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371章 教子不严

大明小公爷 第371章 教子不严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当然,纪纲这个打算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李云睿的师父本来就不存在,纪纲怎么可能找得到?

纪纲与陈成又聊了一会儿,陈成就走了,而纪纲坐会了太师椅上,将陈成探听的消息写成了奏折,派人送进了皇宫。

皇宫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除了上朝或者皇帝宣召之外,外臣是根本没办法进去,这是规矩。因为这个规矩,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后果,宦官干政和皇帝被豢养。

宦官干政这个好理解,因为很多奏折都是通过宦官上通下达,这就给了宦官上下其手的机会,他们就可以通过欺上瞒下的方式,操纵一些事情。

至于豢养皇帝,有人就不理解了,皇帝贵为天子,一言九鼎,谁敢豢养皇帝?不是找死吗?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文官集团会以各种理由阻止皇帝出皇宫,比如劳民伤财、浪费公帑、耗费民力,历史上有记录的皇帝出巡,寥寥无几,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他们会想尽一切理由,把皇帝圈在皇宫内,让皇帝从奏折中了解天下大事,看不到真正的民情。

就好比后世领导下乡考察,被考察的地方和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甚至有些还是请来的群演……

懂得都懂。

明朝初期,朱元璋既不信文臣,也不信武勋,更不用宦官,所以他每天都要上朝,听取大臣奏事。但朱棣受不了这种苦,由一日一朝,改成三日一朝,五日一朝,建立了内阁帮自己处理政务;为了及时掌握锦衣卫搜集的信息,后来又建立了东缉事厂,宦官主政,可以及时跟宫内联系。

当然,这些是后话。

朱棣接到纪纲的奏折后,愁云满面。

李云睿面圣时所说的话,尤其是关于天机子的事情,朱棣是半信半疑的,信是因为朱棣不相信李云睿能够自己做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来,因此朱棣猜测,李云睿背后肯定有一个牛人;怀疑是因为李云睿的话,太玄乎了!

什么万佛朝宗?什么神秘武器?还能毁天灭地……

如果天机子真有那种武器,为什么不拿出来?涿鹿天下绝对没问题!

当然,高人的想法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朱棣下令锦衣卫查证李云睿的话,六年前的事,想要查证何其之难?

纪纲递来的奏折,只是解释了为什么李云睿会突然横空出世,但对天机子的查证,却只有只字片语。

朱棣发愁,就是因为这个,如果不能落实天机子的事情,自己想对付李景隆的事情,就要耽搁下来。

这两天,朱棣已经给周王朱橚见了两次,两人在商量如何对付李景隆。

朱橚对于这件事,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是仇人,见面肯定是分外眼红,有机会报当年抄家之仇,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朱棣和朱橚两人也有分歧,那就是处置李景隆到什么程度。

朱棣知道李云睿背后有高人,意思是小惩大诫,让李景隆回府闭门思过,也就是挂个国公的衔,赋闲在家。

当年朱元璋就是用这个方式,对付的李文忠。胡惟庸案发生之后,朱元璋打开杀戒,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朝廷内外人人自危,已经伤了元气。李文忠眼见朱元璋屠杀功臣,担心失掉民心,国丧元气,危及大明政权,连续三次上书劝谏朱元璋。惹得朱元璋大怒,削去官职,幽闭在家。

朱棣思来想去,用这个方式是最稳妥的,即报复了李景隆,又不会惹得李云睿背后之人生气。

但朱橚认为,这样做太便宜李景隆了,洪武三十一年,李景隆带兵北上,突袭周王府,把朱橚全家一锅烩了,这个仇太大了;而且朱橚被削爵为民,全家还被发配到云南,呆了两年。

因此,朱橚认为至少要把李景隆的爵位给削了,贬为平民,才能解心头之恨。

一时之间,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朱棣之所以跟朱橚商量这件事,主要是想利用朱橚和李景隆之间的龌龊,把盖子掀开,这样朱棣就能摆脱嫌疑,毕竟李景隆开金川门,有功于朱棣。朱橚上书攻击李景隆,朱棣就能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等朱橚上书之后,再安排各种官员,攻击一下李景隆,然后自己顺势而为,让李景隆回家闭门读书,修身养性。

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会以为,李景隆是自作孽不可活,朱棣对靖难的功臣很维护,朱棣的里子面子都有了!

政治就是这么肮脏龌龊,相互利用、相互算计,但表面上,大家还要走一个看似正规、合理合法的流程。

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当官的不是满屁股的把柄?不是不敢治你,不是不能治你,而是没有治你的必要。一旦想治你了,随便抓一两个把柄,就能把你塞进监狱去。

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某地打人事件,这种事每天在全国各地都会发生,没人会去关注。可是,偏偏某地的打人事件,突然间火了起来,这背后其实有当政者的考量。

站在当政者的维度来看,目前国内的经济下滑,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失业,而失业背后就意味着百姓没有收入,社会上就会有很多怨气,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很多治安案件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时候,把某地打人事件推出来,一来转移百姓对经济下滑的注意力;二来让百姓骂骂政府,出出心里的恶气;三来政府可以再度高举打黑除恶旗帜,杀一批民愤极大的黑社会组织,震慑一下那些生活无以为继,想铤而走险的人;四来将某地的官场生态环境清理一下。

一举多得,这就是政治,当政者的考量。至于被打的人,最后顶多也就是赔点钱了事,也会被人遗忘!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朱棣不爽李景隆很久了,但是他不能学朱元璋,搞无罪而诛!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威望高、手腕硬,他下令杀人,百官顶多是敢怒而不敢言;朱棣不同,朱棣是篡位之君,得位不正,洗白自己是首要问题,搞无罪而诛,岂不是落人口实?

朱棣上台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方孝孺、黄子澄、齐泰、暴昭、练子宁这些人,因为这些人是在朱棣清君侧的名单上。除了这些人之外,再杀人不找借口,就会让原本臣服的洪武、建文旧臣,人人自危,可能会危及朱棣的帝位。

这个政治账,朱棣心里很清楚,朱橚也清楚!只不过大家立场不同而已,所以关注点也不一样。朱橚不存在得位不正的问题,他只想报仇,至于朱棣的考虑,那是朱棣自己的问题。

算盘人人都会打,但没有几个人会帮别人考虑。

愁就一个字,朱棣在武英殿的暖阁中,走来走去。

“殿下,太子、太孙求见!”就在这时,黄俨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

“宣!”朱棣停下了脚步,扭头对黄俨说道。

很快,朱高炽来到了朱棣面前,躬身行礼,说道“儿臣见过父皇!”

“好了!平身吧!”朱棣抬了抬手,问道,“高炽,你来找朕,有什么事情?”

“启禀父皇,儿臣是来请罪的!”朱高炽说完,扑通跪倒了地上。

“请罪?你请的是什么罪?”朱棣眉头紧皱,看了看朱高炽,忽然发现朱瞻基没进来,就问道,“对了,不是瞻基也来来了吗?”

“儿臣教子不严,瞻基……”朱高炽跪在地上,说起了情由。

原来,朱瞻基今天闲着没事,把李云睿给他的银票,拿出来到太子妃张氏面前显摆,跟张氏说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了。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