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421章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大明小公爷 第421章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南京城中,大明工学院宣布停止招收学生五天。

在停止招收学生的第一天,红颜会推出了一首歌,叫做《谁说女子不如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同时,红颜会的各种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到处吟唱。“……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啊……”

因为这首歌朗朗上口,很快南京城的百姓,也会哼两句,“……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与此同时,在一次文会上,曹国公李景隆振臂高呼“妇女能顶半边天”,引发很多儒家士子的抨击,认为李景隆“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当然李景隆也进行反击,引经据典,从王昭君到李清照,从孟母到武则天、从平阳公主到梁红玉,鞭辟入里的分析女性的作用不弱于男人。

此举更让士子们群情汹涌,认为李景隆强词夺理。

“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做贤内助。在一个家庭中,男女分工不同而已。”李景隆在文会上,面对激动的士子们,说道,“有一句古话。叫做好女旺三代,悍妇毁一族。一个优秀的女人,要照顾老人、照顾家庭、生育并管教子女。请诸位想一下,如果你们家中,没有一位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女人,你们现在会是什么状况?”

很多士子听了李景隆这话之后,都默然不语。

争论依然存在,但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总之话题热了起来。

大明扛把子的媳妇——徐皇后,在接见自己妹妹徐妙锦时,听说了李景隆的话后,对这个观点非常赞同,还以自己为例,讲述了自己在北平保卫战时,如何带领太子朱高炽,共同应敌的情景。

至于徐皇后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是从哪个渠道传出来的,没有人知道,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和有意引导下,“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了徐皇后的**……

紧接着,李云睿让大明工学院派出大量人手,开始宣传“男女教育平权”,鼓吹女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大明应该普及女子教育。

同时李云睿自己亲自上阵,开始鼓吹优生优育,只不过李云睿将优生优育的概念进行了曲解。

李云睿对“优生”的解释是,母亲的智商决定了孩子的聪明程度,尤其是男孩子的智商遗传于妈妈,理论依据是“爹挫挫一个,娘挫挫一窝”。

而对于“优育”,李云睿提出人一生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家庭教育。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女性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渊博的知识,这样可以随时解答孩子的疑惑,让孩子对世界有个清晰的认识。

所有的这些言论,目的只有一个,改变大明百姓的观念,让他们接受女人需要读书的这一观念。

李云睿没指望一次性就能成功,只要撬动一个边角就可以。

南京城有一百多万人,二十余万户,只要有千分之一的人家,能改变观念,就能够招满300名女生。

有些事可以捣糨糊,有些事就是事在人为。

男女教育平权这件事,必须推行,无论困难有多大,李云睿已经下定决心,把这件事干成。

这件事看似不起眼,但事关李云睿后期发展工业的计划。

李云睿不是女拳主义的拥趸,但他依然认为女性应当享有教育权、工作权。女人不应该被困在家里相夫教子,天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而应该和社会多接触!

当然,如果女性自己选择相夫教子,李云睿也不介意,每个人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

五天后,大明工学院的招生工作也重新开启,女性招生的年龄更改为12岁到25岁。有一些先吃螃蟹的人,开始尝试给自己闺女报名。

这些事李云睿就管不了了,他很忙,忙得不着地了,除了上课之外,他还要培训玻璃生产,还要彩排开业仪式。

连小情人梅瑾瑜来看他,李云睿都抽不出时间来陪她,搞得梅瑾瑜很火大,撂下狠话,气冲冲地回了南京城。

等李云睿晚上空下来时,就顺嘴问了一句冬雪,“瑾瑜妹妹今天怎么了?”

经过冬雪一番解释,李云睿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

原来,梅瑾瑜之所以跑来江心岛,是因为前两天都御史陈瑛上奏永乐皇帝,弹劾梅殷培养死士,和女秀才刘氏勾结,诅咒朱棣。

女秀才刘氏,原名刘莫邪,明末南京人,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她舅舅见她聪明伶俐,常教她些名家诗词,十岁时,曾做了一首“咏四季花”,被人广为传颂,“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莫邪凭着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

朱元璋称帝后,听说南京城有一名才女,特意召到殿上面试。刘莫邪在朱元璋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璋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成为大明唯一一个女秀才,凭借这个称号,刘莫邪“见官大三级”,一时风光无二。

有了朱元璋的捧哏,刘莫邪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与长公主朱云薇结为莫逆,是朱云薇的座上常客,一来二去,自然就和梅殷认识了。

刘莫邪身负才名,交游广阔,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能结识,可以说鱼龙混杂,其中难免有一些建文余孽。

就这一点,被陈瑛抓住了,弹劾刘莫邪和梅殷意图复辟。

至于刘莫邪有没有谋反之意?这就是凭陈瑛一张嘴了。

不过想想,刘莫邪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无官无职,怎么可能去参加那些皇位之争的政治活动?

对刘莫邪有提携之恩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肯定不会对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动心,两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刘莫邪凭什么帮朱允炆鸣鼓喊冤?

要说梅殷现在想起来造反,打死李云睿都不信。

当年手握数十万大军,能够硬刚朱棣的时候,梅殷为了黎民百姓都没有起兵造反,现在手上一个大头兵都没有了,除非梅殷脑子瓦特了。

所以,李云睿认为,陈瑛上书弹劾梅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陈瑛得到了朱棣的授意,朱棣让陈瑛弹劾梅殷;一种是陈瑛摸清了朱棣的心思,想借此幸进。

无论是那种可能,结果都对梅殷不利。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蓄养死士,阴谋造反这种罪名,涵义很宽泛。

什么叫蓄养死士?养几个家丁也可以算蓄养死士,养一群亡命之徒也叫蓄养死士。

至于阴谋造反,抨击一下朝政也可以算谋反,举起义旗可是谋反。

李云睿招收几千名民壮,等到某一天,也可以蓄养死士的罪证。

李云睿建江心岛,只要御史愿意,可以弹劾他私自建城,意图谋反。

当然,要想把这些罪名加到李云睿头上,得经过朱棣的授意,否则任何御史的攻击,都是白搭。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