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议

寒门状元内 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议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朝堂上,谢迁一心要帮沈溪争取粮食物资,以至于不在意公然跟刘健和李东阳唱反调。

谢迁突然出列:“萧公公,难道你不知道,战场上可以战养战?既然百姓和官府的粮食皆不可轻动,自然要从叛军手中获取,刘少傅是这意思吧?”

谢迁说出这番话,旁人都知道他生气了。

之前几年,尤其西北大战爆发前几年,朝堂上大小事情都由谢迁负责,俨然是无冕的宰相,谁知战事开启,风云突变,刘健和李东阳将老友排挤出核心决策层,谢迁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谢迁的话说完,以刘健的身份,自然不会跟谢迁争论什么,李东阳却正色道:“谢尚书的话,不正是如今沈溪在西南应该做到的吗?”

谢迁说的是反话,带着质问的语气,语气很不中听,但被李东阳接过话茬,直接正面予以肯定,好似谢迁站在他一边。

谢迁心头火起,瞪大眼睛,大有跟李东阳死扛到底的意思。萧敬赶紧站出来打圆场,道:

“两位阁老,作何要做这无谓的争执?陛下不也是想将诸位来,商讨一下平叛兵马的粮食问题?若没有粮食,这场仗实在没法维持,诸位大人以为呢?”

吏部尚书马文升笑了笑,道:“萧公公说的极是!”

朱厚照听了不太满意,好似自己完全被人忽略,他声音加大几分:“知道没有粮食没法打仗,朝廷不想办法,就这么空口白话,实在让人心寒。沈卿家在西南为国效命,原本就已很辛苦,难道连最基本的粮草都要自行解决?那朝廷干脆什么都不管,把国土也分封给下面的大臣得了!”

之前朱厚照说的话尚算中肯,一针见血,但说到后面,就有些胆大妄为了。

萧敬赶紧提醒:“太子殿下,您……您可要慎言啊!”

朱厚照生气地道:“慎什么言?本宫说的不是实话?你们这不管,那也不管,说得好像西南不是大明的土地,你们可有想过,一旦叛军摧城拔寨,国土沦丧,那到底是沈卿家的责任,还是在场诸位的责任?”

刘健冷冷打量太子一眼:“身为臣子,为国效命乃本份,若有差池,前方统兵之将自然要背负责任!”

刘健表明一个立场,钱粮就是不调拨给沈溪,但若西南战事出现任何问题,全是沈溪的责任!

我们什么都不管,前方好歹都由沈溪自己承担,管他怎么完成朝廷交托的重任,只要最后把仗打赢便可。

朱厚照咬人的心思都有了,正要跟刘健争辩,朱祐樘突然大喝一声:“住口!”

一句话,让寝殿瞬间安静下来。

众大臣和太子争吵得再凶,也不能作数,最终的决定权落在皇帝身上,皇帝说调拨就调拨,说不调就不调。皇帝一直生病,现在召见大臣,而臣子却跟太子争执,这对皇帝有大不敬之嫌。

萧敬原本想出言劝慰几句,听到皇帝的话,赶紧行礼:“陛下,您有何吩咐?别太着急……”

朱祐樘咳嗽许久,这才抬头打量在场大臣,道:“西南战事已持续数月,那里地广人稀,蛮夷叛军杂而散乱,放任何人去平,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沈卿家在前方平叛,朕若置若罔闻,是对臣子不义!”

刘健道:“陛下,不当如此说……”

朱祐樘抬手打断刘健的话:“你们或许不这么认为,但朕却不然。诚然,如今朝中府库奇缺,西北用度占据消耗七成,然西南之乱,也当尽快平息,长久则会生变。”

“诸位卿家都是我大明重臣,岂能为国事伤和气?你们的职责,在于维护朝堂稳固,朕如今身体不好,朝事还多要仰仗众位卿家……”

皇帝说自己有病,按照道理,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就要识趣,不能在朝堂上跟他和太子争执,不然就是不忠不义。

朱祐樘表明态度,三边以及宣大地区的城池和长城要继续修缮,西南战事也不能不理会,皇帝不想把自己摆在不义的位置上,把大臣派出去后什么都不管,这是对国家大事的轻慢,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谢迁听到皇帝有意要调拨钱粮物资,赶紧出列奏禀:“陛下,不知西南之困,当如何处置?”

朱祐樘突然感慨一句:“朕是想调拨钱粮给沈卿家,让他在前方可以顺利将叛乱平定,但如今户部库粮紧缺,要调拨实在是困难,若他可以在地方上自行征缴,或许是最佳之选……”

说来说去,朱祐樘也不同意从朝廷调拨钱粮给沈溪,让沈溪自行征缴,依然是想把难题还给沈溪。

谢迁听到这话,大失所望,他本以为皇帝体恤臣子之苦,自然会有所动作。但谁曾想皇帝只是说两句好听的,说过后马上又转而支持刘健和李东阳,提出不给钱粮,让沈溪自行筹备的决议。

谢迁面带苦涩,对朱祐樘道:“陛下,如今西南部分地区库仓有旧粮,为何不能调拨给沈中丞,让他有充足的军粮平息叛乱?”

李东阳拿出为国为民的姿态,轻叹:“谢尚书或有不知,头年西北大战,西南各省俱提前征缴钱粮,未来数年西南地方调度,只能依赖这批库粮,若今日用了,将来地方上经不起任何灾难,但有何差池,朝廷岂非连一点余地都没有?”谢迁简直想骂人。

提前征缴几年的税,怕地方上再出什么变故,所以要把钱粮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哦,那未来有可能会产生变故,要把钱粮留着,而现在叛军当道,就不能调库粮?如今叛乱蔓延,一省省治都被围,这都不算变故,什么才算?

马文升出列:“陛下,老臣以为,西南既然有库粮,在遇叛乱时朝廷不予征调,若为前线将官知晓,怕是会有芥蒂吧?”

朱祐樘眉头不由皱起,看看谁帮他出面接招。

现在是吏部尚书说话,以马文升在朝中的声望,他站出来帮哪边,另一方就必须要找出身份和地位相当的人出来反驳,甚至连李东阳都不太好说什么。

果然首辅刘健迎战了:“西南库粮本就屈指可数,不足以承担战时消耗,若西南各仓储皆都放粮,粮食怕也运不到临桂,便会为叛军所劫……”

刘大夏道:“刘少傅言之有理,但若沈翰林在地方,走一处,开一处,就地征用粮草,不也妥当?”

“嗯!?”

刘健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之前谢迁感觉自己孤军奋战,没人帮他说话,等于他一个人面对朝堂上这么多张嘴,甚至连皇帝都不站在他这边。

但在马文升和刘大夏突然发言后,情况好转许多,关键在于二人对军务所知甚多,他们出来发话,更具有说服力,甚至让不善军务的刘健无话可说。

李东阳脑筋转得很快:“就地征用粮草实为不当……如此一来,兵马逐粮,地方有粮而平,无粮而绕,官民如何担之?朝廷声望必将不存,刘尚书还是多思虑再言为妥……”

马文升说话时李东阳出来反驳不合适,但刘大夏开口,李东阳就可以针锋相对,这就是身份对等。

李东阳这番话也有些道理,让刘大夏无从辩驳。的确,若沈溪在地方上自行开仓取粮,必然会造成一种结果,那就是平叛兵马专挑有粮的地方走,没粮的地方就不去了,其后果难以想象。

朝堂上,俨然形成两大派系,彼此相持不下,必须要更有声望的人出来一锤定音。

此人,只能是朱祐樘。

朱祐樘道:“诸位卿家不必争执,以朕看来,西南之战到如今地步,再谈调粮,恐为时已晚,不若以快马传书,赋予沈卿家就地征调钱粮之权责……虽不能从府库和百姓中擅取,或可以士绅出粮,又或于平叛时以战养战,朝廷不加干涉,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话说出来,在场大臣明显听出,朱祐樘依然倾向于刘健和李东阳所言。

谢迁、马文升和刘大夏此时俱都沉默不言,刘健和李东阳等官员得意地瞥了谢迁等人一眼,恭敬行礼:“臣等附议!”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