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11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爸

大明小公爷 第611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爸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让南宋朝廷万万没想到的是,茅子元到了江州之后,反而如鱼得水,收的门徒更加多了,白莲教开始大发展,到处有人开始传习,甚至在蒙古通知下的北方,也有很多人信奉。白莲教还开始和蒙古人勾来打去,成了蒙古人在南宋的眼线。

这点在正史上并无记录,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推出来,蒙古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后,先后扶植了全真教和白莲教,白莲教成为了受朝廷认可的教派。

如果白莲教没有立下大功,怎么可能得到元朝政府的认可?而南宋史上并无白莲教大规模起义,帮助蒙古人扯南宋朝廷后腿的记录,由此可以反推白莲教立功最大的可能。就是帮蒙古人打听情报:因为白莲教的信众主要来自下层社会,他们人数众多,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打听到各方面消息,报告给蒙古人。

得到蒙元朝廷的许可后,白莲教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但这个时候,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开始发生了变化,宗派林立,有些教徒夜聚明散,聚众滋事。

到了至大元年,蒙元朝廷忌惮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后来曾短暂恢复过白莲教的合法地位,直到元英宗时,朝廷彻底禁绝白莲教,白莲教再次转入地下,开始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加上元末社会矛盾激化,一些白莲教徒开始率先反元,比如红巾军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

为什么叫红巾军呢?有人说是因为起义军头戴红巾,这只是表象。

在白莲教的教义中,尊奉弥勒佛,将世界分为代表过去的燃灯古佛,代表现在的释迦摩尼佛,代表未来的弥勒佛。分别以青、红、白来代表。他们认为当世之时乃是末法时代,是天下大乱之际,大劫来临,所以戴红巾应劫难,以期新时代到来,光明普照大地。

朱元璋进入起义军之后,在发展过程中深感白莲教的危害,朱元璋取代郭子兴后,开始肃清队伍中白莲教势力,重用淮西军事集团;登基伊始就下令取缔白莲教,然而让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白莲教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一直在或明或暗地在跟大明朝廷作对。明初的时候,白莲教曾和浙东集团的文官勾结,共同对抗朱元璋和淮西武勋,结果被朱元璋挥起屠刀杀了个底朝天,就蛰伏了起来。

朱允炆上台后,以浙东集团为首的文官受到建文帝的赏识,开始支棱起来,就把白莲教扔进了厕所,白莲教一看自己被抛弃了,这个气啊……

转头找上了起兵造反的朱棣,朱棣当时正好以一隅之地,抵抗全国之力,看到白莲教找上门来,顺手就收了下来。

让白莲教起兵造反策应,朱棣是肯定不会选的,因为朱棣很明白,一旦白莲教成势,就会尾大不掉,自己起兵靖难,搞不好就会为他人做了嫁衣。

于是乎,朱棣就让白莲教做了两件事,一是宣传,二是探听情报。

宣传的内容无非就是靖难的正义性,给朱棣添加一些光大伟正的事迹,顺便鄙视一下建文帝,造谣中伤建文帝,因为白莲教的信众大都是底层百姓,判断力不强,往往就是听风是雨,于是,这些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大明流传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朱棣。

至于探听情报,则是利用各种渠道,打听南京和各地消息。

以济南战役为例,当时铁璇假装投降,在城门之上设置千斤闸,准备砸死朱棣,结果失手了,就是因为有白莲教人从中作梗,才让朱棣逃出生天。

还有徐增寿给朱棣送情报,说南京空虚,让朱棣直接长驱直入。以朱棣的聪明,不可能就凭徐增寿的一封信,就贸然前往,肯定要确认这个消息,而白莲教就帮他确认了这个消息,并提供了沿途各个州府的兵力布置。

因此,朱棣才能长驱直入,直达南京。

可以这么说,白莲教在朱棣靖难过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

因此朱棣登基之后,暗中减轻了对白莲教的打压,还允许一部分白莲教众进入了锦衣卫……

这些,外人都不知道,张辅作为接近朱棣的核心人士,对此知之甚深!

李云睿听完张忠的讲述,下巴差点掉下来,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个明面上造反的联合一个暗中反对朝廷的,两股势力一结合,就创造出新天地了?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震惊之后,李云睿依然有些不信。

张忠点了点头。

“那你得意思是说,高邮湖上的水匪,就是他的黑手套?”说着,李云睿朝着皇城的方向指了指。

“那倒不至于!陛下现在毕竟是一国之君,就算不打压白莲教,也不想再和他们有所瓜葛,只不过现在不好翻脸。”张忠见李云睿说这个,摇了摇头,说道,“毕竟如果双方闹翻了,白莲教把陛下靖难时,和他们合作的事情说出来,陛下的面子上过不去……”

“我屮艹!”李云睿听了这话之后,心里开始狂骂起来。

思考了半晌,李云睿看了看正在狂吃的张忠,问道,“你的意思是剿匪就剿匪,不能直白地说清剿白莲教,对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忠看了看李云睿,冷笑一声,说道,“你才想通啊?”

……

李云睿有些无语地看着张忠。

“你为什么想对付高邮湖的水匪?”张忠说完,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嘴中。

“我也不想啊,可是人家三天两头劫我的船啊!”李云睿耸了耸肩膀,一脸无奈地说道,“俗话说,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啊。总得杀个鸡,让那些猴子看看吧!”

“你说这事背后,会不会有其他人……”张忠咽下嘴里的红烧肉,一脸神秘地说道。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事情?”李云睿看了看张忠的样子,心里起了警惕。

“我知道啥?我整天在军营里,能知道啥?”张忠一副生不可恋的样子,叹了口气后,说道,“我只是有一种猜测……”

“什么猜测,说来听听?”李云睿往张忠旁边凑了凑。

“我父亲一直怀疑,纪纲和白莲教有什么勾搭!你想想,前锦衣卫使纪纲是山东人,而山东那个地方是白莲教泛滥。”张忠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说,会不会是身在昭狱中纪纲,暗中指示那些水匪……”

听了张忠的话,李云睿眉头紧皱。

思索了半晌,李云睿抬头看了看张忠,说道,“四弟,这样吧,你今天回去之后,给你父亲带个信,请他上书陛下,带着神机营去实战剿匪,不要说去高邮湖,看看陛下如何回复?”

张忠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两人又随意聊了一会儿,吃完饭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爸了。

张忠给张辅带话去了,李云睿则钻进了李景隆的书房。

听李云睿讲完朱棣和白莲教勾结地事情后,李景隆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堂堂一个藩王居然勾结白莲教,这话说出去,谁信?还有朱棣现在登基了,居然还把白莲教放进了锦衣卫。

“现在你怎么想?”震惊之后,李景隆开口问道。

“老豆,我想了很久,一直想不通,朱老四把纪纲放在昭狱,一直不闻不问,是打得什么算盘?”李云睿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朱老四肯定不是把纪纲忘了;其次,我抛出纪纲勾结永平公主的罪名,这个罪名虽然触及了皇帝的底限,但不足以让皇帝震怒,因为在大明,公主基本上就是透明人,对朝政没有一丝影响力,更不能左右皇帝决策;还有一点,就是那本莫名其妙出来的《百官行述》,我怀疑纪纲是受皇帝的指示……”

大家给我投票吧,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