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一六七章 无题

寒门状元内 第二一六七章 无题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京城各方势力都在关注西北战局变化,自京城到宣府、大同的官道,信使不断。

五月十八,申时,英国公府。

张懋和国丈夏儒正在后花园池塘边的亭子中下棋,棋局过半,形势不明,夏儒突然问了一句:“陛下快回来了吧?”

张懋有些诧异,抬起头看了夏儒一眼:“这战争还没正式开打,怎么就说陛下要班师?按照常理,没三五个月,战事很难结束……”

夏儒不太理解,沉思片刻后道:“民间都在传,这场仗打不起来,陛下对于战争的热情似乎已消失殆尽,兵马迟滞宣府不前,动向存疑。有人说,陛下会在炎夏时回京,对鞑靼人的战争可能要拖个几年。”

张懋笑了笑:“民间是这么传的么?老朽对此茫然无知,看来得多派人到市井间打探才行……”

二人继续对弈,夏儒的心思并不在棋局上,他关心的是朱厚照几时回来,毕竟是他女婿,女儿在宫里受冷落是一回事,可若女婿长期在外,有个什么好歹,女儿身份定位是个大问题。夏皇后未跟丈夫同房就直接变太后,实在太过荒唐。

夏儒问道:“公爷你知道些什么,尽管说来听听,鄙人心里也好有个数。”

张懋迟疑一下,虽然彼此都是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但夏儒只是挂职,本身不涉及实务,对于军情的了解也不多。这跟张氏外戚太过强势有关,张太后压根儿没有放权的意思,夏皇后又不得朱厚照宠幸,没人为夏家做主,以至于到现在夏儒也只是挂着个虚职领俸禄,在朝中没有任何话语权。

张懋叹道:“听说兵部尚书沈之厚,早在十一日便从大同城出兵,老朽琢磨这几天就会传来他跟鞑靼人交战的消息,可惜至今杳无音信。”

“沈之厚?”

夏儒脸上满是疑问,几年来这个名字他都快听腻了,却少有接触的机会,之前虽多次会面,却没有交流过,沈溪从未单独拜会过他,他也不会纡尊降贵结交。

张懋拈起一颗白子落于棋盘上,笑着说道:“沈之厚不简单啊,战争胜败全看他一人表演,但此番他在没有协调好九边各路兵马的情况下便贸然领兵出塞,老朽有些看不太明白……”

夏儒关切地问道:“不知沈尚书所部深入草原对上鞑靼铁骑,有几分胜算?陛下统领的中军不是应该出兵配合么?为何现在外间都在传,陛下无意进军呢?”

张懋本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却顿住了,有些事他也想不明白,还有就是想在夏儒面前装糊涂。

“传言未必可靠!”

过了好一会儿张懋才道,“年少时谁没有个雄心壮志?老朽当年也想领兵驰骋草原,完成封狼居胥的伟业!可真正到了西北苦寒之地,再有雄心壮志也会为现实折服,看看现在宣府那边的动静便一目了然……另外,陛下已定好出兵时日,乃是五月底,跟沈之厚出兵差了二十天,并非是外界传言的无所作为。”

夏儒咋舌:“二十天?如此两路人马还能形成配合的话,那就活见鬼了……这中间是不是有问题?”

张懋继续摇头,“这个,恐怕只有问沈之厚本人才知道……可惜他出兵后消息便断绝,有人说是陛下身边的人在捣鬼,阻断宣府、大同之间的情报传递,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谁能得知?”

夏儒紧张地问道:“公爷觉得沈尚书有几分胜算?”

二人目光撞在一起,张懋皱眉道:“管他有几分胜算!之前的作战计划,老朽看过,本身没什么问题,不过由于军令传递困难,各路人马的配合很难实现,一切都要看沈之厚的临阵表现……他虽然年轻,但已是身经百战,相信方方面面的困难都想到了。”

夏儒轻叹:“年轻人血气方刚,稍微一冲动,什么都完了。”

“冲动就冲动吧,不管怎么样,战火烧不到京畿来,陛下不还在宣府吗……这几天老朽一直在关心沈之厚所部动向,不过得到的消息少之又少,或许兵部衙门了解的情况多一些,明日去看看!”张懋叹道。

夏儒脸上多了一丝愁容,显然是担心朱厚照的安危。

张懋劝解道:“你且放宽心,我大明一直牢牢地把控着战争的主导权,此战就算不能得胜,也不会大败。咱就安然在京城这边品茗下棋,等好消息传来便可!”

……

……

英国公本要留夏儒在府中吃饭,但夏儒借口家中有事告辞回家。

长子夏臣早已在正堂等候,见父亲回来,匆忙上前相迎:“……父亲,可有前方的确切消息?”

夏儒微微摇头:“下棋时跟张老公爷打探过了,他说兵部沈尚书已从大同镇出兵,陛下统率的中军还留在宣府……跟之前你调查到的情况基本一致。”

夏臣皱眉:“这就奇怪了,陛下领兵去边塞眼看已两月,怎么到现在各处依然风平浪静,京城这边更是一点波澜都没有。”

夏儒问道:“你想要什么波澜?”

夏臣回答:“陛下不在,京城怎么都该受到影响才是,但现在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之前孩儿试着去紫禁城碰运气,想入宫见一下皇后,可惜未能如愿。”夏儒黑着脸道:“去见皇后作何?以后没有为父准允,不得试图进宫!太后对我们的恩赐已很多,夏家从来没指望靠这段婚姻获得什么利益,只管低调行事,免得被人说咱是什么外戚擅权,影响家声。”

“但是父亲,咱夏家现在皇亲国戚的身份根本就名不副实,朝中上下,除了五军都督府那些个公侯,谁把夏府放在心上?孩儿至今都没有封爵……”夏臣很不甘心。

夏儒可以保持读书人的风骨,以平常心看待女儿变成皇后这一现实,但夏府的人却觉得无比窝囊……从未见过如此憋屈的外戚,以往皇后的家族哪个不是受到朝廷优待?父母兄弟俱都有封赐,而轮到夏家,就什么都没有。

早知今日,还不如继续留在江南,诗书传家,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报以白眼。

夏儒重重地叹了口气:“陛下年少,一时定不下心来,常年留宿宫外。若是皇后有了龙嗣,一切就会不同。万事不可强求,耐心等上几年,陛下现在虚岁才十八,以后咱夏府的荣光,少得了吗?”

尽管夏儒不想说这些,但为了让家里人安定下来,坦然接受如今得名不得势的现实,只能耐心开解。

夏臣道:“那父亲,这次战争,咱夏家就不参与其中了?”

“姑且不说陛下没让我等伴驾,就算真的征调我等上前线,就当得起重任?”

夏儒恼火地道,“京城驻防,跟咱没什么关系,之后为父会想办法帮你在五军都督府谋个差事,或者让你荫袭个官职,咱夏家,从来没有跟张家攀比的意思,不可让太后以为我们有非分之想。”

……

……

兵部,两位侍郎陆完和王敞对于前线军情也非常关注。

但自从沈溪领兵出塞后,兵部这边也得不到任何消息。

陆完忍不住跟王敞打趣:“……莫不是沈尚书又跟当初领兵往援宣府时一样,长久失联,等再得知消息时,已一鸣惊人?或许等你我重获他的行踪时,已领兵杀入鞑靼王庭?”

王敞却没有陆完那么乐观。

陆完一直试图通过大同、偏关等外长城堡垒发给朝廷的奏报中,探明沈溪出兵后的消息,可惜没有任何头绪。

如果沈溪是正常出兵,不可能出塞后就消失无踪,如此一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同镇有人捣鬼,故意不把沈溪军中的消息发往宣府或者京师。

五月十九,沈溪出兵九天后,兵部仍旧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本来这天只需要陆完留守兵部衙门,但王敞觉得事情很不对劲,老早便赶到兵部,跟陆完协商。

陆完道:“怎么,汉英兄认为我们兵部得主动出面,向陛下进言,以换得陛下对沈尚书出兵的关注?”

历史上,这两位兵部侍郎都曾官至兵部尚书,能力不俗,就历史声望而言,陆完更高,所以当他发现王敞的意图后,直接便说出来。

王敞满脸忧色:“全卿,先皇时兵部刘尚书也曾两次挥师塞北,但都折戟沉沙,后一次更是让战火烧到大明京师脚下……”

“即便沈尚书谋略过人,但手中兵马数量始终有限,他若战败,必然牵动整个局势,在敌我双方势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鞑靼人或许会长驱直入,先困宣府,复进攻我西北各城塞,若宣府有失我大明必不战自乱……如今陛下尚未有子嗣,有个三长两短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陆完神色严肃,并未反驳王敞的话,好一会儿才道:“但之前有消息说,宣府王总制、胡巡抚等大员,曾亲自到行宫面见陛下,提及沈尚书出兵时间有问题,但陛下袒护张公公,并未深究。”

王敞道:“这正是我担心之处,张公公身为司礼监掌印,却对出兵之事一再阻挠,看似对大明负责,实际危害却很大,问题就在于如今陛下已在宣府,若沈尚书所部出了状况,怕是宣府也要跟着出问题,那时陛下就将置身险地。”

陆完沉思良久,点了点头:“我等在京城,即便奏疏送到宣府,也要等三五日,就怕来不及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做点儿什么,哪怕陛下最终未采纳,我们也算是尽了臣子的本分!”

王敞坚持要向皇帝进言,陆完自然不会推辞,在他看来兵部主动进言不过是完成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目的是帮沈溪争取到朱厚照早日出兵呼应,避免被鞑靼人逐个击破的不利局面出现。

王敞拿出一张白纸,与陆完详细参详后,联名写好奏疏,然后派人火速发往宣府。

……

……

兵部上呈奏疏抵达宣府时,已是五月二十一下午。

此时沈溪出兵已十一天,宣府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就连张苑都有些恼火,因为从前几日开始,朱厚照天天都要找他问话,当得知沈溪那边没有丝毫消息传来时,朱厚照便会发脾气,虽然没真正出手惩戒,不过张苑感觉如果再这么下去,自己的屁股又要遭殃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苑得知兵部跳过他这个司礼监掌印给朱厚照进呈一份奏疏,具体流程是发给宣大总制王守仁,如此一来王守仁又有理由前去行宫面圣。张苑对此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他知道,现在外臣跟皇帝沟通的渠道基本断绝,行宫内外什么事都瞒不住他,他已经严令不得有人为王守仁通传,如此一来就算王守仁蹦跶得再厉害,也根本不可能如愿以偿。

不过还是有人盯着这件事,比如说小拧子,再比如丽妃,都在找机会把事情告知朱厚照。

眼看天色暗淡下来,张苑需要每天在这个时间点去见朱厚照,奏禀军情……这也是张苑难以理解的地方,朱厚照之前对战局不管不顾,这几天突然紧张起来,逮着他穷追猛打,如此一来张苑感觉可能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进了他的谗言。

张苑故意走行宫正门,让守在那儿的王守仁看到。

在王守仁怒视下,张苑大步进入行宫,迎头撞上小拧子带着两名太监匆匆过来,张苑脸色瞬间落下。

“小拧子,你来此作何?”

小拧子见到张苑有些吃惊,没料到会碰到这个煞星,小心翼翼回答:“小人听说王大人带了兵部奏疏前来参见陛下,特来瞧瞧是怎么回事。”

张苑冷笑不已:“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分明是想带人去见陛下,诚心跟咱家作对吧?”

小拧子一脸冤枉之色:“张公公误会了,小人可没那斗胆。再者说了,王大人送来兵部奏疏,涉及军情,这本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怎么就成了跟张公公作对?”

张苑正要喝斥,但随即多了一丝冷静,心想:“这小子不会是想诱骗我说一些大不敬的话,回头去陛下面前告状?”

张苑本来因为王守仁面圣碰壁而得意,此时心情还算不错,冷笑道:“你小子最好远离行宫正门,如果敢随便不经咱家同意便去陛下跟前胡言乱语的话,咱家会让你知道厉害……叫人打你五十大板都是轻的!”

小拧子身体一紧。

从道理上来说,张苑作为司礼监掌印,全权负责宫内事务,想找人不痛快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不过随即小拧子就想到有皇帝为自己撑腰,张苑根本不可能为所欲为。

小拧子心道:“你早就想打我了,可没逮着机会……哼,你这么说,我更要去陛下面前告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这里,小拧子有了底气,腰杆一下子挺直了,不过他还是没敢出门跟王守仁见面,本来他想问问王守仁具体是什么情况,或者把王守仁带来的奏疏转呈朱厚照,但现在只能跟着张苑一起往行宫后院而去。

到了地方,朱厚照已在享用晚膳,丽妃陪同在侧。

“参见陛下,娘娘。”张苑上前行礼。

朱厚照斜着看了张苑一言,道:“别跟朕说,到现在你还没有大同那边的消息……沈先生出没出兵,你会不知道?”

张苑道:“大同那边出是出兵了,而且已经有好几日,不过沈尚书非得把事情整得神神秘秘的,大同地方到现在也没报个所以然来,沈尚书出塞后就好像投敌一样,杳无音信!”

“砰!”

朱厚照直接把手里的瓷碗丢到地上,碎片飞舞。

张苑赶紧跪下磕头。

朱厚照怒道:“谁都可能会投敌,连你张苑都有可能,但沈先生不会……沈先生乃是朕最信任的肱骨之臣,你张苑敢这么攻击他,想找死么?”

“老奴罪该万死。”张苑继续磕头,不一会儿额头便红通通一片。

朱厚照的怒气终于消了些,道:“你是该死,不应拿那种想当然的事情攻击大臣,你的职责是帮朕做事,而不是信口开河。说吧,有什么紧急军情,速速奏来!”

本章完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