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四二〇章 权力核心

寒门状元内 第一四二〇章 权力核心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这段时间谢迁安心留在家中,除了回京那天见过刘大夏一面,再就是接见前来谢府问候的王华,但王华很识趣,没有问谢迁南下目的。

但今日李东阳登门,谢迁便感觉压力巨大。

因李东阳年长两岁,在内阁的地位又比谢迁高,二人虽是至交好友,但谢迁觉得自己的事情很难瞒住李东阳,心里实在没底。

李东阳带着礼物而来,一幅他自己画的山水画,上门题有一首小诗《蓟门烟树》:蓟丘城外访遗纵,树色烟光远更重……这是李东阳三个月前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叫好声不绝,带着这幅画上门,足以显示其诚意。

除此之外,上门还得有个由头,李东阳打着的名号是内阁有要事无法决断,特前来跟谢迁商议,他拿来的奏本,全都是这段时间陆续被司礼监驳回的票拟,足足有五六份之多。

老友登门,谢迁再怎么忌惮,也只能以礼相待。

谢府书房,未等李东阳开口,谢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宾之此番前来,叙旧可以,问奏事也可,但唯独不可谈及某南下公事。若宾之执意而为,现在便可离去,因为某绝对不会透露只字片语!”

李东阳老谋深算,施施然坐下:“愚兄此番前来,乃问计贤弟奏本事……于乔不在京这几月,内阁运转迟滞,有许多公文积压,少了以往那种如臂使指的流畅自如感。内阁离不开于乔,望贤弟早日回归……”

李东阳平日不太喜欢恭维人,但这次他把谢迁捧得很高,表示谢迁在内阁不可或缺。

谢迁心情略微放松,接过奏本,一份份细细端详,顿时觉得这工作无比熟悉……这正是他以前每天都要做的,朝中大小事情都要做出批复,等于是代天子处理政务,俨然是以一人决定天下事,有一种天下大势尽在掌控中的错觉。

看完奏本,谢迁摇头感慨:“不知觉离京数月,再接触奏本,竟有亲切之感。做了半辈子翰林官,突然外出执行公务,心力交瘁,方感觉做阁臣其实也不错!”

李东阳好奇地问道:“莫非于乔南下,有什么秘辛不成?做的工作跟阁臣全不相干?之前陛下可不是如此说法……”

谢迁正要矢口否认,突然想到,皇帝从未对他到地方做什么事向朝臣有过交待,现在李东阳分明是在套他的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心想:“还好我脑子里有一根弦,时刻提醒,这才没中宾之的圈套!”

谢迁整理了一下思绪,笑着说:“若宾之想诓骗某,骗取口风,请免开尊口!某这几月虽然奔波劳碌,但所做大抵对家国有益,并非是被投闲置散。倒是宾之在朝中协助刘少傅主持票拟,劳苦功高……”

此后,谢迁便对自己南行之事三缄其口,无论李东阳怎么旁敲侧击,都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东阳就算猜出太子真的南下了,而谢迁也的确为找寻太子出京,但没有谢迁的“口供”,光靠猜测无济于事,根本没法证明太子胡作非为。

说查明真相是为太子着想,可以让皇帝加强对太子的教导,让太子循规蹈矩,不再犯错,但其实是为突显文官集团在朝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刘健和李东阳都是有私心!

谢迁也有私心,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帮助沈溪,扶持太子,辅佐皇帝。若保守秘密便能维护皇室尊严,维护朝局稳定,谢迁自然怎么都会努力做到。况且,随时跟皇帝站在一条线上,自己的仕途也能落得个善始善终,不至于被迁怒。

至于刘健和李东阳是否会被朝廷怪罪,那又另当别论了。

谢迁回朝,对于沈溪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此他在国家的权力核心层又重新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之前沈溪发到京城关于湖广地方叛乱的奏本,终于有人可以为他票拟,交由司礼监定夺,再由朝廷下发公文,让地方上筹措粮草物资。

但实际上沈溪已提前上路,有没有新的粮草辎重在他看来已不那么重要,毕竟兵马已向宝庆府进发,再谈粮草的问题有些来不及了。

而且,沈溪始终认为,手头上这些兵马已足够应对地方叛乱。

一位总督,两位都指挥使,就差把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一并叫来,凑一桌麻将了,堂堂两省总督亲自前来湖广西部和南部平叛,原本就有大材小用的嫌疑,连沈溪自己也觉得有些憋屈。

我好歹是在宣府和京城跟鞑靼人交战,金戈铁马立下赫赫战功的大人物,你让我来大明犄角旮旯的荒山野岭,跟地方少数民族叛军交战?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但沈溪治下出现叛乱,且当初朱祐樘让他到南方履职时,明确指出湖广可能会有乱事需他平定,现在连州府都已失守,如果他再不上阵实在说不过去。

下摄市,沈溪把王禾和苏敬杨送上路后,自己也带着从两省军队中抽调的四百兵马,轻装上阵,慢悠悠向宝庆府进发。

沈溪走的是衡州府一线,在他看来,走湘乡最大的问题是后半程不好走,需翻山越岭,道路甚为崎岖,虽然走水路好一点儿,但由于资水水流湍急,落差有些大,逆流而行尤为危险,所以他宁可绕远路,人也舒服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七月初八,沈溪一行抵达衡州府。

在蒸水埠巡检司驻地,沈溪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叛军在衡州府西南面的永州府东安县扫了一圈,便龟缩回了宝庆府南部的新宁。目前,接到湖广都司衙门命令,衡州卫、永州卫兵马早已集结,整装待发,沈溪要调动兵马仅是一纸公文的事情。

至于王禾从南路向宝庆府进发的人马,是在三天前,也就是七月初五过的衡州府,沈溪大致推算了下,以王禾进兵的速度,八天内赶到宝庆府城应没多大问题,就看后半程是否顺利了,如果遇上塌方和泥石流等问题,会有一定麻烦。

衡州知府陆源亲自到靠近官驿修建的军营拜见沈溪,当看到沈溪这个主帅身边只带有四百兵马,有些震惊,他原以为王禾领了两千兵马过去,沈溪这个殿后的主帅怎么也会带五六千人,他以这个作为标准为沈溪部准备好了犒赏物资。

沈溪解释道:“让陆知府费心了,本官虽亲临战场督战,但真正领兵之人乃是两位都指挥使,他们才是我大明军队的中坚,而本官带的这点儿人马,最多只是到前线为他们摇旗呐喊……”

陆源虽然不像军中将士对沈溪那般推崇,但也知道沈溪这几年立下战功无数,到湖广属于屈才,当下道:

“沈中丞太过谦虚了,东南和宣府、京城几战,沈中丞居功至伟,下官虽在偏远贫瘠之地任职,却也听闻沈中丞的赫赫威名。有沈中丞亲自率部前来地方平叛,料想地方乱事会在旬日内平息……”

沈溪笑道:“那就承陆知府美言了……唉,目前前方所有情况都是一团迷雾,本官实在不敢做如此妄想啊!”

二人亲密交谈,陆源有意无意提及沈溪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的经历。

其实在陆源这样进士出身的官员看来,沈溪凭借着翰林官的身份,根本就不用走军旅之途。

以沈溪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几可跟尚书、侍郎等朝官平起平坐,更别说是沈溪将来返京回归权力核心后,以其跟太子的良好关系,有很大的几率位极人臣,陆源为自己将来的仕途,打定主意要跟沈溪搞好关系。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