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六六七章 多说无益

寒门状元内 第一六六七章 多说无益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朱厚照态度突然变得强硬,让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不知如何应对。

之前朱厚照虽然调皮,但大抵还在刘健等人控制下,几句牢骚话改变不了朱厚照在朝堂上的弱势地位。

但如今朱厚照表现出的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你们不听朕的,那朕也不听你们的……以后没得商量,一切事情都要按照朕说的来。

乾清宫内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儿,朱厚照环视殿下群臣,然后用狂妄的态度叫嚣:“朕就在这里,你们谁有意见,一起说出来!谁能证明那些太监有罪,朕马上惩办他们!如果没有人能证明,只是在这里空口无凭,那朕就要按照之前商议,以刘瑾为掌司礼监掌印,谁来劝说都没用!”

刘健跟李东阳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和费解。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朱厚照会变得如此强势,而这次事情,已经让他们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

刘健行礼道:“陛下若一意孤行,老臣不会阻止,但老臣乞老归田,望陛下恩准。”

刘健突然请辞,在所有人预料之中。

皇帝不听话,刘健作为首席顾命大臣,也是内阁首辅大臣,没道理听之任之,以乞骸骨为由进行要挟也是一种方式,就好像韩文之前要一头撞死来劝谏是一个道理。

李东阳也行礼:“陛下,臣身体欠佳,多年来在朝中不能尽心竭力,请陛下恩准,臣归田颐养天年……”

因为谢迁当日不在,李东阳和刘健同时请辞,意味着内阁中只剩下一个名义上参与政务的王华,而王华本身没有内阁大学士名分,若刘健和李东阳都请辞,他作为刘健和李东阳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没道理继续留在内阁。

在场之人难免会想:“如果内阁缺少刘少傅和李大学士,朝堂政务无人处置,皇帝就算再任性,也不敢答应。”

这会儿朱厚照可没心思去想谁来接替刘健和李东阳的事情,他正在气头上,没有想如何挽留,琢磨的却是:“两个老家伙又用请辞来威胁,以为我离开你们不行,是吧?最好两个一起滚蛋,这样朝堂上就没人能跟我争夺权力了。”

朱厚照厉声道:“刘少傅和李大学士年事已高,在朝兢兢业业多年,从先皇到朕,都感念恩德,朕会赐给你们田宅和仆从,安心回乡颐养天年……”

刑部尚书闵圭出列行礼:“陛下,千万不可,内阁若少了两位阁老,那……朝事由谁来处置?”

许多大臣跟着应声,都怕朝廷因为缺少刘健和李东阳出现混乱。

在朱厚照看来,这会儿谁帮刘健和李东阳说话,就是两位阁老的同伙,属于他的敌人。

朱厚照是那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性格,别人越是劝说,越是无用。朱厚照道:“诸位卿家是什么意思?自来朝堂缺了谁都能运转,难道少了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两位大臣,你们就不能替朕打理好朝政,是吗?”

“朕就不信,满朝文武济济一堂,没有人能帮朕打理朝政……内阁中尚有谢阁老……刘少傅、李大学士,既然你们归去之心已决,朕不多挽留,在场还有谁觉得自己年老体迈不能胜任朝事,要请辞归田的?”

这话问出来,乾清宫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很多人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回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把刘瑾等奸佞太监拉下马来,却把文官集团领头的刘健和李东阳陷进去了。如果内阁首辅和次辅一起致仕,那朝廷票拟之事等于无人打理。

之前韩文等人喊得很凶,此时却没一人出来请辞,至于什么原因,无人知晓。

而朱厚照目光一直落在韩文以及之前出列劝谏的那些大臣身上,他就等着这些人出来请辞归田,就可以名正言顺将人赶走,而这些人不请辞的话,他没理由赶大臣,他就算再混也知道当皇帝应该以理服人,如果强行把人赶走,会惹来众怒。

若是大臣主动请辞,而他恩准的话,就算别人有意见,也没什么可说的。

便在此时,一名老臣走出来,行礼道:“陛下,老臣年老体迈,寻常处理政务时老眼昏花,耳鸣不止……老臣请辞。”

在场之人听到这声音,侧目看过去,心中不由惊讶莫名……说话的人居然是一个看起来跟这件事没什么关联的吏部尚书马文升。

刘大夏也在打量马文升,心中不解:“马尚书这是怎么了?这件事非他主导,从头到尾都未参与,官员联名上疏中他也未曾署名,为何要请辞?”

朱厚照见马文升出列请辞,有些惊讶,问道:“马尚书,你真要辞官?”

马文升道:“老臣之前多次上乞骸奏本,都未得恩准,今日陛下问及,老臣顺应提出,以便归田养病,不至于在其位不谋其政,影响朝堂稳固!”

众大臣这才知道,原来马文升不是对朱厚照行为失望,而是因为实在年老体迈不能再在朝堂为官,这才主动请辞。

之前很多人上疏弹劾马文升,而其中关键一人,便是熊绣。熊绣是兵部侍郎,马文升有征调他去两广当总督的意思,而熊绣不想去岭南边陲之地,只想留在朝中补位当尚书,所以嫉恨马文升,一直想办法弹劾。朱厚照道:“既然马尚书主动请辞,朕就不多挽留了,回头写个奏本递上来,朕直接恩准!”

马文升行礼道:“多谢陛下体谅。”

马文升这个吏部尚书也请辞,等于说内阁和六部中官衔、地位最高的三人同时致仕,朝堂失去主心骨,其余之人沉默不言,没有人再出来请辞。

朱厚照用冰冷的目光看着众大臣:“诸位卿家,朕今日把话撂在这里,如果你们对朕的决定不满,可以继续上疏,但若你们挑不出什么问题,那就各司其职,朕不希望因朝堂人事安排,闹得君臣间不愉快。今日还有谁出来奏事?”

内阁首辅、次辅和吏部尚书请辞归田,已经是最大的事情,在场人都明白不该再出来当出头鸟。

朱厚照环视众大臣后,厉声道:“既然无人奏事,那今日事情便如此决定,萧公公、刘少傅、李大学士和马尚书从朝中退下,新人新气象,朕不希望别人说朕打压老臣,就算朕要选择人来填补空缺,也是从老臣中选拔。朕希望先皇开创的盛世可以延续下去……”

剩下的话,在场大臣已经听不进去,他们还沉浸在联合向皇帝施压最终却失败的阴影中。

这次事情,等于是文官集团跟皇帝间的一场遭遇战,而最后的结果却是皇帝利用大义的名分大获全胜,而他们却折损了自己的领军人物。

朱厚照道:“诸位卿家,请回吧!”

说完,朱厚照不等在场大臣行礼,也不想给刘健和李东阳反悔的机会,转身往后殿去了,而刘健、李东阳则面带苦涩的表情站在原地。

戴义原本想下玉阶劝说一番,但他突然意识到刘健、李东阳已经不再是朝臣,而之前他跟这两位阁老走得很近,如果不赶紧进去巴结一下朱厚照,也许他马上就要倒大霉。

戴义赶紧往后殿追朱厚照去了。

……

……

等众大臣离开乾清宫,各自带着复杂的神色。

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此时脸上全都是苦恼和迷惑,而其余大臣则带着对未来的茫然。

每个人心思都不在自己的公事上,而在考虑先前乾清宫发生的事情。

李东阳和刘健同行,而在他们身边,是王华和韩文等人。

韩文紧张地道:“两位阁老,陛下突然出尔反尔,你们为何要请辞?不如这就去见太后,为二位说和此事……”

李东阳也看向刘健,有请示之意。

刘健微微摇头:“不必,既然陛下对那些奸佞有包庇之心,我等留在朝中还有何意义?难道跟奸佞同朝为臣,甚至让其对朝事指手画脚?”

李东阳劝道:“刘少傅,有些事,还是应去跟太后请示为宜。”

旁边王华轻叹:“宾之,我看这件事若太后想理会,早就过来说话了,今日陛下只有一人前来,站在殿门口的萧公公由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很多事就已尘埃落定了。”

这话出口,连李东阳也无从反驳,几个人脸上全都是满满的挫败感。

刘健看着王华,道:“我等离开后,你留在朝堂尽心尽力帮于乔做事!万不可让奸邪入阁,乱了朝纲。”

韩文说起了怪话:“刘少傅,您这话有些隔岸观火了吧?您不退,没有谁能接替您的位子,现在您退下来,内阁必然要增补人选,这或许比司礼监的形势还要严峻。如今这情形,陛下要安排谁进内阁,还有人能出来阻拦吗?”

语气中全都是怪责。

刘健黑着脸,没有说话。

李东阳没好气地道:“我跟刘少傅不过是想请陛下兑现诺言,未曾想……也罢,现在退都退了。韩尚书能在朝中尽心辅佐陛下便是,多说无益!”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