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31章 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大明小公爷 第531章 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城内的地,都太小了,不合适建造大型的居民区,而且城内的各种管道已经成型,改造起来非常麻烦。”李云睿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你看这块地方,左边靠着玄武湖,右边是钟山,风景宜人,还没有诸多限制,我们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在城内搞建设,要顾忌的东西太多,就算是搞大规模拆迁,很多东西已经被限制死了,哪有在一片新土地上搞建设,来得规整,来得舒心?

李云睿引进了很多后世住宅的理念,比如排污、排涝、自来水,预留电力、通讯、热力的位置,地下要挖很多纵横交错的管道。

这些东西,如果在南京城中搞,估计巡城御史能把李云睿喷死,在城外就自由多了。

还有房子要卖出价钱来,必须让人觉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这里靠山面水,负阴抱阳,稍加规划、整理,再搞点绿化,绝对能惊艳所有人。

玄武湖虽然在南京城外,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南京城的外城。

从春秋一直到明清,各朝的都城都采取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南京城是京城,组成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一共四层城墙结构,一般人口中的南京城是指十三门之内的内城,李景隆开的金川门,就是内城门;在这之外,还有一圈城墙将石灰山、钟山、玄武湖等地方囊括了进来,比内城大了七八倍。

李云睿选得这两千亩地,离太平门只有几百米,这点路根本不算远。

所以,对于墨尘的反对,李云睿直接无视了。

而于墨尘所言,这是一次全新建筑方式的试验场——水泥钢混结构。李云睿说了,如果能把这个小区建好,墨家就可以独霸大明以后的建筑行业了,这让他心动不已。

虽然墨尘在大明工学院中,试验过两栋楼房,但都是两层楼。这次要建的是四层楼,要试验各种技术,墨尘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李云睿最简单,只是告诉墨尘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比如如何打地基、如何绑钢筋,如何搭脚手架、如何配置混凝土。至于怎么做,做成什么样,那是墨尘和他带得墨家弟子的事,慢慢摸索呗。

四层楼,再怎么样,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风险。

从南京城中,又招了三千民壮,依然是三两银子一个月的薪酬,将人交给了墨尘后,李云睿一头扎进了大明工学院,蒸汽机的研发到了关键阶段,李云睿虽然没啥手艺,但他有六百年的见识,他要帮研发小组出主意、提供思路。

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李云睿天天泡在蒸汽机研发室中,每天过得很充实。

结果充实了没几天,就被朱棣“请”进了皇宫,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是内监带着金吾卫,直接闯到大明工学院,把他带走了。

李云睿突然被金吾卫带走,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纷纷打听李云睿是不是犯事了。

被请进皇宫的李云睿,也是一脸懵逼,想了又想,自己最近除了阴了一把纪纲,好像没有做什么错事啊……

当进入武英殿时,李云睿看到一群文臣武将怒气冲冲的看着自己,而朱棣则坐在御案之后,双目露出精光。

心里有些发虚的李云睿,给朱棣见礼后就跪在了地下,也没敢站起来。

“李云睿!”坐在御案之后的朱棣,看着一脸惶恐的李云睿,语气颇为冷淡的说道,“你可知罪?”

“陛下,臣最近一直老老实实呆在大明工学院,足不出户,不知道罪从何来?”李云睿赶紧说道。

后世有云,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绝对不能被皇帝的一席话,给吓唬住了,万一有诈……

“李云睿,你自己近来做了什么事?你还不知道吗?”兵部尚书金忠,站在怒气冲冲的说道。

李云睿一听这话,抬头看了看金忠,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最近做的事没啥有出格的,和兵部更不搭嘎,为何这老头一脸恨意?难不成这老头跟小妾那啥的时候,小妾没有伺候好?迁怒到自己头上了?

思索了一小会儿,李云睿咬了咬嘴唇,说道,“金大人,我最近好像没做什么事啊?”

“李云睿,你说说,你从去年开始,在南京城中招民壮,为什么给那么高的月俸?你是何居心?”站在金忠身旁的淇国公丘福开口问道。

“淇国公,您说这话什么意思?”李云睿听了丘福说的话,有些懵逼,这年头,高薪雇人犯法吗?回想了一下《大明律》,好像没这条规矩。

《大明律》里确实没这条规矩,但李云睿却不知道,他已经犯了众怒……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国人一直以来的一个弱点,如果大家都穷的揭不开锅,关系会很好,一旦贫富差距拉大,关系就会疏远或反目成仇。

李云睿开出一月三两的月俸,高不高?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太高了,普通百姓之家,一两银子能买一石粮食,够五口之家吃一个月。南京城中老百姓眼红一下也就算了,他们顶多也就是骂几句,当一个嘴炮。但是,南京城周边几十多个卫所的大头兵也眼红,那问题就大了……

明朝前期,士兵的军饷包括两大类,一是供给军士全家人的月粮,二是士兵外出参加军事行动时,发放给军士本人的行粮。

骑兵(马军)的月粮定额是二石,普通军士的月粮定额是一石,有家室的发放盐二斤,无家室的发盐一斤。行粮是没有定额的,视作战、操备、修边、防秋等军事行动的行程计算支取。

这些军饷就是明朝卫所兵的饷银,或以白银方式,或以实物发放,一直延续到明末为止,折合下来也就是一两白银而已。

但就是这个待遇,在明初都成了香饽饽,人人争着当兵吃粮,为啥?当个民户种地,虽说赋税低,但遇到天灾,就得卖儿鬻女,就得食不果腹;当军户就是吃皇粮,哪怕也要军屯,也要种地,遇上天灾也不能担心饿肚皮,因为军队会发饷,朝廷为了稳定军心,无论怎样都不可能让军队饿着,一旦军队饿了,引起哗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李云睿不按常理出牌,从一开始招人,红颜会的服务人员就是三两银子起,一直到最新一批人,招了将近一万三、四千人了,三两成了标配。

这个事情传到卫所的士兵耳中,他们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李云睿每招一次人,士兵们就受一次地基,每招一次人,就受一次打击。

现在,各个卫所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丘福身为淇国公,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自然不能任由事情发展下去,所以才拉了很多文臣武将,一起来找朱棣研讨对策,研讨了好久,也没想出个对策来。

可以肯定一点,给士兵涨月俸是不可能的,大明有两百万士兵,基数太大了,如果贸然涨工资,哪怕一个月涨半两,朝廷一年也要增加六百万两的开支……

永乐二年,整个朝廷收上来的税粮,3187万石,课钞800万锭,屯田子粒1200万石,折合成白银,总共五千多万两。

朝廷光是发兵饷,就用去了一半,剩下的还要给宗室、勋贵、朝臣、地方官吏发俸禄,还要支应各种天灾、各种赏赐,还要攒点粮食,为征战做准备……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