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别

寒门状元内 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别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h?f?m3`??s??bn?;??aK???b?-8{67十,刘大夏回朝。\r

当天上午,朝廷派出由内阁次辅李东阳领衔的庞大欢迎队伍,前往西直门恭候。\r

刘大夏之前一直坐镇宣府镇城,此番回朝走的是土木堡——居庸关一线,在参观沈溪当初抗击鞑靼人而精心构筑的坑道防御体系之余,顺道视察居庸关防务。\r

因鞑靼人已由张家口堡一线撤出宣府之地,刘大夏还担负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征调民夫修补内外长城以及各大关隘,但因朝廷缺钱粮,这其实是给户部出难题。\r

被鞑靼人摧毁的内外城墙和重要关隘,必须要尽快修补,否则宣大地区和延绥、宁夏等地便成为不设防状态,鞑靼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边民不得安宁,发展民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r

沈溪非常庆幸自己没有被文官集团器重,不然无论是安排他去三边或者是宣大之地督造修筑城塞,还是留在京城户部帮忙筹措钱粮,都会让他心力交瘁。\r

沈溪作为对鞑靼之战的绝对功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起刘大夏功劳更大,但在当天却未被朝廷安排出席盛大而隆重的欢迎仪式。\r

这天沈溪留在家中,专心致志为朱厚照整理自己在土木堡一战中因地制宜使用的一系列战法,并从兵法角度为朱厚照解析,分析每一战面临的困难、如何应对以及最终战果,把他当时的心路历程都说了出来,让朱厚照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战场上的氛围。\r

对于培养大明太子,沈溪可谓是尽职尽责。\r

尚未到中午,有客人前来府中拜访。\r

因为听传报的丫鬟说来人身着官服,沈溪以为是朝廷派来宣旨或者跟他有公务来往的官员,结果见到人,才知道是刘大夏先期派到京城打点的使节,此番专门前来拜访沈溪,转达刘大夏的交待之言。\r

刘大夏没有给沈溪写信,因为若是信件落入有心人手中,或许会拿来作为攻讦他和沈溪暗中勾连的证据。\r

刘大夏派来的人是边军中的长史,年约三十出头,之前在延绥巡抚案下任职,顶着个从七品的官衔。\r

来到正堂,使者看到沈溪后,赶忙上前行礼:“沈大人,刘尚书让卑职前来,跟你说一下骑兵调度之事。”\r

沈溪稍微琢磨了一下,问道:“有什么问题吗?”\r

之前林恒、王陵之这路骑兵,几乎是边军中硕果仅存的骑兵队伍。刘大夏得知沈溪坚守土木堡,一再击溃鞑靼人的进攻,知道沈溪有能力回援京师,便将骑兵派出,交由沈溪指挥。沈溪终不负刘大夏所托,在京师遭遇危险前,及时杀回勤王,最终解了京城之围,而后这路兵马衔尾追击鞑靼人,克复紫荆关、广昌、蔚州等一系列重要城池,最后在宣府镇城跟刘大夏部兵马汇合。\r

刘大夏先放出骑兵的指挥权,最后又将权力收回,在这个过程中,沈溪固然显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卓绝才能,但也体现了刘大夏审时度势的能力,还有刘大夏对于沈溪的绝对信任。\r

使者道:“刘尚书言,关于骑兵战功,兵部尚未拟定,请沈大人代为拟写奏疏,将奏疏转呈三边总督衙门,骑兵于此战功勋,一律纳入延绥巡抚沈大人帐下兵马计功,三边总督衙门不敢窃取功劳,刘尚书会亲自跟陛下奏禀此事!”\r

乍一听这话,沈溪觉得刘大夏是要卖给人情给他,把功劳尽皆送出。\r

但仔细回想,骑兵获得的功劳,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就算功劳全部归了自己又如何,朝廷都没准备将自己留在京师,依然让自己到南方担任督抚,刘大夏这么做其实有点儿画蛇添足的意思。\r

“不必了!”\r

沈溪当即回绝,“该是谁的功劳,便是谁的,边军将士浴血奋战打出来的战果,本官不敢居功。本官只是领京营将士,到土木堡转了一圈回来罢了!”\r

使者笑道:“沈大人太过谦虚了,这一战中,您先是据守土木堡,牵制大批鞑靼兵力,后来又领兵勤王,解了京师之困,乃是此战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r

“刘尚书早前已上疏陛下,请陛下重赏沈大人。”\r

“我边军将士也感念沈大人恩德,若非沈大人连续消耗鞑靼兵马,京师必遭危难,我边军将士即便一死也难以赎罪!”\r

之前沈溪以为刘大夏跟他之间只是“客气”一下,跟他说两句好听的,主要意图是让他见好就收,突显边军在这一战的功劳。但现在听完使者的意思,刘大夏对他赞誉有加,分明是真心实意要把他树成首功。\r

沈溪微微摇头,轻叹道:“你回去跟刘尚书说,大可不必如此谦让!”\r

来人脸色变得郑重,道:“沈大人,这不但是刘尚书之意,也是是我三边乃至宣大之地将士一致的看法。之前帐前议事,刘尚书的提议得到军中将士一致赞同,您不当这首功,实在说不过去!”\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沈溪心想:“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果然不同。在文官集团,那些自诩为大明栋梁的文臣极力打压我的功劳,而到了武将集团这边,即便我不主动提,他们也心甘情愿为我向朝廷表功!”\r

刘大夏是文官,善于用各种手段平衡各方势力,但他如今代表的是武将集团的利益,自然得遵从麾下将士的意志。\r

沈溪之前对刘大夏并未抱太大希望,主要原因是弘治十三年榆溪河之战,刘大夏对他的功劳一再打压,以至于让他并未享受到功臣的荣光,但这次刘大夏一反常态,大出沈溪的预料。\r

是否排首功,对于沈溪来说意义不大,现在他只确定了一件事,武将集团站在他这边。\r

朝廷论功行赏,其实是赏罚分明的体现,刘大夏保证沈溪的利益,是在帮朝廷收拢将士之心。几年前榆溪河之战后,沈溪在边军将士心目中的地位就很高,而经过此番对鞑靼一战,边军将士更是将沈溪敬若神明。\r

在这种情况下,刘大夏把沈溪推出来作为首功,让麾下将士觉得他大公无私,也方便他为朝廷收拢军心。\r

沈溪送走刘大夏派来的使节不久,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出现在家门前。\r

送礼的基本都是在京有关系的边军将领,这些将领人未回京城,却通过随刘大夏派回来打前站的人,把消息带到京城,让京城的家眷给沈溪送礼。\r

这些礼,并非出自边军的战利品或者战功犒赏,而是出自这些将士的家财。\r

刘大夏于午时二刻回到京城,然后在李东阳等朝臣的簇拥下,风光前往皇宫面圣。\r

而沈溪在这天下午,接待了六七波送礼的客人,虽然送来的礼物未必价值连城,但也都价值不菲。沈溪想拒绝,但各家都把礼物送来就走,留下名讳,却不提任何求沈溪办事的意思。\r

显然这些个边军将领,主要是感念沈溪恩德,而不是请托办事,他们送沈溪礼物,还有一层意思是不想落于人后,沈溪连续立下大功,将来在朝中必然前途似锦,多巴结一些总归没有坏处。\r

*************\r

pS:昨天晚上回到家到现在,天子一直晕晕乎乎,连续坐飞机,再加上旅途劳顿,天子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一直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希望尽快找回码字的状态!\r

另外,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间,本书将在qq阅读客户端和起点读书客户端限时免费7天时间,一点小福利,也算回报一下这么多年来众多书迷对天子的主持,喜欢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载客户端看起来~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