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61章 只要能出得起钱

大明小公爷 第561章 只要能出得起钱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我们先谈锅,锅的价钱谈好了,再谈兵器!”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今天的主题是卖锅,兵器只不过是砝码,只是这个砝码比较重而已。

对一个堂堂掌握几万户的鞑靼太保、知院来说,一千套骑兵装备有这么重要吗?

非常重要!

李云睿说的一千套,其实是可以拆分的:在战场上,阔面弓可以做袭扰,单独成军,配合三十个箭簇,就是一支很强的人马;马槊和砍刀也可以单独成军,马槊冲刺完,就是砍刀对决;枪矛和棉甲配合,也能成军,只不过威力小一些。

也就是说,这些装备至少可以装备三千人马。

在草原上,三千装备精良的人马,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八万口一尺三寸,两万口两尺八寸,价格就按你说的来!”阿鲁台的魄力也是非凡,决断非常迅速。

有了十万口锅,他就能笼络无数部族;有了三千装备精良的人马,他的势力将大增。

经济账好算,政治账就凭个人格局了。

李云睿一听阿鲁台的话,顿时喜上眉梢,点了点头,说道,“阿鲁台大人果然魄力非凡,云睿佩服!”

“好了,小公爷,兵器你准备卖什么价格?”阿鲁台面色冷峻,死死盯着秦睿,问道。

从刚才的谈话中,阿鲁台已经知道,李云睿肯定不会便宜卖给他。

“大明兵部购买这些兵器的价格是看到三两一把、阔面弓带三十个箭簇八两银子一套、马槊十两银子一杆、棉甲八两一套、枪矛三两银子一杆,一套下来三十二两。”秦睿将兵部给自己的价格说了出来,然后继续说道,“我从各地卫所买过来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加了六成,是五十两一套。我要想法把这批武器,运到太保手里,肯定要上下打点,一路上疏通各种关系,没个五六万两银子,下不来……”

阿鲁台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梅永贞本想站起来喝止李云睿的这种行为,但当他看到李云睿嘴角的笑容时,放弃了!

昨天,秦睿跟闵晨和晃翰出谈完之后,嘴角也露出了这个笑容,然后当天晚上,得罪过自己家的人,伤的伤,残的残。

今天,李云睿嘴角又露出了这个笑容,梅永贞觉得,可能,可能又有人要倒霉了。

“阿鲁台大人觉得,一百八十两一套,这个价格能否接受?”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听了这个价格,阿鲁台觉得有些肉疼,一百八十两一套,一千套就是十八万两,这得卖多少马匹?卖多少牛羊?

“当然,这是第一次的价格。因为要很多钱,疏通各种关系,以后成本就会下降,我估计一百四、五十两一套,应该是可以的!”李云睿看了看阿鲁台肉疼的表情,心中暗笑,但表面上依然镇定自若,假装思索了一下,一拍大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吧,这次我少赚点,就当交阿鲁台大人这个朋友,一百五十两一套……”

看到李云睿居然自己降价,阿鲁台心里不由得暗喜,一百五十两一套,这个价格不能说便宜,但武器这东西,在鞑靼、在瓦剌,不是有钱你就能买到的……

用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有了强大的武力,就会有更多地盘,就会有更多的钱。

李云睿已经给自己面子了,价格上一套降了三十两,如果自己再讲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更关键的是李云睿说的那两个字——“以后”,也就是说,以后自己还可以买。

“那就依小公爷!这个价格我接受!”阿鲁台点了点头,说道,“小公爷刚才说,以后是个什么意思?”

“阿鲁台大人,难道只想做一次生意吗?你那么多手下,一千套兵器够用吗?其他人不要装备吗?”李云睿假装一脸无语,看着阿鲁台,说道,“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这次的价格,恐怕不能一百五十两一套了……”

“不不不,小公爷,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阿鲁台听了李云睿的话,顿时喜上眉梢,说道,“我自然希望小公爷能卖我更多的兵器了,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啊,哈哈哈……”

“那就行,那就行!”李云睿假模假式地拍了拍胸脯,装作一副怕怕的样子,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吓死我了,我以为阿鲁台大人不要了呢!”

“不知道小公爷下一次能卖多少套?什么时间能准备好?”阿鲁台随即问道。

李云睿低下头,假装思索了半晌,说道,“说实话,骑兵的装备比较难淘换,阿鲁台大人也应该知道,大明百万边军和百万卫所将士,大都是步兵,骑兵的比例不高。能攒出一千套来,已经是很难了。要想再整一千套出来,恐怕至少三个月;若是阿鲁台大人要步兵装备的话,别说一千套,就会五千套,一万套,我也能在三个月内,给你凑齐!”

“步兵的也可以啊!”阿鲁台听了秦睿的话后,瞪大了眼睛,说道,“只要价格合适,步兵的兵器也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啊?是吗?你们鞑靼的士兵,不都是骑兵吗?步兵装备怎么用啊?”李云睿有些不明白,蒙古人都是以机动性超群的骑兵为主,为何还要步兵装备?

其实,对于阿鲁台来说,武器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无论是以前的蒙元,还是现在的鞑靼、瓦剌,都被大明压着打的一个重要主因,那就是兵器太烂了,连马蹄铁都是能省则省……

李云睿听了阿鲁台的话,点了点头。

“小公爷下次能不能也搞一批步兵的武器……”阿鲁台问道。

“没问题!只要阿鲁台大人能出得起钱,五千套还是一万套,我就算拼尽全力,也帮你凑出来!”李云睿笑了笑,说道,“阿鲁台大人,可以列一个清单,我回去按照清单准备。”

“好,如此甚好!”阿鲁台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那这次我定的货,怎么交付?”

“半个月后,大同府的东胜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李云睿说道。

东胜城,是大明在长城以外的一座城池,起源于“东受降城”和“胜州”,从两城之间各取一字,合为“东胜”。

隋开皇二十年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附近,设立“胜州”;隋大业五年,杨广将“胜州”更名为榆林郡;贞观四年,唐朝军队击败了**厥汗国,为了纪念这此战役胜利,又重新将城名改回“胜州”,意为战胜,胜利等意。

战败**厥汗国后,唐朝在北方草原筑了三座城,接受敌人投降,故名受降城。西城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石兰计狼山山口南。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黄河渡口一庙宇旁。东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

辽代神册元年,辽军攻占了“胜州”,将“胜州”的居民全部强行迁移到黄河东岸,在“东受降城”城定居生活。于是,在形式上将“胜州城”和“东受降城”合并了,“东胜”这个名字就样出现了。

明初朱元璋在此地设立了“东胜卫”,洪武五年因军事上的失利,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建文四年,朱棣登台之后,将所有长城之外的边地卫所内迁。

东胜卫又变成了东胜城,成了一个三不管的地带,名义上属于大明的土地,但里面没有驻军,没有朝廷官员。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