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

寒门状元内 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草原上即将举行声势浩大的汗部大会,对于鞑靼各部族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这一切对于张家口堡行在的人来说,连水花都没冒起一个,基本没有反响。

距离九十九泉之地实在太远,朱厚照的圣旨中也没有传达谁来当可汗,一切都听从沈溪安排,只要沈溪决定谁来当可汗,人就会被送到京城接受大明天子册封,到时候朝臣倒是可以议论一下这么做是否妥当。

因为朱厚照没有召见群臣商议,使得陆完等人也不会随便发表什么意见。

本来谁来当草原可汗,并不归兵部管,要是形成制度的话,以后这一块的权力倒是会划归礼部,但现在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人可以干涉,既然连皇帝都没提意见,大臣也就只需等最后的结果。

此时陆完等人仍旧担心巴图蒙克和图鲁博罗特等人东山再起。

“……沈尚书利用草原部族内部矛盾,将鞑靼国师苏苏哈杀死,既是妙招也是险招。苏苏哈是郭尔罗斯部的杰出人物托郭齐的儿子,托郭齐能征善战,曾被满都海以大汗的名义敕封为少师,为鞑靼一统立下过汗马功劳。”

“托郭齐英年早逝后苏苏哈接过了郭尔罗斯部的统帅权,甚至还超越父亲成为鞑靼太师,可惜此人野心大能力却不足,被沈尚书设计诛除,如此一来鞑靼内部分裂越发严重,肯定会有人暗中跟巴图蒙克联络,对我北征人马不利……”

陆完将得到的消息汇总,在例行的军事会议上进行分析。

这次会议还有王敞和王守仁、胡琏、许泰等人参与,除了对当前的战略局势进行预判外,对下一步大军班师回朝之事也要进行商议,拿出个结果。

许泰是朱厚照派来旁听的,小拧子等太监没资格参加这次会议,因为到现在司礼监掌印人选也没有定下。

王守仁道:“以陆侍郎看来,兵马几时从草原撤回,更为稳妥?或者可以上疏陛下,由陛下定夺。”

当前军方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看似控制住了局势,但手上却没有调兵权,陆完等人在朱厚照的皇权面前近乎是虚职,虽是朝中重臣,实际上却仅仅是作为参谋一样存在,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需要朱厚照来批准。

张苑之前之所以可以控制军政事务,便在于此,朱厚照自己不务正业,对大臣的防备心理却很深,基本把权力收拢回去,调兵必须要有他的命令,使得代表他行使皇权的司礼监的权力跟着扩大。

但在张苑倒台后,戴义和高凤暂时没有得到朱厚照的信任,在新司礼监掌印正式任命之前,军方手里终于有了一定权力,但也不是决定权,仅仅是他们的顾问参议可以直接对接朱厚照,但也要先过司礼监和小拧子等中间人的口,只是这些人在其中不会形成太大的阻挠罢了。

能上达天听,在大臣看来便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和突破,这也是大明朝廷相对无奈的地方。

陆完迟疑了一下,回道:“几时回兵,并未我等能所决定,沈尚书在草原上恐怕会遇到一些麻烦,之前不是有消息说,关外的战事基本结束,现在却又获悉苏苏哈被杀,鞑靼内部被分化瓦解……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身处张家口堡,鞭长莫及啊。”

陆完说的话,多少有推搪之意,他不想做建议,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即便他做出一些决定,朱厚照也未必会准允,沈溪那边更不可能执行。

既然人在张家口堡,对于草原上的形势不了解,那陆完宁可听命于沈溪行事,反正从官职上来说,沈溪作为兵部一把手,才有真正的决策权,而且沈溪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地位远在他之上,听沈溪的总归没错。

至少过去这几年,沈溪做出的军事布局最终都取得成效,这场对草原的大胜也几乎是沈溪一人成就的。

王敞本来没说话,但此时却有了不同的见解,道:“沈尚书要在草原上开什么汗部大会,这是要让那些鞑靼人自己来决定谁当可汗吗?对了,巴图蒙克到底有几个儿子?”

王守仁回道:“从之前得到的情报看,达延汗有七个儿子,俱为满都海所生,不过似乎巴图蒙克后宫还有别的妃子,至于为其生了几个儿子则不为人所知……因为不是嫡子,在此之前并无继承可汗权力的可能。”

王敞笑道:“这下有趣了,沈尚书的意思,是要让这些妃子生下的儿子来当可汗吧?那巴图蒙克可能会不太乐意……谁来当他的继承人,居然要由一向敌视的大明朝廷来作决定,他还不得气死?”

这边王敞笑得很开心,胡琏和许泰等人跟着一起发出哄笑,似乎也觉得这件事很有趣。

但陆完和王守仁却笑不出来,便在于安排谁来当可汗,并不单纯是要去恶心巴图蒙克,或者侮辱草原人的传统,更像是在走一步很大的棋,陆完和王守仁都能理解沈溪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困难。

想彻底平定草原,就必须以夷制夷,一个可汗的挑选,决定了未来几十年草原的命运,也关乎到未来几十年大明边境的安稳。陆完看着许泰,问道:“许副总兵,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在没有明确草原形势的情况下,陆完想从许泰口中得知朱厚照的一些看法,皇帝的意见在此时非常关键。

许泰则被问懵了,在这么一群高官面前,他还没到钱宁那样自恃为宠臣、娇纵跋扈的地步,当即恭敬地回道:

“陛下只是派拧公公传话让卑职前来与会,并未有更多交待,回去后,卑职也只是将这次商议的结果告知拧公公,再由拧公公转告陛下。”

陆完点了点头,又看着胡琏问道:“现在宣府地方粮草补给,还算充足吧?”

胡琏略微思索后,才带着担忧说道:“短时间内,应该并无太大问题,但若时间拖得长久,怕是沈尚书当初筹集的粮草未必能撑得住……九边各地本身粮食就不够,无法支援宣府,京师各粮仓最近也并未送粮食前来。”

等胡琏说完这话后,在场的人突然意识到,这场战争居然是沈溪自己掏腰包,自行策划,又去组织兵马和行军,终于完成了一次可以名留青史的战争。

想到这里,众人相视一眼,没有再对沈溪的事发表议论。

好像沈溪做任何决定,都有其道理,就算失败似乎也是沈溪跟正德皇帝的事情,他们没资格说三道四。

王守仁有些担忧地道:“是否要将军中粮草有缺的事情,上奏陛下,让陛下着令户部调拨粮食到宣府?”

陆完若有所思,微微摇头:“之前陛下态度坚决,未让户部负责征调粮食,宣府本来就是西北粮仓,如今连宣府都缺粮,只怕九边缺粮的情况更甚,指望从三边或者是偏关、大同等地调拨粮食到宣府,不切实际。”

“此外,户部一直说京城缺粮,反对对草原用兵,估计现在也不会开这个口,以免给陛下留下不好的印象。既如此,不如让军中节衣缩食,同时通知草原关于这边的真实情况,让沈尚书有个心理准备。”

“嗯。”

这次连王敞也在点头。

既然缺少粮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大军长久在外也恐京城生变,不如早些班师回朝,但现在沈溪没回来,大军还要留在张家口堡一线继续消耗粮草,战争状态也未结束,想改变现状只有让沈溪早些回来,如此此战才算暂告一段落。

陆完再道:“也要奏请陛下,既然九边各处战乱基本平息,也该重新组织生产,西北的屯田不能停歇,秋播眼看就要开始了!”

王敞笑着说道:“你想的事情可真多,连户部的事情都考虑到了,不如把这边的情况告知京城,让户部自行奏请……”

“不过,对于户部会不会拨粮,我这边倒有不同看法。之前户部一直宣称缺粮,但实际上京城各粮仓都是满的,只是谢阁老不想朝廷对草原用兵,才以粮草不足为借口,反对沈尚书的计划。”

“但现在沈尚书已经领兵取得对鞑靼人的决定性胜利,户部这个时候再不表现一下,恐怕更会遭来陛下的反感,如此一来,恐怕户部上下反倒会积极拨粮,以减轻罪责!”

“那行吧,可以去函京城,看看户部是否肯拨粮,至于秋播之事,则无需那么麻烦!”陆完一边斟酌一边说道,“传信到户部,由户部奏请,再由陛下批阅后传达九边各处,至少要耽搁旬月,此时为何不由我们自行上奏?”

“我们考虑的事情,对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怕被人指责僭越,毕竟一切都是为大明江山稳固。”

王守仁连忙点头:“陆侍郎所言在理,一切都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就不论是什么衙门该做什么事了;再者,本身屯田事务,就该是九边地方考虑的事情。”

陆完望着王守仁道:“伯安,你乃宣大总制,宣府、大同地区的屯田事宜本就由你负责,这件事你来提出最好不过。”

这边陆完一边说只要是为大明,就不分衙门,却遵从典章制度,找了个折中之策让王守仁以宣大总督的身份上奏,其实也是对朝廷制度的一种遵循。

王敞道:“还是你考虑周到,那伯安回去后赶紧上奏为好,事关来年收成,这件事拖不得。”

胡琏请示:“两位侍郎,如今张家口堡内外驻扎兵马太多,且未有出兵计划,是否先将宣大地方兵马撤回驻地,以减轻张家口堡这边承受的粮草不足的压力?”

陆完望着胡琏,本来他对胡琏有些轻视,到底从会试、殿试成绩以及入仕资历来说,胡琏没有资格一下子跳到宣府巡抚这么重要的位子上,完全是沈溪打破陈规,坚持把胡琏安排到朱厚照身边代表他领军,才有这种火箭式的提升。

但从多日来胡琏的说话办事,陆完发现此人的确是实干派,除了偶尔显得冲动易怒外,其余时候做事非常妥帖,想的事情也很周到。

“可以上奏。”

陆完道,“总归一切要由陛下来定,为人臣子,只需为陛下治国提供参考,决定权并不在我等身上。”……

……

朱厚照从小拧子口中得知陆完等人商议的结果后,神色不喜不悲,让小拧子琢磨不透朱厚照的意思。

不过旁边丽妃似乎看明白了,她本来就很自信,在皇帝面前也能表现出自身全方位的魅力,让朱厚照信任她,丽妃懂得如何才能赢得圣宠。

丽妃笑着说道:“恭喜陛下有这么多专心为朝廷做事的能臣,几位大人已做出决定,请户部从京城调拨粮食,再催促沈尚书回兵,看来距离大军凯旋之日已为期不远了。”

朱厚照皱眉:“他们这么着急催沈先生回来,朕其实是能看懂的,不过他们要户部从京城调拨粮食,却有不妥……如此是否会让世人觉得朕言而无信?当初朕可许诺过,这次战争无论胜败都不从户部调粮,现在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朱厚照向来最顾及面子,让他做出折损颜面的事情,比杀了他还难受。

若是换作旁人,必然不会去忤逆朱厚照的意思,但丽妃却偏向虎山行,正色道:“之前战事尚未有结果,谢阁老等人怕沈尚书浪费国帑,打无意义的仗,对沈大人、对陛下不信任,才会说粮草不足……”

“现在一切足以证明,谢阁老他们根本是多虑了,沈大人在草原上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有谁敢非议陛下的圣明?现在若不征调粮食,让得胜的将士节衣缩食,会严重影响陛下的名声……陛下以为呢?”

朱厚照马上释怀,笑着说道:“爱妃说的对,朕不能只记得当初的承诺,而罔顾将士的真实需求,致军心士气受损……打了胜仗还要饿肚子,他们肯定会觉得朕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朱厚照态度的转变,让小拧子对丽妃的佩服进一步加深。

小拧子心想:“好像除了丽妃娘娘,旁人都说不动陛下,这可真是稀罕事,难道以后大明会由一个女人来做主?不过这样也不错,我选对了人,以后听从丽妃娘娘的意思行事,总归不会出乱子。”

解开心结后,朱厚照的语气显得随和许多,道:“既然陆侍郎等人做出的决定有道理,朕有什么理由反对?赶紧安排人手,便照着会议决定做事吧,把宣府周边征调来的人马暂时撤回,只需等候最后的论功请赏即可!”

小拧子很想说,这些人不过是到张家口堡走一遭,也没打胜仗,怎么就是要论功请赏?

但就算小拧子心中腹诽,却不敢乱说,在丽妃这样一个聪明人面前,他觉得自己太过愚钝,连以前他觉得自己最擅长的揣摩上意,好像都不行了,远不如一切听从丽妃的建议行事来得安稳。

朱厚照再道:“不过就是沈先生这边,他若能早些回来,这次战事早点儿结束也还好……朕可不想在张家口堡停留太久,但若是不留在这边的话……这么回去,没有足够的军功傍身,又不像那么回事……”

丽妃笑道:“陛下,若您实在觉得在张家口堡无聊的话,那为何不在这边设立一个行在,重新修缮院落,再从京城调拨一些人手过来,甚至在张家口堡也设立一个豹房呢?”

“嗯!?”

朱厚照眼前一亮。

他之所以想回京,并非是因为别的,就在于京城有更为安稳和自在的生活,张家口堡毕竟是边塞,这边的玩乐资源太少。

但现在丽妃提醒他,你可以在张家口堡也设立一个吃喝玩乐的行宫,那一切烦恼不就解决了吗?

“有道理!”

朱厚照猛地一拍大腿,兴致勃勃地说道,“还是爱妃想的周到,朕就这么决定了……小拧子,你安排人传命京城,令东厂和锦衣卫通力配合,把豹房内的东西给朕运过来……要以最快的速度,必要时可以出动京营,全力以赴,同时顺带把朕留在京城的好友也请过来,朕想跟他们喝酒言欢!”

此时的朱厚照,突然想到郑谦和苏通,这二人跟他以市井之身论交,精擅吃喝玩乐之道,跟他们相处朱厚照很有感觉。

因为御驾亲征,朱厚照已经许久没跟平常人喝酒,而跟钱宁和许泰等人饮宴,完全喝不出与苏通和郑谦喝酒的味道,毕竟苏、郑二人才是真正的市井纨绔子弟,至于钱宁和许泰根本不知如何以小市民的心态跟皇帝相处。

丽妃一听,便明白朱厚照的需求是什么,微笑不语,心里却已有定策,准备好接下来为朱厚照安排怎样的节目。

小拧子根本不知如何迎合皇帝,只能照吩咐办事。

在小拧子出门的时候,听到朱厚照对丽妃说:“若是能在这里设一个豹房,就算人在西北边塞也能过得逍遥快活,既如此还回京城做什么?朕不如留在这边守御疆土,做一个开疆拓土、保卫家国的圣君明主!”

至于后面朱厚照再说什么,小拧子已听不到,但他却知道,这会儿正德皇帝私欲又开始膨胀,到了该给皇帝找女人的时候。

……

……

当晚朱厚照灯红酒绿,丽妃也陪在他身边到半夜。

到朱厚照临幸别的女人的时候,丽妃选择退下,因为她的身体不太适应这种夜夜笙歌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娘娘,您怎出来了?”

小拧子没有获准在里面伺候,等见到丽妃出来,赶紧迎过去,以为丽妃有什么吩咐。

丽妃道:“陛下喝完酒,要临幸女人,难道本宫也要留在里边,自取其辱?”

小拧子望着丽妃,好似在说,你不想得到恩宠,为陛下生下长子?

但小拧子不敢随便多言,丽妃带着他一路回到别院,进了房间,太监把茶水奉上,丽妃喝过后才问道:“拧公公你已把修造行在的事情安排好了吗?这行在,怎么个修法?”

小拧子惊讶地回道:“这些不是应该听从娘娘您的吩咐吗?这可是娘娘您建议的……奴婢哪里知道怎么办啊?”

丽妃没好气地道:“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修行在需要银子,本宫去哪里弄银子回来?再者,人手方面,你准备如何调遣?”

小拧子听到后不由哭丧着脸,这些事他并不认为该由他来考虑,觉得自己是在被丽妃为难。

丽妃蹙眉道:“拧公公,你也该留点儿心了,你不是想控制司礼监?却不懂为陛下办事,光会听令做事,那你跟一个普通的太监有何区别?”

“是,娘娘,奴婢不太会做事,这不才会听娘娘您的?”小拧子有些委屈,眼巴巴地望着丽妃说道。

丽妃道:“你是诚心不想动脑子是吧?什么事都能靠本宫的话,那本宫又何必找拧公公你来做事?找旁人不是更好?”

或许是意识到这么教训小拧子不太合适,丽妃话锋一转,“你帮陛下做事,邀得圣宠,最好就是把事情做漂亮些……陛下不想多花银子,就算用户部的银子,陛下也会心疼,陛下对于国帑看得很重。”

小拧子想了想,问道:“那依娘娘的意思……号召地方富户募捐?”

丽妃又白了小拧子一眼,问道:“之前让你去收拢那群曾投靠张苑的地方大员,你做得如何了?”

小拧子一怔,随即摇头:“娘娘也说了,现在还没定下谁是司礼监掌印,那些人不肯随便归附……他们也在观察形势,想要让他们出银子,不太现实吧?”

说来说去,小拧子一直强调困难,好像什么事都只等丽妃来提点。

这让丽妃非常气恼,她对小拧子看重,主要是因为小拧子是朱厚照的近侍,朱厚照对身边人很重视,觉得小拧子可堪大用,同时也是在跟张苑对抗时,她需要分化瓦解一些势力,其实她在心目中,并不觉得小拧子有多大能力。

而且小拧子还胆小怕事,再加上年岁小,做事不够沉稳,这种种毛病让丽妃觉得自己找错了人。

丽妃道:“这样吧,你去跟军方的人说,现在战事结束,让他们派一些士兵来帮忙修筑行在,如此先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至于银两用度方面,你先去跟周边地方大员借银子,一定要打着借款的名号,谁不肯拿钱的话,他们的仕途就到头了……不要跟富户征集钱粮,那样做没什么必要,你要学会让人主动把银子送来。”

“娘娘高明。”

尽管觉得困难重重,小拧子还是恭维丽妃一句。

丽妃叹道:“如果陛下能长久留在张家口堡,对你小拧子也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回到京城,陛下身边各势力的人更多,你有自信能战胜那么多管事太监?到时候怕是宫里的贵人,也会干涉司礼监的事情吧?”

“是,是!”

小拧子似乎已经不顾丽妃说什么,他只负责应声。

丽妃看出小拧子不太上心,心里叹息一声,捂嘴打了个呵欠,满脸疲倦地道:“拧公公,你平时应该收受不少钱财,必要时也该拿出一些孝敬陛下……你要记得,这是你上位的最好机会,若是你能把事情办好,本宫也有理由在陛下面前表扬你的功劳,你也能得到陛下更多的欣赏。”

小拧子道:“那娘娘,奴婢是否有必要把所有银子拿出来?”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丽妃毫不遮掩地道,“你若是能征募到更多钱财,那你可以自己少花些,你想想当初刘瑾是怎么做的?刘瑾处处都逢迎陛下,让陛下从来不为缺银子操心!”

“另外,你对下面的人要善待一些,他们才会信服你,所以你尽量不要向陛下身边的太监伸手,至于依附你的人……唉!很多事,需要你自己琢磨,本宫能提醒你的就这么多,你做好事情,本宫才会高看你一眼。”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