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

寒门状元内 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刘瑾的阴谋终于得逞。

朱厚照前后态度反差之大,连始作俑者刘瑾都未料到,如此轻松就将沈溪赶出朝廷中枢。

刘瑾暗自得意:“你沈之厚再有本事,过往的功劳再大又如何?仕途全靠帝王一句话,你先是跟咱家结怨,继而又得罪陛下,你不倒霉谁倒霉?”

想到这里,刘瑾窃喜不已,仿佛已看到沈溪在宣府过苦日子的场景。

“你沈之厚也有今天!”

刘瑾对草拟诏书并不擅长,但他为了早点把沈溪外放的事情搞定,就算硬着头皮也要上。

他知道以朱厚照对沈溪的宠信,事情若是拖延下去,很容易节外生枝。

刘瑾请示:“陛下,老奴以为,沈尚书离开兵部后,他留下的兵部尚书之位,最好交给一位自九边归来,且能服众的人担当。”

朱厚照皱眉问道:“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刘瑾不敢直接把曹元的名字说出来,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道:“不知以王守仁为兵部尚书如何?”

朱厚照迟疑地问道:“王守仁?太年轻了些吧?我记得他去宣府前还是兵部郎中,一下子拔擢为六部部堂,未免有拔苗助长之嫌。”

刘瑾心中一松,此时再把自己心仪的对象说出来:“既如此,那就以兵部右侍郎曹元为尚书,让王守仁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如此也算是对王守仁的器重……陛下以为如何?”

“这……我记得王守仁好像是王学士的儿子……一个五品郎中,到外面转一圈回来就担任三品的兵部侍郎,未免太过随便了,还是另外给他安排个职务,且必须得朕准允。至于兵部尚书……就让曹元当吧!”

朱厚照之所以拒绝王守仁,是因为他对当初跟在刘健身后摇旗呐喊的王华不满,另外就是对提拔年轻才俊有顾虑,生怕破坏朝堂的稳定。至于曹元,他则没多大印象,但想到是由兵部侍郎进兵部尚书,应无不可,就答应下来。

等刘瑾将诏书草拟好,朱厚照接过看了看,点头道:“就如此盖棺定论吧!”

说完,朱厚照将随身携带的印玺拿出来用印。

刘瑾见状彻底放下心来,这次可不是他自行决定,而是皇帝金口玉言答应,事情再无反转的可能。

刘瑾请示:“陛下,那老奴……这就将您的决定传达下去?”

“嗯。”

朱厚照微微点头,随即用怀疑的目光往刘瑾身上瞥了一眼。

刘瑾低下头,如同芒刺在背,身体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朱厚照显然没有对他报以完全信任,让他感觉危机重重。

朱厚照道:“刘瑾,你可记得,你现在获得的一切,都是朕给予你的,若你对朕不忠,朕会将你大卸八块!”

刘瑾一听,朱厚照没警告自己说作奸犯科或者是贪赃枉法,而是警告他不能不忠,立即明白过来,皇帝多少还是知道他贪污受贿的事情,只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利益不说罢了。

刘瑾再次跪下来磕头,用感激涕零的口吻道:“陛下,老奴就算是死,也不敢对陛下有任何不忠。”

朱厚照一挥手:“好了好了,退下吧,朕累了,需要休息,旁人来一律阻挡在外就是,就算沈尚书亲至,朕也不想见。”

“小拧子,传朕的话,就说朕希望沈尚书能在宣府为大明建功立业,朕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说完,朱厚照意兴阑珊,转身往帘子后去了。

小拧子和刘瑾各自领命,二人都需要出去传话,一个是代表皇帝告之沈溪,另一个则是到吏部传达旨意,把朱厚照的“指示精神”落实。

……

……

谢迁、王鉴之和沈溪正在豹房外等候消息,但见刘瑾和小拧子一同从大门内出来。

刘瑾额头见血,乍一看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临近却发现他眉飞色舞,显得无比得意。

小拧子落后刘瑾半步,半弓着身子,就像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刘瑾面前连头都不敢抬。

“哼!”

刘瑾见谢迁等人站在那儿,虎视眈眈地望着自己,当即轻哼一声,转头向四处看了看,便往马车去了。

谢迁正要追过去质问,小拧子已到近前。

小拧子行了一礼,道:“各位大人,在下有礼了。”

王鉴之还礼后问道:“拧公公,可是陛下有什么事让你出来传达?”

小拧子这边还没回答,已走到马车前的刘瑾突然转过身,向这边拱了拱手,咧嘴笑道:“沈尚书,恭喜,恭喜,此番又高升了,哈哈哈……”

说完,刘瑾直接上了马车,到了车厢里依然探头往外望,非常嚣张。

谢迁怒火中烧,但没有像上回那般试图追上去厮打,而是侧头看向小拧子,想尽快知道答案。

小拧子愁眉苦脸,期期艾艾地道:“陛……陛下刚下谕旨,着沈尚书往宣府任宣大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受三边节调……这是刘公公的提议。”

“什么?”

谢迁一听火冒三丈,喝问道,“陛下就这么听信谗言,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就把功臣贬谪出京?”小拧子到底是皇帝身边的人,谢迁当着他的面说这话显然不那么合适,王鉴之赶紧伸出手猛扯谢迁衣角。

小拧子似乎没看到王鉴之的小动作,苦着脸道:“奴婢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三位大人,此乃陛下亲口决断,奴婢也没办法……对了,沈尚书,陛下要你在宣府再立新功……三位大人,奴婢要回去跟陛下复命了!”

言罢他转身便往豹房里走,谢迁追上前想问个究竟,却被门口的侍卫拦下。

小拧子跨进门槛前,回过头看了谢迁一眼,随即摇头叹了口气,耷拉着脑袋入内。

从这微小的表情变化,沈溪明白过来,小拧子应该就是谢迁安插到朱厚照身边的眼线。

沈溪不由想到之前谢迁一系列微妙的反应,心想:“我老早便怀疑谢老儿在陛下跟前有人,但没想到是小拧子……如此一来,许多事情都解释得通了,看来我还是小觑了谢老儿,他能几十年屹立朝堂不倒,还是有凭仗的!”

谢迁还不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经暴露了,回过身来,怒气冲冲地说道:“陛下听信谗言,调之厚去宣府,现在该怎么办?”

王鉴之无奈地道:“于乔,应该庆幸之厚不是调到南边去,而是到宣府……你之前不是想让之厚在外多历练吗?现在正好趁了心意……”

“历练什么?”

谢迁恼火地道,“他在外历练还不够?从南到北的督抚当了个遍,又是佛郎机人,又是鞑子、南蛮子,他真算得上是南征北讨了,如今已为兵部尚书,却被外放……陛下分明是把大明江山社稷当儿戏啊!”

王鉴之看了看豹房门口那些板着脸的宫廷侍卫,劝道:“于乔,有话回去说。”

谢迁懊恼地道:“让之厚挂兵部尚书衔出去,如此说来兵部尚书已另外安排人了,刚才忘记问是谁了,多半是阉党中人!”说到这儿,他打量沈溪和王鉴之,希望从两人口中得到答案。

沈溪神色淡然:“无论陛下如何安排,我遵命便是,若在宣府干不下去,我自动请辞。”

“你说得轻巧,朝中这么多事情……如今阉党擅权,吏治**,你回朝不过一年多,雄心壮志未酬,就这么离开,你甘心?”

谢迁气急败坏地说,“不行,老夫这就想办法面圣,一定要让陛下收回成命。”

王鉴之叹道:“于乔,之前只是刘瑾假传圣旨,我等还有翻盘的希望,但现在陛下已做出决断,你有什么理由面圣?就算见到陛下你又能说什么?之厚去宣府,官品未降低,同样可为朝廷做事,莫要再节外生枝了。”

谢迁皱眉看着王鉴之,在这一瞬间终于醒悟。

他一直把王鉴之当成可信赖的政治伙伴,但现在才发现,王鉴之缺少跟阉党斗的权谋和胆色,帮忙的事没做多少,却一直唱反调。

随后谢迁再看沈溪,心中暗恨不已:“之前总逼之厚出来表态,指使他做这做那,这下好了,之厚事情是做了,却要被贬谪到宣府,这可让我如何是好?”

沈溪此时终于开腔了,拱手道:“谢阁老、王尚书,若没别的事情,在下先告辞了,指不定此时朝廷调令已到府中,没有多余时间陪二位。”

王鉴之理解地点点头:“之厚要急着回去?那就不送了……”随后他看了谢迁一眼,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谢迁叹了口气,目光不敢与沈溪对视,摆摆手:“走吧走吧,若你自己都不想挽回,老夫还瞎忙活作甚?”

沈溪行完礼,从豹房门口离开,来的时候有谢迁的马车坐,回去只能靠自己两条腿。

……

……

沈溪没有直接回府,路上他发现跟踪自己的人一个都没有。

以前他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帝师,一言一行都受到关注,此时失宠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朝廷旨意已下,不日就会离京,再盯着他没有什么意义,就算要做什么,他履任地方后再动手不是更好?

要是旁人肯定会有心理落差,但沈溪却处之泰然,因为这一切都在他掌控中。

确定无人跟踪后,沈溪进入一条笔直的小巷,然后南南北北来回绕了几圈,最终进入一座小院,这里正是之前他跟云柳约定的见面之所。

“大人!”

云柳和熙儿都在,看到沈溪后恭敬行礼。

沈溪见没有外人,施施然坐下,冷静地问道:“之前让你们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云柳道:“如大人所料,大人不管兵部事务后,曹元立即借司礼监和吏部之势,一步步掌控兵部,将何侍郎手头所有权力悉数篡夺。如今西北勋贵陈奏地方官府克扣军饷、粮饷之事,也为刘瑾所知,刘瑾已派人去三边,好似要秋后算账……”

沈溪点了点头:“一切都在我预料中……刚得到消息,我已被调至宣府任宣大总督,很可能是即刻上任……你们姐妹可能又要跟我奔波劳碌了!”

“愿为大人效死命!”

云柳和熙儿对视一眼,齐齐躬身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沈溪要被外调。

最初朝廷传出的消息,是让沈溪到南京担任户部侍郎。

在刘瑾当权这么个大背景下,这消息不算稀奇,在此之前已有诸多朝臣因反对刘瑾而被贬谪或者革职,光是尚书就不下五位。

沈溪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在消息传出后,多少引起朝野波澜,尤其兵部涉及军队系统,军中大佬都觉得情况不妙。

英国公府宅。

地主张懋、国丈夏儒和成国公朱辅三人正在书房议事。

成国公朱辅原本任南京守备,弘治十三年因乞养母回京,掌左军都督府,正德登基后迁中军都督府都督,提督三大营操练。

朱辅平日跟张懋一向走得近,年岁上比之张懋有十几岁的差距,军中事务基本以张懋马首是瞻,夏儒以国丈进五军都督府后,朱辅通过张懋的关系,跟夏儒也走得很近。

“……张太师,若沈之厚从京城离开,军中有谁能跟刘瑾一较长短?怕是到时候群魔乱舞,五军都督府也再无宁日。”

朱辅虽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但因他不是朱厚照嫡系,跟刘瑾也没什么关系,只能仰仗张懋庇护。

以这些上层掌军之人看来,还是懂规矩守规矩的文官执领兵部,更让人放心。一旦无所顾忌的权阉掌控军队,勋贵的地位也会随之动摇,利益跟着受损,奸宦王振带来的土木堡之变就是前车之鉴。

张懋道:“那日沈之厚在朝堂上跟陛下撕破脸,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朝野尽人皆知,就算陛下宽宏大量,刘瑾能不拿此做文章?刘瑾早就想除掉沈之厚这个兵部尚书……毕竟沈之厚这个帝师,对刘某人的威胁太大了。”

说到这里,张懋忍不住一阵唏嘘,似乎对沈溪的不理智行为感到遗憾。

夏儒本为儒臣,对于军队的事情了解有限,但对于党争却有着直观的判断,明白当前阉党已彻底压制文官。他清楚自己在朝中没多大地位,女儿在宫里从未受到皇帝的礼遇,空顶着个国丈的名头罢了。

从道理上讲,夏儒作为新晋勋贵,属于武将系统,但夏儒不自觉将自己跟谢迁和沈溪归为一类,对文官的境遇感同身受。

夏儒问道:“若沈之厚到南京,朝中岂非再无人跟刘瑾抗衡?那时……五军都督府的情况也要跟着变化,我等若什么都不做的话,难免为刘瑾所趁!”

张懋也陷入迟疑中,现在要关心的已不是沈溪留不留在京城的问题,既然朝廷发布旨意,那事情就无法再挽回,不管这是刘瑾还是朱厚照的意思。

张懋叹道:“沈之厚离朝,跟之前几位尚书离朝有所不同,可以说沈之厚是陛下登基后提拔的第一位东宫故臣,若连沈之厚都被贬谪在外,怕是没人能跟刘瑾正面相争,就算于乔也没这能力。”

恰在此时,有侍卫进来,行色匆匆,似有要紧事奏禀。

张懋示意侍卫靠前,侧耳听完后让侍卫退下,道:“刚从吏部传来消息,陛下御旨已下,调沈之厚到宣府,总制宣大兵事,即刻上任!”

朱辅和夏儒面面相觑,显然不能判断这消息幕后隐藏的内容。

“去宣府?不是去南京么?”朱辅惊讶地问道。

“去何处都差不多,想那刘瑾已得逞,让沈之厚离朝,自此便可高枕无忧,甚至可以在地方上对沈之厚动手脚!”

张懋连连摇头,惋惜不已,“现在最着急的怕就是谢于乔了,苦心栽培个接班人,如今已在朝独当一面,却因年轻气盛而……唉!”

言语间,张懋觉得这是沈溪自己造成,非战之罪。

夏儒问道:“那是否可以想办法跟陛下见面,追回圣谕呢?”

张懋摇头:“劝也无用,何况现在谁能面圣?如今陛下留滞豹房,许久都未曾过问朝事……”

“再者,这官员去留问题,岂能由臣子决定?况且现在决定权不在文臣手里,而是落入宫中权阉之手……”

“回头见见于乔,看他怎么说。”

朱辅悲叹:“这会儿去见谢少傅也无济于事,若能转圜的话,谢少傅岂能无所作为?对了,新任兵部尚书是……”

“兵部侍郎,曹元。”张懋道。

听到这名字,夏儒和朱辅同时沉默。

过了许久,张懋若有所思道:“之前朝中局势,于乔有沈之厚相助,大致能跟刘瑾领衔的阉党维持个均势,但如今沈之厚外调,下一步于乔手上的权力肯定会被刘瑾逐步蚕食,六部一旦沦丧,五军都督府怕是也在劫难逃啊!”

本章完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