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寒门状元内 > 第七一五章 沈家终有散伙时(上)

寒门状元内 第七一五章 沈家终有散伙时(上)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0:23 来源:书海阁

沈溪初为人父,总算在学业、事业有成后,家庭方面也开始有所成就,尽管这头一胎不太好养活。

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沈家,此时乱糟糟的。

除了要不了多久沈明文就要跟沈元一起去福州参加乡试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谁出来当家的问题。

老太太李氏辛苦了一辈子,就好像紧绷的弦突然松开,不朽的斗士终于倒下,伴随着的便是她在沈家霸权的彻底崩塌,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民主地商讨一些事情,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点:

要不要分家;分家如何分配财产,若不分家谁来当家?

李氏已得了严重的“癔症”,多数时候连眼前是谁都认不清,她嘴上只是一个劲儿地念叨:

我儿子是秀才,我孙子是状元,我另一个孙子又是秀才,回头就会有举人,举人去考状元,我沈家就会有两个状元,会有第三个状元……

培养出沈溪,是老太太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她也因为沈溪中状元的惊喜冲击太大,埋下了病根。

不过,就算李氏老年痴呆后,仍旧清楚地记得一些事情。

可到底她是怎么得的这个病,或者这个病要持续多久,没人知晓,沈家人经过一番努力后,发觉老太太的癔症不可挽回,于是赶紧写信给京城的沈明钧夫妇,让他们回来商讨分家与否的问题。

“还好回来得及时,不然沈家就没了。”这是周氏在回到宁化县城,得知具体情况后说的第一句话。

在京城时,死活都不想走,可回来后,周氏便觉得宁化才是她施展拳脚的地方,她生来就是要在沈家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回到宁化后,周氏第一件事就是担负起家里所有柴米油盐的事情,照顾老太太比其他人都勤快,做事总会有她出来挑头,刚赎回来不到一年的王家大宅重新修缮,原来的院子也重新整理,出钱又出力。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氏转了性,此番回宁化是来做善事的。只有知道底细的人才知道,周氏这是准备继承老太太的衣钵,当沈家的家。

沈家在分家与否之上,分成两个派系,一个派系主张分家,另一个派系主张仍旧保持原样。

主张分家的是大房,准确地说是王氏。

因为除了王氏坚持要分家外,沈明文对此事漠不关心,而王氏的儿子沈永卓和夫人沈吕氏则更倾向于保持原来家庭的构架。

沈永卓夫妻比王氏有头脑,他们清楚,无论分家与否,他们都不能当家,以前是老太太管事,就算分了家那也是王氏说了算,小俩口没有话语权。而大房这边的收入,全靠沈明文廪生的那点儿银子,根本不够养活一家老小。

二房由于沈明有夫妇不在,二郎和三郎如今都已经成婚,可如今门第不同,他们不想再做苦力辛辛苦苦讨生活,如今最希望的是能保持原样,吃大锅饭,这样就算平日不工作,也能过上舒心日子。

至于三房人则更加务实,他们虽然能凭借双手养活自己,但不主张分家,因为五房出了状元,这时候谁分家谁是傻子,他们希望儿女将来能得到状元公的庇护。

至于四房,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大儿子中了秀才,而且是十五岁中秀才,十六岁即考乡试,老四沈明新有一手木匠活能养家。虽然四房有分家的倾向,但他们也不勉强,分就分,不分就不分,我也不跟你争什么。

至于五房沈明钧夫妇,准确地说是周氏,以前是分家的代表人物,现在则是不分家的旗帜。

周氏现在主张不分家不是她对这个家有多么深的感情,而是她多年媳妇熬成婆,儿子中了状元,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就等着翻身农奴把歌唱,将整个沈家归于她麾下,让她可以名正言顺来当这个大管家。

五房人各怀心思,平日的大小事情明争暗斗,但结果基本是,王氏和周氏自成一体,除了四房外,几乎所有人都往两人身边靠拢。

因为沈家人不分家的主张占大多数,王氏大可选择分家出去单独过,而在分家中,大房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这便是王氏的凭靠。

只要沈明文一句话……分家!那就算弟妹有再多意见,这个家多半还是要分的,剩下就是财产分配和老人的赡养问题。

在财产分配上,大明遵循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制,沈明文的话语权非常大。

而此时,沈明文把这话语权交给妻子,让王氏来代他说话。

王氏作为大房媳妇,在家里有了话语权,变得无比跳脱,她的意思很明显,分家的话,大宅子归我们,你们爱去哪儿去哪儿,别跟我提平均分配。

最后或许是发觉这招不太得人心,所以她又改变了分家的主张。她提出,不分家也可以,但沈家上下必须我们大房说了算。

“瞎胡闹,她有什么资格当家?她若当家,我们就分家。”

周氏听说后,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王家完全是看在沈溪中了状元,又辅导王陵之有功的面子上才把大宅重新低价卖回给沈家。沈家的产业几乎都是我拿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就连沈家上下这些年的生活也由我供养,现在倒好,你来当家,让我给你当孙子?

门儿都没有!

举行家庭会议的这一天,周氏态度非常强硬,若沈明文和王氏当家,那她和沈明钧就带着儿女离开宁化,从此五房跟各房间井水不犯河水。

这下二房和三房的人不干了,连沈永卓夫妇也觉得这样不妥。

沈家上下,别人可以分开单独过,但五房不能,若五房走了,那沈家也就没存在的必要,连供养你的状元一家都单独过自己的日子去了,你们还赖在一块儿有什么意思?

本来各房人聚在一起是商量一下谁出来当家作主,到最后就成了王氏和周氏的直接矛盾。

两个女人心中都有共同的想法……这个家有我没她,有她没我!

“我说弟妹,你可真有本事啊,你儿子靠沈家祖宗的庇佑考中状元,那是把我沈家几百年来的气运都用尽了,你回报沈家一点怎么了?”

王氏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娘现在还没死呢,你就敢提出分家?哼哼,说出去就不怕人家戳你的脊梁骨?”

“别忘了是谁拿分家来要挟全家的,不是我,是你!”

周氏针锋相对地说道,“我儿吃的是我的奶水,不是沈家的。他中状元,是他自己有本事,当初沈家可是连书都不给他读,现在中了状元却说是祖宗庇佑,那祖宗怎么这么不开眼,偏偏庇佑我儿子不庇佑你丈夫?”

泼妇骂街,永远是要靠动手来解决问题。

王氏本来就到了更年期,与周氏吵上两句,王氏忍不住大动肝火,上去就要掐架,周氏自然不甘落后,张牙舞爪就想还击,结果旁边的人赶紧上前劝说。

沈明新黑着脸道:“大哥、五弟,你们不过来劝劝?”

沈明文面无表情,咳嗽两声,站起身,没有管自己的妻子,径自往里屋走:“我还要温书,你们继续商议。”

沈明钧则一脸无奈地看了妻子一眼……让他去帮忙,实在有心无力!

好说歹说,其余几房人终于把王氏和周氏给拉开,然后继续就分家与否和谁来当家的问题展开商讨。

王氏道:“分家可以,你们五房拿出五百两银子来,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我呸,凭什么让我们拿银子,难不成是上辈子我们欠了你们不成?”周氏叉着腰道,“老娘就算有的是银子,也休想让我拿出一两来!”

周氏如此一说,沈家上下顿时明白一件事,之前一些传言非虚,周氏有自己的“小金库”。

沈明钧也满脸震惊地问道:“娘子别瞎说,咱家哪儿有银子?”

“哎呦,老幺啊,平日里看不出来,原来你还真是会演戏,可怜娘被你们夫妻俩骗了这么多年,你们这对吃里扒外的东西!”

王氏终于找到突破口,一下子占据道德高地。

周氏也发觉自己一气之下说错话了,以前当着强势的老太太她可从来不敢这么张狂。这会儿也是觉得在场没一个人能压得住她,她就敢把事情明说。

但周氏不是吃素的,在外打理药铺多年,早就练就了一张好嘴皮。

“银子当然是有,不过却不是我的,但只要跟我孙家的好妹妹开口借便可,还有我儿子如今是翰林官,给皇宫里给太子上课,他每年光是皇帝的赏赐就有几百上千两,加上俸禄,啧啧,你男人几辈子也赚不回……”

吹牛不上税,沈溪年底确实拿到一些赏赐,但绝对没周氏说的那么多。

但沈家上下哪里知道这些,给太子上课,皇帝富有四海,给先生的束脩能少得了?

本来是说漏嘴,如此一圆场,周氏又把场子给找了回来。

一说起儿子,周氏再次占据主动权……我儿子这么有本事,你们跟着我是吃香的喝辣的,跟着这女人你们等着被刻薄吧!

周氏又道:“即便你们大房坚持分家又如何,你们把大宅子要过去,由着你们,以为少了你们,我们就过不了了?只要我儿有一口饭吃,我们五房就不会饿着,只要五房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沈家上下饿着!”

就好像是竞职演说一样,周氏的话立刻得到二房和三房人的热烈响应。

四房只是冷眼旁观,你们有没有饭吃,我们不在乎,以后如果日子过不下去,让我们四房人供你们饭吃也不是不可以。

在沈家没落时,四房和五房人几乎撑起沈家,沈明文就算当时是廪生有俸米,也是一年有一年没的。

王氏怒不可遏:“凭什么不能是你们幺房分出去单过?”

“老幺子之后是小幺子,现在小幺子本事了,就闹分家,明天我就出去嚷嚷一通,让乡里乡亲知道,小幺子和他爹娘是忘恩负义的主!”

**********

pS:第四更到!

本章为书友大大加更!谢谢您的慷慨!

同时,天子还要感谢自开书以来就支持的三十多万书友(不知道准不准确,但起点App这么记载的),谢谢你们的每一个订阅、每一个打赏、每一张推荐票和每一张月票!天子向你们鞠躬致敬!

最后,本月只剩下最后三天,天子诚挚地求月票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喜欢寒门状元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寒门状元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