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七四二章 势成

寒门状元内 第一七四二章 势成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沈溪提出创办军事学堂的构想,对此大臣们都保留看法,但因朱厚照乾纲独断,而邀请沈溪回朝的主要目的也是对抗刘瑾,因此大殿里一片沉默。

武将那边却觉得没什么。

因为就算大明没有专门的军事学堂,但自从举办武举以来一直要考核兵法韬略,行军布阵,现在不过是把自学变成学堂学习罢了。

文官们悄悄打量谢迁。

既然沈溪跟谢迁一起入朝,那沈溪的提议谢迁必然知晓,这会儿如果要提出什么意见,自然谢迁出来说话最合适。

可他们低估了谢迁的忍耐力。

谢迁是什么人?他自居发掘沈溪的“伯乐”,怎么可能打自己的脸,轻率地站出来表态?此时他想的是:

“虽说姜是老的辣,但我不服老不行了,沈溪小儿虽然看起来行事偏激,但他想出的鬼点子无人可比,对于未来的预见他也比我强太多,他说要怎样我听他的就是!”

屠勋等人非常着急,他们都希望谢迁站出来说话,但等了好一会儿发现谢迁伫在那里跟块石头似的,任凭别人怎么瞅他,就是巍然不动,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这些人暗自瘪嘴:“谢老儿又开始装死了!”

朱厚照赞同沈溪所提建议,见没人反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既然众卿家都觉得沈尚书所提成立军事学堂之议没有任何问题,那事情便如此定下来。军事学堂隶属于兵部,归沈尚书管辖,诸位没意见吧?”

在场还是没人说话。

但朱厚照为了表现自己很民主,还是要征询一下特定人等的意见,比如说英国公张懋,毕竟眼下是张懋掌兵。

朱厚照打量张懋,问道:“老公爷,您认为这件事如何?”

张懋是个老狐狸,不想牵扯进朝廷派系斗争中,笑呵呵道:“老臣认为沈尚书所提构想……基本可行,哈哈,既然陛下觉得合适,老臣赞同便是。”

说“基本可行”,意思是尚有改进之处,如果回头这提议被否决,他张懋也不会觉得丢人。

不但张懋会当墙头草,外戚张氏兄弟也跟张懋态度一样,因此当朱厚照目光扫过来时,张鹤龄赶紧出列:“臣同意陛下之议!”意思是我们只支持陛下,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

朱厚照满意点头:“既然连英国公、寿宁侯都表示赞同,想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之后朕便给兵部调拨……五万两银子用来组建学堂,沈尚书,这笔钱应该够用了吧?”

听到“五万两”的额度,刘瑾又开始一阵肉疼,不过他在心疼之余稍微想了一下:“上次给沈家修宅子那一万两就是我掏的腰包,心疼得我两三天没睡好,这次为朝廷组建军事学堂,没理由也要我来出银子吧?”

沈溪道:“回陛下,臣认为用不到那么多银子,开办军事学堂,并不需要专门聘请先生,只需印刷些书籍,还有找个合适的场地和学舍,臣认为前期在兵部衙门或者五军都督府开办便可,如此方便将校进出,无须另行找寻场地,增加开支……所有支出算下来,有个两千两银子足矣!”

听到沈溪给出的数字,在场大臣都松了口气。

他们不是为朝廷开支发愁,而是为自己部门的预算忧心。

如果朝廷给了兵部五万两额外银子修建什么军事学堂,那意味着这笔银子要从别的衙门克扣,毕竟每年各衙门的预算相对固定,现在沈溪只需要两千两银子,那对各衙门没什么影响。

朱厚照很满意沈溪的态度,赞许道:“还是沈尚书懂得精打细算,既然这件事朕已全权委托给爱卿,那这件事就交由爱卿安排,至于让什么人进入学堂学习,那也由沈尚书您决定!不过……朕希望偶尔能到学堂旁听一下……”

大臣们原本就已经满腹意见,听到朱厚照这话,乾清宫内气氛突然又有短时间的凝滞。

所有人都看向沈溪,目光不再是质疑,而是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情感。

朱厚照居然提出要进军事学堂读书?

这可是天大的奇闻!

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从来都不爱学习,甚至可说不学无术的少年天子,自打登基以来,朱厚照成天吃喝玩乐,朝政全部丢给一个阉人处理。

但现在沈溪要建军事学堂,朱厚照竟然主动提出要去当学生,这让人不由浮想联翩,明白为什么谢迁不出来反对了。

“沈之厚提出这构想,应该跟谢于乔商议过,或许二人都看出陛下尚武,若提出如此国策,可以让陛下把精力从吃喝玩乐转移到对外族用兵上,虽然这对大明来说未必是好事,但对于皇帝才能培养上,却绝对是一着好棋,可以让陛下近贤臣而远小人!”

之前很多人对沈溪和谢迁非议,随着朱厚照这句话彻底改变。

每个人都觉得沈溪非常高明。

看起来是提出对鞑靼人用兵,但其实却是利用皇帝的信任,让其兴趣转移,从而达到让皇帝疏离刘瑾,亲自打理朝政的正确道路上来。沈溪听到朱厚照所请,点头道:“两年后,陛下作为大明军队最高统帅,御驾亲征漠北,一切都要以陛下为主导,确实有必要强化领兵才能,如此方可率领我大明军队封狼居胥,凯旋而归。”

“臣认为陛下应该进入学堂读书,不过陛下乃九五之尊,去做学生显然不那么合适,无论是微臣,还是未来学堂里那些讲习,都没有资格做陛下的先生。”

朱厚照一脸着急:“没事,沈尚书,你本来就是朕的先生,当初在东宫时,你便曾教授朕军事上的知识,如今你再做朕的先生,再合适不过。”

经过这番君臣对话,大臣们终于了解到许多宫中秘辛,明白二人渊源,看向沈溪的目光变得无比热烈。

沈溪道:“陛下当以祭酒身份入学堂为好,不过由于学堂学的是军事,为了跟国子监区别开,祭酒就叫做校长好了……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做大明军事学堂的校长呢?”

朱厚照有些迟疑,屠勋赶紧出列反对:“陛下,您乃富有天下的天子,不适合担任……”

“没事没事。”

朱厚照最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称呼,听到什么“校长”的名头,高兴得不得了,笑呵呵道,“既然国策是由朕和沈尚书一起制定,而且朕还把主导权交与沈尚书,那只要沈尚书提议合情合理,朕便无条件听从。”

“沈尚书,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朕出任大明军事学堂校长,待学堂开课,朕会亲自前往上课,除了听讲外,朕还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教授给我大明将士!哈哈!”

在场大臣面面相觑。

乾清宫内最年轻的两个人,完全主导了朝会走向,朱厚照和沈溪一唱一和,其他人连嘴都插不上,实在憋屈。

在场一干人中,最恼火的莫过于刘瑾。

刘瑾千方百计控制朱厚照,没想到苦心经营那么久,沈溪回来一天就给改变了。朱厚照对军事学堂兴趣之浓厚,似乎比对豹房更甚,这让刘瑾担心不已。

君臣各怀心思,不过有一点确定下来,那就是正德朝将开始推行一个为期两年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会衍生出很多东西,而这一切的主导者非把持朝政的刘瑾,而是刚刚回朝的沈溪。

到了这个地步,朝会已经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就算有人原本想奏禀什么事情,也无心再说。

每个人都在思考,两年后皇帝就要御驾亲征,能打败鞑靼人还好,若是失败,是否会步当年英宗的后尘,实在是难说。

“别是沈之厚误我大明啊!”很多大臣如此想。

……

……

朝会在朱厚照和沈溪的表演中结束,朱厚照兴致很高,他已经许久没对朝廷的事情如此热衷了。

只是他的热情让大臣们感觉惶恐不安,熊孩子分明是想穷兵黩武,甚至要以大明江山基业来“胡闹”,而帮凶则是沈溪。

出了乾清宫,谢迁跟沈溪一同往宫门而去,大臣们对着二人背影指指点点,没一个愿意跟上去打招呼。

沈溪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远远跟在后面的屠勋等人,谢迁拍了他肩膀一下,安慰道:

“朝臣对你什么意见,你不用太过在意,只要老夫觉得妥当便可。这件事你已经尽力,就算你提出国策有所不妥,老夫也会为你撑腰,你只管放心大胆做下去,有老夫在内阁,没有人可以影响你!”

沈溪笑了笑,道:“看来学生得好好感谢谢阁老的支持!”

谢迁扁扁嘴:“你这话要是真心实意还好,就怕只是敷衍应付了事。此番你回京,提前没跟老夫打招呼,到京后又径自去找陛下,谈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你要知道,多少人在看着你,你若不想身败名裂,最好能够规行矩步。”

看到沈溪一脸的不以为然,谢迁叹了口气,摇头道:“唉,也罢,让你规行矩步,比登天还难,你便放手去做事情。两年内出兵鞑靼,这可是你对陛下的承诺,若两年后战事出现差池,你恐怕就要遗臭千古了!”

此时谢迁就跟个老古董似的,啰啰嗦嗦,说的话没有丝毫建设性,除了恐吓就是警告,让沈溪一阵无语。

沈溪心想,你谢老儿还有脸说要给我撑腰?却不知是谁因心灰意冷要离开朝廷回去当闲散之人?现在朝中出现的新气象,还不是我一手推动的?我知道事情的轻重,更明白其严重后果,不会无的放矢。

尽管沈溪腹诽不已,但他还是保持了对谢迁的尊重,毕竟谢迁算是如今朝中跟刘瑾相斗的一股清流。

如果连谢迁都告老还乡,那沈溪谁都指望不上了。

谢迁可是一朝首辅,曾经开创大明弘治中兴的关键人物,能力方面毋庸置疑。而且,不管是皇帝朱厚照还是张太后,对谢迁都有足够的信任,许多事情他不方便说的时候,由谢迁代劳,再好不过。

出了宫门,谢迁提醒:“兵部衙门你暂且别去了,先回府看看吧。自打失火后,这几日你府中都一片风声鹤唳,你若不归,家里人不能安心。至于兵部那边,老夫替你走一趟,为你铺垫一番。”沈溪看了谢迁一眼,尽管觉得这样做不那么合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谢迁的安排。

离家日久,他也想早些回去看看。

……

……

出宫人群中,有两人落在最后面,一点儿都不显眼,交头接耳说着关于沈溪的事情。

此二人便是外戚张氏兄弟,先前朝会上除了附和皇帝的意见,他们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但这不代表他们心里就很舒坦。

这次沈溪的目的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就是利用军事吸引皇帝的注意力,独树一帜,跟刘瑾分庭抗礼。

张延龄道:“……沈溪这小子刚一回来就做了笔大手笔,他说要建什么军事学堂,那以后不是会损害我们的利益?是否需要去跟姐姐说一声,让姐姐设法阻止?”

张鹤龄白了弟弟一眼,道:“有这个必要吗?你也不想想,沈溪现在多得陛下宠信,若贸然跳出来跟他作对,引起陛下反感怎么办?况且现在刘瑾在朝中势力太过庞大,难得有沈溪站出来跟刘瑾对抗,这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可以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斗出个结果,我们出面收拾残局便可。”

张延龄一脸不以为然:“大哥所说残局,不会是两年后对鞑靼之战兵败垂成,甚至连大明京师也沦陷,你我兄弟出来拯救江山社稷吧?”

“大哥,现在已经到了我们选择站边的时候了,我觉得,不如把刘瑾收揽麾下,这样姓沈的小子就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二人谈话间出了宫门,远远看到沈溪和谢迁分道扬镳,谢迁前往六部衙门,而沈溪则上了马车,似乎回家去了。

张鹤龄一脸深沉,最后他猛地回过神来,看了弟弟一眼,道:“刘瑾是什么人你不知晓?你有把握能将他收揽麾下?这远比收拢沈之厚困难……”

张延龄笑道:“大哥,我看未必,刘瑾再怎么嚣张,也只是阉人,只能靠陛下对他的信任才能揽权,但现在沈溪回来,他已然失势,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向他示好,事情未必便不能成功。”

张鹤龄听到后没有马上驳斥自己的弟弟,认真思索一番,道:“那你派人去试试……哦不对,你暂且先别尝试,看看沈之厚把这什么基本国策实施成什么样子再说……陛下或许只是一时热度,没人知道陛下能将热情维持多久,刘瑾在没有遭受挫折前,对于我们的示好恐怕不会领情。”

张延龄点头:“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了……先看看沈溪怎么做,等真做出了成绩,刘瑾那边惊慌失措,感觉穷途末路时,我们再出面帮他一把?”

“嗯。”张鹤龄点头。

张延龄道:“大哥,你说的固然有理,但就怕那时沈之厚闹出的阵仗太大,莫说刘瑾,就算你我对此也无能为力,那当如何?”

张鹤龄冷笑不已:“沈之厚没有通天的本事,只管让他放手去做,不过是两年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等,你要知道,这大明江山始终姓朱!”

本章完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