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23章 也有些道理

大明小公爷 第623章 也有些道理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历朝历代,统治者实行的统治模式都是“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因为儒家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道家则以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构建出“仁政”的外皮,粉饰统治阶级“仁爱”的美德;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统治百姓,使阶级关系不出现紊乱;以道家自然学说和权术为手段,给被统治者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让其自然生长,作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这种统治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被所有统治者采纳。

然而,法家中有一着名人物商鞅,提出了一个驭民五术。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商鞅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他认为财富总量是一定的,百姓富了,国家就穷了,而百姓富裕了,就不会愿意种地,就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会尊重官员,不会在乎赏赐,那么朝廷在治理百姓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比如百姓不种地,国家税赋就会减少;百姓不尊官,官员治理地方时就会没有权威;官兵不在乎赏赐,作战时就不会轻死。

因此商鞅提出这驭民五术,所谓驭民五术即壹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

壹民就是统一思想,垄断意识形态,以便实施政策;贫民就是让百姓在贫困线上挣扎,让百姓家无积粟;疲民之策则是不断为民寻事,比如不停的征战、戍边,不停的徭役,使百姓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他事;辱民则是认为“治民羞辱以刑”,因为“民辱则尊官”;至于愚民,则是让百姓变得愚昧无知,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统治阶级驱使,专心耕种,勇猛作战。

就是一个这样的恶政,自古以来都被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奉为圭臬。

朱高炽身为太子,大明未来的君王,学习的是帝王之术,自然懂这些知识,在他看来,商鞅的驭民五术,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一个国家的统治来说,是一件好事。

身为大明的开国之君,太祖朱元璋,一登基就把这件事给安排的明明白白,成了大明的基本国策:八股取士是其一,虽然当时还没有成型,但制度却被老朱同志定了下来;户籍政策是其二,把百姓按照高低贵贱分成各种等级的不同身份;其三是路引制度,百姓出行百里须开具路引,就是想把百姓钉死在居住地,隔绝百姓信息获取渠道;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为了弱民。

现在李云睿却提出了另一套与之相反的理论,朱高炽一时比较难以接受。

看着朱高炽脸色有些晦暗不明,李云睿又开口说道,“殿下,历史上哪一次百姓起来跟官府作对,不是由最底层的穷苦百姓开始,然后文人、将领、世家、商人、乃至异族、邪教,开始加入其中,希望火中取栗,乱中取胜。就算是太祖高皇帝……”

说到这里,李云睿停了下来,看了看朱高炽。

听了李云睿的话,朱高炽无奈笑了笑。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可否则,每次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起点,都是农民起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汉朝的绿林、黄巾、赤眉,晋朝的流民起义,隋朝的瓦岗、河北、江淮起义,唐朝庞勋、王仙芝、黄巢起义。而每次农民起义都是最受剥削地那群人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举起义旗,跟官府对着干,希望能活下去。

这些人起事之后,投机分子就开始加入其中了,文人开始帮他们出谋划策,商人提供钱财资助,世家帮忙提供消息,将领们开始首鼠两端,类似于白莲教这样的组织开始鼓动百姓,甚至异族也趁火打劫,然后一个朝代轰然倒塌、覆灭。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

“殿下,再想一下,最怕乱民的人是谁?是那些贫无立锥之地的穷瘪三?还是那些家有薄产、手有余粮的百姓?”李云睿看到朱高炽同意了自己想法,说道,“民间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什么?因为他们会瞻前顾后,虽然不满现状,但他们又怕造反后,失去所拥有的东西。”

“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命了的时候,对一无所有的他们来说,只剩下拼死搏一把前程了,所谓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他们才有血勇之气!”

“因此,让百姓富起来,不是坏事!至少大部分在造反之前,会考虑一下,是不是想抛弃眼前所拥有的东西!”

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话后,说道,“可是百姓富了,土地谁去种?徭役谁去服?边境谁去戍?战场谁去上?”

“殿下想多了吧!”李云睿笑了笑,说道,“您好歹也是大明工学院很多项目的名义投资人,应该知道大明以后发展的趋势了吧?”

“别的没见过,蒸汽拖拉机总见过吧?如果这个产品能进入实用,一台拖拉机能顶三、四百个人,以后种地能需要多少人?以后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而是机械化耕种!”“至于徭役,百姓富了,朝廷自然也有钱了!朝廷有钱了,就不必征发徭役了,花钱雇人就行了,这样才能刺激经济啊!”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再说戍边和打仗,如果火器能在大明军队推广,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多戍边士卒,打仗也不用动辄几十万大军,大明可以采取震慑策略,让外敌不敢入侵大明……”

李云睿说完之后,朱高炽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也有些道理!”

“殿下,我父亲曾经研究了一些济世救民的经济之道,他曾经给陛下上过一篇《基建拉动经济理论》的奏折,不知道殿下看没看过?”李云睿想了想,问道。

这个奏折,是去年李云睿口述,知画执笔,然后让李景隆出面上奏给朱棣的。当时李景隆已经在推动迁都了,李云睿希望借此机会,说服朱棣放弃徭役,但折子进了宫之后,就石沉大海了。

“好像有些印象,不过其中道理,晦涩难懂,孤看起来有些吃力!”朱高炽有些赧然的说道。

“这很正常!”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因为那篇奏折只是我父亲写得《国富论》中的一个章节,如果没通读整本书,理解起来很困难,改天有时间,殿下可以和我父亲一起研究一下!”

“《国富论》?你父亲写得?”朱高炽听了之后,有些疑惑地看着李云睿。

朱高炽不是傻子,虽然没看过李云睿口中的《国富论》,就听这个名字,他也能想象到这本书肯定和富国强民有关系。朱高炽不相信李景隆能有这种水平,毕竟李景隆在朝堂上也混了二十多年了,以前从未见他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

“对,我父亲写得!不过因为我父亲对数学之道不甚了解,有一部分数学问题,是我和他一起研究的!”李云睿赶紧说道,“太子殿下也知道,我的数学之道独步天下!”

《富国论》当然是李云睿写得,啊,呸,是李云睿抄的!但李云睿可不想背这个锅,所以就把这个功劳又扔给了李景隆,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李景隆已经对《国富论》非常熟稔,外人绝对看不出来问题,所以李云睿才敢在朱高炽面前说这句话。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朱高炽看了看李云睿,有些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跟我说这些,和你与兀者卫合作,有什么关系?”

求收藏,求银票,求追读!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