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

“一定要是世子!一定要是世子啊!”

王府之中,裕王来回踱步,喃喃低语,清瘦憔悴的脸上再无往日的贞静与仁义,满是担忧与焦虑。

且不说二龙不相见,从小就无父爱可言,那位遥远的父皇对待他和景王,这些年间一直都是不偏不倚,看似一视同仁,其实就是偏爱小的,以至于朝野上下不少人都生出异心来,认为他难以继承大宝。

裕王本来也惴惴不安,直到王府内的讲学高拱一语惊醒梦中人,父皇是重嫡庶尊卑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弃长立幼,关键还在于子嗣。

通过儿子争皇位,听起来就挺可悲,而真正落到这种地步,个中的滋味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偏偏他就是不争气,越是紧张,越是生不出来,直到李妃有孕。

怀胎十月的艰辛波折自不必说,想到太医有言,这一胎本来难保,裕王更是害怕在分娩时难产,里面的李妃身体在过鬼门关,他则是精神上过鬼门关。

“哇!哇!哇——”

当屋内传出孩子嘹亮的啼哭声时,精神恍忽的裕王都呆住了,以致于稳婆前面的恭贺声完全没听到,只断断续续地听得后半句:“……世子通体盈光……抱着如意……降世呢!”看书喇

裕王如梦初醒,又询问了一遍,确定后面色勃然剧变,厉喝道:“谁敢多言半句,杖毙!”

欢喜的气氛瞬间凝固,稳婆噤若寒蝉,婢女战战兢兢,却没有发现裕王眼神里的狂喜之色。

身为皇室子弟,他当然清楚,生有异象代表着什么,并且为之深信不疑。

这个孩子的出生,确实会带来至尊之气,自从庄敬太子死后,他这位早该顺位继承的皇子,终于要正位东宫了!

至于宣扬,根本不必着急,一直谨小慎微的裕王,对于锦衣卫的监察早有所觉,母须身边人宣扬,自然有人将此番吉兆上达天听!

确实,仅仅半个时辰后,听到锦衣卫那边禀告来的确切消息,乾清宫内服侍的吕芳就来到嘉靖身后,喜滋滋地禀告:“恭喜主子万岁爷,裕王爷喜得世子!”

嘉靖毫不意外:“好。”

吕芳罕见地摸不透这位主子的意图,却必须禀告:“世子生有异象,似有蟠桃如意,一并降之……”

嘉靖目光闪了闪:“裕王有何言语?”

吕芳道:“殿下恭谨,明令不可乱传。”

嘉靖这才满意,眼神又复杂起来。

天生异象,贵不可言……

看来不出所料,他那位女儿背后,果然有仙神相助,甚至自己夜游地府,都是一种警告,亦或是一种交易。

当然,到底是警告,还是交易,就要看自己的抉择了!

嘉靖做出了决定:“告知裕王,朕要入王府,看一看好皇孙!”

……

“圣驾到!”

王府前,裕王一家恭立,为首的裕王面色红润,显得精神十足,甚至半躬身上前,想要扶嘉靖从帝辇上走下。

这是吕芳做的事情,但作为儿子尽孝也可,然而嘉靖却记挂着十年大限,谁都不要扶,步履故作轻快地走了下来:“孙儿呢,快让朕看看!”

裕王心头微酸,赶忙领着王府上下,给嘉靖大礼参拜后,再让抱着孩子的李妃上前。

这生下来便有改变朝局走向之力的小世子,目前还看不出什么美丑,原本正熟睡着,恰恰就在这时被吵醒,忽闪着眼睛,望着前面的人,不哭不闹,居然还笑了起来。

这一笑如同春风化雨,让嘉靖那颗冰冷的心,都变得柔软起来,脸上露出了罕见的慈祥笑容,伸开双臂:“来!让……皇爷爷抱抱!”

裕王笑了笑,当然不可能告诉这位含饴弄孙的父皇,孩子极为讨喜,只要醒了,见谁都乐呵。

吕芳则将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给嘉靖,嘉靖更加小心地抱着,动作生疏僵硬,那孩子也不觉得不舒服,仍然笑着,还伸出小手,朝外摆了摆。

“朕的皇孙,肯定又孝顺又懂事!”

嘉靖笃定地道,看向裕王:“孩子的名字,朕已经想好了……”

吕芳知机,从袖中掏出御纸,奉给裕王:“王爷请过目!”

裕王很是有些受宠若惊,接过黄纸,打开后恭敬地念道:“朱翊钧……朱翊钧……好名字!”

嘉靖微笑:“这个名字,是朕推演阴阳五行,先天算术所得,贵不可言,福气无边。”

裕王狂喜,且不说世子,就算是皇子,也难有如此郑重的起名,可见父皇的青睐。

他甚至隐隐有些嫉妒这个孩子,得到了自己未曾得到的父爱,但一想到自己的地位籍此稳固,已经是高兴得不行……

嘉靖又望向李妃:“你有功,朕要赏你。”

李妃早有准备,满怀诚挚:“这都是列祖列宗之德,是父皇敬天爱民的德报,是王爷至纯至孝的福分,儿臣妾何敢言功?”

嘉靖微微颔首:“有功就是有功,朕也不赏你别的,你娘家出身贫寒,朕就给你父亲封个伯爵吧。”李妃对此是万万想不到的,真的愣住了。

裕王反应倒快,挨着她跪了下去:“儿臣代李妃一门叩谢父皇天恩!”

李妃这时才回过神来,跟着匍匐下去,满脸是泪:“叩谢父皇天恩!叩谢父皇天恩!”

嘉靖道:“好事嘛,不要哭,今年江浙的丝绸多了,给江南织造局传旨,再赏十万匹给李妃的家里!”

这个赏赐一出,周遭不知多少人心头一惊。

江南织造局刚刚步入正轨,所产出的丝绸要供给西洋商人,以充国库,再结合年前发不出欠俸,导致官员闹事的惨祸,这份恩赐就愈发让人眼热,当真是爱屋及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泥瓦匠封爵,不仅有了荣耀,更有了巨大的实惠!

李妃连连谢恩,心里对于这个给自己全族上下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孩子,更是喜爱到了极致。

裕王同样如此,眼巴巴地看着。

然而嘉靖并没有将孩子交还回去的意思,轻轻摇晃着,突然道:“随身的蟠桃如意在何处?拿给朕瞧瞧!”看书溂

裕王的面色瞬间变了,嘴上结结巴巴起来:“父……父皇!儿臣不知如意……”

嘉靖的视线立刻刺了过来:“怎么?舍不得?害怕朕取了去?”

裕王的一颗心从天上坠到地狱,浑身发寒,险些瘫倒下去,倒是李妃急中生智:“禀告陛下,世子降世确抱着一柄如意,稳婆侍女皆有所证,而后消隐,不再显露……”

不再显露这四个字说得极妙,可以有多种解释,嘉靖面容稍缓,看了一眼裕王,这才将孩子递给了李妃:“你不错,好好带着朕的皇孙,便是最大的谢恩。”

“陛下对孩子的态度,怎么如此古怪?”

李妃心头有些莫名其妙,闪过一些不可思议的念头,不敢揣测上意,唯有恭声道:“是!”

她作为裕王的侧妃,并不是陪伴嘉靖左右,如今又生下了宝贵的皇子,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地位就能稳如泰山,确实母须猜想那么多。

但吕芳跟着嘉靖回宫,看着这位沉默不言的主子,却是不断思索,近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左思右想,还是不明白具体缘由,吕芳只能说些讨喜的话,舒缓这位万岁爷的情绪:“恭喜主子,双喜临门!”

嘉靖回过神来,澹澹地问道:“还有何喜?”

吕芳道:“永寿宫修成,陛下可龙驾腾迁了!”

嘉靖眉头扬起:“终于修成了么?”

从西苑重新搬回紫禁城,至今已经有两年多,但紫禁城十数年遭到冷落,许多地方都已荒废,就连如今的乾清宫,都待得很不舒服,所以嘉靖时不时还是回西苑万寿宫住一住。

担心这位重回昔日无为而治的局面,群臣表示再苦不能苦君父,请旨在紫禁城内修建永寿宫,一切彷西苑旧制,彻底让天子回御紫极,嘉靖勉为其难地答应,如今经过一年多的功夫,宫殿终于竣工了……

具体询问了永寿宫的情况后,嘉靖笑了。

这次是真心实意的笑容。

近来全是坏消息,终于有件好事情了:“百姓之家,乔迁之喜,还要宴请一场呢,宫内许久没有热闹了,那就操办一下吧!”

……

紫禁城。

乾清宫大殿前。

在宫内这些时日的准备下,殿坪置一百零八盏灯笼,三十六盏在前,合三十六天罡之数,七十二盏在后,合七十二地煞之数。

在百多盏灯笼的照耀下,石阶前又摆一座三十二抬龙舆,三十二名抬舆太监跪候在轿杆下,周遭以龙虎山张玄庆、茅山蓝道行和阁皂山葛雷为首,立着一应道众,默默念咒祈福。

至于大殿正中,则是吕本率领六部九卿堂官跪候,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方有资格位列此地,目光齐齐聚于殿内显示时间的铜壶滴漏上。

安静的等待下,滴漏的声响愈发清晰可闻,就为了在酉时末刻,钦天监测算出迁居新宫的最佳吉时准时出发。

一旦殿内的嘉靖敲响铜磬,外面的景阳钟便敲响一百零八下,仙乐齐奏,铳炮齐鸣,整个京师都将听到,当今圣上龙驾腾迁。

天子恩典,与民同乐!

当然,精舍内也安放了一座铜壶滴漏,吕芳静静地站在铜壶边,盯着上浮的木刻,嘉靖则身穿龙袍衮服,坐在蒲团上,看着手中的一道贺表。

一顶偌大的香草冠,静静地摆在身边左侧,铜磬则放在右侧的紫檀木架上,数十道已经看过的贺表,叠摆在身前的矮几上。

吕芳偶尔侧目,嘴角是含笑的。

因为他能看出来,嘉靖心情不错。

主子万岁爷高兴,他就高兴。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嘉靖看完了手中的那道贺表,往矮几上那叠已看过的贺表一扔,目光射向左侧剩下的最后一道贺表,突然问道:“贺表全在这里了?”

吕芳暗道不妙:“全在这里了……”

果不其然,嘉靖的眼角垂了下去:“再没有了?”

对于这位主子的喜怒无常,忠心耿耿的吕芳都被折腾得有些精疲力竭了,却又不得不解释:“老奴湖涂,惦记着吉时起驾,把这件事忘了,吕阁老送贺表来时,便要启奏圣上,因担心每个官员都上一道贺表,太过劳累圣上,因此叫六部九卿部衙各上一道贺表,既不使主子太劳累,也转达了我大明所有臣民对主子的忠爱之心!”“忠爱之心?”

嘉靖笑了,却是阴森的笑:“为了俸禄弹劾内阁时,每个官员上一道奏疏,成百上千道奏疏,不怕劳累了朕,上一道贺表倒怕劳累了朕?无非是看朕盖了几座屋子,在心里骂朕,不愿意上贺表罢了,吕芳,你也跟着他们一起瞒朕?”

吕芳立刻跪下:“主子是天下的君父,君父有了安居之所,天下的臣民只有欢喜的道理,怎会如此没有天良,六部还有诸多贺表尚未呈上……”

嘉靖神情这才稍缓:“呈上来!统统呈上来!”

吕芳实在不明白,这些流于形式的贺表有什么好看的,却又心惊胆战,赶忙招了招手,不多时内侍再抱上一摞摞贺表:“主子,都在这儿了,实乃普天同庆啊!”

嘉靖一封封看了起来。

近来午夜梦回,严嵩亡魂所言,时时在耳畔回响,群臣子民心里早就怨极了皇帝,生前不怨,死了也要来找你算账!

但现在经过他的仔细试探,那是胡言乱语,大明的臣子和百姓是有感恩之心的!

明明俸禄拖欠,明明受灾受难,也依旧以大局为重!

“好!很好!”

嘉靖笑容越来越盛,心情越来越轻松,直到将最后一份贺表撕开了封口,抽出里面厚厚的那叠奏本。

首先是“治安疏”三个标题大字,刷地扎进了眼中,遏止了一目十行的冲动,接下来是内容,犹如一把一把锥子直刺向五脏六腑的内容: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喜欢从李元芳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