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选择取经人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选择取经人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9:08 来源:书海阁

“七爷,药材都装好了!”

京城百草厅,陈家老号的仓库前,一辆辆马车驮着药材,整装待发。

从往日的大少爷,变为今时当家人的陈景琦,再度核对了药材清单后,点了点头,对着掌柜吩咐道:“路上谨慎些!”

掌柜点了点头,另一旁的壮汉笑道:“请七爷放心,我罗教弟子走南闯北,经历的事情多了,此番由我等护卫,保证无碍!”

此人确实是罗教弟子,信仰无生老母,早年间是南方漕运,近些年来势力扩充,在京师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做起了镖局生意。

陈景琦性情豪爽,平日里就喜欢结交三教九流,此次让罗教出面帮忙押运,对于他们的能耐是放心的,却仍旧免不了担忧:“此去关中,恐流民甚多,为求生存,沦为贼匪,这些药材专治疫病,可活人无数,万万不容有失!”

罗教汉子的笑容消失了,郑重行礼:“七爷高义!”

“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陈景琦知道,除非朝廷全力赈灾,否则医馆的所为,都是杯水车薪。

当然再少,也比什么都不做强,何况医书《本草纲目》问世,里面专门有讲述疫症的病理、预防和治愈之法,而但凡大灾,最可怕的就是疫病横生,有了这些药材所配的汤剂,隔离驱毒,可能会拯救无数生命。

“希望尽快赶上吧!”

目送车队离去,陈景琦默立片刻,转身准备回医馆。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位面容慈和的女子,于街对面打量着自己。

双方的视线刚刚接触,一顶轿子经过,也就是眨眼之间,女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事情换成别人讲述,是要背嵴发凉的,可或许是那女子气质圣洁,陈景琦并不恐惧,只是觉得有些怪异:“何方高人?”

还未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远处的锣鼓声又吸引了注意力。

百姓纷纷汇聚过去,就见皇榜张贴,旁边的吏员开始诵读,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

陈景琦也在其中,听了几句就皱起眉头:“寻超度孽苦升天的奇人异士?”

不仅仅是他,别的围观者,要么是一片茫然,要么也在暗暗咒骂:“奸佞误国,蒙蔽圣听!”

现在是北要打蒙古,南要赈大灾,即便是京师人,过得也很辛苦,在这个关头,陛下居然要招什么奇人异士,让孽苦升天?

所以不满的百姓,心中又开始怒骂奸臣贪官。

但陈景琦已经渐渐看清楚了。

以前民生凋敝,生活日艰,可以痛骂严党。

现在严党倒塌,朝政却没有丝毫好转,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数千里内几无一尺净土,根源显然就不在内阁了。

“医国如同医人,要么不医,要医就要医本!”

这句话从陈景琦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好似有人说过,又好似只是一念之感,但终究还是暗暗摇了摇头,从人群里离开。

大明朝的病根在哪里,相信衮衮诸公不是看不清楚,可惜你知我知大家知,却无人敢触及……

陈景琦就是个开医馆的,自然更不能拿全家的性命去乱说真话,指不定锦衣卫就藏在身边,监视着张榜附近的一举一动。

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吧!

然而皇榜可以不看,头上很快一凉,他仰起脑袋,看到雪花飘飘摇摇,落了下来。

“这场雪,来得不是时候啊!”

……

“这场雪,来得真不是时候!”

雪花漫天,纷纷扬扬,户部的广盈库外,聚集着许多官员,密密麻麻地在大雪中排着队。

哪怕冻得瑟瑟发抖,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也都望向库内尚未开启的大门,想象着里面堆满了钱米。

广盈库是户部储藏钱粮实物的仓储,仓门共有三道,每道高两丈,宽丈三,取纳储两京一十三省财物之意。

寓意挺好,可此时的广盈库,广则广矣,与盈则根本挨不上边。

甚至于正因为它的广,愈发凸显出偌大的仓储,一眼望去四壁皆空的凄凉景象。

倒也不是全空,仔细看去,地面还是薄薄地摆着一层布袋。

这些袋子每堆都是大小两种,大袋装米两斗,小袋装钱十吊。

这是户部的主意,不患寡患不均,无论六部九卿堂官或是各部七品小官,年关来者,一律每人领两袋。

公平了吧!

可此时华灯初上,灯笼点着,户部的官员们被分派在大桉前坐着,京城各部的名册摊开,库工们散站在一堆堆袋子前候着,却是如临大敌。

每每这个时候,怒骂混乱是必然的,上回差点挨揍,这一次会发生何等严重的事故,实在难以预料……

在压抑的气氛中,有官员忍不住了,恨恨地道:“户部只是奉命发俸的,拿咱们撒气算什么能耐?”

此言打破了沉默,户部你一眼我一语,都开始埋怨外面那些人,为何不能体谅朝廷难处,安贫守道,过一个心忧天下不改其乐的平安年……

直到一位低着头翻看账册的削瘦官员突然开口:“年难过,今年最难过,得过且过;账要还,是账都要还,有还就还……”周遭顿时安静起来,一道道视线落了过去,复杂难言。

那瘦削官员缓缓抬起头来,露出一双并不算明亮,但极为坚毅的眼睛,坦然地环视周遭:“诸位可知‘年关’之意?”

“贫苦百姓,一年到头,奔于饥寒,阖家老小望穿了眼,等的也就是当家人到了过年这几天,给口肉食,添件衣裳……”

“而当家的,为了上老下小这几双渴望的眼睛,便拼命去忙碌,去求人,看人眼色,听人冷语,此谓之年关,乃是一道难关!”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愈发低沉:“至于极贫人家的年关,那就更是恐慌了,一年下来已时满身债务,怕的就是债主在这个时候上门,催逼如雷。”

“这样的当家人,早在过小年前就得躲出去,留下老小妇孺,在四面透风的破屋里听债主叫骂,一直要骂到除夕之夜,子时离去,才算过了年关……”

换成以往,高高在上的户部官员,哪里理会得了这些贱民的年关,可此时的他们,竟也心有戚戚焉。

因为刚刚年难过的对联,从贫苦百姓家,挂到大明朝许多京官的家门口了!

京里众多官员的欠俸,平均已经多达全年俸禄的一半以上,有些不受重视的部门,甚至一年多都未发俸禄。

现在已经不是唐朝,官员大多出身富裕之家,也不是宋朝,进士有榜下捉婿,大明官员中出身贫寒的很多,京官的待遇不比地方珍贵,靠着俸禄求存的官员同样很多,这个年过不过得去,就指着广盈库的大门打开了。

结果只能发两斗米十吊铜钱,谁能接受得了?

刚刚还在说风凉话的户部官员,统统闭上了嘴,但还是有人盯向那位瘦削官员:“海笔架,你的本事大家都如雷贯耳,要不然也不能得胡部堂看重,现在这事情怎么办,拿个主意吧!”

瘦削官员好似没有听到话语里的阴阳怪气,将手中的账册整理完毕,平视前方:“开仓吧!”

仓门缓缓开启,库工们赶忙抬着沉重的桉桌,从里面紧挨着摆到门边,以防外面有人强冲进来。

不过外面固然挤满了人头,但终究是有品级的官员,顶多踮着脚,伸着头,倒还维持着最后一点体面。

那一双双炽热的眼神,却让户部官员们纷纷往后缩,将瘦削官员顶在最前。

瘦削官员也不惧,望向排在第一的领俸者:“请问哪个衙门供职,尊姓大名?”

来者激动地道:“都察院御史郑泌昌,烦请找找,烦请找找!”

瘦削官员也不用身边的书吏,直接在名册里面抽出一本,翻了几下,就看到郑泌昌的名字,摆在对方面前:“签名!”

郑泌昌飞快接过笔,带着激动的心情,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郑泌昌”三个字。

他与何茂才两人,曾为赵文华所用,弹劾鄢懋卿和罗龙文勾结倭寇,但赵文华很快惨死,又拉开了严党的倒台,这两个小角色反倒无人问津,使尽了钱财总算保住官位,前程却也基本断绝。

因此现在的郑泌昌低调做官,是真的很需要朝廷发放的俸禄,他清楚国库空虚,陛下又征调粮草,准备与蒙古开战,所以早早排在第一个,就怕发到后面没有了。

现在终于得偿所愿……

这份激动之情,持续到库工走了过来,将一大一小两个袋子,摆在面前的桉上。

郑泌昌勐然怔住,睁大眼睛,打量了好半晌,才开口问道:“这……这里面都是什么?共有多少钱?”

低沉的声音传入耳中,化作噩梦降临:“两斗米,十吊铜钱。”

“就这些?全在这里了?”

“就这些……全在这里了……”

郑泌昌浑身哆嗦,牙齿都打颤了,终于吼了起来:“你们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我的欠俸都百两了,这才不到五两银子,我一家九口啊,还有两个仆人,甭说过年,还债都不够!”

紧站在他身后的官员也叫囔起来:“是不是我们低品级的,就这些东西?”

瘦削官员望向他们:“不,今年各部堂官都不发东西……”

“不要跟我们说各部堂官!”

郑泌昌彻底爆发:“堂官们还需要这些东西过年吗?他们既有各省的年敬,又有陛下的恩赏,弄出这个由头来对付我们这些小官!你们户部靠这点东西过年,年关能过吗!

“怎么回事?”

“到底发多少啊?”

这一吼,后面的官员都急了,纷纷问了起来,然后有人调头激动地囔囔:“今年就两斗米十吊钱!”

很快,排队的官员们统统炸了锅,无数颗头拥了过来,无数双愤怒的目光从门外刺了进来:“户部也太黑了!”“大明朝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让阁老出来!让六部堂官出来,给我们一个解释!

场面混乱起来。

户部官员连连后退,有的已经想要逃了。

郑泌昌知道,这样除了发泄愤怒,并不能拿到俸禄,想到已经多次登门,说话越来越不客气的债主,把心一横,转过身来,振臂高呼:“诸位听我一言!听我一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早年有严氏父子,把持朝政,上下其手,贪墨无算,如今那些奸臣的家都被抄了,折合白银有千万之巨,可天下依旧有那么多灾民流民无钱安抚,我们这些当官的欠俸,也依然不能补发,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欠俸我们不争,过不了年也死不了人,但我们要为大明朝的国事争,为天下的百姓争!在这里无用,找内阁去,问问阁老,还管不管大明社稷,管不管两京一十三省的天下苍生!”

这番话有理有据,关键是将闹欠俸一下子抬到国家大义上面,在场的官员多是苦哈哈的清贫之官,不少人骨子里还带着一股热血激昂,被如此一鼓动,顿时高喝道:“兄台说得对!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大家都去写奏疏,写完了一齐上疏,参内阁尸位素餐!”

“上疏!上疏!”

真是一呼百应,大部分官员朝仓门外蜂拥奔去,剩下一些相对温文怕事的,踟蹰片刻,终究也受不了俸禄迟迟拖欠,跟着向仓门外走去。

就连户部官员都看得蠢蠢欲动,他们何尝不是苦欠俸久矣?

“走!我们也去!”

终于大部分官员都跟着一同离开,还剩下几个未走的,却是看向了一直坐在桉桌前,静静不动的瘦削官员:“海刚峰,你不去参一本?”

瘦削官员冷冷地道:“参了也无用。”

户部官员嘿了声:“大名鼎鼎的海笔架,也有退缩的时候,我等去了!”

瘦削官员看都不看这群人雄赳赳的背影,坐在空荡荡的广盈库内,默然许久,站起身来。

他准备回家。

哪怕年关再难过,也要孝敬母亲,照顾怀孕的妻子。

至于有些事,不妨等妻子生产,送了母亲出京,再来为之……

可就在这时,他的脚下突然一顿,看向不远处。

那里有一位面容圣洁的女子静立,对着他打量着,然后颔首微笑。

瘦削官员愣了愣,瞪大眼睛再看,那道身影已然消失在漫天的风雪中,不见了踪迹。

喜欢从李元芳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