好像是听过刘备这个名字。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刘备曾带人参加过讨董之战。刘备在黄巾之战时,也颇有战功,只是朝中无人,才屈居县令之职。既然天子有诏,封刘备为徐州牧,我自当奉诏!”

下面的徐州众文武,有的想开口阻止,但看到陶谦一心想要推掉徐州牧之职,也就只好闭口不言了。

陈宫说道:

“好!陶州牧,那陈宫现在就去平原县,带着圣旨,请刘备率兵过来守徐州!”

陶谦点头,拜了一下,说道:

“有劳了!”

陈宫起身,准备离开州牧府。

这时,陶谦又说道:

“陈中丞慢着!”

陈宫心里一惊,难道刚才陶谦只是试探?现在又要阻止我了!

陈宫回过头来,看向陶谦。

然而,事情并不是像陈宫想的那样。

陶谦先没有对陈宫什么,转而对糜竺说道:

“你不是说要去北海请北海太守孔融出兵吗?这正好跟陈中丞去平原县同路,你二人可一同前往。”

陶谦跟糜竺说完后,又对陈宫解释道:

“你是朝廷使节,天子只让你去请刘备,我也不好让你出面去请孔融。”

陈宫拜了一下,以示理解。

陈宫与糜竺一同出了州牧府,两个约好在城北门处相会,然后各回住处准备出发的行李和马匹。

陈宫回到驿馆后,立即写了一封关于徐州最新情况的密奏,派人秘密送往长安。

之后,陈宫怀揣圣旨,带了上了随从和李行,到徐州城北门与糜竺相会,然后,两人一起往北去。

————————————

陈宫在徐州写的密奏,被假扮成商旅的陈宫随从送到长安,然后,又送进了未央宫。

刘协拿到陈宫的密奏,打开一看,知道了陶谦请辞徐州牧的消息。

在不久之前,刘协就已经收到过兖州杨修的密奏。

杨修在密奏中,就已经写明了曹嵩被害的消息。

杨修还在密奏中写了他对于曹操的推测。

杨修说,曹操在曹嵩被害后,看起来是很悲痛。但是,杨修说,他看到每天给曹操送饭的仆人,都端着更多的饭菜送给曹操,没多久后,仆人收拾完碗筷,又端着吃得空空的碗盘出来。

杨修推测,曹操在父亲死后,不仅没有吃不下饭,反而吃得更多,这是曹操有了进攻徐州的理由,关起门来暗中高兴,这才食欲大增。刘协又看了一遍杨修和陈宫两个人的密奏。

两人的密奏,各是关于兖州和徐州的。两相对照,也都完全吻合。刘协对陈宫提前跟陶谦说明封刘备为徐州牧,再亲自去平原县跟刘备宣布圣旨的事情,是比较满意的。

陈宫的这个变通,将会让刘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能得徐州,是因为朝廷将徐州封给他,而不是像原历史轨迹那样,是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

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县令的刘备,必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就算刘备不感动,刘备边上的关羽也会感受到朝廷对他大哥的好,这将让关羽更加心向朝廷。

让刘协不满意的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得太慢了。

陈宫和杨修送到长安来的消息,已经是事情发生好多天之后了。

消息传递的速度,有时候会决定着成败。

刘协不由得想道,必须要想办法加快消息传递的速度。

现在可行的方法,是提前大规模训养军用信鸽,再辅以秘密代码,用信鸽传递军情,有秘密代码,就算被截获,敌人不能破译,也看不懂。

现在虽然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但信鸽还没有成熟地应用到军事上。据刘协的记忆,信鸽的大范围军事应用,开始于唐宋时期。

如果以后要及时知道更远程的事,信鸽的作用,就会更加突出。

当然,还有比信鸽更好的东西,无线电报!但是,无线电报的原理虽然简单,要制造无线电报,却还有很多更基础的科技关节没打通。

在刘协看来,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统治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刘协再看了一眼眼前的密奏,刘协收起了思绪。对边上的太监杨顺说道:

“召皇甫嵩、贾诩、荀攸、王允进宫议事!”

很快,皇甫嵩、贾诩等人进到了未央宫宣室殿。

皇甫嵩等人行礼毕,刘协让他们坐了下来,将密奏给他们看了一圈。

刘协在他们看完后,问道:

“诸位,徐州的事,关系到天下大局,非常重大,接下来,朝廷应该怎么做?你们有什么谏议,尽管说!”

众人思考一会儿后,荀攸率先说道:

“陛下,臣有一计,可让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得一州之地!”

喜欢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