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85章 切个瓜——倭寇之患

大明小公爷 第685章 切个瓜——倭寇之患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云睿……”徐景昌凑到了正在给烤肉刷蜂蜜的李云睿身边,表情贱兮兮地说道。

“给我圆滚滚地润开……”李云睿头也没抬,看都没看徐景昌,面无表情地说道。

“至于吗?这都过了多久了,还纠结在一件小事上?”徐景昌看到李云睿的样子,有些尴尬地笑道。

“小事?”李云睿冷笑了一声,说道,“就是因为这件小事,老子成了南京城百姓口中的笑柄,老子现在连门都不好意思出了……”

前些日子,徐景昌跟潞国公之女张芸成亲,作为死党的李云睿当了一把伴郎。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按理来说,伴郎都是未婚男性充当,李云睿能当上伴郎,是因为他没娶正妻,无论是良妾、还是贱妾,都不算在结婚。

上辈子加这辈子第一次当伴郎,着实让李云睿有些激动,为此还特意广邀好友捧场……

参加徐景昌婚礼的前半段没出什么问题,毕竟徐景昌也是国公,来的宾客也不会不讲武德,在婚礼上瞎胡闹。万万没想到,到了后半段,宴请宾客的环节出事了。

李云睿为了帮徐景昌挡酒,被以丘晟为首的一群勋贵子弟给灌倒了,然后绑在定国公院子里大树上。

这样也就罢了,身为新郎官的徐景昌,居然脑袋发昏,叫来丫鬟,给李云睿化了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女人妆。

堂堂曹国公府世子,大明首富被人打扮成女人,这让李云睿成了南京勋贵圈和老百姓口中的谈资,搞得李云睿很没面子。

虽然事后徐景昌带着媳妇张氏上门,给李云睿道过歉,看在张氏的面子上,李云睿没有计较此事,但李云睿打心底就没有原谅徐景昌这个家伙。

“都是自己人,何必呢?何苦呢?”徐景昌看到李云睿不想搭理自己,有些郁闷的说道,“你看我媳妇和瑾瑜聊得那么开心,也算是帮了你大忙了,顶多以后我让媳妇多抽点时间,去长公主府陪陪瑾瑜,你也会轻松点……”

“……”听徐景昌拿自己媳妇说事,李云睿有些无语!

所有人都知道,李云睿出来踏春的目的就是哄梅瑾瑜开心,要不然李云睿整天忙得跟陀螺一样,怎么会有时间出来玩呢?徐景昌拿这个说事,李云睿还真得承这个情!

李云睿是躺平了,但躺平不代表不干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编写教材,要遥控指挥商号建设,要给朱高炽当狗头军师,要偷偷研发改良火药,要帮大明工学院的师生答疑解惑……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总之就是李云睿的事情,多的不得了。

看到李云睿被自己拿捏得死死的,徐景昌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赶紧打蛇随杆上,开口说道,“有个大瓜,想不想听?”

李云睿转头看了看徐景昌,问道,“瓜?什么瓜?”

“去年对马岛、壹忮岛的倭寇,劫掠我东南沿海,残害百姓,陛下派使者前往日本,给日本国王源道义下旨,让源道义出兵剿匪。源道义出兵,抓获许多倭寇渠魁,前些日子押解到了大明。听说那些倭寇渠魁大都是大明人,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富豪,有道不明、说不清的关系!”徐景昌小声说道。

源道义就是足利义满,渠魁就是首领。

明朝倭患,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禁海。

沿海的百姓,靠海吃海这是注定的,然而明太祖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朱元璋这个政策的目的是巩固海防,但就是这个政策,为大明制造了长达数百年的隐患——倭寇!

海禁政策导致“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边的百姓则因“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两广、福建、浙江等地的百姓活不下去了,“逃海为生者以万计,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明太祖实录》中也明确记载着“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民常从倭为寇。”

自此,大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倭寇越多,海禁越严厉;海禁越严厉,倭寇就越多。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明朝的朝廷知道,倭寇有真倭与假倭之别,但只能硬着头皮,将所有海盗全部列入倭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假倭有汪直、徐海、毛烈、陈东、叶明、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宋素卿、曾一本、许恩,这些都是打着倭寇的名义,戕害东南沿海的百姓。

很多历史学家曾经考证,说明朝之前的倭寇大都是真倭,以日本人为主体;明朝的倭寇大都是假倭,“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些沿海百姓出海之后,占岛为王,为了不牵连同族亲友,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因为勾结外族,属于谋反大逆,《大明律》关于谋逆的惩罚极为严厉:“一律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

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所以出海当海盗的人,就会给自己起个鬼头三郎、茅厕四郎的日本名字,然后再梳个地中海式的倭寇发型,随便学两句八格牙路、吆西,就充当起倭寇来。

当时有一种说法,称之为十倭七华,乃至十倭九华。《明世宗实录》中,曾有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据十七也!”

就算这些数字不是很准确,有夸张的成分在,也能看出一点来,明朝的倭患乃是内外勾结产生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这条政策,本来想巩固海防,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大明朝数百年的倭寇之乱,东南沿海的剿倭大军,成为大明朝廷最沉重的负担之一,估计明太祖在棺材板里,肯定会后悔不已。

李云睿是魂穿而来,对这段历史很清楚,听了之后,淡淡笑了笑,说道,“这算什么瓜?闽浙地区的大姓,派出自己的子弟,冒充倭寇,劫掠沿海百姓,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还没说完呢,你着什么急?”徐景昌被李云睿打断的话,撇了撇嘴,说道。

“哦哦,你继续,我看看你能说出什么瓜来!”李云睿嘴角动了一下,继续烤自己肉串。

密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徐景昌看了看李云睿,继续说起来。

原来,日本使者带着二十多个倭寇渠魁,到了南京城后,向朱棣献俘请功,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足利义满是朱棣任命的国王,相当于朱棣的小弟。大哥让小弟办倭寇,现在小弟把事情办好了,不还得表表功?

朱棣看到足利义满送来的这些“战俘”,感到很满意,赐源道义白金千两,织金及诸色彩币二百匹,绮绣衣六十件,银茶壶三,银盆四,及绮绣纱、帐、褥、枕、席、器皿诸物,并海舟两艘。

同时朱棣亲自制文给源道义,说“朕惟继唐虞之治,举封山之典,特命日本之镇号为寿安镇国之山,锡以铭诗,勒之贞石,荣示于千万世。”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朕继承唐虞之时的做法,封日本镇号富士山为寿安镇国之山,并赐一首诗,你们小日本要立一块石碑,把这首诗铭刻在上面,这样便于万世传颂!”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