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七一八章 变法

寒门状元内 第一七一八章 变法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孙聪将张文冕举荐给刘瑾。

刘瑾亲自考察过张文冕的学问后,马上为其在豹房周围买了宅院,虽然只是个两进院子,但已经足够寻常人家几口人起居。

张文冕生活终于稳定下来,准备把妻儿老小接到京城“享福”。

刘瑾除了利用张文冕提供“良策”刺杀沈溪外,还问及张文冕朝廷大事,张文冕对答如流,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驾驭朝臣。

张文冕给刘瑾的建议,是让刘瑾尝试改变朝廷的定规,说白了,就是让刘瑾掀起一场变法,只有努力推进变法,才能让刘瑾任用更多自己人,让朝中上下都团结在刘瑾这个改革家身边。

之前刘瑾一直希望自己成就一番大事,听到张文冕的建议,喜出望外,他之前问了那么多人,都无法说出个所以然,现在张文冕所说变法图强之事,恰好戳中他的心思,大为意动。

此后,刘瑾一连几天都让张文冕到他府上,二人屡屡就改革之事说上几个时辰,然后一谈就到后半夜,随后索性抵足而眠,早上起来继续展开讨论,之前经常被刘瑾烦扰的孙聪终于清闲下来。

在脑海中有了大致的方向后,刘瑾便决定趁热打铁,着手制定一整套朝廷吏治和税亩的改革方案,然后呈递皇帝,但所谓的请皇帝决断只是走个过场,他知道现在朱厚照什么事都听他的,他认为只要自己确定的事情,最后一定能付诸实施。

刘瑾争取沈溪回朝前,把事情落实下来,免得刺杀沈溪出现纰漏让其安全回到京城,那时有沈溪这个被皇帝宠信的大臣在,他的进言就有可能会被皇帝拒绝,那时再想推行变法就来不及了。

刘瑾把详细计划列出后,开始逐条逐条整理,但以他的能力难以独自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只能找孙聪和张文冕润色甚至代笔,最后甚至他还询问焦芳和刘宇等人的意见。

这一问,等于提前泄露消息,刘瑾要发起改革的风声,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

……

……

四月十四,谢迁刚从大明门出宫,尚未到长安街自己的小院,便见户部尚书顾佐急匆匆而来。

顾佐神色紧张,四处张望,谢迁没多想,以为是户部账目出了问题,准备向他请教。二人很快进入小院,等院门关上,顾佐立即凑到谢迁耳边道:“谢阁老,你可知晓,刘瑾准备改革吏治,并对税赋田亩进行清丈?”

谢迁皱眉:“他一介阉人,有胆识和魄力推行此等事情?”

虽然谢迁很少跟刘瑾正面冲突,但他私下里对刘瑾的态度却极为恶劣,这跟历史上李东阳跟刘瑾间相敬如宾互不侵犯不同,谢迁一直韬光养晦,但却丝毫不掩饰内心对刘瑾的厌恶。

顾佐道:“此等事,他一人自然无此能力,听闻他找了许多朝官商议,所提方略,却不知是哪个人提出,我隐约听到一些,似乎有些见地。”

谢迁刚开始没当回事,认为刘瑾瞎胡闹最后事情肯定不了了之,但在知道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后,也开始慌张起来。

谢迁请顾佐来到书房,二人坐下,谢迁详细询问情况,顾佐将他知道的内容悉数告之。

“现如今刘瑾在朝中户部和都察院找人问询政策执行情况,看来有意进行此方面的尝试,若不能让他住手,怕是接下来几日,便会不经陛下同意,颁行天下实施。”

谢迁详细看过顾佐所列内容。

刘瑾的变法并不局限某个具体部门,涉及吏部、户部、兵部和工部,初期是对朝廷原来的制度进行总结和整理,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再增加一些似乎能打击贪污、瞒报,充实国库的内容。

这看起来似乎是好事,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刘瑾主要目是为专权,变法中有一条便是将内行厂拔擢,凌驾于东西二厂和锦衣卫之上,理由冠冕堂皇,说什么东西厂和锦衣卫滋扰百姓,但在谢迁看来纯属无稽之谈……要真扰民,直接撤除厂卫便可,哪里需要重用内行厂?

刘瑾的变法将各地镇守太监提到跟巡抚同级别位置,各镇守太监可以监管地方军、政、司法一切要务,等于说在各省实现双头管理。

变法还涉及严厉治贪,以经济手段来处罚,总结起来,就是朝中和地方官员但凡有过失,不再以体刑方式惩罚,而是要罚俸米。地方上钱粮亏空,需要相关官员负责填补,甚至中下层官员犯错,需要上级官员填补,形成官员犯罪连坐制。

此外,变法还规定南方富庶省份的官吏不仅不能由本省人担任,就是邻省人也不行,大明官员需要进行南北大对调,任职漕运总督的官员也不能跟运河沿岸的省份发生任何联系。

至于增收方面,刘瑾准备派人清理天下田亩,将隐瞒田亩分给自耕农耕种,限制士绅和军官占田,定期从朝廷派出官吏到地方清查各地军屯、军库、皇庄、粮仓、漕粮、两淮的盐政,还有国库下拨资金使用情况。

谢迁看到这些东西,越看越上火,最后带着极大的不屑道:“这里面条条款款看着都触目惊心,刘瑾一介阉人哪里来的勇气敢于与天下士绅作对?陛下绝对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顾佐显得很无奈:“谢阁老,若先皇当政此事自然无须担心,但当今陛下登基后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宠信重用刘瑾,如今刘瑾在朝中可说只手遮天,满朝上下都要仰其鼻息过活,如今朝中六部尚书、侍郎都不是由吏部考核陛下委命,仅他一人便可自行决定更替,他要推行新政,朝廷上下谁能阻拦?”

谢迁道:“现在看起来,只有面圣这一途可走,你先随我进宫。”

“万万不可。”

顾佐道,“谢阁老,今日我来只是给您提个醒,别等事情发生仍懵然未知……现在刘瑾以司礼监掌印身份代陛下作决定,你我无权过问。再则,现在这些只是风声,若阁老您去面圣,陛下非但不会听,怕还会降罪。”

谢迁一听便明白过来,顾佐这是担心遭到刘瑾打击报复,所以推诿不去,于是道:“顾尚书既然已把事情告知,便请回吧,这两日我好生参详一番,若刘瑾要做之事对朝廷有益,颁行天下自无不可,若反之……呵呵,到时候再说吧。”

之前谢迁有些着急,担心贸然变法会动摇大明根基,于是准备进宫面圣阻止刘瑾实施改革,但一转眼工夫,谢迁便转变态度,居然什么事都不管了。

顾佐一愣,他没想到谢迁能泰然处之,他想了下,反正事情已通报谢迁,从道义上来说,他对大明的责任已经尽到,至于后事如何就跟他无关了,当即行礼:“阁老,那在下告辞了。”

顾佐转身离去,谢迁送到书房门口,看着顾佐的背影,摇头叹息,然后回到书桌后面,准备写奏本弹劾刘瑾。

但只写了几句,谢迁便停笔沉思……自己禀奏之事似乎并不足以动摇刘瑾在朝中的地位。

“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这些事,根本就是陛下有意纵容,刘瑾所做所为,都是在为陛下敛财,以此攻讦,结果会跟许进一样。至于那些变法之事,目前还只是风闻,做不得数……倒不如等之厚回京,跟他好好商议一下,论陛下的信任,之厚不在刘瑾之下!”

想到沈溪就要回京城了,谢迁总算恢复了些精神,依稀看到斗倒刘瑾的希望。

就在他以为自己不参奏,朝中必然万马齐喑时,四月十五日,一件大事发生……有人匿名上疏,参奏刘瑾几大罪状,欲置于其为死地。

如果只是民间传闻,并不足以撼动刘瑾地位,偏偏这封匿名上疏通过通政使司送到了内阁,是日谢迁没有值守,焦芳率先看到,于是上疏落入刘瑾之手。

本章完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