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47章 平江伯陈瑄

大明小公爷 第547章 平江伯陈瑄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郭珍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表叔,我们这是奉旨办差!他夏煜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李云睿拿起朱棣的谕旨,在空中挥舞起来,“如果他夏煜敢炸刺,让他来找我,我就不信,他敢拿我怎么样?”

因为李文忠的事,夏煜和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李云睿并不怕得罪夏煜,随便他怎么折腾,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行了。

郭珍本来就是用这个理由搪塞李云睿,反正消除尴尬就可以了。

听了李云睿的话,点了点头。

晚上,郭珍以庆贺自己去了一房外室的名义,办了几桌酒席,邀请了一些同僚,李云睿作为陪客,参与宴席,在酒桌上跟一群懂日本话的锦衣卫,聊得非常起劲。

酒宴散掉之后,利用给了郭珍两个人名:王进、卢东。

两天之后,郭珍带着王进、卢东两人来到大明工学院中,李云睿亲自面授机宜,并将十面昊天明光镜给了两人。

王进、卢东带上十面昊天明光镜,出了南京城,坐上一艘海船,带着五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顺江而下。

送走王进、卢东二人的同时,南京城的一个港口,迎来了一批运煤的船。

历经小半年,太原城的煤终于进了南京城.

这个港口,李云睿斥巨资修建的,在港口附近,李云睿盘下了一块地,九成的煤在这里做成蜂窝煤,十二两煤加四两黄泥,一个一斤,两文一个,一天三餐、炒两个菜、烧个水之类,三到五个足够了,一天十文,足以解决燃料。

煤球一出现,欢喜者有之,愤怒者有之,指天画地骂李云睿的人很多,大多数底层百姓……

很多底层百姓,就是靠着到城外的树林里,劈一些木头,捡一些干柴,卖给南京城的百姓,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来养家活口。李云睿拿出煤球来,就等于断了这些人的生计,除非他们用更低的价格!

这是李云睿故意的!

历史上,终明一代,植物性柴薪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最多的就是木炭和木柴。单单内廷耗用的碳薪的数量就有两千万斤,更不用说整个京城了。

这些木炭和木柴哪里来的?南京城外,山上的树木,大明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到永乐三年,总共五十年,南京城周边的山已经成秃子,再这么下去,不用百年,整个应天府都得秃了。

这事,还是李景隆无意中跟李云睿的提起的,说埋葬李文忠的山上,树木变得稀稀疏疏了。

李云睿在祭祖时,亲自去山上溜了一圈,看到很多木桩子后,这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个传言。

北京之所以有沙尘暴,是因为明朝定都北京后,将北京城周边的树木全部砍光了,一直砍倒张家口,作为北平城百姓的柴火,因此导致从黄土高坡刮来的土,变成了沙尘暴。

虽然李云睿觉得这个传言有点扯淡,但南京城发生的事,让他起了警惕之心。李云睿不是环保主义者,但他知道,滥砍滥伐容易造成很多灾害。

所以,他才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蜂窝煤。

当然为了解决一部分以捡木柴、伐木为生的底层百姓的生计,卸煤、碾煤粉、做煤球的工人,李云睿大都招了这些人。

“少爷,你太坏了!黄泥你都收钱……”蜂窝煤炉前,秋香用扇子闪着炉口,边扇边说道。

“不是我想拿黄泥赚钱,但是没办法,蜂窝煤必须利用黄泥的粘性,才能做出来啊!”李云睿耸了耸肩膀,一脸无语的说道,“再说了,你看看那些百姓,抢着买煤球,还对我感恩戴德,你怎么能说我坏嗫,我好伤心,我好郁闷……”

看着李云睿一副假装委屈的样子,秋香忍不住想笑。

“秋香,你怎么补偿我……”李云睿说着将秋香拉入怀中,有手指挑着她的下巴,说道,“要不今天晚上,我们大被同眠?”

“少爷……”听到李云睿提出无理要求,秋香顿时羞红了眼。

李云睿刚魂穿时,秋香和冬雪两人,天天陪着李云睿大被同眠,后来秋香去了太原府几个月,回来之后就死活不愿意几人一起睡了,更何况还多了个知画。李云睿邀请了几次,都没得逞。

左拥右抱,谁不想啊。冬雪平平无奇,胜在古灵精怪;秋香胸有丘壑,胜在知心;知画胸有全球,胜在知冷知热;至于亲媳妇梅瑾瑜,李云睿还没得手,不过目测介于B和C之间,胜在身份贵重。

所谓春兰秋菊,各有胜场,能大被同眠,就算干不了什么事,那也是别有滋味。

“你不说话,我就同意!”李云睿看着秋香羞红的脸颊,觉得有门,开口说道。

“还是不要了吧,多羞人啊……”秋香咬着嘴唇,用蚊子般的声音,说道。

“这有什么羞人的,我们就一起睡个觉,躺着聊聊天,聊聊人生,不做别的……”李云睿手伸进秋香的白绫袄中,开始抓抓摸摸起来。

突破防线,秋香瘫软在李云睿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晚上,某人终于实现了大被同眠。

永乐三年二月二十五,朱棣下旨平江伯陈瑄充总官兵,前军都督佥事宣信为副总官兵,率舟师海道运粮赴北京、辽东。

李云睿听到消息之后,顿时惊住了。

“特娘的,该来的终于还是回来,果然历史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李云睿指天画地,冲着皇城又是作揖,又是鞠躬,脸上露出的笑容。

别人不知道这个旨意的含义,但李云睿门清!

这是朱棣迁都北平的信号!

平江伯陈瑄,这是个牛人。从小跟随父亲,任职成都,以舍人身份随侍大将军蓝玉,后来承袭父职,担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

陈瑄以善射着称,曾随蓝玉出行郊外,远远望见一只孤雁混在鹅群中。蓝玉命随行部将射雁,但却都未能射中。最后陈瑄一箭便射死孤雁。蓝玉又让陈瑄去射飞翔中的鸱鸮,鸱鸮亦应声而落,众将佩服不已。

因此,陈瑄深受蓝玉器重,多次随蓝玉征讨南番、越巂。

蓝玉案发时,陈瑄因建昌土司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随军讨伐,躲过了一劫;之后和沐英共同征讨百夷,因功升任四川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

建文年间,朱棣起兵靖难,朱允炆升陈瑄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统领水师,镇守南京江防,以抵御燕军。

结果万万没想到,朱棣兵临浦口时,陈瑄率水师投降了朱棣,使得燕军顺利渡过长江,攻入金陵。

朱棣登基后,以陈瑄有"默相事机之功",加授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勋号、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平江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之职,仍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统领水军。平江伯一系,传了十代,与国同休。

后来,陈瑄被封为总官兵,总督大明的海运和漕运,共计三十年。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平江伯陈瑄的事迹。

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很多,如果我们细细挖掘,仔细分析,还能得出一个不为人知的结论——陈瑄是明清两代运河漕运的缔造者。

平江伯一系,从永乐朝开始,到大明灭亡,或隐或现地把持着大明的漕运。

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的论断,很有可能就是平江伯一系,连同江南士绅共同打造的。

别人不知道,李云睿对这些事是门清……

一个能缔造和把持漕运的人,李云睿早就开始下注了,红颜会三十张黄金会员中,有一个就是陈瑄的夫人汤氏——东瓯王汤和的孙女。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