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768章 扔个核弹

大明小公爷 第768章 扔个核弹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建立“太子*党”,就是制约朱棣皇权的一个手段。

制约皇权这种事,很麻烦,关键要有大势在,就像文官集团一般。

文官集团掌握着一个重磅武器——儒家,开口春秋大义、闭口子曰诗云,这对皇权来说,是一个牢笼,将皇权限制的死死的。

如果可以的话,李云睿当然想和文官集团达成交易,但这种可能根本不存在,儒家也是李云睿必须干掉的一个对象,可以说是生死仇敌。

所以,李云睿根本不能和文官集团媾和,联手限制皇权,只能另辟蹊径,建立另外一套体系,来与皇权对抗。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三年时间,李云睿都觉得有些长,他生怕徐皇后的身体哪一天撑不住,去见阎王爷,到时候朱棣和朱高炽父子相疑,那就坏了菜。

必须趁着徐皇后在,把这事给干完,要知道,徐皇后是永乐朝最强的润滑剂,没有之一。

当然,这些话不能告诉朱高炽,告诉了朱高炽,万一朱高炽心生胆怯,稍微退一步,那就是全盘皆输的局面。

李云睿现在就是要明晃晃地结党,而且结党的理由也是正大光明,就算朱高炽也不能否认其理由的正当性。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不趁着这个时候说出来,给朱棣洗个两三年的脑,等到三年后再提出来,再浪费个两三年来铺垫,到时候黄瓜汤都凉了。

朱高炽也知道李云睿的理由正当,也知道这事势在必行,但李云睿明晃晃的说出来,这就会陷朱高炽于险地。

身为太子,再如何谨小慎微都不为过。

文官只要听了这个消息,就会跟朱高炽离心离德,大家都是寒窗苦读数十载,通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官僚体系中,又经过几十年奋斗,才能进入中枢,中间刷下去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凭什么那群商人,做个生意就能混个好出身?

只要文官心中起了怨念,这就相当于断了朱高炽的一条臂膀、

朱高炽上台,靠的是文官集团对嫡长制度的拥护,现在朱高炽这相当于在文官背后捅了一刀……

文官集团会不会跟朱高炽拼命?这是朱高炽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李云睿当然也知道这种状况,但李云睿怕吗?他怕个毛线!李云睿之所以着急忙慌地推出《大明日报》,还搞有奖读报活动,目的就是要跟士林抢话语权!

现在,就看谁能影响、拉拢更多的人了……

果然不出李云睿和朱高炽所料,三千名掌柜与伙计还没出南京城,御史、六科给事中弹劾李云睿的折子就如潮一般涌入皇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朝着朱高炽去的!

朝廷中的其他大佬,也在盘算该如何取舍,准备看看朱棣的态度先。

李云睿也没闲着,“请”着名文学大家李景隆,写了一篇署名文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刊登在《大明日报》上。

文中李景隆列举了上至远古神农氏、燧皇氏,中至春秋战国的范蠡、百里奚、蔡伦,下至太祖朱元璋的成就,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种起到的巨大作用,得出一个结论,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李景隆开明宗义地指出,儒家学说只适合修身,不适合治国!同时,李景隆还列举了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一些专业人才:比如水利、农业、交通、教育、医疗卫生、财政、税务、建设、科技……

为了配合李景隆的文章,李云睿也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朝廷机构改制建议书》,文中李云睿提出朝廷目前的六部结构非常不合理,已经不适合大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进行大范围的改革。

李云睿借鉴后世国家部委设置,建议将现有六部进行了拆分,拆成吏部、农业部、工业部、外交部、水利部、财政部、司法部、教育部、建设部等二十六个部。

同时,李云睿将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进行了详细描述。

好嘛,这一份报纸出来,整个大明差点地震……

把朱棣也震惊到不行!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李云睿这是准备干吗?刨了儒家的祖坟,又准备刨朝廷的祖坟吗?

自从《大明日报》出版,每一期朱棣是必看无疑,因为里面不仅仅是有事关朝廷的新闻,还有个一些南京城和民间的杂闻,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各类知识。通过《大明日报》,朱棣可以看到一些民生的实际情况。

万万没想到,《大明日报》才开办一个月,李云睿就扔出这样一颗核弹!

着实让朱棣有些意外。

对于儒家,朱棣是恨得压根原因,无他,一个得位不正就能让儒家羞辱他千秋万代。

可以这么说,李景隆写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某些观点非常切合朱棣的心意,他恨不得将儒家扔进茅坑……

本来朱棣还想借此机会拿捏一下儒家,实在不行,就借着这个势来个百家争鸣也行,反正身为皇帝只不过搞平衡而已,最好李家跟儒家拼个你死我活,朱棣当裁判,坐收渔利。但李云睿的朝廷部门改革建议,就有些过了,可以说越界了!

朝廷之事,哪容得上一个毛头小子置喙?

不过看了李云睿对朝廷机构设置的建议之后,朱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怎么可能没有道理呢?这可是经过后世无数聪明脑袋研究出来的。这些部门设置,都是经过精简再精简,合并再合并,去芜存菁,留下来最合理的部门设置,能够最大化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行。

李云睿出这招,并不是真想改革大明现有的官僚系统,而是为了分化文官集团和拉拢部分文人。

大明现在只有七个部,吏、户、礼、兵、刑、工,加一个新成立的商部。

现在李云睿将建议将七部扩充成二十六部,整整多出了十九个部。

按照每个部门的基本配置,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两个郎中、两个员外郎、主事一大把,一个部门至少二十名官员,这仅仅是中枢所需要的,地方上肯定还要匹配相应的职能部门。

这样一来,大明对官员将呈现井喷式的需求……

在永乐朝,官员到了六部尚书的位置上,基本上到头了,剩下的就是三师三公的虚衔了。

尚书们无欲无求,不代表侍郎们无欲无求,不代表郎中们无欲无求。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是人性,谁不想当一部之长呢?下面的员外郎、主事也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乎,整个南京城出现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所有人都知道李景隆和李云睿犯了忌讳,但大家都准备看一下朱棣的态度。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很快宫里传出来消息,朱高炽被朱棣叫去训斥了一顿,然后朱高炽喜滋滋地从武英殿出来,毫发未损。

一时间,百官们有些迷糊了,开始猜测起朱棣的意图来。

李云睿也是精明,特意开辟出一个板块来,以《假设我是一名**官员》为题开始面向整个社会征文,同时李云睿自己写了一篇范文——《假设我是一名七品县令》。

文中,李云睿以七品县令的身份,阐述了应该如何治理一个县,从部门设置到财政来源,从鼓励农耕到发展工商业,从兴修水利到治安管理,从兴办教育到医疗卫生,事无巨细,一一陈述,可谓是一本标准的县令从政范本。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征文中来,李云睿给出了一千两赏格和商部历练的双重奖励!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