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

寒门状元内 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沈溪对于朱厚照御驾亲征之事并不太放在心上,只是派人去跟王陵之和刘序打过招呼,就此不闻不问。

沈溪所有心思都放在改进和建造大船上,他天天泡在船厂,最主要便是跟工匠一起研究蒸汽机,看看如何才能提高蒸汽机的热功效、热效率和转速,从而使得船只获得更大的推动力,提高船速的同时,也可加大航程,最后是的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当然,沈溪也没忘记封赏麾下有功将士,逐步把新城周边新开辟出来的田地分配下去,每个士兵因军功不同都可以分到十亩到五十亩不等的永业田,原本封闭荒芜的海疆因沈溪的到来而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得到实惠的将士终于有了留在新城的念头。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哪里能让他们生活得到改善,哪里就是他们的家,或许到新城最初那段时间他们不适应,但眼见一座宏伟的城市在他们的努力下慢慢成型,这里既有稳定的工作,又分得上好的水田,比家乡那些只能种植高粱、黍米的旱地强多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继续上战场建功立业的希望,如此一来就算再思念故土,他们也会掂量一下此时离开是否值得。

本来一些思归的将士,在沈溪回来后心态发生变化,开始沉下心来努力工作。

朝廷同意将军属迁徙至新城,还给予免费的屋舍和田地,再加上此番回来后所有官兵的俸禄均晋升一级,只是领军饷就足够养活家人,而且新城开设许多工厂,机遇很多,周边百姓源源不断往新城迁徙,人气居高不下,前程可以预期,使得将士不由自主产生一种归属和荣誉感。

而沈溪是给他们这种归属和荣誉感的最大凭靠,只要沈溪在这里,他们就觉得留下来有意义,甚至连唐寅都这么想。

这几天时间,唐寅没有过多询问有关皇帝近况,他已经认命,发现朱厚照不可能完全信任他后,便回归到以前那种安心做幕僚,每天帮沈溪处理些繁琐的军政事务,三点一线的工作状态。

……

……

南京。

一连数日,朱厚照都躲在古老的皇宫里,没出来见南京小朝廷的官员和将领,也没有就下一步军事行动做部属。

张永和徐俌对此最着紧,他们都在积极打探宫里的情形,终于等了几天后,得知朱厚照病情有所缓解,张永逮到机会,通过小拧子穿针引线,进入乾清宫见驾。

张永面圣时,朱厚照正躺在躺椅上,悠闲地拿着本书在看,他仔细端详几眼,发现是民间刊印的说本。

南京不同于京城,这里百姓对精神生活追求非常高,多年前沈溪刊印的说本就在江南风靡一时,此后江南之地便一直有人做这方面的营生,甚至有人为谋生专门创作这种白话文说本。

一些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本来很难在这世道求存,但有了这门生意后,很多人以此为业,创作出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说本。

朱厚照久居京城,看过的说本不少,但有一半是由沈溪刊印或者专门为他创作,其他从市面上搜集来的说本故事非常平庸,这几天他在宫中养病,除了欣赏南戏和杂耍表演,顺便看了一些白话说本,虽然不如沈溪写的那么精彩,却也能打发无聊的时间。

“……陛下,为备战,南京地方筹措军粮五十万石,另调拨帑币四千万钱,民夫六万多人,兵马三万余,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张永好不容易见到皇帝,认为这是他表现的好机会,说话就像是在讲故事,抑扬顿挫,显得极为生动。

但朱厚照对他说的话根本就不感兴趣,依然悠闲地看着说本,连头都不侧一下,显然是懒得搭理。

张永说了半天,见皇帝不为所动,猜想到朱厚照可能是心有旁骛,不由停下来。

侍立一边的小拧子冲着他使了个眼色,张永愣了一下,不知是何意。

就在张永站在那儿手足无措时,朱厚照突然放下说本,从躺椅上站起来,打量他一眼:“说完了吗?”

张永不知该如何对答,支支吾吾:“该说的老奴已说过了,若有遗漏的地方,陛下您只管指出来,老奴必会更正。”

朱厚照漫不经心地扬扬下巴:“宁王谋反这件事,朕老早就听说过,不过具体内情还是通过你知晓……小拧子对朕说了,你在南京做事兢兢业业,为朕守好江南这一隅之地,帮沈尚书平倭寇也立下功劳,若是这次平息宁王叛乱你也能出力的话,朕重重有赏。”

“谢陛下。”

张永嘴上说着感谢,心里却不以为然。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想当司礼监掌印太监,毕竟现在他已是司礼监秉笔,对于朱厚照其他的赏赐并没有看在眼里。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有关战事准备,朕不想一一过问,朕御驾亲征这一点不会改变,至于派遣的兵马数量,一定要在十万以上,不算民夫……要平叛就要拿出气势来!朕回头会让张苑和江彬跟你们细谈,以后你跟他们对接,不用什么事都拿到朕面前来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永听了不由发愁,心想:“如此一来等于是我跟陛下间会隔着张苑和江彬,那我以后岂不是永远都要听他们的?”

朱厚照一挥手:“赶紧去准备吧,明天召开战前会议,兵马不足部分立即补齐……对了,刚才你说准备了多少人来着?”

小拧子在旁补充:“陛下,三万兵马,五万民夫。”

朱厚照非常不满意:“加上朕带的两万多人马,最多才五万大军,算上民夫十万人,这怎么够?一定要调集十万大军,如果南京不够就从别的地方调集,哦对了,江西和湖广地方人马不能算在朕军中,但该调还是要调,各路大军一起向江西进逼,但最后跟宁王决战的人只能是朕,他们不能跟朕抢功劳!”

似乎朱厚照对于旁人抢夺功劳之事非常忌讳,以张永想来大概跟平时功劳都归沈溪有关,皇帝这次不但御驾亲征,甚至还要冲锋陷阵在前,争取拿下首功。

“遵旨。”

张永再次行礼。

朱厚照站在那儿沉思一下,又道:“若是有遗漏的地方朕就让张苑和江彬跟你说……朕想起来会提醒他们……再者,有关此战的事不要随便听信外人意见,朕说怎么打就怎么打,你们全力配合朕便可。”

张永又琢磨一下,“这意思是要拒绝沈大人出谋划策?何至于此啊……”

朱厚照说完不停留,转身去了,小拧子满含深意地看了张永一眼,急匆匆跟上。

……

……

张永从皇宫出来,立即去见徐俌。

把面圣的情况跟徐俌一说,张永神色间非常为难,苦笑道:“一时间从哪里再筹集五万大军?”

徐俌埋怨道:“张公公就不该提什么民夫!都在军中效力,谁能分得出哪些要上战场,哪些在后边辛劳?只要换上军装,拿上兵器,看上去不都一样么?”

虽然张永在军中当参军的次数很多,但在一些具体事务上还是很迷糊,跟徐俌这样长期领军之人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徐俌一语点醒张永,皱眉道:“若陛下知道民夫披甲,冒充军中精锐,非降罪不可。”

徐俌摇头:“说是十万大军,几时真会以十万规模出征?陛下总不能亲自来点数吧?最后落实的还不是我们?真要凑够十万人马的话,这后勤补给会成很大问题,现有的粮草辎重未必够,甚至连武器都不足,马匹更是缺少,江南久不经战事,一时间难以准备齐全啊。”

张永一听着急地站起来:“陛下明日就要派张苑和江彬过来接洽,到现在还准备不足,如何交差?”

徐俌道:“张苑和江彬是何脾性,老夫不是很清楚,但想来对于军中诸多细节不甚了解。只要能打发走他们,陛下那边就能交差了。”

张永神色难看,皱眉道:“听徐老公爷的意思,是要以敷衍和推诿,在陛下跟前蒙混过关?”

徐俌笑了笑:“怎算蒙混过关?事情总得有个应对方法,只要能让陛下满意,那咱的准备就算充分……既然公公已提过民夫之事,那就不能再将这些民夫归作兵员,或许可以利用地方巡检司兵马凑数,若再加上沿海卫所人马,凑出十万大军不难。”

“那粮草和后勤呢?”张永追问。

徐俌脸上的笑容不减,“征调地方人马基本需要自备口粮,粮草问题可暂时解决,若是能从沈之厚那里再借调一些将领领兵的话……”

张永一摆手:“不可,陛下有言在先,不能劳烦沈大人,原因很清楚,陛下想独自完成此战。”

徐俌面露恍然之色:“那也容易,就从南京兵部调拨人手,帮忙出谋划策,多几个智囊总是好的。老夫手下有许多幕僚可堪大用,张公公有什么人也可举荐一番,一并收纳过来,只要把兵马和粮草准备齐备,那这场仗就可以打……不是说陛下已从沈之厚手上借来人手么?有这些能打硬仗的精兵强将在,何愁不能消灭敌人?”

徐俌说得很轻松,好像什么事都安排妥当。

但张永神色却迟迟没有舒展开,眉头越皱越深,像是在担心什么事。

徐俌道:“张公公意下如何?”

张永苦笑道:“本以为此战准备充分,但现在看来,全都是临时拼凑的人马,连带兵的人都是临时找来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场仗……”

徐俌一抬手打断张永的话:“有些事能不提还是别提好……战前说这些丧气话太过忌讳。本来这场战事就是陛下临时想出来的,我等能够配合已属不易,不要平白无故增添烦恼……张公公经历过很多战阵,跟沈尚书久了,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张永叹了口气:“那一应准备工作就交托徐老公爷,咱家只等明日跟张苑和江彬沟通接洽便是。”

……

……

皇宫里,江彬正在跟朱厚照讲述他调查到的宁王谋反之事。

江彬临时受命负责朱厚照手下的情报搜集工作,但显然他不擅长这个,他手下的人手也严重不足,调查到的基本都是民间的小道消息,而不是实地考察,亲力亲为所得。“陛下,宁王聚拢当地豪绅,筹集巨款供其犯上作乱,如今招募数十万兵马,有一群亡命之徒为之卖命。现在他已起兵,并顺利拿下南昌府城,如今正在接管各县县城……后续还有更多情报传来。”

江彬现在说的不算是情报,依然是捕风捉影的风闻。

朱厚照却把江彬说的当成已发生之事,甚至问了一些细节,江彬脑袋瓜灵活,就算很多事情他不知道,也顺着皇帝的喜好编撰一些,听起来合情合理。

江彬道:“若是他们占据南昌府全境,便可号令江西全境人马,回头只要派出船只沿江而下,便可威胁应天府,南直隶地方兵马准备不充分,若坚守城池的话难免陷入被动,若主动出击就要趁早……”

朱厚照一拍大腿:“不是说宁王会服软吗?怎么现在他真的造反了?”

江彬咬牙道:“定是有人泄露风声,让宁王知道了……听说应天府有不少人为宁王走动,办事,宁王想获取一些关于陛下的消息,应该不难。陛下,最好及早动手,不能让事态恶化下去!”

朱厚照想了想,点头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既然现在一场大战无可避免,那就宜早不宜迟……明日你跟张苑去见见南京守备府和兵部之人,赶紧派出兵马把反贼给平了!如此朕才能高枕无忧!”

……

……

转眼第二天到来。

中山王府,众多高官勋臣齐聚一堂。

这里有南京兵部左侍郎王倬、南京户部尚书王佐、南京守备太监张永、南京守备勋臣魏国公徐俌,还有皇帝派出的两位特使——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和镇军统领江彬,全都是一方大佬。

本来这次会议应该在南京兵部衙门召开,但到现在兵部尚书没定下来,依旧是由王倬代尚书事,皇帝亲临,南京守备太监和守备勋臣地位很高,使得什么事都要往徐俌和张永身上倾斜,连举行会议都要到徐俌府上来。

徐俌背后站着一人,非常低调,正是徐俌的心腹幕僚徐程,此时徐程没有说话,所有人都在听徐俌照本宣科读着东西,没人在意他所说是否属实,这里每个人都是在敷衍,只为完成任务而来。

徐俌念了半天,终于把手上清单念完,随后将其合上,总结道:“兵马和粮草辎重准备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出兵江西,只等陛下下旨给出具体出兵日期。呵呵。”

徐俌笑得很欢实,换作平时,一定是一堆人陪笑,但眼前情况却不同,与会的好几个在朝中的地位都比他高,尤其是张苑和江彬,就像没听到他说的话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让徐俌很是尴尬。

张永急切地问道:“陛下派二位前来,总该把事情交待清楚了吧?”

张苑气恼地道:“你这是在跟谁说话?咱家没名没姓吗?若是陛下什么都交待好了,还要咱家来这里跟你们废什么话?不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么?亏某些人还自称在军中效命多年,一点规矩都不懂,简直枉为人!”

或许是张苑对张永的意见太大,也可能是张永刚才的话有些冲,让张苑逮到机会发作,张苑的话更像是要给在场之一个下马威。

自从张苑来到中山王府后,一直保持低调,态度虽然冷漠但并未怼人,谁都知道张苑在朝中的地位跟首辅大臣相当,心中极为忌惮,没曾想竟然会因张永的一句话而发飙。

徐俌笑道:“两位息怒,这不正在商议出兵事宜吗么?从这几天调查的情况看,宁王已呈反象,陛下派去人质问却没得到回禀,看来他是要执意反叛朝廷。”

一直不说话的江彬皱眉道:“魏国公此言差矣!什么叫已呈反象?根本是已经谋反,根据陛下调查所得,宁王兵马已将南昌府攻占,现在正集结大军,准备顺江而下!”

“啊?”

江彬的话让在场之人深觉意外,倒不是说宁王不可能这么做,而是他们根本没收到任何风声。

徐俌脸上的笑容淡去,问道:“江统领所说当真?那……昨日还有南昌府传来讯息,说宁王并未举兵,怎么才一天工夫……”

话说了一半便收回去,因为徐俌突然意识到什么,瞥了江彬一眼便低下头。

在场的人看着主动收回话茬的徐俌,脸上满是疑惑,皇帝都说战事已开启了,你却这么说算几个意思?

你是想跟陛下对着干吗?

着笔中文网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