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还是招抚

寒门状元内 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还是招抚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六月初三,湖广都指挥使苏敬杨一大早便带着战报来总督府请示,恳请沈溪率兵出征,一次性将湖广之地的叛乱根治。

“……沈大人,湖广两司,外加地方巡检司兵马,数量在二十万左右,而叛乱的贼人最多的也不过七八百,跟盗贼几无差别,如此还任其逍遥法外,实在令大明军队蒙羞,您身为节制两省军务的总督,不能坐视不理啊!”

沈溪打量苏敬杨一眼,心想:“这话说得轻巧,平叛本来就是地方行都司和都司衙门的事情,怎么出了事情老是推到我身上?我看全是朝廷把你们惯出来的毛病,有事就请示,本来自己能解决的小毛病,因为拖沓,最后演变成大问题。”

沈溪反问道:“本官如何坐视不理了?难道让本官亲自领兵去地方平叛?”

这下苏敬杨不知该怎么说了。

都司衙门主要负责驻守城池和地方,而行都司才专门针对地方部族势力的军事机关,沈溪之前已派人去行都司传达命令,增派兵马前往湖广西部和南部平叛,顺带还划拨大批军粮物资供应军队所需。

至于这笔钱粮最后用在了何处,沈溪不清楚,但以地方贪污成风来看,很有可能被各级官员给雁过拔毛,能真正用于军队的可能连总数的一半都不到,这就是大明官场最神奇的“漂没”。

对此,沈溪鞭长莫及。

大明官场**,已到腐蚀根基的地步,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大势如此。天下乌鸦一般黑,沈溪不能把湖广文官武将整个换上一轮,只好见招拆招,很多不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待慢慢解决。

沈溪叹道:“湖广二十万官军,却被少量部族武装打得满地找牙,说出去都丢脸,但本官又能如何?”

“如今本官留守武昌府,身上有朝廷交付的重任,怎么能轻易抛下一切,到一线去领军作战?如今要平息地方叛乱,最好以招抚为主,再辅以军事打击。本官准备派人前去安抚各少数民族,苏将军可有好的人选供参详?”

苏敬杨怔了怔,感觉自己跟沈溪说的不是一件事。

他分明是来提请出兵,而沈溪说的却是不出兵,而是派人“劝降”。在苏敬杨这样的武将眼中,居于山野的少数民族并非王化之民,而是生番,野蛮人,必须要用武力镇压,哪里有跟他们讲道理的空间?

苏敬杨赶紧全解:“大人,番民不知教化,还是出兵征讨为好,官兵们可都眼巴巴看着您,随时听从您的调遣啊!”

湖广二十万驻军,说白了大多是负责耕田种地的卫所兵,天下承平已久,各卫所深处内地基本难以碰到战事,平日连操练都很少,跟边军比起来,战斗力远不止差一筹那么简单,这些兵马平时连剿灭山匪都成问题,应付大规模的叛乱战争更感吃力。

沈溪从来没指望靠湖广地方兵马做出什么成绩,就算他是湖广、江赣两省军队名义上的总指挥,也不想在地方少数民族叛乱这种事情上多掺和。

酷暑到来,湖广之地随之迎来丰沛的降水,南方江水两岸夏季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防洪,这是沈溪以前所没接触过的差事,布政使司那边已经多次给总督衙门来函,希望尽快跟朝廷申请防洪款项。

在这种情形下,沈溪更不想冒着高温,带着兵马去湖广西部和南部这些在大明尚且是蛮荒之地的地方打仗。

沈溪心想:“别等战事打到一半,我自己先因为遭受蛇虫鼠蚁叮咬,或者山林瘴气中毒倒下,那就太不明智了。现在朝廷又没逼我去平乱,我只需要远程遥控指挥即可,朝廷如果命令我统兵,到时候再走一步看一步。”

因为湖广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叛乱,未影响到大明核心利益,只要地方上尽快平息战火便不会有麻烦。

沈溪作为湖广、江赣两省总督,要做的便是调兵遣将,保证后勤补给,以他为人处事的老练,当然不会为了一点民族纠纷而领兵征战。

这种战事,胜利了朝廷也不会记下功劳,还会在史册中镇压民族起义刽子手的骂名,要是输了,那更是丢脸,或许会遗臭万年。

无论苏敬杨怎么说,沈溪始终不为所动,说不领兵就不领……让我调度一下兵马可以,想让我亲自上阵,没门儿!

我还等着老婆孩子来湖广跟我团聚呢!

沈溪对苏敬杨道:“苏将军回去后,多研究一下湖广地区的地势地形图,有什么好的图册,也给本官这边送一些过来,本官好研究一二。初来乍到,本官对地方不甚了解,贸然出兵非常危险,知己知彼方为上策。况且夏季多雨季节已来临,本官要将注意力放在防洪上,无心军旅之事!”

苏敬杨紧张地说道:“大人,难道地方安稳,不比防洪来得重要?”

沈溪板起脸:“地方安稳,只涉及到湖广西部和南部一两个府,地方上尚且有数万兵马镇守,叛军断不至于北上杀到湖广腹地。而湖广乃是我大明粮仓,今年夏天已经连续连下了几场豪雨,如果后续雨水不停,必然要闹洪灾。湖广遭灾,粮食减产或者绝收,那全天下的百姓当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明刚建立那会儿,尚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

但随着江南工商业日益发达,城市的膨胀侵蚀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大量良田用于种植桑树、茶叶和棉花,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导致长三角地区的粮食种植直线下降,而湖广则由于连续开发,逐步成为全国粮食的主产地。

靖难之役后,南粮北调逐渐成为一项传统,但由于长江中游区域一直饱受水灾困扰,该地区能否风调雨顺,全看天意,一旦湖广遭灾,粮食调度不出去,全国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可能就吃不上饭了。

苏敬杨听沈溪的意思,不想亲自领兵出征,他不敢多嘴,赶紧叫人为沈溪准备一些湖广西部、南部的图册和府志、县志,让沈溪充分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顺带按照沈溪的吩咐,安排地方卫所、千户所日常屯驻和练兵。

苏敬杨很识相,他知道这时代文官至上,跟沈溪较劲儿不明智……沈溪能帮他的地方太多,随随便便上个奏本,夸赞一下地方都司衙门做事妥当,朝廷就会记住苏敬杨的功劳。

苏敬杨跟其他地方将领一样,一心想跟着沈溪建功立业。

在这之前,只有边军体系才能栽培出王公贵胄,而地方都指挥使因为并非世袭,苏敬杨很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争取到公侯世卿,所以才会极度渴望沈溪领兵出征,他才好跟着沾光。

沈溪有意组建一支由总督衙门直接统辖的兵马,苏敬杨心想,既然这位新任两省总督对于地方平乱的事不那么上心,那就干脆帮总督衙门组建一支军队。

沈溪作为两省总督,有直接统兵权,就算朝廷不给沈溪组建兵马的诏令,沈溪也可以自行组建兵马,甚至可以任命一些将职,同样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认,这就是著名的“标兵制度”。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