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第403章 平壤恐慌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第403章 平壤恐慌

作者:刀切西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6:01 来源:书海阁

也就是在这时,已经意识到自己远不是唐军对手的高延寿,直接下令城中士兵绝不可出城迎战,不管唐军再如何挑衅皆是如此。

而守城的一些器械装备,也是在此刻开始迅速增加着,甚至就连城墙,都开始继续增高加厚,城门处就更是如此,一根根厚实的木材堆积,其上更有铁皮包裹。

整个安市城,被高延寿直接包装成了铜墙铁壁,其攻取程度直线上升,早已远超之前的盖牟城。

对于高延寿的这般反应,并没有出乎唐军众将领的预料,甚至高延寿将安市城防守的越是严密结实,李世民等人还越是开心。

因为,唐军的目标自始至终都不是安市城。

都城平壤。

随着高慧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平壤,整个高句丽最上层都是炸开了锅,他们不断对高慧真进行指责、谩骂,一遍接着一遍述说着他为什么要带兵出去与唐军交战。

但同时,这些大臣们也意识到了唐军不仅是实力强大,对于各种计谋那更是手到擒来,哪怕高慧真这位在高句丽数一数二的将领,都是中了唐军的计谋。

要知道,这次派往安市城的十五万军队,已经是平壤能派出的全部了,此刻的平壤城,内部极度空虚,堂堂一个都城,但就连守城士兵都已经没剩下几个。

可就是这拼命挤出的十五万军队,却一下子就被高慧真牺牲掉了五万,这也难怪平壤的这些大臣会如此对待高慧真。

但也有让他们欣慰的,那就是在经历了高慧真大败后,驻扎安市城的高延寿据城而守,将安市城打造成了一个铜墙铁壁,想来唐军是绝不可能将其攻破的。

如今的高句丽国土面积已丢失半数有余,元气大伤,在连续经历几场大败后,已隐隐出现了亡国征兆,若安市城再一丢,那整个国家就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在此等情况下,对于高慧真战败全军覆没的消息,整个高句丽最顶端的那些大臣们,选择了隐瞒。

将这条消息隐瞒下来,防止都城平壤的百姓发生恐慌。

事实证明,这个政策是有效的,从消息传至都城至今为止,平壤百姓们都还处在高层构建的宁静当中,整个平壤城内,一片“欣欣向荣”。

可这般虚假的宁静,又能保持多久呢?

“大王、诸位大人,不好啦,不好啦。”

平壤城宫殿内,士兵宏大的声音响彻,惊动了所有人。

此刻的宫殿内,国王以及诸位大臣正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应当如何,看还能不能继续抽调一些军队派去安市城,来增加高延寿的实力,让他有更大把握来阻挡唐军。

“何事如此慌张?”泉盖苏文的声音响起,满脸不悦,对士兵怒斥道。

“大人,大人。”士兵吞了吞唾沫,这一道呵斥下来,让他整个人都有一点恍惚,他平复心情,顿了顿继续道:“大人,就在刚才城外突然出现了一队士兵。”

“什么?这些士兵是哪来的?你们为什么么之前没有任何察觉?”

士兵的话还没全部说完,就直接被泉盖苏文给打断,紧接着就是一个接着一个责问向他砸下来。

士兵眼底深处怒气涌现,转瞬即逝,随即继续笑着脸对泉盖苏文说道:“大人,那些士兵都是我们高句丽人,据他们所说,他们都是高慧真将军的手下,前段时间被唐军所俘虏,然后就被送到平壤来了。”

“俘虏?”泉盖苏文疑惑着,思索着,“能确定这些人的身份吗?”

“能确定,属下都亲自调查核实过了。”士兵答道。

泉盖苏文瞟了这名士兵一眼,满含异色,他在官场沉浮这么多年,只一瞬间就明白了这其中所隐藏的弯弯绕绕。

原因无他,唐军将这些被俘虏的高句丽士兵送回来,而泉盖苏文所面临的结果无非就是两个。

一是直接不让这些士兵进入平壤,但那样做的结果一定会导致前线军心不稳,试想一下,士兵们在前线拼死作战,最后被俘虏,可敌军都将他们放了,甚至还送到了都城平壤,可他们这些大臣却不让士兵进城,这种做法是何等的让人心寒。

显然,这种做法,泉盖苏文不会采用,也不敢采用。

而第二种做法就是放这些士兵进城,但可以想象,一旦他们进城后,前线高句丽军队大败的消息一定就会流传出去,他们这些高层所特意营造的宁静氛围瞬间就会被打破,平壤乃至周边地区的百姓一定会陷入恐慌当中。

泉盖苏文思索片刻,心中下定决心,两害相较取其轻,放这些士兵进城。

“大人,对于城外这些士兵,应当作何打算?”士兵看泉盖苏文一直不说话, 便开口提醒道。

同时,他也十分想知道对方接下来的回答,对于泉盖苏文,他们有很多人已经在心中有想法了。

首先是泉盖苏文以权臣的身份一直把持朝政,将高句丽正统视若无物;再者在泉盖苏文掌权期间,四处用兵,先是南下与新罗交战,之后更是与唐朝打了起来,打仗死的是他们这些士兵的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最为关键的,是与唐朝的战争一直在输,从没有赢过,如今的军队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反对泉盖苏文的声音。

瞟了身前士兵一眼,泉盖苏文说道:“自然是开城门,让这些士兵进城,不仅如此,将士们在前线受苦了,要将他们带回军营,好吃好喝招待起来。”

“听见没有,快去传令。”

“是,大人!”士兵大喜,笑容满面,飞速向外跑去。

若细细想来,泉盖苏文此刻的这般做法不可谓不高明。

首先是打开城门让士兵进来,这倒是没什么,但泉盖苏文说的是让士兵都进入军营,而且还要好吃好喝招待着,这直接就赢得了军心,加强了泉盖苏文对于军队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士兵都在军营中待着,不出去乱跑,自然也就不会在外面制造谣言、恐慌了。

泉盖苏文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思考出还算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也不愧为控制着高句丽的一代群臣了。

但事实却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如意。

在士兵进城后的两天后,尽管所有士兵这两天都一直待在军营中,更是无人外出,但不知怎的,关于前线高句丽军队战败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而且还有着几分夸大,就好像前线的高句丽军队根本就抵挡不住,唐军马上就要打到平壤来了般。

消息在百姓间迅速传递,仅仅数日时间,整个平壤城及其周围城池的百姓皆已知晓,瞬间,城池距陷入大乱就只剩下一步之遥。

此刻又恰逢都城平壤留守的士兵不多,若想要靠武力镇压这些流言,也是难以做到,也就是在这一刻,泉盖苏文意识到,留守平壤的军队似乎是太少了一些。

但周围一些城池的军队也基本上都被已被抽调走,如今唯有从前线抽取一些士兵回来,可此刻前线高延寿面对唐军的压力,还抽走其中一部分兵力,会有功亏一篑的风险。

泉盖苏文不停思索着,最后还是决定抽调一部分兵力回来,与抵挡唐军相比,镇压都城动乱也同样重要,甚至在泉盖苏文心中,都城的安全还要更加重要。

尽管下定决心,但命令的传达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维护都城平壤的稳定,就只能靠他们这些大臣,以及此刻城中那仅剩下的数千名士兵了。

泉盖苏文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政治风格,他先是派人在城中将百姓聚集成几个部分,而后组织各大臣,带着他们到百姓人群中演讲,述说前方抵挡唐军的安市城是如何如何的坚固,城中的军队是如何如何的厉害,军队数量相比如唐军也是毫不逊色。

这样几天下来,百姓们恐慌的情绪竟真被压制了下去,平壤城中尽管还有一些闲言碎语,但绝大多数百姓却都还是安心回到自己“良民”的岗位上。

至于那剩下的闲言碎语,自然也是有办法,不要真以为泉盖苏文是那么好相与的,想当初泉盖苏文初掌权时,一下杀掉百余名大臣的场景,并没有过去多久。

城中那些还在继续传播恐慌的人,泉盖苏文直接命令士兵将其抓捕,关入大牢,等待他们的,一定不会是什么太好的结局。

仅仅数天时间,都城平壤大牢内已是关满了人,城中重新恢复一片祥和,再无任何异样情绪发出。

众人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再有一点风吹草动,百姓们被压抑的情绪必定会再度复起,而且一定会更加汹涌,再不会如这般容易扑灭。

因此,平壤急需要一批军队的支援,让百姓情绪再次爆发时,能够保证整个城池的稳定的安全,在关键时刻能够将百姓直接给强压下来。

而泉盖苏文发出的关于抽调安市城部分军队的命令,早已出发,到了半路之上。

......

安市城外,唐军驻扎地。

此刻的唐军中央大营内,却是陷入了一片争吵中。

“陛下,臣认为我们如今应当稳扎稳打,再则,我们这次远征高句丽,已收获三洲之地,足够多了,臣认为不应当再继续冒险。”一名将军说道。

“陛下,臣也赞同,此次行动风险实在太大,臣认为不值得。”张亮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倒不这样认为,此次行动若能够成功,那高句丽全境唾手可得,臣认为值得一试。”另外一名将军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也认为值得一试,臣愿意带兵前往。”周继武洪亮的声音响起,说道。

这次,为何唐军诸将会争吵的这般激烈,主要是因为就在昨天,李世民召集诸将一起讨论接下来唐军应当如何?战事应当往哪个方向继续发展?

前期诸将讨论的还好,尽管有争吵但也远不像今日这般,直到后来王权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权宁提议,此刻唐军大部队任然留在这里,负责吸引、拖住安市城高句丽大军主力,而再派一支军队直接秘密南下,直奔高句丽都城平壤。

王权宁提出这条想法的依据,就是断定此刻平壤城的守卫空虚,他们大军一旦到达平壤,便可直入高句丽都城,一劳永逸的彻底征服高句丽。但这般行动的风险也同样巨大。

若是王权宁判断有误,唐军到达平壤城后,不能顺利攻进城内,那待消息传到安市城,一旦安市城派兵援助,这支唐军就会陷入前后夹击之中,全军覆没的风险极大。

另外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唐军的行动不够隐秘,中途还没到平壤城就被发现,行动直接结束,这支唐军全军覆没的风险同样不小。

而这般行动的难点,主要就是行动需要隐秘,行军速度要快,军队的数量不能够太多,还要有一定战斗力,以确保能够攻入平壤城。

这些种种加起来确实是不太好实现,风险太大,也就造成了如今唐军诸将争吵激烈的原因。

看着下方争吵如此激烈的诸将,李世民眼角瞟了王权宁一眼,心中不免有些烦躁。

“你们都下去吧,这件事容朕好好想想。”王权宁说着挥了挥手,顿了顿,继续道:“王权宁留下。”

片刻,整个营帐内终于安静了下来,李世民、王权宁相互对望。

“这个想法是你提出来的,你好像还从来没表达过自己的态度。”李世民对着王权宁说道,语气平淡,完全没有作为一个君主的口吻。

“臣弟自然是支持行动,而且,臣弟愿意亲自率军前往。”王权宁嘴角泛起微笑道。

“哦,有把握?”

“有把握。”

“详细说说!”

“陛下试想一下,臣弟能制作出那幅高句丽山川地形图,自然在高句丽境内,是有着一些眼线的。”

“......”

“这些眼线此刻就在平壤城内?”李世民反应了过来,问道。

“正是,臣弟之所以敢提出如此冒险的计划,正是收到消息,此刻平壤城内守军不过数千人,且都陷入恐慌之中,没什么战斗力。”

“此刻,正是出兵平壤的最好时机。”

喜欢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