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

寒门状元内 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事情看似顺利解决,却让谢迁更加悲切,事情的走向已经超出了他的预估,朝堂事务似乎再也不受他掌控。

皇帝的任性,还有沈溪的貌合神离,让他感觉前路艰难,此时心中那股灰心和失落难以言喻,退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强烈。

不过总归事情没有进一步恶化,连谢迁自己都感觉一阵庆幸,而在昨日跟沈溪见过面,正式宣告双方决裂后,他也没机会再跟沈溪交谈。

“之厚这小子,完全不听话,未来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不会再被别人左右。唉!”

谢迁回府后便告假,称病不出。

不过这次倒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了。

两天前在奉天门前便站了一个白天,昨晚又在豹房门口吹了一晚北风,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的确扛不住,风寒入体就此病倒,他也就顺势请了病假,如此一来也好耳根清静,任由沈溪去闹腾。

谢迁本以为沈溪马会到吏部履职天官之位,然后趁机搞事,让他想不通的是,沈溪跟他一样仍旧在休沐,似乎并不着急“夺权”。

留在府中的谢迁还在关心钱宁查办的“谋逆案”如何了,但这案子雷声大雨点小,一连几天都没音讯,似乎钱宁已出京去了,案情进展也就无处打听。

“……谢阁老,您安心在家养病,朝中事情都很顺利,张公公回朝终归使得那些积压日久的政务得以顺利解决,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这天梁储来谢迁府宅探望病情,站在病榻前,对谢迁解说目前朝廷的情况。

“咳咳。”

谢迁捂嘴咳嗽两声,眼巴巴地望着梁储,问道,“内阁情况可还好?”

梁储点头道:“充遂入阁后,处理票拟得心应手,谢阁老不在这几日,吾等协作无间,一应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张公公那边基本也是按照内阁给出的票拟进行朱批,未有差池。唯一就是六部那边,工作有些拖延,尤其是吏部和兵部……恐与无人主持有关……”

谢迁又在咳嗽,脑子里却在认真思索梁储说的事。

目前谁都能看出沈溪跟谢迁之间存在的矛盾,难免有人觉得,是谢迁的阻碍才让沈溪不得不继续在家休沐,此时朝中已开始有人替沈溪说话,指责谢迁嫉贤妒能。

谢迁道:“之厚是否回朝,跟老夫何干?那是他的事……之前他已面圣,身体无恙,作何还要拖延,故意不履职?”

“或许阻力重重吧!”

梁储的评价很直接,“之厚回朝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他不得不避让一下,避免遭受舆论冲击!如今陛下一直滞留豹房不回,许多事非得谢阁老您出面解决不可。”

谢迁一撇嘴:“这时候想起老夫来了?老夫在内阁做事,几时可以管到吏部和兵部事务了?”

梁储很为难,心想:“怎么才能让谢阁老认识到,现在他的认可对于之厚回朝最有帮助?难道就这么无限期地僵持下去?或者之厚就此独树一帜,在朝单独搞个派系出来,与文官集团对抗?”

梁储道:“在下不过是发表些浅见,谢阁老既然不愿意出面,那就随意吧!”

朱厚照安排沈溪兼任两部尚书,遭到朝中很多人反对,就算支持的人也不敢明着说,使得沈溪出山,必须要赢得朝廷舆论支持。

这种舆论导向,其实由谢迁这个文官集团领袖来主导最为稳妥,光靠朱厚照的委命其实无济于事。

但现在谢迁对沈溪抱有很深的成见,显然不会给予这个便利,沈溪又没有在皇帝面前推辞任命,使得他要么硬着头皮履职吏部尚书,要么就跟现在这样继续拖下去。

梁储道:“之厚近来并未闲着,听说接待番邦使节的事情也是由他来负责,他一直在调遣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做事,他虽滞留府中,对于朝事却并未懈怠,兵部如今也运转正常。”

“这很正常!”

谢迁直接拿出自己的观点来:“朝中少一两个尚书,其实无关紧要,只要侍郎、郎中等属官能顶上来,按部就班处理好政务即可!”

梁储不由苦笑,暗忖:“朝中有事不靠尚书,却要靠侍郎、郎中,大概只有当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谢阁老跟之厚都不入朝理政,就这么僵持下去,算怎么回事?”

梁储又跟谢迁说了一些朝中事务,便告辞了。

临走时,谢迁交待:“不管之厚是否能力出众,都不能乱了朝廷规矩,谁想让他兼两部尚书,谁就是跟大明体制作对!把话传出去,便说是老夫说的!”

……

……

谢迁没法说服沈溪,便想从舆论上施压。

营救下狱言官,沈溪是出了力,但这无法换得谢迁的宽宥,甚至在此事过后还更加气恼。

这是正统文官跟新兴文官之间的矛盾。

对旁人来说,这问题如同一个死结,得不到谢迁的支持,沈溪就永远没法按照正统方式接任吏部尚书,文官集团也不认可他。

但作为当事人,沈溪对此却态度淡然,这件事对他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看起来兵部和吏部的事情都被耽搁了,但其实上并非如此。

在家养病这几天,他在筹划一件事,乃是涉及提拔谁来出任吏部右侍郎。

兵部两位侍郎,陆完和王敞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基本上不需要他来操心。

而吏部则因前任尚书何鉴老迈,以及右侍郎长久空缺而有所懈怠,光靠一个左侍郎孙交,已无法把全国官员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完成,沈溪琢磨得尽快把右侍郎这个官缺补上,他的想法是进补一个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到这个位子。

也就是要用自己人。

既为吏部尚书,若整个衙门没一个自己的亲信,那等于说行事要受人钳制,下达的命令也无法及时高效地推行下去。

但想找到满意的人选,有些困难。

思来想去,跟他相熟的人中,并没有合适的对象,数来数去也就大理寺卿张纶、兵部右侍郎王敞适合,虽然王敞做事古板,但总归能做实事,至于张纶,则跟沈溪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

因为这二人本就为正三品京官,就算左迁更为清贵的吏部右侍郎,也只能算是平级调动,属于沈溪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沈溪想过调胡琏或者王守仁回来,但二人资历不足,且不熟悉吏部事务,提拔起来很困难。

问题一时间得不到解决,沈溪并没有纠缠不放,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迎接番邦使节上,而其中以来访的佛郎机使节最让他上心。

之前一年时间,朝廷跟佛郎机人做买卖,佛郎机人利用从美洲开采来的白银,从大明买走丝绸、茶叶、瓷器等东西,为大明提供了足够的军费,完成对鞑靼一战。涉及接下来的远洋贸易,旁人没法接手,只能由沈溪出面跟佛郎机人谈。

佛郎机人的大船,从美洲运来白银,不是直接运回欧洲,而是来大明买到他们心仪的商品,使得收益成倍增加。

同时,佛郎机人也从欧洲和美洲带来许多东西,诸如辣椒、烟叶等农作物,开始逐渐在沿海一带流行。

此时差不多是开海禁的最好时机,不过沈溪没打算马上跟朱厚照提开海事宜,因为他跟正德皇帝的矛盾,以及跟文官集团的纷争摆在那儿,改变过往的规矩,等于把自己推到传统势力的对立面,只能一件一件进行。

跟佛郎机人做买卖的事情,沈溪不会亲自跟朱厚照说,而是由张苑代为奏禀。

“……陛下,佛郎机人的大船,装载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每一锭都成色十足。跟佛郎机人做买卖,每年都可以赚几十万两至几百万两不等,这么大笔钱,可以做很多事……”

张苑开始给朱厚照画饼。

恰恰朱厚照就是个贪财的皇帝,听说有大笔银子进项,眼睛都直了。

张苑道:“过去这些银子都用来打仗了,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九边平靖,咱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银子直接运到大明府库,作为户部用度,也可以用以修筑宫墙和宅院,豹房也可扩建,剩下的都交给陛下花销……”

朱厚照眉飞色舞,乐呵呵地道:“朕哪里用得完那么多银子?既然是从民间所得,还是要用在百姓身上才对。”

“陛下英明。”

张苑身后站着的三名太监,高凤、李兴和张永,用无比恭敬的语气恭维皇帝。

经过一番竞逐,这三位领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凤为首席秉笔太监,东厂权力则再次落到了张永身上,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以御马监太监身份兼领,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身提督,名头光鲜亮丽许多。

由此戴义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司礼监形成了一主三副的四大太监主政的格局。

李兴道:“陛下,那些佛郎机人不知道从哪里开采那么多银子,把咱们的好东西都买走了……若是那些银子是咱自己开采的,该有多好啊!”

“是啊,陛下。”

高凤也在旁附和,“若是能派人将银矿抢来,那大明就不再缺银子,以后市面也可以拿银子来流通,大明宝钞也就可以废弃了。”

张苑瞪了二人一眼,似在怪责他们多嘴多舌。

此时朱厚照却像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半晌后才道:“这话有些道理,不过佛郎机人靠海洋吃饭,听说他们的船只很大,咱是否能造出类似的大船都难说,更别说打海战了……光靠你们几个人的嘴,成不了事,倒是可以请沈先生琢磨一下是否具有可行性。”

张苑道:“陛下,近来沈大人没有前往吏部衙门履职,还在府上休养……接见佛郎机等番邦使节的事情,是否可以交给他人来做?”

“你有那本事么?”

朱厚照生气地喝斥,“没本事就少废话,打败佛郎机人的就是沈先生……看看人家佛郎机炮的威力,如果不是沈先生这样有大能耐之人,设计将他们击败,他们能心甘情愿到咱大明来做买卖?恐怕跟你们想的一样,利用船坚炮利公然抢劫了!”

“是,是。”张苑赶紧应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厚照又道:“咱大明讲信誉,当初商定好了做买卖流程,轻易不能改变,免得让佛郎机人以为我们大明说话不算数。”

张苑试探地问道:“那陛下,勘探并开采海外银矿的事情……”

朱厚照又琢磨了一下,摆手道:“先去问问沈先生的意思……就由你张苑去吧,若沈先生说可行,便按照他所定方针行事!记住了,除了沈先生外,旁人没有资格自作主张!谁若触犯这一条,休怪朕翻脸!”

……

……

朱厚照对沈溪的信任,几乎是发自骨子里的,参与这次会议的几名司礼监太监瞧得清清楚楚。

出了豹房,李兴凑过来道:“张公公,您先说说,这什么事都靠沈大人的话,还要我们作何?陛下在这问题上,是否太过相信沈大人了?”

张苑没有回答,倒是张永呛了一句:“你知道佛郎机国在哪儿吗?”

李兴道:“怎么不知道?就是西洋嘛,昔日三宝太监下西洋,顺着海岸线一路往南,然后又往西,大概就在暹罗西边,跟波斯很近吧……”

张永冷笑不已:“夜郎自大,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实际上却是个井底之蛙!”

“嘿,就张公公你会说俏皮话?那你张公公可知道佛郎机国在哪儿?”李兴很不服气,瞪着张永道。

张苑厉声道:“够了!在这里争什么?就算你们知道在哪儿,给你们船,你们能去吗?”

这下包括高凤在内,三名秉笔太监都不说话了,好像在等张苑训示。

张苑道:“既然不清楚,那就按照陛下所言,一切都听从沈大人吩咐,他说在哪儿就在哪儿,他说能行,咱就造大船……你们从来没见过佛郎机人的大船,真以为那能过大洋的海船是几条舟楫可比?”

李兴赔笑道:“还是张公公您说得在理,是否需要找人陪您去沈府拜见沈大人?”

张苑道:“怎么,你李兴想跟咱家一起去?”

李兴尴尬地道:“这不,进了司礼监后,尚未有机会拜见沈大人,所以……”

“省省吧。”

张永在旁奚落,“你这个秉笔太监,不过是在司礼监打打下手,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其实这次你亏大了,进司礼监真不如留在御用监,那可是有油水的肥差,过来就跟着咱喝白粥吧!”

张苑道:“真是给你们脸了,走到哪儿争到哪儿,还不如戴义那老东西在司礼监那会儿,至少不会胡乱说话……咱家这就去见沈大人,你们可以先回皇宫,若有要事的话,派人通知咱家……今日咱家便不回宫了,寻常事务等咱家明早到了宫里再说。”

……

……

虽然张苑经历浮沉,但回来后却能迅速占据上位,让旁人不敢忤逆他,能力还算不俗。

当然,这也跟他之前当过司礼监掌印太监,对于工作流程非常熟悉有关,加上这次回来他做了几件震慑朝臣的事情,使得他这个内相的威势得以保全。

张苑从豹房出来,马不停蹄往沈府赶去。

到了沈家门口,这次他先等门子进去通禀,显得十分客气,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等候拜访的下位者。

沈溪没出来迎接,只是让朱鸿带张苑到书房,等见到沈溪时,张苑还主动上前见礼。

“沈大人。”

张苑客客气气,一点张牙舞爪的气势都没有。

沈溪道:“张公公有什么要紧事吗?”

张苑笑道:“沈大人怎就不觉得,是陛下有要紧事找沈大人?”

沈溪没好气地道:“无论是谁有事,只管说出来,本官可没多少时间在这里跟你唠叨。”

张苑笑了笑,道:“是这样的,您让咱家跟陛下提及跟佛郎机人做买卖的事情,陛下很高兴。不过陛下有一点很迟疑,佛郎机人所得银子,是从矿山开采所得,听说还不是在佛郎机国境内……咱大明为何不能派出一支水师,将那些矿山给占了?”

沈溪道:“这是陛下要问的?”

“呃……”

张苑想了下,这才回道,“陛下有这层意思,不过也有部分是咱家的理解,毕竟谁也不希望靠别人兜里的银子来撑起大明的江山社稷,而且咱付出的代价太大,好东西都让人买走了,若能直接开采银子的话,那就不用看人脸色了。”

沈溪摇摇头:“成本太大。”

“这从何说起?成本再大,也不过是修造几条海船的事情,耗费的人力物力,难道不比一条海船运回的银子低多了吗?咱大明地大物博,人多的是,找一些兵士随船去一趟那地方,把东西抢回来,说不定还能在银子外,找到别的什么,甚至可以奴役当地番人,让他们来给咱做苦力。”张苑道。

沈溪道:“你张公公倒是光想好事,佛郎机人在海上经营上百年,他们对于航海路线、天气气候以及洋流走向,都很清楚,你凭何觉得到了海上,大明的海船能能跟佛郎机人抗衡?”

张苑道:“沈大人,您这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咱大明在战场上怕过谁?呃……当然是有您在就不怕,大不了您亲自带兵去讨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沈溪眯着眼问道:“这才是你张公公的目的吧?本官出海一趟,至少经年,且在半途得疫病出状况的概率很大,如此你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本官铲除?”

“这……瞧您说的,咱家可没这么想过。”张苑苦笑道,“这不还要仰仗沈大人您在朝中相助么?咱家几时有这种阴损的想法?”

沈溪道:“若是陛下问的,那你可以直接回禀,就算派船出海,也必须等个几年,在此期间努力发展造船业,造出能够在大海上航行的大船,这需要时间,而且我们派出这样一支船队慢慢摸索,远不如跟佛郎机人做买卖,从成本上来说,我们不算亏。”

张苑听得云里雾里,“沈大人,要不您再说一遍?”

沈溪一摆手道:“不需要跟你说清楚,本官会详细列下来,写一份奏疏,详细论证出海之事,你若能等的话,那就在这里待着,本官会在两个时辰内写好,由你带去豹房。”

“两个时辰?那还是明日吧!”

张苑苦着脸道,“今天咱家先不回豹房,总归去了也见不到陛下,不如……回去跟家里人团聚……你懂的……”

沈溪打量张苑一眼,点头:“也可,本官就不送了。”

张苑一怔,忽然意识到自己被下了逐客令,苦笑道:“沈大人别着急啊,其实咱家还有问题,比如说……您到底几时到吏部衙门报到?现在吏部事务繁忙,很多事都搁在那儿,要不您就在家里处理吏部的事情也可,先去吏部衙门那边打声招呼?”

沈溪一摆手:“这些事,就不劳张公公费心了。请吧!”

再次被下逐客令,张苑没辙,只能起身告辞离开。

……

……

豹房北院,丽妃已收拾妥当,今晚她要陪朱厚照饮酒作乐,不过在离开前,先见了一下小拧子。

“……张苑现在可真是风头无两,他这是急着当刘瑾吗?”

丽妃的语气有些嘲弄,“呵呵,其实他就是沈之厚屁股后面的一条狗,什么事都是沈之厚在调遣他做。”

小拧子为难地道:“娘娘,听说这次跟佛郎机人做买卖,咱大明能赚几百万两银子,若这些银子送到京城,那陛下……可就不会再垂青他人了。”

丽妃着恼道:“那是你们太监的事,别扯到别人身上。之前就跟你说过,要想被人认可,就要拿出点本事来,总是拿出这哭丧着脸的模样,表现给谁看?”

小拧子道:“请娘娘指点迷津。”

丽妃道:“很简单,以后你先堵住张苑面圣的途径,别他想见就见,真以为又恢复张家口时他只手遮天的地步?只要见不到陛下,看他急不急!”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