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89章 憋屈的肃王

大明小公爷 第589章 憋屈的肃王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肃王朱楧,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在大明,尤其是洪武到永乐朝,确实实实在在的牛人。

朱元璋一辈子26个儿子,能被派到边疆的只有一半,而真真正正守卫边疆的只有九人,这九个人无一不是弓马娴熟、英武过人之辈。

朱楧就藩之后,手握五卫人马,是所有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而这五卫人马还只是朱楧可以调动兵马的一部分,在战时,朱楧可以陕西行都司下的近十万人马……

朱楧并没有辜负太祖的期望,在河西建树颇多,常常亲率精锐巡边,并深入藩地追剿反叛作乱的胡番。朱楧的武功不但西北的胡番慑服,也让太祖朱元璋相当放心。

朱楧不仅仅只会以武力相逼,还颇通“以夷制夷”的手段,他通过恩威并施,招降了西域土酋哈昝,设置了罕东卫(今和田地区)。

罕东卫的设立,既分化了西部的胡番势力,也让明朝势力深入西域,为西北的防御增加了一层屏障。

朱楧在短短几年打开了西北的局面,树立起自己塞王的威望。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上台后,忌惮藩王势大,开始着力削藩,远在甘州的肃王,也是朱允炆的目标之一。

因为甘州所处的位置比较重要,在于大明的西北边陲,又有黄河这样的天险作为屏障,再加上朱楧手握五个卫所,又同当地的少数民族和境外的游牧民族多有接触,一旦他心存叛变之心,那问题可就大了,朝廷将会陷入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

甘州位于现在的甘肃张掖,向东南前进一步就是关中地区,一旦肃王起兵拿下关中,那可比朱棣的危害还要大。从关中地区向东出函谷关就是洛阳、开封、太原这些中原富庶之地;向西南过剑门关就是蜀地,拿下蜀地沿长江顺流而下,就会直达京师。

因此,在建文元年,朱允炆以甘州地势偏远,土地荒凉,条件艰苦为由,下令将朱楧的封地给迁到兰县,算是一种施警告的手段。好在朱楧一直都比较老实本分,没有啥不臣之心,皇帝让做啥就做啥,于是开始着手在兰县建造王府,但住还是住在甘州,直到建文三年,朱楧才内迁到兰县。

不过肃王的迁藩改变了明朝西北边防的格局,也相当于明朝在西北的边防,向后撤退了一千里,导致明朝对于哈密、罕东、沙洲、赤斤、安定、曲先、阿端等关西七卫的影响和控制急剧减弱,相当于明朝事实上放弃了西域地区。

但在身为帝王朱允炆看来,大明对西域的影响,哪儿有自己的皇位稳固值钱?

朱棣起兵造反后,朱楧采取了两不相帮的策略,就是他想帮,中间隔着几千里地和好几个藩王的势力,朱楧也帮不上忙……

朱棣在建文四年六月登基为帝后,朱楧第一时间进行了呼应,亲自到南京来觐见新皇。

朱楧的这个态度,让朱棣非常受用。但是,因为他之前在西北御边干得太出色,威望有些高,生活在西北地区的藏、番、蒙等部族都很尊敬和臣服朱楧,这在朱棣看来,就有勾连外部势力,欲图谋不轨的嫌疑和基础了。

看清了朱棣的意图后,朱楧只能主动上书,说自己已经内迁兰县,不需要那么多护卫了,请朝廷削减自己的护卫。朱棣顺坡下驴,将肃王的五卫人马削减了三卫,留下甘州右护卫和甘州中卫给朱楧。

自此之后,朱棣对朱楧就很是放心,赐了好多宝贝给朱楧,以示亲亲相厚之意。

再之后,逢年过节,还派人给远在兰县的肃王送去礼物,安抚朱楧。

这次朱楧前来南京觐见朱棣,是例行公事。一般而言,藩王每隔三、四年,需要入京觐见一下皇帝,向皇帝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顺便表一下忠心,否则皇帝会找麻烦。

从皇宫中出来后,朱楧上了轿子,去了他下榻的会同馆。

“王爷,您的名帖已经送去了,曹国公回复,说明日带着世子李云睿来拜访您……”朱楧坐定之后,侍卫上前跟朱楧说道。

朱楧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胡观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李景隆的遭遇,侍卫想打听这点消息不难。

“王爷,您为何非要见曹国公,我在南京城中打听了,曹国公因为被陛下所弃,现在已经退出了朝堂……”侍卫压低了声音,说道。

“如果李景隆现在还在朝廷中,我就不敢和他见面了!”朱楧看了看侍卫,苦笑了一下。

藩王和朝臣勾结,这是大忌,就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见面,都会被锦衣卫密切关注。

“王爷,现在京城中到处在传,陛下准备对付靖难过程中的对手,很多人对曹国公都避之不及,为何您还得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见他,何必呢?”侍卫又说道。

“为什么?还能为什么?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听了侍卫的话,朱楧叹了一口气,说道,“李浩,孤虽然贵为亲王,但俸禄却连个从二品的官员都不如,想建个王府,还得靠着刮地皮……”肃王朱楧,可以说是大明亲王中,活得最憋屈的一个,没有之一。

按朝廷的规定,亲王的俸禄是一万石,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下旨削减亲王俸禄到2800石,而肃王的俸禄被削减至五百石,这个俸禄比从二品官员的586石还少了近百石。

堂堂一个亲王,居然连一个从二品的官员俸禄多都没有,说出去谁信?

这倒不是朱元璋不待见肃王,给肃王发俸禄,朝廷确实有些承担不起,当时都城在南京,粮食主产区也在江南,向北疆输送粮食对于朝廷来说,输送成本高得吓人,送往肃王所在的甘州,更是十不存一。

除了宗禄成了亲王中最低的一等,肃王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极其缺丁。

肃王朱楧的封地虽然名义上是陕西行都司,但这个陕西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陕西,而是甘肃,也就是河西地区。这个地远离中原,地处荒凉,加上长期的战乱,导致该地区极其缺人。

朱楧就藩后,曾向朱元璋上书,请求朝廷组织丁口,向河西大规模迁徙,但当时连中原地区都有很多地还荒着,朱元璋就没有答应朱楧。

没有人丁,就无法开荒耕种扩大收入,肃王就是想鱼肉平民以自肥都困难,没人又能“鱼肉”谁呢?这也让肃王变得更加穷困,只能节衣缩食,静待俸禄恢复,或者等朝廷组织丁口迁徙河西。

本来肃王看到了一丁点儿希望,那就是中原地区的民生开始恢复,人口开始增多,但谁能料想到,靖难兵起,中原大地被朱棣和朱允炆两人,嚯嚯了个遍,北方大受推残,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没个十年八年恢复不了。

这让肃王朱楧郁闷到吐血。

这次从兰县往南京城的路上,朱楧经过长安,顺便去了一趟秦王朱尚炳那里,从朱尚炳口中得知,李云睿一口气给朱尚炳下了几十万石的棉花订单,彻底把朱楧给惊住了。

朱楧跟朱尚炳详细问了李云睿的情况后,才知道大明出了个牛人,一年赚了几千万贯大明宝钞……

人比人气死人呐,朱楧一年的俸禄只有五百石,而李云睿随随便便就能赚几千万贯,更重要的是李云睿把一些“不挣钱”的小生意,给了红颜会会员。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