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国

寒门状元内 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国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丽妃终于要踏上前往宣府的路途。

她很兴奋,为了这次面见君王,她做了不少准备,尤其是在魅惑方面做足工夫。

“恭喜干娘,此番孩儿不能陪同您一同前去面圣,得留在京城打理这边的事务。不过孩儿一定会努力办事,不辜负干娘的信任。”

廖晗跑来向丽妃道贺。

皇帝召丽妃和花妃到宣府前,廖晗已有两个月时间未曾在丽妃跟前露面。

丽妃冷笑不已:“亏你记得本宫这个干娘,还算有孝心。”

廖晗覥着脸道:“孩儿一向有孝心,这不为干娘您准备一份薄礼?让人用箱子抬来,干娘可以详细过目。”

“不必了。”

丽妃对廖晗的心意并不感兴趣,也不觉得廖晗会把侵占她的东西还回来,道,“你留在京城,好好打探消息,有什么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本宫。”

廖晗忙不迭道:“那是自然!干娘请放心,沈大人那边,孩儿一定会盯紧咯。”

丽妃摆摆手:“没你的事情了,本宫还要准备行装,明日不必来送。”

……

……

廖晗走后,丽妃还是将其送来的礼物看过。

丽妃看完后不由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这干儿子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根本不值得栽培。”

廖晗送来的多为布帛等压箱底的陈旧货物,加起来也不值几个钱,丽妃越想越懊恼,就在她准备叫人把箱子收起来时,一名宫女进殿内禀告:“娘娘,花妃娘娘来了。”

“花妃?”

丽妃脸上满是疑惑,随即明白什么,一摆手,“宣她进来吧。”

不多时,花妃在一众宫女的陪同下,到了丽妃跟前。

让丽妃大为意外的是,花妃身上无论穿戴,打扮还是排场,都比她强许多。

丽妃心道:“也是之前我花了大笔银子活动,不然的话何至于像今天这般寒酸?这女人没多少心机,居然只把银子用来享受,却不知自己即将年老色衰,命运堪忧。”

“妹妹有事吗?”

丽妃端坐在那儿,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

她跟花妃是老相识,以前在豹房还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恩怨颇多,不过随着皇帝不再临幸二人后,这种恩怨看起来就很可笑了……得不到圣宠的女人下场都一样,就算人在豹房受到优待,也跟发配冷宫没什么区别。

花妃没有太多拘泥,走到客座坐下,道:“许久未曾拜望姐姐,便来看看……姐姐这里摆设清奇,古朴素雅得很哪。”

这话有点嘲讽丽妃寒酸落魄,摆设不值钱的意思。

丽妃摇头:“我不喜欢场面上的东西,宁可过几天清心寡欲的日子……听闻此番将跟妹妹一同往宣府,可有其事?”

花妃微微点头:“就是来跟姐姐商议跟圣上会面之事,算起来……我们有许久未曾面圣了,骤然说要见驾,妹妹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跟姐姐想比,妹妹更受冷落。”

“你我有何区别呢?”

丽妃装出同情的样子,目光落在花妃身上,上下打量……她不觉得花妃是来示好的,相反觉得这个竞争对手一定蕴藏有什么阴谋诡计。

花妃却没那么多的心机,继续道:“陛下迎娶沈家小姐后,两年未曾踏足豹房,你我姐妹也被陛下冷落,难道姐姐不想重新得到圣宠?”

丽妃声音娇弱无力:“希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逐渐就习惯了,陛下不来也就自己过几天简单日子,妹妹何必那么执着呢?”

花妃道:“咱姐妹年岁不小,可说人比黄花瘦,再过几年怕就算想邀宠也难,反倒是沈皇后年轻貌美,背后还有沈国公这个当朝柱梁撑腰,若无对策,日后到宣府朝夕相处,我们能有好日子过?”

“哦?”

丽妃打量花妃,大概听出花妃是来示好的,但以她一贯的疑心病,依然在怀疑花妃真正的目的。

但思来想去,觉得花妃根本没底气跟她谈条件,求合作的概率最大。

花妃继续道:“一些事上,若咱豹房的人都不齐心协力,以后有何争宠的机会?妹妹不但来求姐姐你,还跟其他姐妹说过,希望她们有机会也可以跟我们一样,把豹房的威风争回来。”

丽妃笑道:“怕是有些困难,你也说了,沈皇后背景强大,还有陛下宠爱,二者集于一身,光凭咱俩……还有豹房这帮姐妹,怕是徒劳无益。”

“姐姐何意?”

花妃不由皱眉,她没料到丽妃会这么不近人情。

丽妃道:“或许在妹妹看来,咱都失宠了,必须要连成一线,共同对敌。但其实有人一直防着我们,尤其是朝中那位显贵,你说若是他知道我们往宣府,还一心要到陛下跟前争宠,他会怎么做?”

本来丽妃只是把沈溪搬出来当借口,孰料花妃闻言咬牙切齿道:“有些人,就不该存于朝廷中,根本就是狼子野心。”

丽妃对于花妃的反应很好奇,心想:“之前就知道这女人跟沈之厚有过节,何至于到如此地步?或许可以好好利用……”丽妃试探地道:“豹房的人,其实最好就是低调行事,然后防备沈家……沈家的眼线不但遍布朝野,宫里和豹房也有耳目,你我在这里的交谈,或许回头就会传到某人耳中。”

说话时,丽妃故意往旁边一众宫女身上掠过,但这些宫女都是低着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花妃道:“这些人不敢瞎传,姐姐若愿意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联手对付朝中权贵。”

“哦?”

丽妃又有所怀疑,她当然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表态。

花妃却显得很热切:“眼看要往宣府,估摸再有半个月时间,就要到宣府跟圣上团聚……但就算如此,面圣的机会也是极少,姐姐难道不想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丽妃心想:“我为了等那一天,已准备两年时间,我的方法足以压得过这女人,何必跟她联手?但……这次陛下没放弃她,说明她还是有一定价值,就算我现在不利用她,也不能直接回绝。”

“好。”

丽妃感觉有机可趁,尤其是在联手对付沈溪的问题上能达成一致,所以干脆点头同意。

花妃很高兴,让人送上礼物。

花妃笑道:“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望姐姐不要嫌弃,至于为圣上安排的节目,你我路途上可以好好商议。”

“妹妹客气了。”

本来丽妃以为花妃跟她那干儿子一样抠门,但等她看到花妃送来的礼物后,脸色顿时变了。

这些礼物虽然算不得贵重,但在豹房这种类似于冷宫的地方也算是很有诚意了,合起来至少价值七八百两银子。

花妃笑道:“那咱就说好了,希望姐姐不要临时变卦,能否得到陛下的宠幸不要紧,把那位朝中权贵给压下去,才是正经事啊。”

……

……

花妃走后,丽妃在心里盘算,越想越觉得不对头。

丽妃心道:“这女人不过是建昌侯府送到陛下跟前的女人,会跟沈之厚有如此大的仇怨?难道她是想替张家报仇?她一个被送来送去的女人,何至于对故主如此痴情?”

“沈之厚得罪的人可真不少,不过照理说开罪的都是朝中奸佞,连我也算其中一个,毕竟我之前没做过什么好事,但他什么时候开罪的花妃,让人意想不到。”

就在丽妃仔细思考时,一名宫女近前:“娘娘,行李全部收拾好了,明日可毫无牵挂地出发。”

丽妃道:“我写一封信,你送出去。”

“娘娘,奴婢不敢。”

宫女吓了一大跳,赶紧跪下来磕头。

丽妃没好气地道:“怕什么怕?只是问问情况,本宫又不是要杀你,你只管把信交给罗公公就是……”

“是。”

宫女这才稍微放心,等丽妃写好信函,拿着走出去,她要送去的人正是之前曾在皇帝跟前服侍,得宠一时的小罗子。

不过因豹房势力式微,再者小拧子有意报复,便把小罗子重新打发回丽妃身边。小罗子现在要地位没地位,要人脉没人脉,觉得自己的宦官生涯已到尽头,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到恩主丽妃身上。

“真该好好查查。”

丽妃心有不甘,“沈之厚的底细,一定要查得清清楚楚,然后从中发现漏洞,不能让他继续得瑟下去!不过,花妃想让我对付他?呵呵,没那么容易,一定要迫使其为我所用,只要他能诚心把我当成合作伙伴,对他好,对我更好!”

……

……

信函通过小罗子的手传出豹房,没有直接传给沈溪,先从云柳手里过了一遍。

也是丽妃对沈溪掌控的情报系统有一定了解,通过跟汀州商会联系,把信函送到,辗转后信函到了云柳手上,再送到沈溪跟前。

“……大人,这女人分明是想利用您。”

云柳没有从丽妃的信中看出太多端倪,只觉得丽妃是想借跟沈溪合作,重新得到皇帝的宠信。

沈溪道:“她提到了花妃。”

云柳皱眉道:“难道她知道了那女人的背景和来历?”

沈溪摇头道:“这种事其实瞒不了太久,有关花妃的过往,其实有心人都可以查到,只是现在没人往这方面入手,不过现在花妃有意要跟我作对,引起她的怀疑而已。”

“两个妖女都留不得。”丽妃咬牙切齿道。

沈溪道:“皇帝的女人,不是你我想动就动的,静观其变吧!”

说完,沈溪直接将信函丢到桌上,好像从来没看过一样。

……

……

花妃和丽妃往宣府,在朝中没掀起任何水花,但市井还是有一些传言,说这是太后制衡沈家的一种手段。

皇帝跟夏皇后关系不睦,张太后为了能早些将儿子的心笼络回来,便从宫外这些女人身上入手,对于张家来说,当务之急是联合一切力量制衡沈家……

相关传言说得活灵活现,但沈溪清楚,在正德皇帝召丽妃和花妃之事上,张太后压根儿就不清楚,甚至张太后得知后还很生气,觉得儿子荒唐任性,不务正业。“大人,江南备战卓有成效,十万新兵训练后已遴选出五万精通水性的官兵,再配合之前新城驻扎的一万兵马,基本能出海远征了。”

沈溪虽然不在兵部履职,不过他是监国,而且这次大明筹备跟佛郎机人的战事,均由沈溪出面协调,所以地方武将进京后依然喜欢往沈溪这里跑。

若换作以前,沈溪跟武将见面必会被人非议,但现在情况不同,毕竟沈溪有皇命在身,就算见见胡嵩跃、刘序这样的旧部,也没谁敢说三道四。

这天在沈溪的小院内,胡嵩跃和刘序正在跟沈溪掰扯,涉及沈溪离开江南后的许多情况。

沈溪不想听细节,问道:“你们回京准备待多久?”

刘序道:“停留多久要看都督府的安排,不过……听说卑职等人要被调往宣府任职?”

“是吗?”

沈溪似乎对此并不知情。

胡嵩跃讶异地问道:“大人,不是您把我们叫来的?往西北……意思是西北又要用兵?兵部那边没说什么,都督府也不给准信,就让我们住在京城东边的驿站,平时进个城都很麻烦……要不,大人帮忙问问?”

沈溪直截了当地道:“若是陛下召你们到他身边备战呢?”

“啊!?那感情好……”胡嵩跃先是一愣,随即嘿嘿笑了起来,好像能跟着皇帝打仗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刘序却很谨慎:“连大人都不知风声的话,怕是背后有什么阴谋……”

沈溪道:“还能作何?难道有人针对本官?”

刘序摇头不语。

随着他们这些人地位飙升,自然清楚自己作为沈溪的嫡系人马,肯定会被朝廷乃至皇帝猜忌,若皇帝要对沈溪下手的话,一定会先把他们这些掌兵将领先行调离。

胡嵩跃看了看刘序,跟着说道:“来的路上就跟刘老二说过,江南备战日紧,突然调咱到京城,又不是述职,快马加鞭赶到后还没下一步指示,太过蹊跷……其实弟兄们更想跟着大人出海,咱在南洋所得地界不是还没占回来么?”

他所提“南洋地界”,说的是之前佛郎机人答应划拨给大明的南洋领地,现在协议已经签订,可惜朝廷一直没派人接收。

朱厚照也想派人去,但想到可能会落入佛郎机人的圈套,便犹豫不决。

朱厚照明白,只要沈溪出马基本能解决问题,但又怕沈溪去了后,朝廷事务没人打理,更怕沈溪外出遭遇危险回不来,所以这件事就被无限期搁置。

这也跟沈溪没有坚持派人接收领地有关。

不过在下面将士看来,这些领地属于之前跟佛郎机人交战所得战利品,是值得夸耀的事情,是将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所以他们比京城内的政客更热心这件事。

沈溪解释:“接收容易,但要治理却很困难,那些科举入仕的官员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为官。再一个,若咱大明的人无法在人口比例中占据上风,统治就犹如无根的漂萍,所以必须得准备充足,力争一举而下。”

胡嵩跃嘿嘿笑道:“那是,这是大人争回来的领土,事情自然是大人说了算!”

沈溪道:“既然进城来了,这几天暂时不用回城外驿馆,我让人在城里给你们安排住所,但每天必须去都督府至少两趟以上,问清楚情况,一有调遣马上赴任,不用再到我这里来说明。”

刘序和胡嵩跃同时起身,恭敬行礼:“得令。”

沈溪摆摆手:“这里不是军中,不用这些礼数,坐下来喝杯茶吃顿便饭,早早回去等着,这次你们回京城并非私事而是公干,别招惹是非。”

……

……

有关胡嵩跃和刘序等将领的调遣,兵部有意没跟沈溪打招呼,好像也是避讳什么。

沈溪没主动过问,之后还是兵部侍郎王守仁特地派人来跟沈溪说明情况。

正德皇帝在有关西北问题上做出指示,要调遣几名熟悉西北情况且取得赫赫战功的武将到身边,没具体点名,但胡嵩跃和刘序素为皇帝熟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商议后,一个月前下了调令,差遣二人回京,特准允带部分嫡系兵马在身边。

“陛下似是想领兵出塞,重现几年前大人封狼居胥的一幕!”云柳调查过一些事情况,回来跟沈溪通禀。

沈溪道:“一边在江南备战,一边又想出草原,陛下心思太杂了……草原部族,现在对大明已无实质性威胁。”

云柳道:“陛下似是想在阴山以南地区重建太祖设置的卫所,让草原部族彻底臣服大明,开疆拓土。”

沈溪摇头:“暂时不切实际,就算想这么做,也得先解决道路不通的问题,需要十几年乃至于几十年的筹备,看来我得上奏陛下,让他收收心,早点回京城。”

云柳则持不同见解,道:“其实陛下不在京城也好。”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沈溪摇头道,“陛下不在京师,的确朝廷事务我可一言而决,但为大明长治久安计,陛下长期不在京师坐镇,会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作为股肱大臣,我怎会任由陛下胡来?”……

……

沈溪马上起草奏疏,提请皇帝早些回京城。

之前虽然有很多文武大臣这么上疏劝说,但沈溪作为监国在此事上一直没发表意见,朝中多数人也明白皇帝有多胡闹,以至于很多人对皇帝回京之事不抱太大希望。

但若沈溪上奏,情况却截然不同。

“……陛下,以沈尚书之意,您在宣府的时间不短,就算巡幸和视察,这几个月也该把事完成,不宜长久停留于此,您在这里会被草原上那些豺狼惦记,这不最近两月北关外番邦哨探多了很多?”

萧敬现在接近于离任状态,但本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心态,没有在劝谏皇帝向善的问题上妥协。

萧敬算是正德朝负责任且最有能力的内相,他对大明以及朱家非常忠心,这也是他尽职尽责的根本原因。

朱厚照道:“回京城能做什么?距离水师出征还有一年半,朕留在西北督军岂不是更好?”

萧敬对皇帝的回话颇感意外,心想:“陛下的心思跟先皇差别怎么那么大?这当皇帝的,只要稳守京城便是,何须要一件事接一件事做?而且自陛下登基以来,积极推进的每一件都偏向穷兵黩武,这些年的战事,比过去百年都多!”

“平时都说陛下胡闹,但怎么看来,陛下在武功方面却很用心?陛下难道想当开疆拓土的圣主?”

萧敬发现朱厚照军事上的天分,或者说是一种热忱,萧敬难以想象,一个被世人称为不务正业荒淫无道的皇帝,居然在武功治国上如此用心。

萧敬道:“沈尚书的上奏,陛下还是多参详才是。”

“不用了。”

朱厚照道,“朕今年不会回京城,朕说要在西北做出一点成绩,并非虚言,朕要调一些有能力的将领来,再把草原翻一遍,让鞑子知道朕的决心,除非彻底归顺大明,臣服于朕,否则朕就要踏平草原!”

……

……

萧敬得到朱厚照的旨意,回去便在沈溪的奏疏上拟定朱批。

大概意思是皇帝暂且留在西北,没透露太多细节,只是暗示沈溪,皇帝暂时要做出一定成绩才会回京。

朱批一出,司礼监内很快传遍,消息随之外泄。

京城文武百官得知内情,立即明白沈溪并没有胁迫皇帝,朱厚照不回京更多是自己胡闹。

不过对于皇帝坚持留在西北,甚至还要跟鞑子开战一事上,朝中微词颇多,都觉得要不是沈溪前几年那么容易便创造丰功伟业,也不至于让皇帝信心爆棚,以为能重演沈溪封狼居胥的一幕……

归根到底还是沈溪把皇帝带坏了!

随即兵部传来朱厚照旨意,将胡嵩跃和刘序等将领调到宣府,又从京营调兵三千,而这三千人基本是装备新式火铳的神机营官兵。

以京城文武看来,正德皇帝这是要对外用兵了。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