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381章 玻璃的利润就是渣渣

大明小公爷 第381章 玻璃的利润就是渣渣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虽然福伯并不懂雌蕊、雄穗是什么,但李云睿解释的很形象,福伯也是种庄稼的老手,一听也就明白了李云睿的意思。

这是知识搁在后世,那就是初中生的必修课,但在大明那就是黑科技。

李云睿之所以把人工授粉拿出来,是他怕种的玉米不结棒。

在后世,他曾经在央视的《农业频道》里看过一则报道,里面解释说,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零星小片或者线状种植,就会使雌花授粉机率下降,造成玉米不结棒,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授粉几率。

好不容易得来的玉米种子,李云睿可不想劳而无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就把人工授粉拿了出来。

“少爷的学问,还真是深不可测!”福伯笑了笑说道。

“福伯夸奖了,我也是在江心岛上,闲着无聊瞎搞,偶然间才发现的……”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李桑海在一旁听着,有些晕,难道自己跟少爷去的不是同一个江心岛?从没发现少爷在江心岛上,种什么粮食啊……

李云睿将人工授粉的做法,又跟福伯好好的说了一下,就带着李桑海抱着土豆走了。

“少爷,你什么时候在江心岛研究的那个人工授粉啊?”在路上,李桑海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我在江心岛上,闲着没事,总是在那里看草、看花,就是在那个时候,无意间发现的!”应付李桑海的借口,李云睿早就想好了。

在江心岛上,除了跟工匠解决技术问题,或者泛舟江上,李云睿闲着无聊,就只能蹲在地上看花花草草。

他也想看手机,玩电脑,但没这个条件啊!

“少爷随便看看,就能有所得,真是厉害……”李桑海听了李云睿的鬼话,顿时惊为天人。

“桑海,那可不是简单的看,而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然后通过仔细的观察,缜密的分析,层层推进,来推导出你想要的结果!”李云睿继续忽悠起李桑海,只要把平常的事情,说的高大上一些,别人才会信服。

又是大胆、又是小心,又是观察、又是分析。

头头是道的话,让李桑海还真信了李云睿的鬼话。

当然,这也不算是鬼话,毕竟后世的科学研究,大都是采取这套理论。

带着土豆进了厨房,李云睿犯愁了,一共就八个土豆,一斤多点,一大家子人,一人一口都不够!

心有不甘的李云睿,重新跑到后花园,又刨了两颗土豆,才心满意足,又摘了几个辣椒。

一盘青椒土豆丝、一盘土豆炖牛肉、一锅土豆疙瘩汤,收获了李家上下所有人的好评。

“哥哥,明天还能吃吗?”李婉清端着手里的饭碗,眼巴巴地看着李云睿,问道。

“能!为什么不能?”李云睿捏着李婉清的小脸,说道,“只要婉清想吃,哥哥就给你做,咱们变着花样吃!”

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一脸黑线,虎视眈眈的看着李云睿,干咳了两声。

“老豆,别心疼!没有土豆,老百姓几千年也这么过来了,让他们再多等两年,也没什么关系……”李云睿当然明白李景隆的意思,但在他的概念里,大明的新粮种,管老子鸟事?先把妹妹养好再说!

再说了,大明要推广新粮种,也不差这三五百斤土豆……

听了李云睿的话,李景隆有些胸闷,昨天晚上两人还彻夜商讨,如何利用土豆,保住李家的爵位,李云睿转脸就忘得一干二净。

“最多我建个蔬菜大棚,冬天的时候,再种一季土豆,不会耽误您的大事!我保证!”说着,李云睿做了个指天发誓的手势。

“蔬菜大棚是什么?乖孙!”吴氏听李云睿说,要冬天种土豆,有些不明白。

“祖母,蔬菜大棚就是用玻璃盖一座房子,里面的温度四季如春,可以在里面种菜!”李云睿笑嘻嘻的说道。

“啧~~”桌上的人听了之后,倒吸一口冷气。

玻璃这种东西,现在南京城的人,天天排队预约购买,都不一定抢得到。李云睿居然想用来种庄稼……

“云睿,这一个大棚得不少钱吧?”三婶程氏开口说道。

“是的,三婶!如果按照市价来的话,一亩地的成本,大约要一千两银子!”这笔账,李云睿私下了算过,因为刚穿越而来的时候,没有绿叶子菜吃,让李云睿很受伤,做出玻璃的第一时间,他就开始盘算暖棚的事情了。

李云睿不打算做全是玻璃的暖棚,而是做砖墙加玻璃的模式。他算了一亩地,需要六百平方米的玻璃,大概就是三千块。

“一千两一亩……”程氏听了这个数字,有些战战兢兢!李云睿这不是在种地,这是拿钱打水漂。

“云睿,你疯了吗?你种多少菜,才能挣回来?”袁氏也是有些不懂。

“母亲大人,我说的是市价,玻璃是咱们家自己造的……”李云睿苦笑了起来,说道,“一千两银子,造几十亩都绰绰有余!”此话一出,更是让一群人惊呼——玻璃的成本,居然如此之低,居然有几十倍的利润!

这事连李景隆都不知道,更遑论吴氏、袁氏和程氏这些人。

整个国公府,除了李云睿,只有李桑海知道玻璃的成本,而李桑海知道的成本,还是小批量试产的成本。

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这里面唯一难做的就是纯碱,石英砂和石灰石都是天然产品,南京城外的**县,就有一处石英砂的矿山,李云睿早就安排梅殷的人买了下来。

大明的纯碱产量很少,价格还很高,主要是因为工艺麻烦。古人制造纯碱,用的是草木灰,将麦秆晒干烧成灰,用布包起来,然后用水反复的淋,就得到了碱水。蒸发掉水后,就得到了不纯的纯碱,里面除了有碳酸钠外,还有少量碳酸钾。

李云睿是谁?那可是身负六百年历史知识的人,怎么会用这么低端的方法来制造纯碱?他准备抄后世中国自主发明的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也叫联合制碱法,是由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院士发明的。实现过程非常简单,氨气、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和盐水混合,会得到氯化铵溶液和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就得到了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碳酸钠就是纯碱。

向剩下的氯化铵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就可以得到固体的氯化铵产品,可以用来做化肥,这也是联合制碱法的由来!

这样算下来,纯碱的成本就极其低廉,也就使得玻璃的成本非常低。

谁能想到一些不值钱的石头,砂子,放在一起能做出玻璃来呢?

“云睿,玻璃有这么高的利润吗?”李景隆惊愕了半晌之后,开口问道。

“O∩_∩O哈哈~”说漏了嘴的李云睿,也反应过来了,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马马虎虎,马马虎虎,也不算很高了……”

“几十倍的利润还不算高?”李景隆的手,有些颤抖。

“比起昊天明光镜,玻璃的利润就是渣渣!”李云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说道,“前几天卖的昊天明光镜,成本不过十两黄金……”

“我尼玛……”不淡定的李景隆,爆了个粗口。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