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 第125章 风云变幻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第125章 风云变幻

作者:刘不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4:09 来源:书海阁

糜芳听到糜竺这么说后,问道: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也没有跟我说一下?”

糜竺说道:

“我这也是为了妹妹的安全考虑,我想你应该是会同意的!”

糜芳面色一急,说道:

“都已经这样了,我同意不同意,都没有用了。从徐州到长安,路途也有那么远,万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可怎么办?”

糜竺说道:

“不会的。陈宫的人,对路线很了解,不会有事的。”

糜芳问道:

“你就这么相信他吗?”

糜竺点头说道:

“我与他一同到北海,我能够看得出来,陈宫是个可靠的人。”

糜芳说道:

“也罢,去长安只是路上要冒一点风险,留在徐州的话,时时刻刻都可能有危险。现在人都被送走了,去追也没必要了。只是资助刘备的事情,既然不能跟他联姻,我们还是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就这样把祖祖辈辈挣来的家产送人。”

糜竺说道:

“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资助刘备,更深一层,其实也不只是资助刘备。”

糜芳看了一眼哥哥,问道:

“哦?难道还有别的说法吗?”

糜竺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就算以后刘备失败,或者刘备不记我们帮助他的情,我们也不会白费力气。你想想看,刘备跟天下别的诸侯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

糜芳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这倒是,其他诸侯不是当今天子任命的,只有刘备是天子主动封他为州牧的。”

糜竺笑着说道:

“对。刘备是朝廷用制衡其它诸侯,现在刘备虚弱,从陈宫的态度来看,朝廷是全力支持刘备的。只要徐州不被吞并,关东没一统,关中朝廷就是安全的。我们帮助刘备,也就等于是帮助朝廷!这是符合大义,也符合糜家的长远利益。”

糜芳说道:

“还是大哥看得长远,这么说,我们还是得全力支持刘备了?不对,是支持朝廷。”

糜竺说道:

“我在和陈宫一起去北海的路上,我能够感受到,陈宫是真心认可朝廷和天子。现在天子年幼,就能让陈宫折服,可见,汉室中兴有望,我们支持朝廷,是不会错的。”

糜芳说道:

“但愿如此。”

————————————

河北袁绍府,袁绍正在与许攸、田丰等人议事,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也在。

突然,袁绍的儿子袁谭,走了进来,下拜道:

“父亲,我来了。”

袁绍皱起眉头,问道:

“谭儿,你怎么才来!你们兄弟几个,你最年长,你要有个当哥哥的样子。看看你的弟弟们,他们都能准时到,你为何就不能按时到啊?你太让我失望了。”

袁谭抱拳回礼,回答道:

“父亲,我在过来的路上,一边慢慢走,一边在在思考我河北和天下的局势,就来得晚了。”

听到袁谭的答复,袁绍大为惊奇,因为,要是在以前,袁谭被训斥后,都是低着头不说话,今天却是一反常态,这让袁绍感到意外。

袁绍问道:

“你说你在路上是走来的,还边走边思考天下大势,不知道你都想到了些什么,你说说看,要是你说得对,我就不记你今天迟来的过错了。”

袁谭问道:

“父亲,敢问在我来之前,你们可是在商量徐州的事情。”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

“正是,徐州新任的州牧刘备送了求援的书信过来,说是兖州的曹操正在图谋夺取徐州。”

袁谭问道:

“父亲,我想的,也正是徐州的事情。徐州之事,在孩儿看来,正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抑制曹操。”

袁绍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想什么,然后说道:

“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见呢!你说的这些,刚才许攸已经说过了。只是,田丰、沮授他们又另有看法。”

这时候,许攸说道:

“主公,大公子所言甚是啊!此时如果不出兵阻止曹操攻徐州,等曹操壮大了,我们要再跟曹操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正应当趁着这个时候攻曹操!”

许攸一说完,田丰就站了出来,说道:

“主公,许攸和大公子之见,都不是最妥当的办法。主公,现在冀州之北,还有公孙瓒、刘虞之流占据一隅之地,虽然他们地盘不大,可那是在冀州的后方,那才是我们的切肤之患。只要我们能消灭北边的公孙瓒、刘虞,再南下占领青州全境。就算曹操得了徐州,又有何妨。曹操得了徐州,他的力量还是弱于主公。主公只要稳占幽并青冀四州,修政安民,练兵强军,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

田丰刚说完,许攸马上对袁绍说道:

“主公,田丰在误导您啊!北边的公孙瓒不足为虑,已经是瓮中之鳖,跑不了的。只有南边的曹操,才是主公的心腹大患!主公,现在就是要趁着曹操还没壮大,就尽早消灭曹操,万不可让他有发展的机会啊!”袁绍听到田丰许攸的争吵,有点不耐烦地一挥手,说道:

“你们都别争了,让我再好好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袁绍的大儿子袁谭说道:

“父亲,我刚才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的看法,与许先生、田先生的都不一样。”

袁绍看着袁谭这个儿子,袁谭今天太反常了,袁绍说道:

“难道你还有比许攸、田丰更好的办法不成。”

袁谭说道:

“是不是更好孩儿不知道,但孩儿以为,这个法子,是一个两合其美的方法。既能向南抑制曹操,使曹操得不到徐州,也可不损失我们的实力,可以择机进攻北边的公孙瓒。”

袁谭的说法,引起了袁绍的兴趣。袁绍问道: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袁谭说道:

“父亲,曹操是个多疑的人,我们不需要真的向兖州出兵。只需要派一小支军队,佯装大军向兖州靠近就可以,这样曹操必不敢再图谋徐州。而且,这也不耽误父亲攻打北边的公孙瓒、刘虞等人。”

袁绍听完,捋了捋胡子,想了一会儿后,哈哈大笑说道:

“此计可行,就这么办!”

袁绍又问道:

“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袁谭回答道:

“父亲,我是在来的路上,慢慢走,慢慢想,就想出来的。”

袁绍说道:

“好、好,不错。”

这时,一个士兵拿着一个急件,进来说道:

“报!有公孙瓒派军南下,这是他送来信件。”

袁绍让人递了过来后,打开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公孙瓒啊公孙瓒,自身都难保居然还想着派人救刘备。”

袁绍将信件扔到一边,对众人说道;

“公孙瓒派他的大将赵云率两千军队到徐州去,准备支援刘备。”

这时,许攸说道:

“主公,可以放赵云过去。正好可以让公孙瓒的人去帮刘备对抗曹操,也可能让公孙瓒那里少了两千兵和一员大将,不必阻拦。”

这次许攸说的,田丰和沮授等人,都没有反驳,这是他们难得的看法一致。

袁绍见到没有人反对许攸,于是说道:

“好,就依你说的办!放赵云过徐州。”

袁绍对那个来送信的士兵说道:

“你拿上令牌,让各处郡县,放赵云通过。”

之后,袁绍又让人率三万军队,诈称十万,向冀州与兖州交界的地方靠近。

袁绍州牧府的人散去后,袁谭也回到了府中。

袁谭去后,立即去了府中的院子里。在那里,有一个年轻人。

袁谭走过去,对那个年轻人说道:

“仲达,你的说对了,我父亲果然同意了你说的计谋。”

那个年轻人,正是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懿说道:

“这个办法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你父亲会同意的办法。只要你父亲对你满意了,你的世子之位就稳了。”

袁谭说道:

“那仲达兄以后还要多为我出主意。”

司马懿说道:

“当然。只是公子也别忘记了答应过我的事情。”

袁谭说道:

“灭曹操,一统中原后,进军关中,为你司马家报仇!这个就算你不要求我,我也会那样做的。只是,我好奇,这天下这么多人,你为什么选中了我。”

司马懿说道:

“因为,这天下,只有公子你,是有机会最快一统天下的人。”

袁谭说道:

“仲达,你说笑,如果真有那么快,也轮不到我的。我也得跟着我父亲一起去征战。”

司马懿说道:

“大公子,你不能只是等待!就算你父亲袁公对你满意,可是你的几个弟弟,也都手中有兵有地,又有娘家人支持,所以,公子,如果你想要一展雄心报负,就得想办法先下手为强!”

袁谭听了脸色一变,说道:

“仲达,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讲啊!”

司马懿说道:

“不是我乱讲,公子你自己细细想一想,如果你不早做打算,只是跟着你父亲,就算你父亲一统了天下,到时候,这天下也不一定是你的。想想吧!如果你父亲和你的弟弟们有什么意外,你能号令这天下最强大的军队,不像你父亲那样犹豫不决,果断出兵灭曹,然后挥师西进南下,一统天下,不是什么难事!”

袁谭拔出了剑,架在司马懿的脖子上,说道:

“司马懿,我当你是个好谋士,没想到,你却让我行那大逆不道之事,你不怕我一剑杀了你吗?”

司马懿说道:

“大公子,要一统天下,何必在乎什么逆不逆道不道,这世上,从来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的家事,已经跟公子你说了。我最大愿望,就是为我父亲正名,我父亲没有勾结董贼。可是又有谁在乎呢?所以,大公子,只要你成功了,就没人说你什么。如果你失败了,你再忠顺,又有何用呢?”

袁谭放下了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袁谭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是长子,可是并不得父亲的宠爱,如果不主动出击,以后,确实是没有机会。只是司马懿所说,虽然袁谭的想法,袁谭却一定不愿承认。

司马懿说道:

“大公子,如果你下不了手,这事,就交给我来去做吧!你只要等着做河北之主就行了。”

袁谭说道:

“你什么时候行动?万一到时候许攸、田丰、沮授、审配他们不支持我怎么办?”

司马懿笑了,说道:

“你父亲的谋士有很多,不需要他们全部支持。只有一两个支持就行了,不支持的,到时候杀了就好了。至于行动时间的话,现在还不是时候。到候了最合适的时候,我一定会为公子拿下整下河北。然后,你就能挥师南下西进,一统天下。”

袁谭听完司马懿描绘的蓝图,眼中露出了憧憬的神情。

……

——————————

长安城未央宫,刘协在等了好多天之后,终于又收到了陈宫和杨修的密奏。

杨修留守在兖州,没有随曹操一起出征徐州,所以,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杨修在密奏中说,现在镇守兖州的,是曹操的文臣荀彧。杨修说,荀彧独来独往,除了理政安民的公事,几乎就不跟人多说别的事情,整日闭门谢客。

陈宫则在密奏中说了曹操突然退兵的事情,还有徐州城内的其它事。

陈宫在密奏特别强调了徐州糜家,说糜家的人,也已经在去长安的路上,因为走得更慢一些,会比密奏晚些天到达长安。

刘协召来了贾诩、荀攸、皇甫嵩、王允进宫议事。

他们行礼毕,刘协让他们坐了下来,跟他们说了徐州的事情。

他们都知道荀攸说道:

“臣以为,既然曹操退兵了,不管是真退还是假退,朝廷都应该好言嘉奖曹操退兵之举,好让天下人知道,朝廷是希望天下安定。而且,嘉奖曹操退兵言和,也就是不让曹操出兵,这样,曹操下次想要再起兵戈时,就会进退两难、师出无名。”

刘协听了,点头说道;

“不错。上笔墨,朕要拟旨!”

有人送来了笔墨缣帛,刘协很快就写了一封夸奖曹操退兵的圣旨,让人快马公开送到兖州。

喜欢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