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

寒门状元内 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谢迁听说马文升也要提拔重用沈溪,略微有些不满,自己的孙女婿,我自己不能提拔,非要你来?

谢迁道:“马尚书的好意,小老儿心领了,但沈溪始终不成器,行事鲁莽,若此番能从西北平安归来,小老儿必当恳请陛下,将其留在翰苑,潜心做学问,教导太子,好过在外奔波,将来或可成为陛下股肱之臣,小老儿虽死无憾!”

如果马文升是在沈溪立下大功后才提出要提拔重用沈溪,那自然是很没诚意,但问题四现在沈溪即将出征,生死未卜,很大概率不但要身死甚至背负骂名,马文升还提出要拔擢沈溪,实属难能可贵。

主要是因为马文升跟谢迁一样,非常欣赏沈溪的才华,觉得沈溪是个可造之才。

“老朽不勉强,于乔说的事,老朽稍后便会去兵部询问。”马文升道。

谢迁知道,这会儿该走了,晚上他还得到文渊阁轮值,当下起身行礼:“马尚书,告辞!”

马文升没有送谢迁出府,只是站在书房门口,看着这位“小友”离去,神思不由有些恍惚……这一转眼二十三年便过去了,马文升叹道:

“如今于乔对沈溪的态度,大概跟我当初遇到于乔的心情相似,谁曾想,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当初的小伙子如今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不过,沈溪确实资质出众,将来或可继承于乔衣钵,入阁担任阁臣,也可为六部部堂,留名青史!”

……

……

沈溪抵达寿宁侯府,发现跟以往车水马龙相比,今天门庭冷清多了,略微一想,一方面有可能是京城戒严,宾客往来不便,另外则有可能是本次设宴并未大肆张扬,款待的对象多为武将。

张永的马车跟沈溪的车驾几乎同时抵达。

张永从车上下来,一路颠簸后,他显出一副“力不能支”的模样,站在那儿捶打着膝盖和腰身。

“沈大人,这位是……”

沈溪前来赴宴,张鹤龄早就知会过门子,但张永并未在邀请之列。

沈溪耐心介绍了张永的身份,寿宁侯府知客对张永有些轻视,若是换作别家,谁敢怠慢宫中的太监?指不定将来某一天就会受到皇帝重用,飞黄腾达,但毕竟这里是国舅府邸,在国舅家人眼中,太监和宫女都是皇家的家仆,并不值得尊重。

张永在宫中没有显赫的地位,如今只是作为沈溪领兵的监军,根本没放在眼高于顶的寿宁侯府门子眼中。

知客一脸冷傲:“原来是张公公,久仰了,里面请!”

换作以前担任东宫常侍时的刘瑾,或许当场就会发作,但张永脾气出奇的好,并没有斤斤计较,但越是这种看起来沉默寡言的老好人,越容易爆发。

沈溪想想未来连权倾天下的刘瑾都栽在张永手上,就因二人之间的间隙和矛盾,这位张公公绝对不像现在表现出来的这么好说话。

张永是监军,沈溪带他来参加宴席完全说得过去,只是门子要进去先通禀寿宁侯。

沈溪和张永来到前院的正堂,此时堂内有人已经等候在那儿……这位沈溪还算熟悉,正是曾随他去西北运送佛朗机炮,后来在榆溪河之战中立下战功,回到京城便受到寿宁侯张鹤龄重用的宋书。

自从西北归来,沈溪便跟宋书间并无来往,后来沈溪更是前往东南平寇,对彼此情况极为陌生。

宋书以前很看不起沈溪,但这次见到沈溪颇为客气,行礼道:“见过沈军门!”

沈溪作为边镇的巡抚,行参赞军务、总领边境军政大权之责,宋书现在就算能耐了,名义上也属于下官,见到沈溪自然是一脸恭维。

文臣领兵的权限实在太大,沈溪这次还是领皇差前去三边救援,替换的更是保国公朱晖这等重臣。堂堂国公的延绥巡抚之位被撤换,换上的不是朝中素有声望的老臣,而是沈溪,足见皇帝对沈溪的器重。

“原来是宋将军,不知如今高就?”沈溪拱手问道。

宋书一怔,没料到沈溪连他在京营中的具体职务都不清楚,但他不敢有丝毫不满,笑着回答:“沈军门贵人事忙,却还关心卑职这等微末之人……不才,如今添为团营把总!”

“哦。”沈溪点头。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三大营原本颇有战斗力,但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宗亲率三大营人马出征,结果折损殆尽,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

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各营分设都督,都指挥、把总、领队、管队等官。

十团营的出现,打破了原本三大营的建制,在各营中,都督是由勋贵来担任,都指挥负责兵马日常训练和调度,下面就是把总。当初不过是副千户的宋书,现在已是正千户,麾下统领千人,可谓风光无限。

沈溪笑了笑,说道:“宋将军才华过人,将来一定高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要多谢沈大人的提携,若非家中有事,这次还真想与沈大人一同出征,上疆场赚取军功!”

宋书笑着说道,变相告诉沈溪,这次他不会随军出征,显得非常遗憾,但其实心里更多的是庆幸,上次跟沈溪出征就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混出个人样来,再跟沈溪走一趟,不死也残了。

好运不会有两次,所以他这次打死都不会跟沈溪一起去。

沈溪心想:“带宋书这种见利忘义的小人去西北,遇到困难就唱反调,一路平顺就扯后腿,这种人要来何用?还不如找几个老实本分的武夫,不用会别的,只要能听懂人话,战场上别一开战就当逃兵就好。”

沈溪坐下来,不多时,外面又零星进来几名京营武将,跟宋书官职差不多,均为把总、领队,再往上的都指挥基本不敢来参加这种宴席,更低一阶的管队也不会被张氏兄弟器重。

这几人,跟宋书性格一脉相承,知道沈溪身份后都上来恭维巴结,满嘴都是“久仰”,但其实只是想在沈溪面前混个脸熟,说不定沈溪将来功成名就,他们能得到一点福荫。当然,他们现在更坚信跟随寿宁侯和建昌侯更有前途,毕竟这是执领京营的国舅爷。

沈溪对这几人没什么念想,连名字都懒得去记,在他看来,无论最后哪个跟着他出征,效果都一样。

沈溪对应付宋书这类扯后腿、唱反调、贪财怕死的京营将领已有经验,指望这些兵痞太过困难,只能用各种方法来“胁迫”这些人听命便可。

一干武将都在跟沈溪搭讪,沈溪有一句没一句回应着,所说无非是自己在东南平匪的往事。

眼看即将入夜,知客又出来道:“几位,侯爷已在偏厅设宴,诸位请移步!”

沈溪与张永坐得很近,当下做了个请的姿势,与张永并肩往偏厅行去,进去后只见张延龄坐在主位上,并不见寿宁侯府主人的面。

“侯爷!”

诸人见到建昌侯,俱行礼问候。

沈溪也随众人拱手,但他连嘴都懒得张开。张延龄站起身,一脸阴测测的笑容:“诸位将军,家兄突然有要务处置,暂且让本侯主持饮宴,相信他不多时便会过来!诸位,请,沈中丞,请吧!”

沈溪从右副都御史,晋升为右都御史,临时领的是正二品的差事,当然不会长久,只是临时性质,就好像他在东南三省督抚位子上所领正三品右副都御史一样,回到京城却连个实缺都没有,就是个空头职务,俸禄照领,但俸禄外一粒米的奖励都没有,吃的是死俸禄。

沈溪看不上每月多的那几石米,就算做到阁臣,家里吃喝用度都不愁,还是要获得正式的官位才是正途,即便不能当京师的六部侍郎,调去南京当个六部侍郎也不错,不能进内阁,至少也让回东宫为讲官,跟太子可以走得近一些。

跟门子的态度一样,张延龄眼高于顶,好似压根儿就没见到张永。

张永对此并不介意,但问题是他本来准备坐在沈溪身旁,但临时给他所加席位,却是在末席,张永只能临时挪步到末席就坐,等他抬起头看向张延龄时,脸上带着一种自惭形秽,赶紧将头低下。

或者能选择的话,张永宁可站着,也比坐着自在。

宋书在几人中比较得张鹤龄器重,笑着问道:“不知寿宁侯有何事要做?”

张延龄脸一板,喝道:“宋将军,这是你应该问的吗?”

宋书悻悻地不敢说话,沈溪却接过话头:“建昌侯,不知本官问是否合适呢?”

这个时候沈溪居然替宋书撑脸,让张延龄实在意想不到,他本以为沈溪还跟以前一样是个随便捏的软柿子,现在他猛地反应过来,意识到沈溪已经“惹不起”了,因为这会儿沈溪不再只是个没实权的东宫讲官,而是在东南沿海闹得鸡犬不宁,如今又准备带兵去西北闹腾的延绥巡抚,封疆大吏。

张延龄或许是被沈溪给气着了,咳嗽几声,道:“沈中丞,有些事即便是你也不能过问,京师戒严,家兄承载的是京畿安全重任,你不过一边关的巡抚,岂有干涉之权?”

一句话,就让饭桌上的火药味浓起来。

*************

pS:第三更到!

天子汗颜,没有完成四更的承诺,但确实努力了,先厚着脸皮求求订阅、推荐票和月票,然后忏悔去也!未完待续。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