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

寒门状元内 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把沈明文送回房,沈溪折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向马九道:

“宋喜儿失踪这些天,车马帮最重要的是招人,扩大规模,这时候福州城乱成一团,能把宋喜儿的一些地盘接收过来最好。”

马九笑道:“不用小掌柜您提醒,这事小的清楚。这几天我人在城外,可城里的弟兄没少做事,等明天请小掌柜过去瞧瞧……如今城里城外,咱的弟兄已扩充到两百号人,就算跟那姓訾的女人正面斗,咱也不落下风。”

沈溪出言提醒:“还是要适可而止……官府肯定会培植新的势力,别树大招风、成为官府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好……做事一定要低调,最好做到把地盘抢下来了,别人还不知道!”

随后,沈溪让马九回去好好整顿一下,等明天探明家底后再好好谋划一番。

汀州商会到福州发展差不多有两年了,但除了开头那会儿有汀州知府安汝升支持日子好过发展迅速外,其他时间基本没什么进展。如今宋喜儿势力一去,她手底下的人首先开始内讧,很快一个独霸福州的庞然大物分裂成若干小组织,正是商会扩充势力的大好时机。

沈溪没求汀州商会以及下属的车马帮成为福州城最大的势力,但起码得从这次淮阳楼倒台后分得些汤汤水水,能跟城中其他帮派分庭抗礼即可。

第二天,沈溪和沈明堂,跟在马九身后,视察了汀州商会这几天取得的战果。

福州城内晋阳河边的两个客货码头,在宋喜儿失踪后,淮阳楼无瑕顾及,汀州商会仗着有车马帮这个打手,再加上商会本身便拥有的水运优势,短短几天时间里,福州城内两大码头均为车马帮占据。

此时车马帮正在整合码头上的势力,争取把福州城的水运牢牢掌控在手中。

这是沈溪特别向马九交待的,车马帮得依托车马行和船行来养活弟兄,把码头占下来,以后商会的水运就不会受制于人。

此时訾倩等势力的人,正在忙着接收宋喜儿名下的青|楼、酒楼、客栈、赌坊、当铺等产业,在那些人眼中,这些地方比什么都重要,但他们忽略了码头、市集等所在,这些地方有大批力夫和船工,只要整合好就会成为帮会的中坚力量。

马九把新加入商会的一些小势力头头介绍跟沈明堂认识,俨然把沈明堂当成是来巡视的大佬,这让沈明堂感到诚惶诚恐,他却不知,其实今日他侄子沈溪才是主角。

等会见结束,沈溪把马九叫到一边,又是一阵嘱咐,主要是让马九继续加大招揽人手的力度。

宋喜儿的势力现在已土崩瓦解。随着宋喜儿“失踪”,她手底下的第一号人物商维齐下狱,福州城乱成一团。

若官府想维持福州的稳定把商维齐放出来,此人很可能会与訾倩狼狈为奸。在沈溪眼里,眼下福州城里最危险的人物就是訾倩,由于玉娘曾跟她介绍过自己的能力,她或许会想到,宋喜儿被“倭寇”劫走一事跟自己有关。

马九嘴上应承,但显然有些不以为然。

沈溪有些担心他麻痹大意,回头到手的成果又给訾倩抢回去,那就欲哭无泪了。

中午商会的几位管事,还有车马帮分舵的新任负责人马九,以及刚招募的一些小势力的头头脑脑聚在一起饮宴,沈溪先回客栈去了。

下午沈明堂喝得醉醺醺到了客栈,沈明文见到后很不爽:“三弟,你这是去何处饮酒了,为何不叫上为兄?”

沈明堂是个老实人,自小到大从来没人把他当回事,进到省城这种繁华之地,他本来两眼一抹黑,但谁知这里不但有好工作,赚的钱多,还不用做粗活累活,别人见了还对他毕恭毕敬,感觉前所未有的好。

“大哥,我只是……喝了两杯,今天……商会的人请我,很多出席人呢。”沈明堂醉得连话都说不太清楚了。

沈明文皱眉:“什么商会,不过是一群贩夫走卒之辈,三弟还是莫与他们走得太近。”

沈明堂进了房间,倒头就睡,一直睡到天黑才起来。他见沈溪正在桐油灯下读书,匆忙爬起身来,问道:“什么时辰了?”

沈溪道:“三伯,不用着急,今日你多饮了几杯,我让九哥过去对商会的人说了,你身体有恙不用过去。”

沈明堂道:“不行不行,我不能耽误了正事。”

沈明堂为人憨厚,应承下来的差事怎么都不敢耽误,别人对他礼遇有加,他就加倍努力工作来报答。

沈明堂刚走不久,马九就带了几个人过来向沈溪说明,他准备带人出去抢地盘。

沈溪望着马九眼睛血红的模样,暗暗感叹,这马九一旦激发出血性,就好像一头饿狼,也不知是好是坏。沈溪嘱咐道:“九哥,出去打打杀杀要小心点儿,若不能力敌,必须当机立断,切不可逞匹夫之勇把弟兄们置于险地。”

马九一咬牙:“小掌柜,你放心,如果真有危险,身边这些小兔崽子早就跑路了,我留下就是送死。嘿,我才不会那么傻呢。”……

……

马九忙着为车马帮和商会抢地盘时,沈溪已经进入考前的紧张准备中。

随着八月到来,考期一天天临近,城中一些关于乡试的传言跟着出来了,有说内定举人和解元的,还有说考题已经泄露的。

但其实考生最关心的,还是内帘官中的两名主考官和四名同考官是何人。

景泰三年规定,每到乡试之年,各省布政司、按察司正官与巡按御史共同推保三十至五十岁之间的现任儒学教官充当考官,形成定例,那些擅长衡文之士往往受到聘请。

至于负责出题的主考官是何人,这就很少有人知晓了,这也基本上杜绝了考生去揣摩出题人之喜好。

至于外帘官,则相对固定,但外帘官并不会参与阅卷,但因为充当考官的儒学署官员职位低微,在评卷取士过程中受到外帘官的压抑和欺凌,往往影响到乡试取士的公正性。

到弘治四年,朝廷明令,外帘官不得干预内帘之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巡按御史要厚待考官,不得欺凌斥责,录取考生之事皆由内帘官所取所定,外帘官不得设立五经官干预阅卷。

但因本身内帘官就是出自保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都会找他们信任之人出任考官,想在乡试中营私舞弊并不难。

八月初六,距离乡试最重要的第一场考试开考还有三天时间,这天苏通前来,给了沈溪三道考题。

第一道是“君子之道,费而隐”。

出自《中庸》,算是《中庸》第十二章承上启下的一句关键之语,承开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论述关于君子之道的普遍可适性。意思是,君子之道,广大而又精微。

第二道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语出《大学》,论的是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这道题本身没什么问题,比第一道还要简单些。

第三道是“优则学,学而优”。

语出《论语》,原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是一道截搭题,原本的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可以去做学问,若做学问有余力和空暇,就能做官。但如此前后句式一截,意思就变得非常古怪,有空暇则学习,学习了就会有空暇,这题目陡然变难。

苏通脸上带着讳莫如深的笑容:“沈老弟,你别问我为何要送这三道题过来,你只管先做做看,若能做得出来最好,做不出也没什么,切不可与第三者知晓。待明日,我再来与沈老弟你讨教一二。”

虽然苏通没把话说明白,但沈溪大概能估摸出一些“门道”,这分明是在说,这三道考题很可能是本届乡试的考题,也就是说很可能题目已经泄露了。

沈溪不敢大意,他进到房中后,立即把写有题目的纸张给烧了。

若这真是考题的话,被人查究出来,罪责可不小。

一晚上沈溪都在思索这三道题,以他的学问,要论这三道题,算不上困难,但要把文章写得十全十美也有些难度,首先是无法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这跟县、府、院试和岁考不同,童生试和岁考沈溪至少知道出题人是谁,他们的背景如何,而他们出题大致要考核的方向在哪里。

等第二天苏通再次造访时,沈溪一个字也没写。

苏通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种情况,轻叹道:“沈老弟未免思虑过甚,其实这三道考题没什么,究竟是否本届乡试考题根本就做不得准,只能算是打题吧……”

每当乡试来临,内帘官要在考前两天入场,也就是说,初九考试,考生初八入场,内帘官要提前两日,也就是初六即进场。

进场之后,大门就会锁上,出题和考试时,内帘官吃住都在考场内不得出来,防止现出的考题泄露。

虽然这规矩看似严密,但因内帘官是提前就委任好的,他们可以得到外帘官的一些嘱托,提前把题目出好,这样考题就会提前流出。

沈溪道:“算算时间,内帘官此时应该进帘了?”

苏通愣了愣,点头道:“理应如此……沈老弟,你我相交莫逆,在此我老实告诉你,这三道题目,总有一两道贴近本届考题,现如今你我提前获悉,不妨将题目好好参详,这对你我最终榜上题名,不是大有助益吗?”

沈溪对此非常无奈。

科举考试最忌讳的就是泄露考题,沈溪本可以凭借真本事去考,就算提前两日获悉考题,其实最多是可以翻看一些程文,再找人加以总结后提前作出考题,背熟之后于考场之内默写出来。

但这对博闻强记的沈溪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必要。

若事情败露的话,绝对不单止被剥夺考试资格那么简单,他以后的科举之路,也会被彻底堵上。

**************

pS:第三更送上!

啥都不说,天子继续码字,争取再11点前能赶出一章来,大家赶紧投票,不要让天子流汗又流泪啊!未完待续。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