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

寒门状元内 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大朝会即将举行。

本来一件并不在朝中人预料中的事情,被抬到此番朝会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便是关于沈溪封爵的问题。

之前朝中还有人担心沈溪当上吏部尚书或者入阁后的政治走向,现在突然说要封爵,比他们预想中的情况似乎还要来得糟糕,朝中不由人心惶惶,开始预作准备。

谢迁本不想去见张太后,但事到如今不得不去见上一面,倒不是说求助于张太后,而更好似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至少让张太后知道朱厚照要做什么。

当谢迁将朝中事说完,还是张太后主动提及:“谢阁老,听说皇儿准备赐封沈卿家为国公,这件事问过朝中人意见了吗?”

谢迁有些惊讶,大致一想便明白张太后就算久居深宫,也不算对外部消息懵然未知,在经历朱厚照莫名消失的事情后,她对外边发生的事开始关心起来,特别是如今司礼监掌印没定下来,朝局未稳,张太后随时可以通过高凤这个秉笔太监打探到很多消息,可以说很多事并不需要谢迁知会。

“此事仅是谣传,未有确切消息。”

谢迁正色道,“朝议前陛下未曾接见朝臣,只是……曾跟沈之厚见过一面,听说闹得不欢而散,相互间产生嫌隙。”

张太后叹了口气,道:“唉!哀家听闻,下面人献媚于皇儿,给他从民间弄了些女人回来,结果被沈卿家阻止,随即便去跟皇儿劝谏……其实沈卿家用心良苦,皇儿不太理解臣子的难处,这次让沈卿家受委屈了。”

谢迁对于张太后的言辞感到很意外。

张太后以前分明站在沈溪对立面,怕其擅权,威胁皇室权益,跟杨廷和联合起来打压沈溪。

沈溪回朝后,张皇后也是想方设法阻止其崛起,但现在言语间似乎对沈溪非常同情和理解,甚至替其得罪皇帝感到惋惜。

谢迁马上意识到问题关键所在:“之前我便觉得之厚这小子有意为之,他跟陛下顶撞,显得大公无私,结果朝中一些满怀疑虑之人重新恢复对他的信心。”

想到这里谢迁更加着恼,觉得沈溪在幕后操纵舆论,连张太后的态度也被沈溪算计到了。

谢迁道:“之厚在这件事上做得的确有些过分,且当面顶撞陛下,至于具体交谈过程老臣不知晓,但现如今陛下似要对他有所补偿,封其为国公,这就有些过了……”

张太后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谢阁老觉得,让沈卿家就国公之爵位,有何问题?”

谢迁心里疑惑不解:“难道太后有意妥协,让沈之厚成为大明又一位国公?”

因一片茫然,谢迁不太好回答这个问题,思虑再三后摇头轻叹:“太后,文官不能封爵,乃是从太祖时便定下的规矩。”

张太后点头道:“说的也是,规矩不可乱改,但沈卿家功劳实在不小,先皇时便领兵屡立奇功,这次更是靠一己之力将鞑靼人近乎灭族,草原平定后,皇儿要赐他爵位应该能够理解,但因为沈卿家乃是文官……若沈卿家可以放弃文官的职位,到五军都督府任职呢?将来或许可以派他镇守边塞……”

谢迁苦笑:“回太后的话,如此……怕是也不合规矩。”

鬼才愿意放弃文官的职位!

兵部尚书是什么位置?在朝可以控制全国的军队,五军都督府任何行动都要受兵部调遣,而自从英宗朝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将地位便一落千丈,谁会轻易舍弃炙手可热的权位?

张太后蹙眉问道:“这是谢阁老问过沈卿家后得到的答复?”

谢迁听到这里,基本明白张太后的意图,心道:“太后还是对沈之厚忧心忡忡,现在宁可让之厚做个有名无实的国公,保其世代昌隆,也不想之厚继续执掌兵部,领兵权威胁朝堂安稳,所以现在有意让之厚封公爵,那我来找太后说项纯属徒劳。”

本来谢迁寄希望于通过张太后劝说皇帝,或者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阻止沈溪成为国公。

但明显张太后的思虑比他这个大臣来得深远,对于皇室来说,规矩并非永远一成不变,连张太后也觉得为了朝堂稳固可以破除一些规矩,再加上她并不想跟儿子继续交恶下去,使得这次竟然一反常态倾向于支持朱厚照的决定。

谢迁行礼:“此事老臣认为不妥,所以未曾去询问之厚的意思,他现在于家中休养,此番朝会也未必会出席。”

张太后微微一叹:“其实很多事还是当面说清楚才好……谢阁老对沈卿家有知遇之恩,难道他会是那种不识好歹之人?不如谢阁老去见见他,顺带捎去哀家的问候……哀家其实很希望他能好好辅佐皇儿,不管能不能成为国公,哀家都不想掺和太多意见,他是大明功臣,这一点哀家是认可的。”

谢迁再度行礼,却没有应声领命,分明是觉得张太后吩咐让他去见沈溪之事,无法接受。

张太后又道:“朝会时哀家不能出席,否则会被人误会垂帘听政,皇儿心里也会不舒服。所以有劳谢阁老在朝会上对皇儿多提点一下朝事,让皇儿留心朝政……哀家如今对他的期望很大!”谢迁心想:“你这个做娘的都不想直接劝说皇帝,难道我这个臣子就有办法劝说了?连沈之厚这样深得圣宠之人忤逆君王都落得如此下场,旁人谁还敢胡言乱语?”

“老臣记下了。”谢迁拱手道。

张太后没再多指点,一摆手,后面走出来两名美貌的宫女,但见她们手上各捧着一方木匣。

张太后介绍道:“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儿,哀家留在宫里没什么用场,不如就赏赐给谢阁老……想必贵府女眷可以用得上。”

谢迁苦笑不已,张太后居然贿赂起他来,本来张太后在对待臣子上,便很会“来事”,替弘治和正德皇帝赏赐大臣的事情没少做。

“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谢迁没有回绝,因为他知道这是取得张太后信任的一种方式,若推辞的话反而会让张太后心生嫌隙。

……

……

谢迁回到家中,仍旧焦躁不安,一个人在书房内唉声叹气,好像遇到非常棘手、难以解决之事。

“父亲大人,不知孩儿今日是否可以在您的书房读书?”就在谢迁心下烦忧时,一个人正好撞到他枪口上,正是他儿子谢丕。

谢丕以乙丑科探花之身入翰林院担任编修,如今正慢慢地熬资历,归家后得知父亲回府,便兴冲冲赶过来,说是借地读书,其实是想跟谢迁讨教朝事。

谢迁却没好脾气跟儿子说话,道:“难道偌大的府邸还没地方给你读书?平时老夫书架上书籍,你还没看够?”

谢丕没料到谢迁态度如此差,大概猜想到这会儿父亲心情不佳,若换作他人,谢丕才懒得管呢,但问题是现在他的父亲明显遇到什么麻烦事,而谢迁在他心目中又有崇高的地位,哪怕知道说话会有所冒犯,但依然义无反顾。

谢丕问道:“孩儿听说,沈先生要被陛下封为国公?”

“哪里听来的?这种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也是翰林院这等神圣之地可以随便传扬的吗?”

谢迁非常恼火,因为这件事并没有对外公布,只是从豹房内传出来的话,未经官方证实,现在就已经闹得是满城风雨,让他不胜其扰,所以谢迁不想再听到类似的言语,尤其出自儿子口中。

谢丕疑惑地问道:“父亲,问题是现在京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总不可能空穴来风吧?”

谢迁没有直接骂儿子,黑着脸道:“总归这些消息来历不明,朝廷现在还没正式下发公函,连陛下也未召对谁并做出相应指示……所以,这种事你还是莫要再议论。”

“但孩儿之所以想问清楚,其实是想替父亲分忧。”谢丕恭顺地解释道。

谢迁蹙眉:“你现在于翰林院中兢兢业业做事,就是对为父最大的回报,或许将来陛下有了太子后,你有机会到东宫为讲官,若你在翰林院中不知进取,到时就算有为父,怕也帮不到你。”

谢丕急了:“父亲,现在陛下纵情声色犬马,不理内宫,短时间内怎可能诞下太子?”

“妄议朝政,可不是你现在该做的事情!”谢迁厉声喝斥。

谢丕本还想坚持,但见谢迁态度不善,马上服软,低下头道:“那父亲,孩儿想问问您,若陛下真要以沈先生为国公,父亲是否会出面阻止?到底大明除了开国和靖难功臣外,旁人少有机会封爵。”

谢迁摇头道:“为父不会回答这种假设的问题……毕竟事情至今并没有发生,而且为父也不会任其发生。”

“孩儿明白了。”

谢丕行礼,从这番话中他已经知道谢迁所持态度,不会赞同沈溪为国公,肯定要在朝会时想方设法阻挠。

谢迁道:“你明白什么?每天不务正业,就知道打听这些超越你身份的事情……你要知道,现在正是翰苑遴选考核时,若此番考核你成绩不佳,便会离开翰林院,到地方为官,几时能回京城来都说不定……难道你想外放?”

谢丕摊摊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道:“孩儿一向认为,只要能为百姓做事,无论在何处当官都可以,就算是外放,孩儿也心甘情愿。孩儿其实宁可到地方历练一番,主持一方政务,也是极好的事情。”

“简直是胡言乱语!”

谢迁一听暴跳如雷,指着儿子的面威胁道,“留在京城才是最好的出路,若你坚持外放……除非是要离开家门,永不再回。”

谢丕一看没辙了,只能乖乖地低下头,不敢再说一句,然后退出书房。

……

……

这天夜里,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很快天地间便白茫茫一片。

时值小冰河期中期,北方到秋末后就格外寒冷,今年尤甚。

因地面积雪,街道上行人少了很多,百姓都龟缩在家中,只等早市或者晚市时才会走出家门。

沈溪本来留在府中休养,但他并非一直留在家里,偶尔也会暂时外出,不过却不是从正门走,而是从府中后院走地道来到隔壁另一户人家的院子,这里去年就被云柳的情报组织买下来,当作联络站,然后用了大半年时间方才修通连接沈府后花园的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沈溪知道现在暗中盯着自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一举一动都会被人留意,此时沈溪更愿意低调行事,今日却不得不外出一趟,因为城中来了他挂念之人。

惠娘和李衿于昨日下午抵达京城。

本来惠娘和李衿在通州整理商会事务,准备在运河封冻前直接南下回闽省,但沈溪不想惠娘就这么离开,要走至少也要等到年后,因此在崇文门附近找了一处院子,然后派人去把惠娘和李衿接来,当然打着的旗号是阖家团聚,共度新春佳节。

沈溪到了隔壁院子,跟这边的手下打了声招呼,便出门去了。

由于这里已经是另外一条街,外面连个人影都没有,一出去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沈溪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立即感受到彻骨的寒意。为避免招惹眼球,他身边一个随从都没有带,只是远远几名斥候尾随保护。

顺着熟悉的京城街巷,沈溪一边走一边欣赏雪景,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已很难单独出来领略风土人情,路上还要防备被人盯上,但好在他虽然受人关注,但没人预料到他会通过地道离开家门,想找个人注意他都难。

到了惠娘所住院子附近,街巷口有人盯着,这是沈溪特地让云柳安排来保护惠娘的情报组织成员。

沈溪进了小巷,有女兵出来帮忙引路,到了惠娘住所外,没等沈溪上前,那名女兵已到门前敲了敲门,声响蕴含某种韵律,应该是接头暗号。

“不在这个院子,人在隔壁。”

女兵回身恭敬地对沈溪说道,“这是云统领特地安排的,绝对安全。”

沈溪点了点头,等门打开便走了进去,连续穿过两个院子,又通过一道暗门才到了惠娘的住所。

沈溪发现云柳操持情报组织已能将所有事务做到驾轻就熟,很多事不需要他提醒便可以安排得井井有条。

“老爷来了?”

惠娘见到沈溪,脸色稍微有些不悦,想来是觉得进入京城后就被人严密保护,如同囚犯一般。

沈溪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因为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院子里积雪已有些深,沈溪在惠娘引领下来到堂屋前,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只见李衿现身门后,后面跟着活蹦乱跳的沈泓。

“看看谁来了?”李衿笑着说道。

沈泓抬头看着沈溪,目光里带着一抹陌生,显然以他的年岁认不出眼前的男子是谁,更不知道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惠娘跟在沈溪后面进了屋,道:“泓儿年岁小,妾身昨日回来后也是过了许久他才肯叫一声娘,平日照料他的时候太少,倒是随安和东喜两个丫头跟他更亲近些。”

正说话间,随安和东喜走了过来,直接跪下来给沈溪磕头:“奴婢见过老爷。”

沈溪望着自己的儿子,有种陌生的感觉,他跟沈泓相处的时间太少了,想让儿子完全接纳自己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沈溪随和地点了点头,一摆手让随安和东喜起来,惠娘在旁道:“老爷没那么拘谨,以后再见到老爷不必下跪。”

惠娘对沈溪非常了解,知道沈溪不喜欢繁文缛节,礼数上能省则省。

沈溪将身上的积雪拍落,李衿过来帮沈溪将大氅解下,挂到了门后的衣架上。惠娘拿了坐垫给堂屋中央的太师椅铺好,回过头问道:“今日雪这么大,天寒地冻的,老爷怎么想起出来了?”

沈溪道:“我来自己家里还要挑时间?想过来就过来呗!”

惠娘没多言,给随安使了一个眼色。

随安赶紧过来,似乎要搀扶沈溪坐下,沈溪一抬手阻止随安靠近,道:“我自己来吧。”

惠娘道:“妾身听说老爷抱恙在身,于府中休养?”

“谣言。”

沈溪坐下后看着满屋子妇孺,道,“只是因为一些事,暂时留在家中,忽然想起你们,便过来看看。”

惠娘对东喜吩咐:“先带少爷回房休息,这边不需要你伺候了。”

东喜赶紧行礼告退,脸上神色多少带着一抹不甘。

沈溪观人于微,大概明白东喜心中似乎有些想法,不过作为一个奴婢,东喜没资格做出选择,在其退下时,门正好打开,一名丫鬟将泡好的茶水递了进来,惠娘一摆手示意随安去接。

随安接过送到沈溪跟前,恭敬跪下双手陈上。

沈溪将茶碗拿起,呷了一口,见随安还跪在那儿,摆手道:“起来,坐下说话吧。”

不但随安跪在那儿没起来,连惠娘和李衿也没坐下,惠娘道:“老爷,你没发现这丫头跟平时有不同吗?”

沈溪道:“你想说什么,我知道,早就说过没这必要……随安,你先起来,坐下来说话……我的话你不听吗?”

其实不用惠娘说,沈溪也明白其中的因由,很早时惠娘便说过,让随安和东喜当通房丫头侍奉沈溪,以后可以让这院子热闹一些,当时沈溪是直接出言拒绝,惠娘甚至一度萌生让随安当她儿媳的想法。

但惠娘可不会跟周氏那样坑自己儿子,随安虽然不错,但距离惠娘心目中儿媳妇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再加上年岁相差太过悬殊,冷静下来后便作罢。后来沈溪带着惠娘和李衿到西北半年多时间,此番回来一看随安和东喜将自己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又旧事重提,趁着沈溪过来让随安进沈溪的房。

在惠娘看来,哪怕随安跟沈溪有一定渊源,也没资格登堂入室,但她又觉得哪怕随安只是做个外宅,也让今后的人生有了倚靠,如同她跟李衿一样,到底惠娘心目中一直觉得亏欠了随安,想将随安培养成自己的姐妹,而不想凭白无故高随安一辈。

沈溪的话让随安很为难,她先抬头看了看沈溪,再用迷茫的眼神看向惠娘,当沈溪跟惠娘下达的命令不相同时,她就不知自己该听谁的了。

惠娘摇头叹息:“老爷让你起来,你就起来吧,看来你没福分啊!”

说话间,惠娘走到沈溪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李衿则笑盈盈将随安搀扶起来:“这丫头还小,以后总有机会,指不定就跟我一样,哪天就得到老爷垂青了呢?”

“该掌嘴。”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道,“多大的人了,非要使出小丫头的脾气,在老爷面前也能胡言乱语?”

李衿没有介怀,将随安扶起来后,李衿坐到了另一边的椅子上,又将椅子往火炉前挪动一下,伸手去烤火。

随安则拘谨地站在惠娘身后,随时听从差遣。

惠娘问道:“老爷稍后是回去,还是留下来过夜?”

沈溪道:“看情况吧,照理说应该回去,但现在回家也没什么事情做,多日不见,总该跟你和衿儿多相处些,留一宿也是可以的。”

“留不留看老爷安排吧。”

惠娘一副淡然的态度,神色平静,“随安,去厨房吩咐一声,多准备几个菜,再热两壶好酒,老爷过来总得喝点儿热酒暖暖身子。”

沈溪一摆手:“不必,喝茶便可,你当这是在外应酬?”

惠娘道:“还是准备吧,老爷不常来,妾身想陪老爷喝两杯。”

又是惠娘跟沈溪的命令不同,随安不知该听谁的,李衿笑着挥挥手:“还不快去安排?杵在这儿作何?”

随安这才低着头往门口去了,先将厚重的布帘掀开,才打开房门出去,开门时沈溪又听到外面呼啸的北风声。

着笔中文网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