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70章 你对朕有怨气

大明小公爷 第570章 你对朕有怨气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话说李云睿走后,李金等人将三百多具尸体摆在路边,然后花钱从大同府中请来一批百姓,帮忙筑京观,消息传出去后,很多大同府的百姓,都赶到东胜城看光景。当看到横尸路边的三百多具鞑靼人后,很多人表示不要钱,也得帮忙筑京观。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锦衣卫、内府监军等各种官方势力,也纷纷派人前来探查。

这种一下子杀敌几百人的战绩,尤其是对蒙古人的战绩,绝对是大功。

大功二字绝不是在吹牛,以朱棣为例,一生中有五次北征,第一次北征的战绩不过是“胡虏数人及羊马辎重”、“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虏仓皇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第二次则比第一次有进步,“毙贼数百人”……

堂堂皇帝带领几十万大军,靡费之巨,就不说了,出去就杀了数百人,这功绩也是让人醉了。

这些记录,是时任翰林院检讨金幼孜的亲笔所书。金幼孜可不是一般人,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朱棣即位后出任翰林检讨,与解缙同值文渊阁,为太子讲学。朱棣历次北征,金幼孜皆从,亦多次扈从朱棣往来两京。如果他在敢在朱棣身边编排朱棣,朱棣能放过他吗?

所以,李云睿李云睿这次绝对是大功。

官方来查探,就是要确认李云睿有没有杀良冒功、或者谎报功绩。

而此时的李云睿,非常悲催,又是骑马、又是坐船,一路风尘仆仆,去金州接上了自己的媳妇梅瑾瑜,然后返回南京。

不过这次李云睿改了行进路线,再次入天津,沿着京杭大运河走。

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有两条,隋朝到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两段,一段向北到北京,称为北运河,一段向南到到杭州,称为南运河;元明清则是现有的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由元朝开凿,但明朝建立后,北京的地位下降,大运河开始荒废,很多地方都淤塞,大船是肯定过不去的。

好在李云睿换乘了小船,一路上也是磕磕绊绊,终于在四月二十日,到了南京城。

刚到南京城,连家都没回,就被抓进皇宫了。

武英殿的暖阁中,一脸病恹恹的李云睿,站在御座之前。

嗯,李云睿病了,还病得不轻,东胜城之行,除了身体上的累,还见识了一次血腥杀戮,让李云睿幼小的心灵收到了极大创伤,再加上来回奔波,李云睿十五岁的小身板,扛不住了。

好在一路之上,请了名医调理,加上梅瑾瑜无微不至的照顾,算是康复了过来。

“凡日月所照,皆为明土;江河所至,皆为明臣!犯我大明领土者,虽远必诛!杀我大明百姓者,虽强必戮!四方诸夷,凡有敢犯大明天威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这几句话,让人听后,豪气干云……”朱棣低着头批阅奏章,头也没抬,淡淡说道。

“呵呵……”李云睿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陛下可别这么说,这些话都是我抄的……”

“抄?从哪里抄?”朱棣听了抬起头来,看了看李云睿,好奇地问道。

我说后世的网络小说,你信吗?李云睿心里开始腹诽,但嘴上则说道,“我听说汉宣帝立了一块定胡碑,上面写着‘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还有西汉名将陈汤北击匈奴前,给汉元帝的上书,里面有一句‘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读四书五经不多,就剽窃过来,修改了一下。不过陛下,后面那几句,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我就觉得京观上,不放几句狠话,让那些蒙古人害怕,以后他们还会肆无忌惮……”

“能杀敌是好事,但筑京观就有伤天和了!”朱棣放下手中的笔,拿出了厚厚地一沓奏折,说道,“这些日子,朝中众多官员上折弹劾你!”

我尼玛,这些文官果然是吃饱了没事干,什么都要掺和一脚。老子建京观怎么了?用你们家地了?还是刨你们家祖坟上的土了?娘希匹的,总有一天老子找机会恶心死你们。

心里腹诽完,李云睿挠了挠头,抬头看着朱棣,说道,“陛下,我觉得应该把上书的这些官员和家人,一起送到东胜城去,让他们住上个一年半载,然后让他们谈论这事……”

“哦?这是为何?”朱棣从御座上站起来,在暖阁中走了起来,说道。

“我去东胜城时,听留在东胜城的百姓诉苦,蒙古人隔三差五地就到东胜城打草谷,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掳掠,无所不为,百姓们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李云睿随着朱棣的脚步,开始转动身体,说道,“这些上书的官员,没有切肤之痛、剜心之苦,无法体谅百姓的苦难!他们总是自认为读了几本四书五经,就能帮陛下治理这万里疆域,其实他们啥也不是!整天除了嘴炮,就是嘴炮。真要把他们放到东胜城,他们会第一个跳出来,请求陛下将东胜卫迁回东胜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这是对朕内迁东胜卫有怨气……”朱棣停下了脚步,扭头看了看李云睿。

“没有,没有……”李云睿赶紧摇头,说道。

朱棣没说话,死死盯着李云睿,身上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李云睿看着朱棣的表情,顿时觉得身上压力有些大,神情恍惚了一下,说道,“好吧,陛下慧眼如炬,我是对陛下有一点怨气,关外那么多沃土和无数资源,丢了有些可惜……”

“关外有沃土和资源?”朱棣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头。

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能否给我一支笔和一张大的宣纸……”

一刻钟后,李云睿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铺在地上的宣纸说道,“陛下,这是一副大致的世界地图,这一块是大明,这一块是鞑靼和瓦剌,这块是辽东。”

朱棣看着秦睿画得如狗刨一般的世界地图,一脸黑线,但听的还很认真。

“鞑靼和瓦剌占有的地盘,看上去都是荒无人烟的草地、戈壁和沙漠,但地底下却蕴藏着无数的煤炭和铁、铜、金、银等金属;尤其是瓦剌占领的北部,那里蕴含着无数的石油,如果能占为己有,那就意味着无数的钱财……”李云睿继续给朱棣说道。

瓦剌和鞑靼的地盘,就是今天内蒙古、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位置,妥妥的资源产地,别人不知道,李云睿门清……

“还有辽东的北面,那里有世界上三大最肥沃的黑土地之一,松辽平原,如果能开发出来,绝对会成为大明的粮仓!”李云睿继续说道,“虽然鞑靼、瓦剌的地下资源暂时无法利用,但我觉得应该先占下来,等再过个几十年,大明的基础设施好了,人口多了,迁个一、两千万的人过去,就能发展起来;至于松辽平原,我认为朝廷应该派驻重兵,然后大规模移民,进行开发……”

“这都是你师父告诉你的?”朱棣听了李云睿的话,震惊到不行,愣了半晌之后,开口问道。

“是的,陛下!”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我师父告诉我,松辽平原的黑土地,非常适合种小麦、永乐薯、稻米这些农作物……”

有个名头大的师父就是好,该用的时候,就要拿出来用,否则对不起自己。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