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第322章 慕容伏允的野心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第322章 慕容伏允的野心

作者:刀切西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6:01 来源:书海阁

唐军士兵们迅速的将战场打扫完,那些青海骢自然也就变成了他们的战利品,至于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尸体,就这样放在了原地。

周围严寒无比,这般情况下尸体是不会轻易腐烂而形成一些瘟疫的,更多情况下,周围会有一些飞禽走兽出来将尸体给全部叼走,让他们饱餐一顿。

这称之为天葬,也算是吐谷浑人所奉行的一种埋葬方式,而牺牲的那些唐军,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但其实在这场规模并不算大的战争中,唐军所牺牲的人数只是极少极少,百人都不到,由于有着坚硬盔甲的保护,他们更多的只是受了一些轻伤。

也正是如此差距,才是真正让那些吐谷浑士兵感到绝望的原因。

一切结束,薛万均、李大亮二人率领着唐军返回,王权宁也是知晓了战场上的情况,不过他脸色平淡,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情。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王权宁心中早有预料,毕竟他们骑兵穿着的盔甲都极为厚重,甚至由王权宁亲自率领的一部分骑兵中,还有一队人马是专门从玄甲军中调遣过来的。

再则他一共派过去了四千骑兵,而对方只有千人不到的军队,这若是还不能全歼敌军,那他们这次征讨吐谷浑还是直接赶紧返回的好,免得到时候被吐谷浑打败,丢人又丢命。

看着那向自己这边走来的薛万均、李文亮二人,王权宁突然间想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他们大军出发之前,朝廷还派出了一个叫做赵德楷的礼部官员出使吐谷浑。

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好像没有赵德楷的任何消息传到长安或是他们军中,这般情况,让王权宁不得不深思。

想来赵德楷不是被杀就是被困在吐谷浑了,不过王权宁还是更倾向于后者,毕竟他作为大唐派出的使臣,可不是那么好杀的,那慕容伏允就算再蠢,整个吐谷浑也总归还是有聪明人的,他们知道将赵德楷杀害的后果。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吐谷浑还不知道他们已经率领大军前来了。

想明白了这些,王权宁也暂时将这件事压在心底,率领着大军继续前进了。

至于另外由李道宗、侯君集所率领的唐军,则一路上没遇到一个敌军,甚至连吐谷浑人都极少的遇到,他们这条线路因为是沿着黄河,周围都是一些崎岖的山脉,也就显得格外的难走,甚至在周围居住的吐谷浑人都是极少极少的。

就这样,尽管他们没有经历战斗,但行军的速度却还是要比另外一支军队慢上不少,并且由于王权宁他们的目标是青海湖,都是大片的平原,这速度的差距就更加的明显了。

渐渐的,他们这两支军队所形成的剪刀,逐渐的因为一长一短而开始失衡,就这样,两支唐军由于前后差距所形成的缝隙逐渐扩大,最终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青海湖已约莫十余里的地方,一座宏大、苍凉的古城坐落在此,就像是屹立在整个青海湖周边平原上的定海神般,让其尊敬、崇拜,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丝别样的神情,那是厌恶、仇恨。

因为这根定海神针不仅保护了他们的和平,同时也带给了他们无穷的威压,近乎要将他们压的喘不过气来。

这里就是整个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

没错,这座都城就是座落在青海湖以西十余里的位置,而王权宁此行的目标,也正是这里,他们准备一次性直接攻下吐谷浑的都城,将其给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尽管伏俟城被称之为一座城池,但这也仅仅只是这么在,仅此而已。

这座伏俟城其实可以是一大群吐谷浑人的聚集地,尽管被称为城池,但没有任何属于城池的属性,就连那最基本的外围城墙,都是没有,唯一有的,就只是那一座座聚集在一起的矮小房屋。

这些房屋,就是构成了整个伏俟城的最外围防御,如此情形,一个堂堂的国都,竟好似连大唐边境的一个边陲小镇都不如。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与整个中原王朝相比,不管是吐谷浑人还是那些突厥人他们的从本质上都算是游牧民族,依草原为生,居住的地点也时常会变化。

因此,这些人其实并不擅长修筑城,再者,修筑城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并不适合他们这些游牧民族。

至于因为这座伏俟城,都是因为一场意外这才会存在的,不然可能压根连这个名字都不会出现。

伏俟城内部,这里是整个伏俟城最中心的位置,就好似被周围的这些建筑给众星捧月般的围在中间,好似掌握着周边的一切。

也确实是如此,这里算是整个吐谷浑国的朝廷,不但是那身为可汗的慕容伏允,或者是担任着那些重要职务的吐谷浑官员,都是居住在这里,当然,他们所居住的位置也不相同。

慕容伏允身为可汗,整个吐谷浑的最高权力统治者,自然是居住在最中央,同样也是最好的位置,而那些高官大臣,则沿着慕容伏允居住的位置组成一个圈,将其给围在最中间。就这样,整个吐谷浑的阶级直接就被确认了下来,以慕容伏允,也就是可汗为圆心,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组成一个个圆圈将可汗给围起来,身份越高的,自然就越处于圆圈的中央,受人们的景仰、保护。

身份最低的,只能住在这个圆圈的最外围,不管是那恶劣的天气还是可能存在的敌人,都是由他们最先承受,用自己的性命为中心的人抵挡。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向圆中间的那些人缴纳繁重的赋税,以此来供养他们奢华的生活以及野心。

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阶级统治,其实包括历来的中原王朝或是突厥来说也都是这般,一少部分人掌握着大部分的权力,最底层的人任劳任怨,但到头来依旧是什么也没剩下。

但中原王朝与他们所不同的是,作为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知晓“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也是尽量的来减少百姓的赋税。

这是一个英明皇帝应该做的,若是碰上那些极为残暴的统治者,人民在被逼无奈之下就只能揭竿而起,直接改朝换代,将整个统治阶级都给全部推翻重来。

中原王朝延绵数千年,已经有无数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参考。

但吐谷浑却是不一样,他们整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本就极短,而且又是生活在这般贫瘠的位置,就算内心有要将其给改变的想法,那基本上也极难实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认清了这般事实后,很多可汗一上任就是贪图享乐,尽管这个人对于内部斗争十分的娴熟,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但对于如何发展整个国家,那是真的一窍不通。

不仅是历代可汗一窍不通,就连整个朝廷的大臣,基本上也很少有人懂。

这就是整个吐谷浑国家的现状,统治者内斗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把好手,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若是问道如何发展国家,则或是哑口无言,或是直接将其岔开话题。

此刻伏俟城最中央的大殿中就正在上演着这一幕,一群花白胡子的大臣正在为了朝廷中空出来的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岗位,争得不可开交。

官员们相互结盟,将对方打压后,这般结盟又立即松散,相互之间直接攻伐了起来,毫无道德,毫无底线,能做到这般高位的,简直就是全凭阴谋诡计。

上行下效,在这般环境之下,整个吐谷浑的官员全部都开始努力学习、经营起这种阴谋诡计,以便能有朝一日站上人臣的巅峰。

大殿高台上,慕容伏允看着台下的一切,心中也是一阵叹息。

他自从坐上可汗这个位置后,便是立志要将带领整个吐谷浑走上巅峰,甚至还想过要一统周围的其余民族,其中就包括东边的大唐以及西面的吐蕃,而且他也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做了,并且一直保持至今。

在他刚登上可汗之位时,整个吐谷浑都是十分的弱小,领土、军队皆是如此,整个国家只有如今差不多一半的大小,而军队就更是如此。

为此,慕容伏允从波斯引进了额青海骢,将整个吐谷浑军队的战斗力给提升了一大截,特别是在骑兵方面,提升的尤为明显,就好似木盾与盔甲之区别。

领土也同样如此,之前他们吐谷浑主要的敌人其实并不是大唐,而是吐蕃,而那时候的唐朝也是刚建立不久了,面对强大的吐蕃同样是感到棘手无比。

出兵打吧,大唐刚建立,能不能打赢都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就算打赢了也得不任何的好处,对方借助着地利的优势,唐军很难真正的攻入其腹地。

若说防守吧,所要耗费的人物物力同样是巨大,要知道那时候的唐朝和如今的唐朝可是没法比,那时唐朝建立不久,整个都是穷的叮当响,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唐朝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断征战,士兵皆已是疲惫不堪,百姓也实在是需要休养生息了。

若是真的再打下去,百姓只怕就有起义的征兆了,这种情况,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朝廷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

正在唐朝这般犹豫不决的时候,慕容伏允便是主动的找了过来,他提出向朝廷租借装备,而后他们吐谷浑负责阻拦吐蕃。

对于慕容伏允的这般提议,唐朝众人自然是能够看出来其用心,但却还是答应了其这般请求,这就是一个阳谋。

唐朝众人都知道慕容伏允是想要借装备去抵御吐蕃,是为了他们吐谷浑自己,而唐朝若是不借,想来凭借吐谷浑自身的实力很难抵挡住吐蕃的攻击,整个吐谷浑灭国只在旦夕之间。

但接下来吐蕃所攻击的就是他们大唐了。

吐谷浑贫瘠,就算真的将其整个都攻打下来了,那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但大唐却是不一样,尽管那时候的大唐百姓经历了数年的战乱,但像比如吐蕃和吐谷浑来说,依旧是富有的代名词。

只要攻下大唐,那无尽的财富就到了自己口袋,而那时候的大唐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都已经是无力再经历这么一场战争。正因如此,不管是大唐朝廷还是慕容伏允都看到了此刻大唐的这般处境,双方心中也算是都默认了。

如此,大唐朝廷答应了慕容伏允的请求,而慕容伏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批装备的支持,这才抵挡住了吐蕃的攻击。

其实这并不是说他们将吐蕃给抵挡了回去,而是吐蕃士兵在发现原本定下的迅速攻下吐谷浑计划失败后,也意识到了若是再继续进攻下去,就算攻下了吐谷浑,也是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最大代价。

就是这般考量了一下,吐蕃便决定主动撤军了。

至于吐谷浑这次从大唐所获得的那些装备,自然是没有归还的可能了,这一点大唐朝廷也十分的明白,毕竟很少有人捡到钱了还能将其给退回去的道理。

当然,从这批装备借出去的那一刻,大唐朝廷也从没想过还能将其要回来。

就这样,吐谷浑在这次危机中,不仅抵御住了吐蕃的进攻,还依托大唐极大的改善了自己军队的装备,增强了军队的实力。

渐渐的,吐谷浑的军事力量慢慢也开始成长了起来,不仅在周围强敌环视中能够生存下来,甚至还逐渐对大唐的边境形成了威胁,并且慢慢开始了入侵。

说是入侵,其实更像是蚕食,他们对大唐最边上的一些小村庄不断进行着骚扰,有时也会进去掠夺一番。

一次两次倒还能应付,但次数一多,不仅士兵们应付不过来,那些村庄内的百姓更是害怕,他们怕一不小心就成了这些吐谷浑人的盘中餐。

恐惧在这些村民心中蔓延,整天都活在提心吊胆中。

就这样,村庄内的村民渐渐开始搬去别处,整个村子逐渐荒废了下来,这些荒废的村子,自然就成了吐谷浑的领地。

喜欢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