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67章 东胜城下

大明小公爷 第567章 东胜城下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云睿,这次来金州,为什么不多呆两天?”梅殷开口问道。

“东胜城那边,我总觉得心里不安,所以要去看看,顺便做点试验。”李云睿笑了笑,说道,“再说了,毕竟第一次卖兵器,去长长见识,增加点经验。”

梅殷听了点点头。

“妹夫,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梅永贞坐在一旁,开口说道。

“别,千万别!”李云睿苦笑道,“舅兄,现在锦衣卫还在盯着你们呢?万一出了纰漏,不好交代。”

梅永贞听了这话,有些郁闷,看了看梅殷,不说话了。

梅殷也只能装作没看见,毕竟自己惹得祸,连累了亲人们。

“我出去这些日子,让瑾瑜在这里好好陪一下你们,等我回来之后,就要立即赶回南京,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处理!”李云睿把自己的打算跟梅殷说了一下。

“也好,你南京城那么一大摊子,不要老呆在我们这里!”梅殷点点头说道。

“还有我跟岳父大人说的那件事,你可以要抓紧时间!”李云睿又旧事重提,他真怕历史有惯性,朱棣还是派人暗算梅殷。

梅殷双目微闭,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云睿带上一群护卫,出门金州城,用最快的去了狮子口。

平江伯陈瑄送完粮食之后,早已带着大队人马回了南京城,重新装货再继续运。几百万石粮食,没有个半年运不完。

陈瑄在走之前,留了一艘两千料的船给李云睿。

李云睿带领护卫,上了船,然后扬起风帆,朝天津卫驶去。

建文二年,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在金刚桥三岔河口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

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旨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并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开始筑城,设立了天津卫。

秦睿抵达天津卫是在三天之后,稍作休息之后换乘内河小船,用了两天多时间,日夜兼程到了保定府,然后改由陆路到了大同府,直线四百里路,李云睿愣是走了五天,又是山、又是河、又是湾,估计绕出了三百多里,一天骑马一百多里,骑得李云睿差点吐血,好在坚持了下来。

到达大同城后,李云睿彻底散架了。

东胜城在今天大同和呼和浩特两个城市的连线上,离大同城也就几十里地。

李云睿找来一家客栈休息了一天,命人准备了一些祭奠用的纸草,然后带着侍卫浩浩荡荡出了大同城。

终于在跟阿鲁台约定的前一天,到达了东胜城。

东胜城虽然叫城,但面积很小的城,后世有句谚语来形容东胜城的大小,“一条街,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里面几只猴。”

在中国古代,关外的城和关内的城区别很多,关外的城,主要是屯兵用,比如说东胜卫一共五个千户,五千六百人,其中一个千户驻扎东胜城,那么东胜城就按照这个标准建造。

有人会问了,都是男人?没有女人吗?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营妓一词。

整个东胜城,东西三百米,南北三百米,一眼就能望到头,用黄土夯成城墙,外面贴了一层青砖。

朱棣登台后,采取全面收缩战略,将所有卫所内迁到长城以内,放弃了类似东胜卫这样的关外卫所,造成了大明国土面积的减少。

站在朱棣的角度上,大明经历了四年的战争,士兵死了几十万,百姓更是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收缩防线是最好的方式。但在李云睿看来,这就是割地求和,这也是李云睿看不上朱棣的一个主要原因。

很多人看史书,都跟着鼓吹永乐大帝,永乐盛世,光顾着去看朱棣修《永乐大典》、四征安南、七下西洋、五征蒙古的丰功伟绩,但谁也不去注意,朱棣是怎么把朱元璋打下来的土地,一步步变小的。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宁王朱权就藩大宁府,在今天蒙古赤峰市境内,妥妥的关外,属于大明的领土,毕竟有藩王坐镇。朱棣一上台,为了酬功,就把大宁府封给了兀良哈三卫。

兀良哈三卫是什么尿性?羁縻卫所。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主要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其他都是地方自决。羁縻政策的原则是“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

简而言之,只要承认大明是中央王朝就可以,其他的你可以自己玩,如果能朝贡,中央朝廷则会十倍、百倍还赐。

至于是叛还是附,随对方的便,因此时降时附,是羁縻地区的常态。缺米面粮油了,立即归附大明,换取物资,东西拿到手后,立马翻脸。

但在皇帝眼里,羁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统治方式。

连大宁府,朱棣都可以不眨眼地抛弃,小小的东胜城对朱棣来说,更不算是什么事了!但东胜城对曹国公府来说,却有着天大的意义。来到东胜城下,看着已经破败不堪的城墙,李云睿叹了一口气,然后命人布置祭坛,在司仪的指挥下,李云睿拜祭了李文忠的英灵。

洪武二年春,李文忠以偏将身份随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后来常遇春病逝,李文忠临危受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一战拿下了东胜城。

之后李文忠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后进至白杨门,依靠河水为险阻,自我防固。次日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元军,俘斩万余人,擒获敌将脱列伯。

次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恰逢元顺帝驾崩,元昭宗继位,李文忠率军攻打应昌,俘获元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回程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一路如开了挂一般!

捷报传到京城,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俸禄三千石,授予世袭凭证。

可以这么说,东胜城奠定曹国公府江湖地位的一块重要垫脚石,对曹国公府意义非凡。

李云睿之所以选东胜城交易,也是心追慕一下先祖的往日的风采。

祭奠好李文忠后,李云睿进入了东胜城,来到了东胜卫中最大的一间房子里,这里原来是东胜卫指挥使的公廨,东胜卫内迁后,就废弃了。

“参见小公爷!”李云睿坐下之后,六十名身着黑衣的魁梧汉子,走进了公廨,给李云睿见礼。

“免礼吧!”李云睿手一抬,对着最左手边的一个人,说道,“李金,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启禀小公爷,我们于三十天前抵达,根据预案,分批将东胜卫的百姓,全部内迁到关内,现在东胜卫全部由我们接管。面前我们正在抓紧维修护城墙;七天前,关内送来十万口锅和一千套兵器,还有步枪一百二十支,子弹三千六百发!”李金赶紧向前一步回复道,“我们的三十名,斥候已经撒出去了,方圆五十里内,如果有大军出没,我们会立即知道。”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