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第309章 魏征的劝谏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第309章 魏征的劝谏

作者:刀切西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6:01 来源:书海阁

在杜如晦担任宰相的这段时间,也是颇有建树,其办事效率之高,处事之果决,皆是受到了皇帝的肯定以及众大臣的尊重。

但好景不长,或许也是在杜如晦担任宰相的这段时间新朝初定,一系列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就这几年时间,本就十分清瘦的杜如晦一下子就给病倒了。

而且,这还是一病不起。

自此,皇帝李世民也是许杜如晦在家安心养病,但就算是这样,他的病也是不见丝毫好转的迹象,甚至还越来越重,直到现如今都下不来床了。

朝堂上,皇帝李世民看着杜如晦先前所站立的空位不断出神,他不自觉的想到,若是杜如晦在这里就好了,杜如晦是最擅长这些的。

李世民不断想着,而朝堂下方的众大臣也还在争着,一个个都踊跃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就如同那对着龙门正不断奔跑的鱼儿般。

就在这时,整个太极殿中,一道格外宏大、异常突兀的声音响起,“陛下,臣认为此刻并不适合与吐谷浑有任何不好的行为。”

这道声音在众多大臣的意见中一瞬间就脱颖而出,主要是这个观点是众大臣、包括皇帝李世民都没有想到、也不认同的。

一瞬间,整个太极殿内的视线全部都顺着这道声音寻过去,只见朝堂靠中间的位置上,一道满脸坚毅的身影正挺拔的站立着,就好似万座高山都不能将其给压倒般。

这人正是之前的前太子李建成府中的属官——魏征。

在前太子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也是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华,便不计前嫌的将魏征纳入自己的属官中。

后来李世民登基,这位曾担任过前太子属官的魏征,也是受到了重用,一路高升,直到现如今已经是官至尚书右丞,妥妥的正四品官员。

在朝堂上众人看到这般话是魏征说出来的后,眼神中皆是露出一点点异色。

一方面他们十分的嫉妒魏征,看这么一个前太子的人,现如今不管是官位还是权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比的,而且他还被陛下所看好,隐隐还有继续升迁的趋势。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佩服魏征,魏征这人也确实是有真材实料,所提出的一些意见与他们相比要高明许多,更重要的是魏征足够的“勇”。

这方面主要就表现在魏征这人敢当面的顶撞皇帝,若是李世民做错了什么事,有什么问题,他也敢直接提出来。

这些,就不得不让群臣钦佩。

若是换做他们这些人,哪怕就是提前知道了皇帝陛下不会将他们怎么样,恐怕也是不敢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顶皇帝的嘴的。

这就更不要说当众指出皇帝的错误了,也因此,这许多大臣在心中都在说魏征勇敢,或者说是莽。

魏征就是以这样的人格魅力将这些最初对他有看法的人,一步步的给征服的。

而坐在最上方龙椅上的李世民,在见到是魏征站出来时,一颗平静的心也是变得微微紧张了起来。

面对魏征,李世民近乎有一种莫名的慌张感,这是被其日积月累、一天天给怼出来的。

这种感觉十分神奇,并不是害怕、畏惧,而是担心魏征又指出自己有哪方面做的有问题。

“魏爱卿,你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李世民说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魏征,只见其镇定的开口道:“陛下,臣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其一,我们如今虽说战胜了突厥,北方的威胁已定,但大唐从立国至今,都是连年征战,士兵基本上都没一个太好的休息,天下的百姓更是没有机会休养生息,长此下去,势必又会引发动乱。”

“其二,据臣所知,吐谷浑地势极高,若是寻常人刚去恐怕就是连正常的行动都是问题,就更不要说士兵还要进行高强度的作战了。”

“综上所述,如今还不是发兵吐谷浑最好的时机,臣还望陛下能够徐徐图之。”

魏征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太极殿,也在皇帝李世民耳边不停回荡着。

而在听到魏征的这般话后,李世民顿时也分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心中对刚才自己的这番热血冲动感到点点后悔。

作为皇帝,不管所作的决定是对还是错,在其身后都不缺追随者,更是极少人敢出来指出皇帝的问题。

这样也就导致了不管是多么圣明的君主,都保不齐会有出错的时候,而这种时候,也就需要如魏征这般的臣下出来提醒了。

当然,这也需要君主能够采纳,能够听的进去。

这也算是昏庸和圣明君主之间最大的差距了,而当今的皇帝李世民,显然是属于极为圣明的那一类。

太极殿内,众大臣听到魏征的这些话皆是心中闪过一抹无奈。

他们有些人是认为魏征说的极为有道理,他们自己都没想到。

还有少部分人其实脑海中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情况,但却是不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反对皇帝,他们将这种想法深深的藏在心底最深处,嘴上还是在不断说着要给吐谷浑一个教训这些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按照几乎全部人以往的经验,凡是对皇帝不断奉承,将皇帝想要做的事、不管是何种事都给完成的人,是升官升的最快的。

若是真的将皇帝给伺候好了,说不定就能从一介小官直接给封侯拜相了。

这种想法在很多官员脑海中都是根深蒂固的、难以去除的。

不过也正因为大多数官员都是如此,这才显得魏征在朝堂之上这般的突出。

“众为爱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李世民在听到魏征的这番话后,略微思考说道。

此刻的众大臣也是摸不太准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思,干脆就闭口不言了,一瞬间,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龙椅上的李世民看着下面这帮人,环视一周,道:“既如此,那就给吐谷浑修书一封,以示交好。”

自然,对于魏征所说的派兵去适应吐谷浑那地势较高的环境问题,李世民也是吩咐了下去。

当然,他们自然不可能直接去吐谷浑的地盘上适应,而是将军队都调往了靠近吐谷浑的周围几个州。

自此,今日的朝会也算是圆满结束,而王权宁教导太子的第一天,同样也是令这位小太子受益匪浅。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着,一直到月余后的某一天。

这天是休沐日,中山王府内,四周寂静无声,哪怕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风,此刻都好像是消失了般。

那处于王府中央的池塘旁,朵朵鲜花凋零,五颜六色的花瓣散落一地,给地面点缀上一片片色彩,显得有几分凄凉之意。

池塘内,鱼儿懒惰的游动着,就算是王权宁撒下去的鱼儿已经到了其嘴边,也是不像游动一步,就好像看不到般。

王权宁依旧是在池塘边静静的钓着鱼,而在他身旁却是换了人,不再是李翠儿,而是正脸上露出点点悲伤之色的长孙无忌。

其实二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再加上长孙无忌对于钓鱼也是十分的喜爱,渐渐的,二人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密切。

看着长孙无忌脸上这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王权宁心中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本就兴致不高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王爷,你说克明(杜如晦的字)这次......”长孙无忌低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惋惜,话也只是说了一半便沉默不语了。

而王权宁在听到这般话后,也是眼底深处闪过一道忧伤,但却是没有开口说任何话,整个人就好似池塘中的那条鱼一般,一动不动,犹如老僧入定。

长孙无忌见状也是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即将全部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手上的鱼竿上,只不过这次面对着他平时喜爱的钓鱼时,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久久提不起兴趣。

就在这时,王府大门处,一片嘈杂之声响起,其中似乎还夹杂着点点的哀伤,此刻正坐在池塘边、手持鱼竿的王权宁似乎心有所感,扭头对着右侧方看了过去。

映入王权宁眼帘的是一名王府看门小厮的身影,只见此刻这名小厮正满脸的焦急,脚下更是三步变两步的狂奔着。

王权宁定眼看去,在其右手手上还揣着一个发黄的、像是纸张的东西。

在看到小厮身影的一瞬间,王权宁心中便涌现出一道不好的念头,随即念头迅速放大,就好似那幼小的树苗一瞬间就长成了苍天大树般。

在其身旁,长孙无忌也是注意到了身旁王权宁的异常,他正心中疑惑这位好似不管做什么都一副运筹帷幄的王爷,为何此刻会出现这般神态。

顺着王权宁的视线看去,小厮那焦急的声音顿时也倒映在了长孙无忌的双眸之中,不知为什么,在他心中同样也闪过一道可怕的念头。

一股凄凉之感顿时从长孙无忌身上四散开来。

突然间一阵凉风吹过,将那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卷携而起,不知吹往了何处。

小厮跑到王权宁面前,大喘着粗气恭敬说道:“王爷,杜府来信。”

说着小厮便将手中的那泛黄纸张递到王权宁面前,随即便迅速离开了。

看着自己手中这对折的纸张,王权宁手指微微用力在上面搓了搓,留下一道明显的拇指印记。

犹豫片刻,在长孙无忌的注视和催促下,王权宁终于是缓缓打开了这张对叠在一起的纸。

整张纸上,只有寥寥无几的十数个字,但王权宁却是看了许久,简直就可以说是一字一句仔细斟酌、反复查看,这般情况,好似在看皇上的圣旨般。

“王爷,发生了何事?”一旁的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

其实正常情况下长孙无忌这样问是非常不好的,毕竟这是别人写给王权宁的,若是万一涉及到一些机密那可是犯了忌讳的事情。

从王权宁的这般表情上,哪怕明知道不合礼法,但长孙无忌却还是问了,只因为在他心中此刻正怀有一道深深的不安。

不过王权宁对于长孙无忌的这般问话也没有在意,直接将手中发黄的纸张递给了长孙无忌,“走吧,咱们一起去一趟杜府。”长孙无忌在刚接到纸张,还没有来得及看清上面写了什么内容时,耳边就响起了王权宁的这句话,顿时他整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愣。

手指僵硬的将纸张打开,瞳孔微微收缩,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但很快,表情急速变化,转变为了浓浓的惋惜以及哀伤。

就这样,长孙无忌立在此处,目光注视着前方的池塘,眼中满是回忆之色,眼前的这方池塘就犹如一面镜子般,里面不断衍射出一幅幅画面。

那懒惰的鱼儿好似也感受到了什么,终于开始了移动,上下左右,晃动着尾巴四处摇摆着,水面之上形成一道道波浪,将先前那平整的镜面给打个稀碎,镜中的画面也随之消失不见。

岸边的长孙无忌此刻也是缓过神来,嘴中不由得叹了好几口粗气,就好似要将面前池塘上扬起的波浪都给吹平般。

看了看那早已走到前方的王权宁,长孙无忌连忙收拾起心情,提起脚步,追着前方王权宁而去。

此刻的长安城上,一桩桩诡异的事件不断发生,惊得街上那些个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天这明明就是朝廷所规定的休沐日,但此刻的大街之上,却是一个个高官的座驾相继出现,络绎不绝。

这真可谓是百官出行,哪怕就是平常的早朝都没这样热闹,毕竟早朝不是谁都有资格上去的,这种情形,哪怕就是那些土生土长的长安城百姓,也都只见过寥寥几次。

“快看,快看,你们知道这位是谁吗?”一名稍有见识的商人指了指远处的一人,“这位可是礼部的一位大人。”

“你们快看那位,那不是户部的大人吗!”一名衣着不凡的中年人道。

百姓们的惊呼一声高过一声,若是在平常,他们一定会为自己能认出这些大人而在别人面前骄傲好一会,但此刻的他们,看着街上这不时出现的达官贵人,心中唯剩下震惊。

喜欢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