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120章 穷,真特喵的穷

大明小公爷 第120章 穷,真特喵的穷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万幸,一把把粉末塞进鸡肚子里,一个时辰之后,鸡还在院子里活蹦乱跳,成了!

虽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李云睿用的又不多,点缀一下而已,相信应该不是问题。

李桑海继续施展自己的麒麟臂,为李云睿打下手。

李云睿已经想过了,和女人之间,没有什么事是一个蛋糕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如果还不行,再来一束鲜花!

李桑海打出泡发奶油来,李云睿将各种颜色的粉末加进去,搅匀,自己在一旁练习起图案来。有些事,知易行难,李云睿的艺术细胞实在不咋样,画出的图案比印象派强一点,比漫画弱一点……

事情大条了!

李云睿赶紧满国公府找帮手,最后发现飘香居然是绘画高手,把飘香拉到厨房,李云睿在一旁指导,用了一下午,才做出李云睿想要的样子,此时李桑海已经累倒在厕所。

装入事先准备的木箱中,小心翼翼地让人送进冰窖,保存一晚上,应该不会出问题。其他的东西,由袁氏出面准备,毕竟是亲家,哪怕双方不见面,礼数不能失。

想着明天就能见到小媳妇了,李云睿就开心,吃完饭时,还多吃了两碗以示庆祝。

作废的蛋糕成了李婉清的最爱,最后李云睿虎着脸,以不再给李婉清做蛋糕为威胁,才让她放弃了以蛋糕为主食的念想。没办法,甜食的诱惑力太大了,尤其对孩子来说。

吃完饭,李云睿又跟着李景隆去了书房。今天没啥大事,主要是给未来文豪加点养分。

“《昔时贤文》,我儿这是什么?”李景隆看着一沓厚厚的字,有二十几张,问道。

“这是老豆你即将发表的大作!作为一个文豪,光做几首诗不行,《小儿语》过于通俗,显示不出老豆才华横溢,写八股文,儿子不在行,只能帮老豆东拼西凑一篇了。”李云睿为了李景隆,可谓是操碎了心。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李景隆拿起纸,小声读了起来。

李云睿在一旁穷极无聊,拿起李景隆桌上的一些邸报,看了起来。

明朝邸报每五天发行一次,发行机构是通政司和六科给事中:各地官员的奏疏须经通政司汇集、核对、抄录副本后,再呈给皇帝,在这一过程中,通政司会收集到大量全国各地的信息,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六科给事中除了劝谏皇帝、稽查六部工作外,还要负责上传下达各类奏章,所以六部、皇帝的很多决策,给事中们了如指掌。

两个部门一合作,就形成了邸报内容的雏形,但大明有明确规定,未经过批红的奏章不能公开发布,就需要有一个部门审核——这个责任就各类新成立的内阁。此时的内阁天天围着皇帝转,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他们自然知道哪些批红了。

内阁审核完成之后,就安排人抄录,颁行天下。

李云睿手里拿着正月的邸报,因为正月有休假,到上元节前,大部分都不工作,所以邸报只有两份。其中一份是去年的工作总结,好多数字,没有标点符号,晦涩难懂。

李云睿找来笔,先断了一下句,然后开始看起来,“是岁,天下户户,口人,税粮石……课钞锭,金50两,银两……”

穷,真特喵的穷!堂堂一国朝廷,年入金五十两,银八万两……

说出去,鬼都不信。

其实李云睿是被后世的电视给毒害了,普通百姓动不动一出手就是几两,富商一出手就是上万两,这种情况只可能出现在明后期和清朝。

唐以前都是以铜钱为主要货币,唐宋银子才出现,产量极低,宋朝时巅峰产量,一年也就二十万两,所以交子才会出现。到了元代,朝廷才强化了银子的地位,加大了开采量。

到了元末时,蒙元贵族被朱元璋打败,逃回漠北前,将市面上能抢的白银、黄金,一把都顺到了漠北,朱元璋上台想搞经济时,发现没有银子,铜钱又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运行,于是就抄袭了宋朝的交子,发明了大明宝钞。

朱元璋穷人出身,没有过理财经验,就想当然的认为,朝廷需要钱时,只要印刷就行了。于是,官员要发薪俸了,印一批;将士要发薪俸了,再印一批;宫里要置办一些器物了,又下令继续开动印钞机。我看中了你的东西,就印点钱,然后买过来就行,看似是交易,实则这就相当于抢劫。

洪武八年开始印宝钞,朱元璋平均每年要印五百万贯,最高一年印了一千五百万贯,就造成了宝钞泛滥,不断贬值。

百姓想用银子结算,结果朱元璋直接下令,严禁百姓使用金银交易,抓到就杀,要使用金银,先到朝廷指定的地方,兑换大明宝钞后再去交易。

摄于严刑峻法,百姓不得已,只能使用天天贬值的大明宝钞。

课钞就是朝廷收的商税,按照大明三十税一的标准,李云睿算了一下,整个大明的GDP在一亿七千万锭宝钞左右,人均2.5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锭这个数字是动态的,洪武初年,宝钞刚刚发行,“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皆折输米一石”,到了洪武三十年,宝钞泛滥,户部就规定“钞一锭,折米一石。”

所以一锭,也就是一石米,180斤米。

穷就一个字……这就是大明的人均狗的屁,简直是日了狗了!

当然李云睿的算法有些偏颇,他没有把赋税算进去,但在大明,赋税是实物税,不产生资金流动。

后世很多历史爱好者,整天吹嘘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君王气概如何,士人气节如何、百姓如何,乃是历史上最强硬的王朝。看到这份邸报,李云睿真想上去抽这些人两巴掌。

一个人均收入不足两石米的王朝,有什么值得可以夸耀的?

胸闷,李云睿很胸闷。

就在李云睿胸闷之时,李景隆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儿,这《昔时贤文》中的许多话,为何我觉得很熟悉?”

“对呀!这本书就是集结了历朝历代的一些格言、言语,从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中,挑选了一些为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李云睿扔掉了让自己胸闷的邸报,看着李景隆说道,“你看题目也应该明白了吧?《昔时贤文》,什么是昔时?”

《昔时贤文》,也叫《古今贤文》,后来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才得名《增广贤文》。

“这算什么大作?”李景隆皱了皱眉,有些不明白。

“老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名传千古的文章,是大作吗?”李云睿反问道。

这倒是实话,作为蒙学经典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文学价值不高,更像童谣,但却世代被人传承。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