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162章 《少年大明说》

大明小公爷 第162章 《少年大明说》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咋说来,明朝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中秋前后,也就是俗称的秋闱。秋闱之后,中举的士子第一时间就会出发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凡是能中举的人,基本上算是踏入官场了,大明每届乡试,录取士子只有470人,直隶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布政司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而会试能录取两百多人,基本上二比一的比例。

没有被会试录取的举人,如果不介意的话,回乡之后,也可以充当吏员,九品,朝廷认证的。当然,不是每届只有470人参加会试,往届落榜的人也会参加,越往后竞争越激烈。

中举的士子到了京城之后,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人并不是专心温习功课,都是走亲访友、拜访名士,或者参加文会,目的很简单,拓展交际圈子,积累名望。

很多来参加会试的人,明知无望也要来凑这个热闹,就是为了结识名流和朝中权贵,如果认识了这些人,就算考不上,也有可能被放个实缺;最不济也认识了朝廷重臣,回乡之后,说一句“我认识**尚书、**侍郎”,当地的官吏、士绅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今天的宴会,是李景隆主动发起,邀请这些士子的,所以这些人无论能不能榜上提名,都有了很大的资本,无论是仕途还是名望。

李景隆放低了姿态,让众士子很受用,一时间,桌上气氛很是融洽,气氛也热烈了起来。

“能得国公大人相招,乃是我等莫大的荣幸。前些日子国公一首《临江仙》,名震京师,今日能否请国公为我等赋诗一首,以壮声威!”周孟简一直怀疑李景隆的词有猫腻。

李景隆今年都四十多了,才气一直不显于世,他突然间做出一首名震天下的诗词,任谁都怀疑。现在市面上闹得纷纷的《小儿语》,周孟简也看了,他只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这篇“大作”,完全不符合李景隆文豪的气质。

一听周孟简这话,李景隆心里暗喜,他安排这场宴会,除了笼络曾啓三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装叉!李云睿给了他好多诗词,让他当文豪的。

“呃……”李景隆先是皱了皱眉,低头沉思了一下,脑中不断盘算,李云睿给得诗里面,哪首比较符合现在的氛围。

十多个士子此时齐齐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士子,开口说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里最为着名的一首,被李云睿给了李景隆,如果龚自珍知道了,肯定棺材板压不住了。

“好一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曾啓听后,不禁觉得精神大震。

在众士子眼中看来,大明刚刚经历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清君侧”只不过是朱棣争权夺利的一个借口,数十万百姓遭遇生灵涂炭,无数忠臣含冤而死,现在朝堂留下的大臣,大都是屈从朱棣的武力,又或者是投机。这些人迫于朱棣的威势,不敢过多表达自己的意见,搞得朝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利用“九州生气”指出新帝初立,又用“万马齐喑”来指出朝堂气氛,接下去两句道出心声,期望有更多的人才充实到朝廷中,救济斯民!

曹国公忧国忧民的情怀,果然不是盖的……

“国公胸怀天下,乃万世之表……”

“曹国公以家国为己任,我等敬服……”

“昔有范文正,今有曹国公……”

一时间,众士子纷纷出言赞扬,让李景隆很是不好意思。

李景隆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看了看窗外的湖光山色,慢慢说道。“诸位士子,我已经年近半百,可谓垂垂老矣。诸君乃是少年之人,大明的将来还要靠你们,我有几句话,赠予诸位!”

众士子一看此情此景,赶紧起身恭听曹国公的教诲。

李景隆看了看曾啓等人,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大明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云睿就背过了前后两段,写给了李景隆,李景隆今天就拿了出来。这是《少年中国说》中,感情最充沛,气势最磅礴、感染力最强的一段,任何人听了,都会心潮澎湃、豪气丛生、热血沸腾。

为了规避文抄公的风险,李云睿肯定不能把“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拿出来,略作了删改,把中国改成了大明。

听着李景隆激情如潮,文思如海的“教诲”,曾啓等人非常震撼,恨不得立即拿来纸笔,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好好研习。

“国公谆谆教诲,我等谨记,铭记于心!他日若能金榜题名,定不负国公所望!”周孟简听了李景隆的诗后,有些惭愧,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羞赧。再听了李景隆的《少年大明说》演讲后,更是无地自容,只能对天发誓表决心了。

曹国公这等情怀,岂是普通人能懂?

“我等定不负国公所望!”一群士子满脸正色,齐齐朝李景隆施礼。

“负不负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不负百姓所望,不负大明所望,不负陛下所望。”李景隆将姿态摆的很高,毕竟儿子说了,一定要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姿态。

只有这样,朱棣在对曹国公府下手时,就要顾虑一下,一个忧国忧民的勋贵,直接一棍子闷死,会不会让百姓和官员寒心。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