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247章 县官不如现管

大明小公爷 第247章 县官不如现管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李云睿说要出城祭拜祖父,这是他事先想好的理由,已故曹国公李文忠的墓,就在钟山的西北面,要过去就要借道,穿越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将陵寝选择在钟山后,就将钟山的北麓指给了开国功臣,让他们死后葬在钟山之阴,以便让这些臣子像生前一样保护着自己。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玉春、岐阳王李文忠、东瓯王汤和这些功臣都葬在这里。

“原来是曹国公府的小公爷,失敬失敬!”为首的一名小旗听李云睿自报家门后,赶紧上前施礼。

“这位大哥客气了!”李云睿骑在骡子上没有动。

“小公爷,前面就是下马坊……”小旗用手指了指前面的一块石牌坊,提醒道。

李云睿顺着小旗手指的方向看去,前方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隐隐约约能看到坊额上刻着的字——诸司官员下马。

册那,规矩真多,李云睿心里开始腹诽,但没办法,李云睿只能从骡子身上下来。这是规矩,凡是进入明孝陵的人,哪怕是皇帝本人,到了这里也必须下马落轿步行,以示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

“这位大哥贵姓?”李云睿将缰绳扔给侍卫,走到小旗跟前问道。

“小公爷客气了,卑职孝陵卫小旗宋阳明。”小旗抱拳向李云睿施礼。

听到这个名字,李云睿忽然间想起了一个词——阳明心学。

最近一段日子,李云睿一直在想怎么塑造李景隆的文豪形象,光靠几首诗是肯定不行的,《小儿语》和《昔时贤文》大都是古人智慧的汇总,算不上李景隆的本事。想帮李景隆树立在士林的良好形象,必须有独创的思想出来,才能忽悠那些读书人。

李云睿转了转眼睛,心里盘算起来,阳明心学貌似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阳明心学在后世可是备受人推崇,无数的文人、学者都投身到心学的研究中,李云睿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百家讲坛》也是看过的,关于《阳明心学》的书也曾经拜读过很多本。

倒不是李云睿爱学习,前世他是做销售的,有个客户非常喜欢王阳明,客户办公室里全是关于王阳明的书籍,为了跟客户搞好关系,李云睿才下功夫学习的。

虽然不了解阳明心学的全貌,但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还是知道的。对于阳明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心光明,夫复何求”这些名言,他还能背上来五六、七八十句。

“原来是宋小旗!”李云睿朝他拱了拱手。

宋阳明看了李云睿的动作,有些纳闷,什么时候勋贵子弟这么有礼貌了?说话态度这么和蔼了?其实这也不能怪宋阳明,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李云睿的身份和士卒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李云睿这种态度就相当于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了。

“宋小旗,我祖父和父亲都是跟着太祖长大的,被太祖视为骨肉。作为他们的子孙,我时常感念太祖的恩德,今天正好经过孝陵,能否让我上去祭拜一下?”李云睿看小旗在发愣,只能自己开口打破尴尬的场面。

宋阳明听了李云睿的话,回过神来,赶紧说道,“小公爷,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您稍待片刻,我去跟上官禀报一下……”

这事,别说一个小旗做不了主,就是总旗、百户都做不了主。

“那是自然!就有劳宋小旗了!”李云睿边说话,边冲身后的侍卫使了一下眼色。

侍卫看到李云睿的眼色后,立马从驮着的东西中,拿出了一个皮囊,走到了李云睿身边。

“这是鹤鸣楼自产的莲花白,宋小旗拿去和兄弟们一起尝尝!”李云睿从侍卫手里接过皮囊,转身递给了宋小旗。

宋小旗一听莲花白,顿时眼睛一亮,这可是南京城中最有名的烧酒,和五香烧酒、葛歜酒并称金陵三白,据说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喝了之后回味悠久,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一两银子一斤。

倒不是宋小旗喝不起,问题以他从七品的品级,一个月五石粮食的收入,一年能喝个两、三次就已经很奢侈了,就这他还不敢放开肚皮喝。

宋小旗看着李云睿手里拿着的皮囊,猜测起来,这酒看样子至少有五斤重,曹国公府真是有钱……

“如此多谢小公爷了!”宋小旗笑着接过了皮囊,脸跟一朵花似的,说道,“小公爷,卑下有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云睿送礼就是想减少麻烦,有些事县官不如现管,现场的人抬抬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当他听到宋阳明这么说之后,顿时觉得有门,赶紧回道,“宋小旗有什么好主意?讲来听听!”

宋阳明的主意很简单,给李云睿整几套役夫穿得衣服,然后宋小旗带着李云睿和侍卫,用役夫的名义上山,这样会少很多麻烦。

役夫就是服徭役的民夫。

“役夫?”李云睿听了之后有些纳闷,一般的皇陵都是由专人打扫和守卫,怎么会有役夫?

看到李云睿有疑问,宋阳明就给他解释起来,孝陵自洪武十四年开建,直到现在还没完工……

李云睿听了宋阳明的话之后,差点惊掉下巴,太祖朱元璋都驾崩了五年多了,陵墓还没建好,帝王陵墓,还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其实,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对陵墓的建设非常看重。

一般的皇陵,建设周期都非常长,秦始皇的皇陵从嬴政十三岁登基之后,就开始建设,直到秦始皇死后一年,才算完工,整整建了三十五年;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更是建设了长达五十三年,陪葬的物品更是数不胜数。

盗墓之所以长盛不衰,历经千年而不绝,原因无他,就是地下的宝物太多太多了……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