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31章 一般死的都比较惨

大明小公爷 第631章 一般死的都比较惨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所谓蒸汽拖船,就是利用蒸汽机为动力的船,不运货,只当动力。

从太原城到南京城,一艘蒸汽拖船可以带五到八艘运煤船,不用靠帆、不用靠人力、也不用靠纤夫,每天能跑三、四百里地,速度快得很,六七天就能到太原城,从太原府到长安城,走水路也就是三五天的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唯一不足的就是太少了,现在蒸汽拖船只有十艘。

见李云睿这么痛快的答应了,朱尚烈就开心了,双方约定了交货的内容后,李景隆就带着朱尚烈去大厅饮宴去了,李云睿还是继续躺在床上“修养”。

“冬雪,去拿点冰块来……”李云睿从床上挪了下去,坐到了他的轮椅上,对冬雪说道。

“少爷,你又要开始作了?”冬雪撇了撇嘴,一脸不开心的说道。

这两天,没人的时候李云睿就开始拿冰块搓身子,美名其曰锻炼身体,可以强身健骨。

搞得冬雪有些不明白,这中秋都过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李云睿万一冻出病来,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云睿也不想啊,问题是如果朱棣真把自己老丈人扔水里去,总归要人去救,他可以安排曹国公府的暗卫,但这样会引起暗卫的怀疑。就算李云睿再能掐会算,也不能算得那么精准吧?

所以思来想去,这事只能李云睿自己干。掐指一算,老丈人到南京城的日子,应该是九月底、十月初。那时候正是隆冬季节,水里的温度肯定是哇凉哇凉的,必须得提前适用一下。省得到时候一下水,冷水一激抽了筋,把自己再搭进去。

这些事,不能宣之于口,李云睿只能找各种借口来敷衍了。

冬雪拿来冰块的时候,李云睿已经把腿上的石膏,取了下来,石膏本来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的。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找来一个水盆,把冰块放了进去,李云睿开始拿起冰块擦起身子来,脸上露出一阵阵痛苦的表情。

永乐三年九月初一,癸巳日。

这一天朝廷发生了很多事,蜀王世子朱悦燫来朝,朱棣命皇太子朱高炽于文华后殿设宴,招待朱悦燫;庆王朱栴来报,长子出生,请朱棣赐名,朱棣赐名朱秩煃;西洋爪哇、车里、元江、旧港等地的使臣和头目到京,朱棣下旨礼部,赐宴于会同馆。

李云睿拿到李桑海送来的消息后,笑了笑,生意终于上门了。

话说六月十五,郑和带着几万大军出海之后,李云睿就在等各国的使节上门了。

话说郑和下西洋走的路线,不是开拓新航线,而是沿着成熟的航线走,这些航线是阿拉伯和南宋的无数商人,用人命趟出来的。

这次航程都是沿着已有的航线行进,大部分以跳岛方式航行,大明宝船的航线都是靠近海岸,一旦出现风险,就能随时靠岸应对,淡水、物质补给和果蔬补给都很充分,难度不是很大。

李云睿混在其中的三十艘船,有两艘蒸汽船。

这两艘蒸汽船出了长江口之后,带了一批样品,脱离大部队,一路绝尘去了占城、暹罗、渤泥、苏禄、吕宋、爪哇、旧港、满次加、苏门答腊,这些离大明比较近的藩国,开始拿着样品,跟当地人谈起了生意。

昊天明光镜一拿出来,直接晃瞎了当地商人的眼睛,有些藩国也有昊天明光镜,李云睿曾经拍卖过十面,不过那都是传说中宝贝,大都在王宫中放着,商人们可是第一次见,于是乎有很多人想买,但听了价格之后,劝退了大部分的人,不过也有试水的人,毕竟哪里也不缺富人!更大多数的人选择了买玻璃、钢锭、丝绸和佛像。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在穆斯塔法出发之前,李云睿已经跟穆斯塔法商量好了,如果隔着大明近的藩国,喜欢这些东西,不要放货太多,让他们自己带钱到大明来买。

因为跟着郑和的船要到很远印度洋去,那里有更多的国家,榜葛剌、缅甸、锡兰、古里、柯枝、忽鲁谟斯、阿丹、天方,这些国家可都是黄金之国,建寺庙外面全部贴金,不去捞黄金对不起自己……

至于占城、暹罗这些国家,隔大明近,只要他们上门买东西,李云睿可以派人送货上门。

现在客户来了……

李云睿把知画叫了回来,让她以煤化工厂掌柜的名义,去拜访了爪哇和旧港的使臣,卖了一批近两百万两的物资给他们,以玻璃为主,因为这次来的使臣,不仅仅代表爪哇和旧港,其背后有很多占城、暹罗、渤泥、苏禄等番国商人的影子。然后,李云睿又安排郭珍分别去见了爪哇和旧港的使臣,卖了一批武器给他们,具体金额两人秘而不宣。总之能让两人做梦都能笑醒。

至于为啥不卖给车里、元江的使臣,因为车里就是现在西双版纳,元江是南诏中的一个部落,属于沐英的地盘,打死李云睿都不想得罪沐家。“云睿,爪哇和旧港的货,你准备怎么送出去?”曹国公府中,知画推着轮椅,和李云睿在后花园中散步,边走边聊道。

“两千料的大船已经开始改造,估计到月底会出来六艘,到时候陈瑄肯定会上门要货,到时候我会告诉他,船必须经过一个月的海上试航,才能交付。”李云睿坐在轮椅上,说道,“到时,我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利用试航的机会,把货装到船上,然后送到琉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到钱后,把船停在苏州,交给陈瑄就行了!”

知画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旋即说道,“可是,这次出去没有护卫……”

“放心吧,福伯已经安排好人手了!”李云睿笑了笑,说道,“两百个人全部配连弩和手雷,就算碰上三千人的敌人,都能全身而退!”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连弩这种东西,从汉朝时就有了,诸葛亮曾经改良过,被称为元戎连弩,被写进了《三国演义》后,世人就误认为诸葛亮是发明者了。

明朝时,一款叫“诸葛弩”的连弩开始普及,此弩设计巧妙,能够快速连发,可填装箭矢十发之多,但这款弩有很多弱点,那就是力道弱、射程短,时人称之“技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防窃具,非军国器”,“东南人喜用之,然力轻而不能伤人”。

因此,连弩这东西在大明不是违禁品。

李云睿就钻了这个控制,让机械学院的学生,倾尽心力地对连弩进行了改造,采用牛角、拓木、蚕丝等材料来增强弩的射程和威力,让连弩的射击威力增加到了七十步,也可以伤人的程度。

这些连弩就成了福伯下属镖局镖师们的标配了,一把连弩配十二支箭矢,一分钟可以射完,换箭矢十秒钟即可,李云睿采用了后世子弹夹的原理,制造了一批箭矢夹,拆卸非常方便。

李云睿可不会心疼箭矢,现在他有了电动的机床,制造这些东西成本很低,一般镖师出门,五个箭矢夹是标配,十个镖师就相当于六百支弓箭,打一场小型战役戳戳有余。

因此,福伯旗下的威远镖局在江湖上名声很响亮,一般的山匪路霸,听到威远镖局的名字之后,都是绕着走的。当然,也有不知道死活的人,一般死的都比较惨。

至于李云睿旗下运煤的船队被水匪打劫,那是因为船队雇不起威远镖局。运煤的船队每天多则十艘,少则五艘,天天都有,如果每批船上放十个镖师,李云睿至少得增加几百人的开销,没这个必要。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