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二〇八章 你们觉得我怎样?

寒门状元内 第一二〇八章 你们觉得我怎样?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京城,谢府。

谢迁在内阁值守,一天一晚没睡觉,第二天早晨回到家时已疲惫不堪。但他回来仅仅只是交待两句,便要再度离家。谢迁刚跟徐夫人交待两句,告诉徐夫人这几天他不能回府,便看见儿子谢丕带着书本进到书房。

谢丕行礼,得知老爹回来后要再走,当下问询:“父亲,为何这般行色匆匆,莫非京城发生什么变故?”

谢迁休息不足,未免心浮气躁,情不自禁喝斥:“朝中之事与你何干?认真完成你的备考便可!”

谢丕被父亲喝斥,顿感颜面无光,他到底已是二十一岁的人,儿子都有了,但在谢迁眼中,仍旧是个长不大的稚子。

但作为儿子却无法反驳父亲,谢丕只能无奈地恭敬领受。

谢丕正要离开回后院读书,只见管家进来,向父亲奏禀:“老爷,吏部马尚书和兵部熊侍郎来了!”

谢迁眉头一皱,语气不善:“又是他二人,是觉得我还不够心烦?家里不用准备饭食了,我这就走,这几日我不会再回府,若京城被贼寇围困,记得将府门闭紧,同时高度戒备,以防流民进府!”

徐夫人惊讶地问道:“老爷,贼寇打到京城来了?”

谢迁道:“妇道人家,多问无益,早些安排,别等事情发生再作准备,那就来不及了……另外,趁着这两日还算太平,府上有什么需要采办的,别拖延下去了。家里有什么珠宝玉器,也都早些变卖。”

盛世珠宝乱世黄金,一逢乱世,珠宝玉器就贬值很厉害,谢迁是个顾大家也顾小家的人,他既然提前知悉情况,自然不会坐视自家的财货贬值,回家来打个招呼算是规避风险。

谢迁出了书房,来到前院,一眼便见到马文升和熊绣,心里气顿时不打一处来,暗忖:“在朝中你们便念叨个不停,现在好不容易回趟家,又跑来烦人……沈溪小儿生死未卜,我小孙女如今可能已做了寡妇,你们怎么就不理解我现在的心情?”

马文升老远便跟谢迁打招呼:“于乔,此番我是来跟你来说说京畿防备之事!”

熊绣显得颇为低调,落后马文升一步,神态恭敬。

“我急着赶回内阁,有什么事情路上说吧!”

谢迁一边说话一边出了府门,随口问道:“有何事不能在朝中谈,非要到老夫府上?二位难道不需回府交待一番?”

三人中,谢迁年岁最小,却自称老夫,熊绣感觉老脸有些滚烫,马文升反倒不怎么介意,依然微笑以对。

熊绣连忙行礼:“刚回过府,已对府上知会。”

“那就是了,北寇大军压境,刘尚书尚在宁夏镇等候论功行赏,二位不去酌情拟定受赏名册,何故来老夫府上?”

谢迁冷嘲热讽,埋怨马文升和熊绣等人将沈溪给“害了”,之前他一直将沈溪当成自己接班人进行培养,谁知道沈溪领兵出征后提出的建议,朝廷全都不采纳,导致最后被围土木堡,想必这会儿已经城破人亡。

熊绣想说点儿什么,但被马文升阻止。

马文升了解谢迁这“小友”的脾气,朝中那么多顶级文臣,最任性的非谢迁莫属。

“于乔,这里不便说话,咱们一起去文渊阁吧。”

马文升知道要说事,必须先安抚好谢迁的心情,他可不想在这种需要一心对外的时候文臣间产生隔阂。

谢迁一甩袖,没上马车,与马文升和熊绣一路步行往东华门而去。

当前马文升最关心的,是谢迁对于鞑靼兵进京城的看法,边走边说道:“于乔之前对于战局多有卓识远见,抛除沈溪之于乔的影响,于乔作为兵部尚书,也该肩负调兵遣将之责!”

谢迁侧头打量马文升,神色怪异:“刘时雍如今尚在三边,调兵之责,几时轮到阁臣肩负?马尚书之前不是兵部尚书?”

马文升是前任兵部尚书,谢迁却是“现任”兵部尚书。

弘治帝对阁臣礼遇有加,朝廷对内阁大学士的器重到弘治朝已开始走向登峰造极,本身内阁大学士官品不高,正五品就可以入阁,这使得阁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人尊敬,弘治帝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等官职,如此一来地位马上改观。

谢迁的兼差,就是兵部尚书。

但朝廷却有专职的兵部尚书,军机之事,谢迁自认管不着,但这会儿兵部尚书刘大夏不在,马文升就想推谢迁出来主事。

马文升道:“老朽年老体迈,老眼昏花,不堪当此大任,免得误国误民,那时老朽将成为千古罪人!”

谢迁怒视马文升一眼,心想:“好你个马负图,自己怕成千古罪人,难道我就不怕?你说你老眼昏花,我现在也不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大家最多半斤八两,你想让我来当这苦差事,门都没有!”

谢迁推脱道:“老夫才疏学浅,万万不能胜任,马尚书若要对朝廷举荐,另选他人为好,或者以刘少傅为主兵之人!”

马文升没好气地说:“于乔,你真认为刘阁老乃是合适人选?”谢迁当然不觉得刘健是合适人选,因为这两年刘健在其位不谋其政,完全是靠声望和威严才强留在现在的位子上,而具体差事基本是他和李东阳在做,谢迁对此早有怨言。

但敢怒不敢言,主要皇帝对刘健更为器重和信任,认为刘健才是传承帝位时最好的主持大局之人,朱祐樘留刘健在朝,主要是为朱厚照登基作准备。

到了嘴上,谢迁话可就不一样了:“刘公断名声早已在外,除了他可以一锤定音,满朝文武似乎只有马尚书你才有这威望吧?”

谢迁说这话,意思是,如果你不推荐刘健,那就自己来,反正你们中间得选一个。

二人对话近乎争吵,让跟在后面的熊绣多有不满。

熊绣琢磨:“我身为兵部侍郎,精通兵法韬略,刘尚书不在京城,军机大事不该由我主持么?”

熊绣心中这么想,但却不敢说出来,毕竟他只是正三品的侍郎,跟眼前两位没法比,谢迁虽是内阁大学士,并非部堂,却是翰林出身,论皇帝的器重,谢迁在朝中那么多大臣中,绝对排在前五名。

马文升并不想推荐刘健,三人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东华门,刚刚进宫,便有司礼监的太监前来迎接。

没走多远,便见到一个队伍迎面而来,谢迁看了一眼,神色略显尴尬,前面来的赫然是太子一行。

“谢先生,马尚书,你们这是去哪儿?”

朱厚照眼尖,见到当前的谢迁和马文升,马上过来打招呼。

“参见太子殿下!”

马文升和谢迁恭敬行礼。

朱厚照笑着一抬手:“二位爱卿免礼,本宫知道鞑子杀到京城,今日商谈乃是主持大局之人选吧?”

谢迁想了想,坦然相告:“回太子殿下,正是如此。虽有七位大臣共同参议军机大事,但国难当头,必须要有人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蛇无头不行,陛下罹患疾病,当有人替君分忧!”

朱厚照郑重点头:“谢先生果真是我大明忠臣!”

这评价太高,让谢迁一时五味具杂。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忠臣”,因为他之前用请辞的手段威胁皇帝,说只要皇帝派沈溪去西北,他就辞官不做,甚至以死明志。

马文升眯眼打量朱厚照,问道:“不知太子有何人选?”

朱厚照好似早就在等马文升问这话,嬉笑一下,道:“马尚书,本宫这里……的确有个人选,而且本宫认为他才是最合适的,如果可以的话,还请……两位帮忙说和!”

谢迁差点儿脱口问是谁了,但一琢磨,朱厚照推崇有加的沈溪不在,难道朱厚照想推出两位国舅爷?

马文升道:“太子说的是……”

朱厚照咧嘴笑了笑,拍拍胸口:“两位卿家,你们觉得……本宫怎么样?”

饶是马文升和谢迁已有思想准备接受太子的一些荒诞之言,听到这话还是不由对视一眼。

从道理上来讲,皇帝重病不起,让太子,同时身为监国的朱厚照主持大局,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甚至可以说除了朱厚照外别人都不合适。

但问题是,现在不是找人出来坐镇中枢,而是找能做实事的,要奔走于兵部、五军都督府、京营、九门防务等处,做出合理安排,深入军中鼓舞士气,战时,此人更要承担阵前指挥重任,就好似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一样。

当时景泰皇帝主持大局,但真正负责人还是朝中大臣,皇帝在国战中只是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谢迁婉拒:“太子殿下,您……怕是不太合适。这京城之地,您除了皇宫外,别处……都未曾去过,对于九门防备不甚明了,如何能当此大任?”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